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周家村手工面,又称长寿面,渊源久矣,可上溯六百年。但直到今天,传统工艺与现代商品经济才找到了最佳契合点,一缕缕洁白的面条,成为农民手中的致富利器。

  一景:满村尽是面如瀑

  潘周家村以潘、周两姓居多,行政上仍属两村,一名潘家村,一名周家村,但两姓混居,早分不清村界。又同以面闻名,故统称潘周家村。潘周家统共500余户1600余人口,家家都会做面,以潘周家村为商标的手工面,如今成了浦江县土特产中的一绝,以此面馈赠亲友尤其是长辈老者,被视为好礼。逢年过节,往往一“面”难求。

  做手工面,温度需适宜,一般而言,一年只有5个月的开工时间,9月中旬正是今年的“开面”时节。记者赶到潘周家村时,只见晒场上已密密麻麻摆开了数十个面架,面架长两米多,高一米七八,一道道洁白的面条如瀑布般斜挂而下,几名村民正在忙个不停。村民周长炳熟练地用两根竹条将面从顶部分开,往下一捋,一条面便分为细细的两半。这个过程叫拉面,也是门技术活。技术高的村民,拉一个面架的面,断不了几根。拉好面后就是晒面,这个过程中需要人时刻盯着,一旦达到合适的干度,需立刻收面,不然就容易碎了。

  沿曲曲村道房舍间徜徉,时可见到一处处面架和辛勤劳动着的村民。这天是周仙竹大妈今年第一次做面,中午边的太阳还毒,大妈额头汗晶晶的,笑得却很开心。去年她靠做面条,赚了两千多,今年的劲头就更足了。昨天一早她特意搬出藏了大半年的面架,洗了又洗。这些面架,可是潘周家村民的宝贝,每户人家少则三四个,多的有十几个。周仙竹至今还在用的一个面架,是她曾祖奶奶传下来的,有一百多年历史了。那简朴的造型,已发黑的木质,都在诉说着这个村与面条的不解之缘。

  村民告诉我们,现在还不到大规模生产的时候,倘再过一两个月来看,那时候家家户户做面,村里的三个晒场根本容不下,每户村民家门口都挂满了缕缕面条,那才叫壮观哩。

  一斤上好的面粉一块二左右,经过和面、揉条、上橱、发酵等七八道工艺,可产出九两左右的面条。合作社收购3.2元至3.7元一斤,经过包装,5斤一箱的手工面,市场上销售价达35元。手工面如今已成了潘周家村乃至周邻几村的重要创收工具。去年就创下了产值180余万元,农户年均增收6000余元。

  这手工面有何魅力如此受欢迎?周家村的书记周金华特意为我们现做了碗面条。下面也讲究,这手工面不加任何添加剂,但为了保证韧度,盐度稍高,所以下面时需多放水,再加青菜之类的时蔬,稍煮即熟,盛碗后佐以土鸡蛋,入口面如丝般滑爽,不用费力就直往肚子里钻,却又保留有足够的咬头,确实风味独特。

  一人:一碗拉面出产业

  说起潘周家村的手工面,就不得不提到周家村的书记周金华。正是他挖掘出了这门传统手艺,并将其发展成为全村人的致富法宝,做大做强。

  周金华55岁,村干部就当了33年。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民,脑子却充满了现代创富的意识。现在他组织的合作社,拥有“潘周家”商标,旗下几十户农户。他要求合作社的成员,干活时都要统一工艺,统一着装、戴帽,连面粉也是他亲自统一采购,再分发给合作社的村民。而他与面结缘,起因竟也是一碗拉面。

  时溯1999年秋,周金华赶几十里地去县城看望一位患病的老领导。当时山路崎岖,赶到县城已近中午,于是他与另一朋友相约去一家有名的拉面馆解决中餐。那家拉面馆地处偏僻,生意却好得出奇,两个人等了足足有半小时才吃到。周金华吃着面和朋友聊,“这面还不如我们的手工面好吃呢。”朋友和他开玩笑:“那你把你们村的面拿到县城来卖,肯定有销路。”周金华猛地心里一动,沉思起来。

  看望完老领导,临别时,领导将他带来的滋补品硬塞回他手里,“你们那边也不富,这些东西都不必了。听说你们村的面好吃,下次带点面给我就行了。”

  这次县城之行,让正在为如何发展村域经济和带民致富动脑筋的周金华突然有了崭新的想法。回到村,他和家人连夜做了几十斤面,送到县城几个关系单位,果然赢得了一致好评。于是,他组织农户开始加工面条,申请了商标,并联系了厂家设计了包装,首批手工面一上市,即被一抢而光。此后,潘周家手工面渐渐打出名声,供不应求。

  周金华现在有三愁:一愁手工面加工不易,产量不高,一对壮劳力,一天也只能成面五十余斤,而且生产时间短,市场供应时断时续,目前只作为礼品销售,进不了大超市,做不大市场;二愁手工作坊加工,质量和卫生没有统一标准,农村里像他这样有强烈市场意识的人还太少,现在效仿的村越来越多,甚至义乌、兰溪一些村也开始做手工面了,竞争他不怕,但怕砸了招牌,坏了一个产业;三愁现在的青年都往外跑,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保不准几十年后会断了根。

  一家:做面盖起了砖房

  中午边,村民周叔成家飘来阵阵油的香味,灶里熬着油,两口子却跑到门前。周叔成在一墙之隔的新房里转来转去,嘴里嘀咕着,这里放个柜应该刚刚好,那边放桌子。他的妻子剥着蚕豆,和邻居聊着家常。

  这新房从去年开始造,现在已盖到两层,再造一层就算完工了。周叔成两口子都是四十几岁,老屋两间也够住,不过儿子22岁了,马上到了娶媳妇的年龄,新房总得备好。

  老屋收拾得挺干净,一个房间显然是专门腾出来做面的工坊,里面摆了几个面架以及一些加工工具,客厅里摆了台新冰箱和一台25英寸的彩电。“不做面之前,我们也就是种点地,春天采点茶叶,空下来就是玩。”周叔成说。两口子年纪也不小了,所以没啥外出打工的念头,日子过的清清贫贫,虽然也自由自在,但总嫌缺点什么。

  面条改变了他们的生活,2001年开始,他们加入了周金华的合作社,两人正当壮年,肯吃苦,一天能做五六十斤面,最多的时候达到每天70斤——这几乎是村里的纪录了。

  “做面条很辛苦哩,现在这种天气,下午太阳下山前就要和好面,晚上11点左右发酵好开始上橱,第二天一大早又要晒面,基本上没个完整觉。”周叔成说着却是眯眯笑没点苦的样子,做面季节,两人每天能赚100元左右,光是面条一年就多收了一万余元。有了余钱,才有计划,新房就这样成了形。“装修还要花很多钱啊,只好慢慢来。不过日子总是好过的。”周叔成说。

  又到做面的季节了,周叔成两口子心中充满了希望。

  吃面条实为吃文化

  潘周家手工面,每根足有一米多长,卷成8字形包装好,还要比普通筒面长一大截。一日,两位政府官员到潘周家村考察。一人说,这面口感不错,就是太长,不符合现代生活的需求,把他剪成几段就方便了。另一人说,这面又称长寿面,长是它的特色,应该保留。

  面该长该短,潘周家人坚持了前者。因为老祖宗留下的,不仅是手艺,还有这里面深厚的人文内涵。古人做寿必吃长寿面,这面就是越长越好,意思是长长久久,讨个好彩头。现代人为老人过生日,也有吃面之说,但一碗普通的面端上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把面条剪成几截容易,但也就泯然众人矣。这事,潘周家人不干。中央电视台曾经采访过潘周家,村里把这面做到了极致——一根面做出了一锅面。这不仅是在展示做面的技艺了,也是对浙中乡土文化的一次挖掘。现在的潘家周村,每到节假日,有不少人会专程进山来吃碗面,临走时再带走几盒送亲朋好友。村里正在筹划开农家乐,将面文化再做深做强。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几乎每地都可以找到与众不同的亮点。但现代生活和市场经济的冲刷又在同化文化,许多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和土特产品都在退化或消失中。现代人老说年越过越没味道,端午、中秋也就是象征性地吃两个粽子、月饼了事,不得不说是一种传统的迷失。如潘周家的手工面,变短了,也就像为了让老外看懂京剧而硬要洗去脸谱,用英文在脸上标明这是黑脸,这是红脸般无趣,看似推广普及,实为丢脸露怯

  当然,传统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比如生产土特食品,并不能对国家制定的诸多标准免疫。落后的工艺要改进,加工场所的条件要变,也要打品牌,找市场。如此,老树也能结出累累果实。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周家 致富 和面 周金华 韧度 致富 保不准 泯然众人矣 一锅面 露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