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1、地理上的潍北,山东省潍坊市城区以北20公里至渤海莱州湾南岸一带的统称。

2、地名上的潍北,潍坊附近地区以及山东省司法系统内部一般称山东省潍坊市潍北监狱(对外称山东省潍北农场有限责任公司,旧称及俗称山东省潍北农场)。

潍北农场

山东省司法厅监狱管理局下属大型国有农场。对外称山东省潍北农场有限责任公司,对内称山东省潍北监狱,始建于195 2年10月。位于潍坊市区以北36公里,潍坊市寒亭区、滨海区、昌邑市交界处。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5万亩。

潍北凹陷

地质学名词。潍北凹陷位于潍坊市北部,为沂沭断裂带内的一个以第三系沉积为主的小凹陷。面积约800平方千米。

1959年,地质部石油局综合研究队在凹陷南坡钻探了潍1井。1960年,山东省地质厅803队进行了1∶10万的重力、磁力面积测量,对本区的区域地质构造有了较为明确的了解。

从1970年开始,胜利油田在凹陷内进行油气勘探工作。至1980年底,地震工作“五一型”地震测线791.9千米,普通磁带地震测线410.8千米,覆盖测线1893.2千米,总计为3095.9千米。1972~1976年共完成探井26口,其中有3口井钻至中生界白垩系,其余的井钻至孔店组玄武岩段。钻探后,发现主要含油层为下第三系孔店组。在26口探井中有15口电测解释有油层,4口井有油水同层,还有4口井见油斑显示。在有油层的井中,昌3井油层最大厚度达26.4米,一般井油层厚度不超过20米。在已试油的21口井60层中,有10口井12层获工业性油气流:昌3井最高日产油量达101吨,日产油20~30吨的有2口井,日产油5~10吨的有4口井,日产油1~5吨的有5口井。原油性质较好,地面原油密度0.81~0.90,粘度2.87~55.1毫帕秒。1981~1990年,地震工作又完成了二维测线3937.4千米,三维测线137平方千米。钻井36口,其中电测解释有油层井27口。

至1990年底,完成探井62口,总进尺135014米,取芯井28口,平均收获率为90.16%,其中油浸级以上油砂总长37.49米。在下第三系孔店组一段、二段、玄武岩段均发现工业油气流,初步控制了潍北油田。

1991~1995年,潍北凹陷完成四块三维地震,面积374平方千米,完钻各类探井41口,进尺77393米,其中获工业油气流井20口。5年来,潍北凹陷新增探明含油面积15.5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1052万吨,新增探明含气面积5.3平方千米、天然气储量5.79亿立方米。至1995年底,潍北油田已累计探明含油面积19.9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1431万吨。5年勘探获得了以下新成果:

(一)潍北凹陷南部斜坡带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该带发育了许多小断块、断鼻等构造,钻了两口探井。疃3井完钻井深1030米,经测试在孔二上亚段获日产5.7吨的工业油流;疃4井完钻井深1115米,孔二上951.0~967.4米井段两层厚7.0米试气,获日产178609立方米的高产天然气流。

(二)扩大了灶户鼻状构造带的含油气面积。该带面积120平方千米,是潍北凹陷油气最富集的构造带。为进一步扩大该区以昌3、昌4等块为主体的含油气面积,将大部分探井部署在该带上,使油气勘探取得了较大进展。如在其东南部发现的昌32块油气藏,探明天然气储量2.4亿立方米、石油地质储量94万吨。在该油气藏钻

探的昌321井,完钻井深1300米,电测解释油气层9层厚16.4米,孔一段试气日产高达107351立方米。在其低部位的昌322井,在相当层段获日产原油13吨的工业油流。

(三)北部洼陷带深层天然气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该带面积约350平方千米,勘探程度低,仅完钻探井7口。昌斜46井在孔二段获得工业油流,央5井、昌67井深层获低产天然气流。央5井位于深洼陷中,完钻井深4268.22米,是昌潍地区最深的一口探井。该井3500米以下深层油气岩屑录井显示31层厚34.62米,电测解释可疑气层4层厚16.6米,气层两层厚4.5米。用25毫米档板在3834.4~3848.0米井段测试,两层厚4.5米,获日产6226立方米的低产气流,预示着该区深层天然气勘探有较大潜力。

潍北县

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由潍县潍烟公路以北、胶济铁路以北地区析置,治杨孟村(今潍坊市北孙家杨孟)。以位县北得名。1953年撤销,复并入潍县,并迁治寒亭。

潍北大洼

潍坊市以北古别画湖(今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别化村以北)一带的统称,由于地势低洼而得名。

潍山

潍山:古地名。潍河发源地。今莒县城正北偏东,山东省临沂沂水县王家箕山村西南,宋家箕山村西的箕(音ji)山。东西向,长约3公里,因形名。北麓植被好,山上多刺槐树,南麓植被差,周围多山泉。

《淮南子》:“潍山,曰箕屋山,曰复舟山,盖一山三名也。”

《地理志》、《说文》皆谓“潍水出箕屋山”;《水经》谓“潍水导源潍山”;《太平寰宇记》云:“潍水源出(莒)县东北潍山,去县八十三里,东北流入诸城县境”,沿袭了《水经》说。元代的《齐乘》载:“箕县潍山,今清风山,在莒州北百里”。清乾隆《山东通志》载:“潍水自莒州西北箕屋山发源,东北流经古箕城又东北。”以上记载,先有箕屋山之说,后有潍山说,后又记为箕屋山。《淮南子》释潍山曰箕屋山、覆舟山,覆舟山一说仅见于此。至今,潍河所流经的各县县志记载潍河的发源地,也都指称莒县北部的潍山、箕山或箕屋山。

潍河

潍河,水名,古称潍水,古又称淮河(有别于江苏一带的淮河),目前此河流域仍有部分居民称为淮河。发源于莒县箕屋山,上游流经莒县、沂水、五莲,从五莲北部进入潍坊市,流经诸城、高密、安丘、坊子、寒亭6市区,在昌邑市下营镇入渤海莱州湾。干流全长246公里,支流143条,其中较大支流有潍汶河和渠河。潍河总流域面积6376平方公里,是潍坊的母亲河。流域中峡山水库是山东省第一大水库。

有关潍河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潍淄其道”,它只简单记载了潍河和淄河两条河的名字,发源和流经均没有记载。潍河南源发源于著名文学理论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家乡山东莒县大沈庄北部的屋山(又称武山、五山等)脚下,这里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先人居住;汉代为箕县城。《水经》云:“水出琅琊箕县(今山东莒县)之潍山。”因此而得名(潍河)。《淮南子》中对潍山的山名也做了详尽的说明:“潍山,曰箕屋山,曰复舟山,盖一山三名也。”《汉书》中则将潍写作淮,俗称淮河。东汉许慎《说文》云:“潍水出琅邪箕屋山”。《太平寰宇记》云:“潍水源出(莒)县东北潍山,去县八十三里,东北流入诸城县境”,沿袭了《水经》说。元代的《齐乘》载:“箕县潍山,今清风山,在莒州北百里”。清乾隆《山东通志》载:“潍水自莒州西北箕屋山发源,东北流经古箕城又东北。”清乾隆年间的《莱州府志》记载:“淮河即潍水。”由此,潍河之名便最终确定了下来。今潍河上游沿岸百姓仍习称淮河,在墙夼水库岸边有南、北淮河村名,所以,有上淮下潍之称。以上记载,先有箕屋山之说,后有潍山说,后又记为箕屋山。至今,潍河所流经的各县县志记载潍河的发源地,也都指称莒县北部的潍山、箕山或箕屋山。

潍水之名已定,和潍水有关的地名也相继确定。潍水下游冲积形成平原(昌潍平原),潍水流经地其中西面的一个县称之谓潍县(现在的寒亭),由此可见潍县出现于古潍河道形成之后,并且当时距离潍河最近的城池是潍县而不是昌邑。古人因取水需求,多沿河而居,可惜,当时人类的掌控自然的能力有限,以至于河道被冲积下来泥土石沙逐渐抬平后,又去流向周遍更低洼的地方形成新河道。此也是我们常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来由,实说河道总是因河床变高而改变,让我们从河东人成了河西人,而不是说我们经常在河两岸来回搬迁。古潍河道本来在潍县东郊,离潍县最近,而后来河道不断更换,越换越接近昌邑境内,潍河在昌邑城西最后的河道,是流经昌邑孟家洼子、史家洼子、南鄑亭、大泊子、夏家鄑水、宫家鄑水、孙家洼、石桥、西逄翟一带,现在在西逄翟村南面至今仍存留着一段古潍河河道,当地人俗称这段古潍河河道为南河。龙池石桥村就是因为潍河支流有一石桥立于村前而得名。潍河古道在昌邑与潍县(寒亭)之间的田野上来回改变,最后竟找不到合适的低洼之道,不得不转道昌邑城东,就形成了今天的潍河。

潍坊

潍坊是解放后新设的地名,也就是说解放前并无此地名。由潍县的潍字和坊子的坊字合成而得。原潍县即今潍坊市市辖区一带,原坊子即今潍坊市坊子区城区一带。现潍坊市市辖区一带旧称“潍县”。1948年潍县城解放,于潍城、坊子及二者之间的毗连地区设立潍坊特别市,直隶于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局时据益都县),同年七月昌潍专区成立,潍县属之。1949年6月3日潍坊特别市改名潍坊市,直辖于山东省。1950年5月撤消潍坊市,并于潍县,同年11月恢复原潍坊市,属昌潍专区,1958年12月撤消潍县,并于潍坊市,隶属不变。1961年复置潍县,1967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5月改为潍坊地区,潍坊市与潍县均属之。1983年8月撤消潍坊地区,设置地级潍坊市,同时撤消潍县,并于潍坊市。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 ,是风筝的发祥地,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风筝都,潍坊市是山东半岛都市群最大城市,是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潍坊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是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潍坊港一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羊口港一个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潍坊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海口、重庆、大连等航线,是全国四大航空邮件处理中心之一。

潍坊直线距离西至省会济南183公里,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南依沂山,北濒渤海,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东连国际海港名城青岛、烟台,西接工矿重镇淄博、东营,南连临沂、日照。南北长188公里,东西宽164公里,市域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山区丘陵,中部为平原,北部是沿海滩涂,山区、平原、滩涂 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8.7%、57.7%、和13.6%。市域共有大小河 流112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55条,主要水系有潍河弥河白浪河、胶莱河、小清河5条。海岸线为东南-西北走向,呈弧形曲线状,西起淄脉河口,东到胶莱河口,全长143公里。

截至2012年1月31日,潍坊市辖奎文、潍城、坊子、寒亭4个市辖区,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潍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潍坊综合保税区、潍坊市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4个功能区,昌乐、临朐2个县,代管青州、诸城、寿光、安丘、高密、昌邑6个县级市,58个街道、62个镇,9495个自然村。

潍县

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地级)市区解放前的旧称。特产有风筝、年画等,驰名海内外。潍县自古为东莱首邑,北海名城,文风昌盛,科甲蝉联。清代,山东共出了六名状元,光绪年间,就有两名状元出在潍县。明清乃至民国时期,潍县经济繁荣,乾隆年间曾有“南苏州,北潍县”的说法,曾任职潍县的郑板桥更是留有“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的诗句,成为当时潍县社会民生的绝佳写照。

潍县古城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当年,秦始皇修筑的驰道,穿越潍坊城区,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从此,这里成为京东古道的重要枢纽,商贾聚会,物资集散,堪称胶东咽喉,工商重镇,军事要冲,城池的规模也由此出现。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形成的正式国道,起源于春秋时代的诸侯争霸战争。当时的战争主要以车战为主。因此,为方便战车通行,各国都十分注意修筑道路。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巩固统一局面,加强统治地位,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下令修筑驰道。其中,京东道就经过潍坊地区。

交通的方便使潍坊的地位大大上升,成为当时驰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具体到潍县古城所在的地方,尽管当时还没有建立城池,但已经是车水马龙、各种货物堆积如山的著名集市了。到汉代,潍县古城形成了土城。

奠定潍县古城重要地位的,还有一处著名的地方,就是潍水古渡口。潍水古渡口遗址在现在的东圩渠村东端,而东圩渠位于寒亭区朱里镇的潍河岸畔。早在2000多年前,秦国弛道在潍河上就有一处重要渡口,历经两晋,到了隋朝,潍河改道东移,渡口也随之迁移,并且历史性地选择了在东圩渠安家落户,从此千余年如一日的车水马龙,迎来送往,十分繁荣。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于下密县置潍州,取界内潍水为名(潍水,即今潍河),潍州之名始于此。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州为郡,以郡统县,改下密县为北海县,属北海郡。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以北海、营丘、下密三县复置潍州,治所在北海县。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潍州,省营丘、下密入北海,属青州。

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以青州北海县建为北海军,置昌邑县隶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又废北海军,升北海县为潍州,又增昌乐县,潍州辖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北海为其治所。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在州之上设“路”,潍州属京东路。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京东路分为东、西两路,潍州属京东东路

金于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攻占潍州,仿宋旧制,仍置潍州,属金京东东路。潍州辖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和固底镇,州治所仍在北海。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京东东路改称山东东路,潍州属之。

元太宗六年(公元1234年)后,潍州为元领地,北海仍为潍州治所。潍州元初领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及司候司。宪宗三年(1253年)省司候司入北海。至元三年(1266年)省昌乐县入北海。领二县:北海、昌邑,州治所不变,设在北海,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

明朝时洪武十年(1377年)撤潍州,改称潍县,属莱州府。

清时属登莱青胶道莱州府平度州。

民国1913年属胶东道。1925年属莱胶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29年至1931年将清末潍县的16个区划为10个区,今潍城区为第一、二、三区大部和第十区一部。1938年潍县属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另外,胶济铁路潍坊附近有一火车站名“潍县”,实际上是在潍坊市东南方向的车留庄车站,今名“潍坊东”。

潍县战役

又称昌潍战役或胶济线中段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东战场上的第一个攻坚战,是我华东军民转入战略反攻后,取得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行政区划 城市 世界风筝都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交通枢纽 潍坊港 羊口 潍坊机场 胶济铁路 烟台 淄博 临沂 潍河 弥河 白浪河 小清河 昌乐 县级市 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