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渑池县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濒黄河与山西省的垣曲夏县、平陆隔河相望,南与洛宁、宜阳相连,东裹义马与新安为邻,西界崤函与陕州区接壤。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11°33′至112°01′,北纬34°36′至35°05′之间,属温带季风气候。

渑池县东西宽43.5公里,南北长52.8公里,总面积为1421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35.89万(2017年)。全县辖5个镇,7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距省会郑州190公里,距古都西安300公里。

渑池县是河南省经济管理扩权县、对外开放重点县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位于“郑洛工业走廊”的西端,是河南省重要的能源、冶金、建材、耐材基地,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270.3亿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建制沿革

渑池之名来源于古水池名,本名黾池,以池内注水生黾(一种水虫)而得名。黾池,上古属豫州,西周时为雒都(今洛阳)边邑,春秋时属虢、属郑。战国时韩灭郑,渑池属韩。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秦赵会盟于西河外黾池,今县城西有古秦赵会盟台遗址。

秦时置黾池县,属三川郡。西汉黾池亦名彭池,属弘农郡。三国魏始改县名为渑池,属恒农郡。晋代属弘农郡。北魏置渑池郡,辖俱利、北渑池和西新安3县。置恒农郡,辖崤县,领有今县西部一部分。后置宜阳郡,以西新安县归属之,也领有今县东部。东魏置金门郡(后改宜阳郡),辖南渑池县,领有今县南一部分。西魏恒农郡下,复置渑池县。北周时,渑池县先后属同轨郡、河南郡,改南渑池县为昌洛县(后改洛水县),沿革为今宜阳县。

隋初渑池县属熊州,大业二年(606年)改属河南郡。义宁元年(617年),又改属宜阳郡。唐初在渑池境内置谷州,辖渑池等3县。贞观三年(629年)更县名为“天池”,移治双桥镇(即今县治)。显庆二年(657年)废谷州,天池改属洛州(后为河南府)。

五代时复渑池之名,属京西河南府。宋属京西北路河南府。金初属河南府(后改中京金昌府),兴定元年(1217年),渑池改置韶州,辖永宁、宜阳、沔池、利津4县,其中后2县均在今县境内。元代废韶州,复为渑池县,属河南府,后改属陕州。

明、清属河南府。明代县名亦称“沔池”。

民国时期渑池先后隶属河洛道、豫西第三行署、河南省第11行政公署。1945年2月,成立渑池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冀鲁豫边区豫西二专区。1947年8月,成立渑池县人民民主政府,属太岳区第五专区。1948年3月,渑池获得彻底解放,改属豫西一专区,又改属七专区、三专区。1949年3月,属河南省陕州行政公署。1952年归洛阳行政专员公署。1986年4月归三门峡市管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6月,渑池县辖5个镇、7个乡:城关镇英豪镇张村镇洪阳镇天池镇仰韶乡、仁村乡、果园乡、陈村乡、坡头乡、段村乡、南村乡。共有行政村235个,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乡镇人 口(人)面 积(平方公里)下辖村
城关镇6706634东关、西关、南街、北街、一里河、孟岭、塔泥、苏湾、峪沟、李家洼、十里铺、西河南、班村
英豪镇3568989英豪东、英豪西、东马村、谷水、西曲、槐树洼、苇园洼、姜王庄、后营、周家山、王沟、翟延、水源、寺庄、寺庄坪、西英豪、东七里、东城南、王都、西城南、王家坪、富村、吴窑头、南马村、牛王岭、上渠、孟窑头、西庵头、英新、仁灵、新岭、槐英
张村镇2163452张村、杜家、河南庄、庵北、漏泉、苏秦村、荆村、桑树坪、三化沟、曹窑、高桥、利津、杨家新村
洪阳镇2177267东洪阳、上庄、石盆、德厚、北沟、柳庄、雷沟、上洪阳、刘村、赵窑、义昌、崤店、堡后、胡坑、吴庄
天池镇40405137西天池、东天池、东坡头、陶村、下马筵、东杨村、芮沟、宋沟、马沟、堡南、杨大池、水泉洼、笃忠、张大池、竹峪、杜村沟、龙潭沟、北韭沟、陈沟、张吕、南昌、藕池、鹿寺、南涧、西园、贾沟、桐树沟、石泉、朝阳
仰韶镇3461196马岭、庄子、刘郭、阳光、礼庄寨、裴窑、乐村、乔岭、苏门、仰韶、韶华、西阳、高村、崇村、张沟、天桥、崔门、中涧、甘涧、后涧、西天坛、天坛、东阳、贺滹沱、韶阳。
仁村乡17048131仁村、东张村、蟠桃、杨河、红花窝、雪白、大水沟、东段村、南坻坞、北坻坞、上西村、高堂、台口
果园乡35314124果园、康洼、北平泉、南平泉、南庄、赵庄、峪峒、苏庄、南段村、东庵头、杨村、耿村、八里寨、东村、孟村、牛峪沟、西村、展庄、刘窑、石堆、孟家沟、石沟、下庄沟、西坡、毛沟、李家、窑屋、刘头、杜寺、太平庄、杜家门、路村、东岭、涧北、涧新
陈村乡31564115陈村、贯沟、后河、石板沟、范洼、小口里、五爱、一心、白浪、槐朳、黄花、鱼池、苜蓿、滹沱、万寿、上南庄、池底、西段村、雍家院、朱城、下马头、柳雍、韶兴
坡头乡15496212坡头、岭南、西川、汪坟、观吊、城头、泰山、韶峰、不召寨、茹窑、韩家坑、土岭、杨树洼、白羊山、浪地、窑地
段村乡9295204段村、柏隆、中朝、林场、宋村、上涧、中关、东庄沟、四龙庙、赵沟、南岭
南村乡6478107南村、北仁村、青山、柏树圪塔、西山底、关底、后川、南洼、金灯河、林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渑池县位于河南省西部的崤山分水岭上,地处黄土高原的东部边缘,是秦、晋、豫三省之结合地带。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1°33′~112°01′和北纬34°36′~35°05′之间。北滨黄河与山西省的垣曲夏县、平陆等县隔河相望,南连熊耳与洛宁、宜阳等县接壤,东裹义马市与新安县为邻,西界崤函连接陕县。东西宽43.5公里,南北长52.8公里,国土总面积13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667公顷。县政府驻地东距省会郑州170公里、距洛阳市74公里,西距三门峡市58公里。

地质

渑池地处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中,位于秦岭山脉纬向构造带东端北分支——崤山一个向斜上。向斜轴在南大岭一带,轴向近似东南,不对称。全县大部分地区处于向斜之北面。地层由老而新、由北向南排列。位置处于华北陆台之南部,属华北断块区的太行断块,在崤山一带有断裂地层,且基岩出露。在侏罗纪末期,受燕山运动影响,地层上折皱强烈、断裂发育,断裂以小断裂和不明性质断裂为主,个别地层中有岩浆侵入。出露地层有:震旦系石英砂岩,寒武系灰岩、页岩,奥陶系白云质灰岩,石炭系灰岩、砂岩,二叠系、三叠系的砂岩、页岩。地质总的特点是,构造复杂、断层极多。较大的断层有44处,主要有龙鼻断层、扣门断层、焦槐断层、坡头断层、义沟断层、东山断层等。

渑池地质方面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形成近似东西走向的拱曲隆起和活动断裂,属鄂豫地震带外地区,为地震高发区。渑池地震危险程度为5级(六度),但强震较少,震级一般小于5.5级,频率也较低。

地貌

渑池地处黄河流域,地貌属浅山丘陵类型,海拔200~1500米不等,平均海拔505.8米。北部是以秦岭余脉东崤山为主体的中低山区(韶山区,海拔800~1500米),以韶山林牧区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52.5%;南部是以西崤山(即南大岭)为主体的丘陵川区(海拔400~700米),中部为一个向中间倾斜的槽形盆地(涧川区),包括涧河川和洪阳河川(海拔700~300米)。丘陵川区含涧河粮烟区(占全县总面积的24.5%)和南大岭粮油烟区(占全县总面积的21.8%)两部分;北部黄河谷地,海拔在200~250米,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占全县总面积的1.2%。黄河小浪底工程移民时,全部被淹没。

渑池县地势,从果园乡到南村乡,自南向北依次为梁前斜地、梁地、河谷盆地、山前斜地、低山丘陵、黄河阶地。截至2000年底,小浪底水库蓄水后,235米高程以下黄河阶地全被淹没。

渑池山区属秦岭余脉的崤山段(嵚崟山),有大山约87座,山头2270个。主要分南北两干:南干西崤山(南大岭),自陕县火石山(亦名谷阳山、谷城山)入界,东西走向,以土山丘岭为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山头主要有熊耳山(在渑、陕界)、龟山(吕祖庙山)等;北干东崤山自陕县马头山入界,东西走向,以中低山区为主,主峰韶山,海拔1463.2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位于段村乡的尖山、笔架山、黄顶山、香炉山、关爷山、书山、羊园山,位于坡头乡的三架山、双栗树、五朵山、万古山、鏊山(雷公山),位于仁村乡的方山、轿顶山、寺大顶、木兰山,位于西阳乡的天坛山,位于南村乡的岱嵋山等,海拔1000米以下的主要山峰有:马头山、扣门山(羊耳山)、广阳山(渑池山)、桓王山(凤凰山)、青山、鹿抬头山、凤凰山(洪山)等。全县主要山谷有金灯河谷、涧口河谷(含瓦庙沟)、石门沟、佛爷沟和柏隆沟等。

气候

渑池县地处中纬度内陆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多受蒙古冷高压控制,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夏季,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南不同,形成湿热干旱、炎热干旱和雨涝三种天气;秋季,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退,气候凉爽,雨水减少。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工业快速发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进一步增加,造成大气温度持续升高,随之带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受此大气候的影响,2000年后,渑池县气候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年平均气温偏高、年降水时段趋向集中、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几率增加、极端气候事件的出现次数增加。

水文

渑池县境内主要河流有涧河、洪阳河、涧口河等,统属黄河流域。黄河自境内西北的槐扒村入境,至东北的关家村东1.5千米处出境入新安,境内流程58.5千米。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渑池县内栽培作物共有粮、棉、油、烟、麻、瓜、蔬、绿肥等40余类、451个品种。其中,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红薯、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以烟叶、瓜菜、花生、油菜中药材、食用菌为主。此外,还有156科637属1218种植物。据1986年农业区划资源调查,境内有野生植物156科、1218种。在这1218种野生植物中,按植物形态可分为:乔木177种、灌木181种、藤本39种、草本821种。按植被类型可分为:以槲栎为主的栎林和以栓皮栎为主的栎林组成的落叶阔叶林;以侧柏和油松为主的点片状分布的针叶林;以胡枝子、连翘为主的灌木,以黄栌为主的灌木,以连翘为主的灌木,以荆条、酸枣为主的灌木和以棠梨为主的灌木等形成的落叶灌丛;以白羊草为主、以黄背草为主、以羊胡子草为主和以蒿类为主的草甸。按经济价值分,有以漆树为主的漆液植物和以栓皮烁等为主的单宁植物等组成的化工原料植物;以柴胡等为代表的根与根茎类药材、以艾叶等为代表的叶类药材、以金银花等为代表的花类药材、以酸枣仁等为代表的果实类药材、以杜仲等为代表的皮类药材等药用植物;以葛藤、枸树、桑树等为代表的纤维植物;以橡子、三叶木通等为代表的淀粉植物;以核桃、黄连木、文冠果为代表的油料植物;以杏、柿、枣等为代表的果皮植物。按植物类谱可划分为:蕨类植物12科12属35种;裸子植物9科18属22种;被子植物134科607属1164种。

在以上各类野生植物中,县内的山地树种有50余科、79属、200种;四旁和引进树种15科、29属、5个种;花木15个科、17属、22种。还有药用植物有702种(其中根茎类53种、果实类32种、全草类18种、树皮类7种、花叶类5种)、牧草26科428种。

动物资源

渑池县动物资源计150余种,除猪、羊、等饲养动物外,还有野生的飞禽,走兽、爬虫、水生动物等。动物有家畜、家禽15个种:牛、马、、猪、羊、兔、蜂、等。除家畜、家禽和笼养鸣禽外,尚有野生动物120种,其中兽类22种、鼠类6种、鸟禽类38种,稀有动物有:香獐、鹿、羚羊等。野生动物中还有爬行类、鱼类及大量的虫类及微生物等。由于林区破坏和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中兽类濒临灭绝,一些野生动物如鼠类则因天敌减少而大量繁殖。

矿藏资源

渑池县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主要出露地层为中元古代一新生代沉积地层及部分火山岩地层,因而,成矿主要与沉积作用有关,形成了渑池县境内丰富的沉积矿产。已发现矿产30余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20余种,探明资源储量约30亿吨,潜在经济价值2000多亿元。其中,玻璃用石英砂岩、铸型用砂岩的资源储量在河南省居首位;资源储量在三门峡市居第一位的有:玻璃用石英砂岩、铸型用砂岩、铝土矿、镓矿、含钾砂岩、重晶石等;居三门峡市第二位的有:煤炭、水泥用灰岩、溶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耐火粘土居三门峡市第三位。其中,煤炭、铝土矿在渑池县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渑池县的优势矿产。渑池县矿产资源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其北部主要为铁矿、重晶石集中分布区;中南部为煤、铝土矿、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等矿产集中分布区。

煤炭是渑池县优势矿产之一,境内有渑池和义马两个煤田,涉及大小井田19个,探明资源储量119941.03万吨。(1)渑池煤田西起陕县高庙山,经渑池县张村镇高桥、陈村、仁村、洪阳,东至新安县铁门,长约60公里,北临黄河,南与义马煤田毗邻,宽约20-30公里。(2)义马煤田位于渑池县城南部的果园、天池两乡镇,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5-11公里,地跨渑池县和义马市,在渑池县境内约80平方公里。义马煤田是全省惟一可供开采的侏罗纪煤,具有埋藏浅,煤层厚和储量大的优点。

铝土矿为渑池县优势矿产之一,也是河南省“优质铝土矿基地”之一。主要分布在坡头、仁村、张村、陈村、洪阳五个乡镇,此外英豪、仰韶、南村等乡镇也有发现,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分布相对集中、埋藏浅、品位高、适合露天开采等特点,已成为省内及国内重要的铝土矿供应基地。境内含矿面积达百余平方公里,探明资源量14780.34万吨,氧化铝含量一般在60%~78%范围内变化,氧化铝对二氧化硅含量的比值一般为5~15,最高可达40。

2015年底,渑池县有各类矿山企业59家,其中煤炭矿山19家,铝土矿矿山13家,重晶石矿山7家,水泥用石灰岩3家,建筑石料用灰岩9家,制灰用灰岩2家,玻璃用石英岩2家,建筑用砂岩1家,铁矿1家,溶剂用灰岩1家,钾长石1家。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数据统计,全县境内矿山企业从业人员1.65万人,年产矿石量881.6万吨,工业总产值20.5亿元,矿产品销售收入16.6亿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检率达到95%,储量动态管理动态监测率达到100%。矿产资源补偿费累计征收入库2090万元。

人口民族

人口

2015年末,据公安统计数字,渑池县辖区总人口35767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1023人,城镇化率40.84%。

民族

据民族宗教管理机构资料显示,至2015年底,境内有维吾尔、回、蒙古、满、彝、苗、土家、朝鲜、傈僳、壮、布依、侗、瑶、傣、黎、纳西、畲、藏等18个少数民族,214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54%。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达1209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6.9%,主要聚居在陈村乡鱼池村城关镇一里河村。另外超过百人的少数民族有回族,共695人,主要居住在城关镇和英豪镇周家山村。其他民族共243人,分布在12个乡镇。

政治

县长: 谢喜来

常务副县长: 吴波

副县长:石线伟、贾利、宋速快、郭小生

党组成员:赵睿、张耀军、姬宪伟、黄世民、周来拴

经济

综述

2015年,渑池县生产总值完成229.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14年增长5.6%,为全市第4位。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0.9%,二季度增长5.7%,三季度增长5.6%,四季度增长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5亿元,比2014年增长2%;第二产业增加值153.4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55.8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3%、72.7%、25.0%,三次产业比例为8.5:67.2:24.3。

第一产业

2015年,全年渑池县粮食总产量19.3万吨,比2014年增加2.5万吨,增长14.8%。其中,夏粮产量10.8万吨,增长22.7%;秋粮产量8.5万吨,增长6.3%。

第二产业

2015年,渑池县工业增加值增长5.3%,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增长8.6%)相差3.3个百分点,增速比2014年回落7.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1.5亿元,比2014年增长5.5%,位居三门峡市第4位,增速比2014年回落8.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消费品市场

2015年,全年渑池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7亿元,比2014年增长11.6%,居全市第3位。全年渑池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保持在11.5%左右,波动较小,总体增长平稳。

金融信贷

2015年,12月末,渑池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9.1亿元,较年初增加12.9亿元,较年初增长12.1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7.5亿元,较年初增加15.3亿元,增长21.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1.2亿元,较年初增加6.9亿元,增长12.7%。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2年,渑池县普通高中在校学生5417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4498人。渑池县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4521人,普通初中入学率达100%,小学在校学生31542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幼儿园在园幼儿数11083人。

文化事业

2012年,渑池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1个,藏书达12万余册,乡镇文化站12个。卫星地面接收站48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7.49%,广播人口覆盖率达 99.25%。

医疗卫生

2012年,渑池县共有卫生机构23个,病床1358张,卫生技术人员1167人。农村乡镇卫生院15个,卫生技术人员394人,病床545张。2012年,全县参加合作医疗农民258689人,参合率达98.79%,渑池县受益群众达212161人次,补助金额7248.34万元。

通信设施

2012年,渑池县城乡固定电话年末拥有量14005部,移动电话用户229331部。城镇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38部/百户,移动电话普及率246部/百户。

交通运输

渑池县2012年全社会公路货运量完成667.5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10946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8%,公路旅客运输量1104万人,客运周转量4192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3%。

风景名胜

仰韶大峡谷

仰韶大峡谷北邻黄河小浪底库区,占地50平方公里。由原始聚落、养生谷、禅趣谷、龙虎峡、卧羊峡、金灯峡等六条大峡谷组成。

岱嵋山风景区

位于渑池县北部南村乡西山底村境内,东临新安县,北临小浪底库区,距渑池县城55公里。该景区由相对高度差别不大的16座山峰组成,依次为梳妆台、南天门、钟峰、望相峰、月老峰、抱犊峰、凤凰岭、燕子峰、金坛峰、睡仙峰、息壤峰、千佛山、万佛山、大独立峰、小独立峰、元帅寨。山脚下柏帝庙中有一周代古柏,高27.5米,胸围9.5米,遮天蔽日,枝繁叶茂,黛色参天,号称“黛嵋帝柏”。景区内行车路、观光步道、中心服务区、滑道、缆车等配套项目及黛嵋庙、小浪底水库观光游、西山底农业观光园等。

五凤山风景区

五凤山风景区位于渑池县仁村乡境内,314省道横贯东西,景区东临洛阳青要山风景区,西接韶山森林公园,北与仰韶大峡谷为邻,总面积4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十大景区、百余个景点,主峰凤冠顶海拔1206米。这里有二龙珠、安乐寨、木兰山、点将台、鸡仙洞、凤山峡谷、一线天、九龙洞、卧虎山、天然大溶洞等自然景观,、还有陕州行署旧址、雪白民居、马刨泉事变遗址、凤山寺等人文景观。景区主服务区及配套设施,各景点开发,主服务区至各景点道路、步道及配套设施。毗邻314省道,水、电、通讯设施齐全。

黄河丹峡风景区

黄河丹峡风景区位于晋豫黄河大峡谷小浪底库区中段、渑池县坡头乡境内,距渑池县城35公里。景区整条峡谷由红色的石英砂岩组成,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峡谷长8公里,宽2-30米,海拔落差200-600米,景区整体形成“U”字型,谷内怪石林立、峭壁千韧、古树参天、飞瀑湍急,汇集了奇山、怪石、险谷、清溪、深潭等多种奇特的自然景观。黄河丹峡以“一日走进峡谷,一日览尽黄河”为形象定位,打造黄河文化体验的峡谷观光旅游景区。道路拓宽硬化等基础项目,黄河漂流、空中飞车、纤夫绝唱、小浪底观光游、黄河蹦极、丹峡攀岩等景区配套项目以及石佛峡、锥子山、凤凰山等旅游开发项目。景区主干道已铺设砂石路,观光栈道、步道及游客服务中心已建成。有120座游艇一艘,小型游艇2艘。

古秦赵会盟台

古秦赵会盟台位于县城西南1公里处,在渑水、羊河汇流的台地上,解放军驻渑池某部军营门口。“盟台夕照”是渑池八景之首。会盟台饱经沧桑,历代不断予以修葺、重建。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知县王之都建亭于台上,后毁于兵燹;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知县甘扬声重建碑亭,后又遭损毁。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章士钊等倡仪重修,由陆军军医监郭昌锦主持,历时4年落成。台呈梯形立体,四面各砌石阶,顶部竖一碑塔,呈四棱锥形,高2米,每面宽38厘米,东面镌刻蒲城寇遐隶书“古秦赵会盟台”六个大字,其余三面镌刻的是章士钊所书本人填写的《唐多令·景蔺》词一首以及卫立煌、郭昌锦撰写的《重修秦赵会盟台记》和《重建秦赵会盟记》。“文化大革命”中,会盟台遭受破坏,护台基石和四面台阶被全部拆除,唯存台顶碑塔。1985年县人民政府在原存遗迹的基础上重新修建,地平至亭顶高22米,其中台高14米,东西两面各砌台阶52级,台上亭高8米,系双层八角挑檐尖顶式仿古建筑,亭正中竖一四方碑碣,西面为“重修古秦赵台碑记”,东、南、北三面分别为中国著名书法家舒同、楚图南、肖劳的题词。

著名人物

张玘(qǐ):(?一1162年),字伯玉,河南渑池阳壶(今南村乡洋湖村)人。南宋初,动用家产,招募新兵,先后随宋将翟兴、董先、岳飞等抗金,屡建战功,官至御营宿卫前军都统、爵亲卫大夫。后在海州之战中牺牲,被追封为清远军承宣使。

曹端:(1376年—1434年),字正夫,号月川,河南渑池人。他生活在明朝初期,是我国明初著名的学者、理学家。其学以躬行实践为务,而以存养性理为大端,对理学重要命题多有修正、发挥。《明史·曹端列传》称他为“明初理学之冠”。

张汝光:(1914年—2000年),原名张汝秀,河南省渑池县张村镇荆村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城市荣誉

2020年3月,入选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行政区划 城市 垣曲 夏县 宜阳 义马 陕州区 郑州 西安 西周 春秋 战国 周赧王 秦赵会盟 古秦赵会盟台 三国 河南郡 五代 民国 城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