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面对企业管理、军事管理、国家管理等实际问题,对于运用抽象思维所形成的若干个相关因素,连续地、动态地、全面地度量这些相关因素的数量变化程度,并找出这些相关因素在数量变化程度上相互影响、共同变化的规律性。以发现的这些规律性为基础,以已形成的目标格局为导向,促使现实问题从当前状态向目标状态演化。

概述

在现实中,共同变化的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情况非常复杂,并且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预期目标也不再是某种单一目标,而是由多个目标组成的目标格局。

例如,假设B、m、n、k是影响A问题的四种相关因素。传统抽象思维方法解决A问题的思路是,首先假设其它三种现象与A现象无关,分别找出B与A、m与A、n与A、k与A的片段规律性。找出片段规律以后,再放弃当初的假设条件进行综合决策,从开始找出各个片段规律到进行综合决策有一个时间间隔,在事物变化迅速和信息充分的时代,当综合决策还没有做出时,以前总结出的各个片段规律的假设前提就已经发生变化了,各个片段规律就已经失效了,这样一来综合决策本身也就脱离现实了。

战略思维则直接按时间序列连续观察和计量A问题与m、n、k、B数量变化的对应性,并寻找这种对应性的规律性。例如,我们已经多次在历史记录中反复发现,A的某种数量程度A1总是对应着B、m、n、k的特定数量程度B1、m2、n3、k1。如果我们的目标格局是达到(A1、k1),而当前A、m、n、k的实际数量程度是B1、m1、n1、k1,我们为了达到目标,只需想办法改变m、n的数量程度,使它们分别达到m2、n3,这时,如果不发生小概率的意外,我们想要的(A1、k1)就会出现。战略思维就是这样解决实际问题的!

辨析

一、战略思维与其它思维形式的关系

战略是一个古已有之的概念,而战略思维则是一个21世纪才出现的新范畴。出现战略思维概念,是因为人们想从思维机理的层面探索判断战略优劣的标准以及形成优良战略的程序和规则。

人类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概念性思维两大类,其中的概念性思维又包括抽象思维、科学具象思维、战略思维这三种。可见战略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理解战略思维首先需要理解战略思维与其它思维形式的主要区别。

在事物变化缓慢和信息不充分的时代,人们运用抽象思维方法假设一些因素不变而得出各种片段知识或规律,那些思维时被假设为不变的因素,在现实中也真的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抽象出来的片段知识或规律几乎不用任何修正就能直接用于现实问题,并且偏差很小。

在事物变化迅速和信息充分的时代,过去的那种假设一些因素不变而得出各种片段知识的思维方法开始偏离现实。当你刚刚根据消息假想了某些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演绎、推测和做出决策,也许你的决策尚未变成行动,当初的假想条件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静态的、片段的方法被人们讥讽为纸上谈兵。

在事物变化迅速和信息充分的时代,在企业管理、军事管理、国家管理、国际关系管理领域以及科学研究领域,能够动态地和综合地跟踪多种因素同时变化、迅速变化的战略思维和科学具象思维就应运而生。其中,战略思维与科学具象思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对人类行为结果有明确预期,它要运用所发现的规律直接引导人们的有明确预期的实际行为;后者则仅仅以发现规律为目标。

分类

根据实际问题的重要程度、误差容忍度、信息处理能力这三个标准,将战略思维分为日常型战略思维、规则型战略思维、程序型战略思维三种类型,在不同的情形下采用不同的战略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出现的、重要程度低以及误差容忍度高的实际问题,被归为一类,解决这类问题所使用的是比较粗略的 日常型战略思维,日常型战略思维对思维者的信息处理能力没有过高的要求,它聚焦于战略思维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基本上不涉及战略思维的结果、内容和程序(参阅《战略思维方法》第十一章)。

数量相对较少、重要程度较高以及误差容忍度较高的实际问题,被归为一类,解决这类问题所使用的是 规则型战略思维,规则型战略思维对思维者的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稍高一些,它的焦点是通过对大量已经发生的战略思维案例的总结,对战略思维应该包括哪些基础内容提出规则性要求。它已经在日常型战略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但是,它在严格的意义上仍然没有涉及战略思维的过程或程序(参阅《战略思维方法》第十二章)。

数量相对较少、重要程度很高以及误差容忍度很低的实际问题,被归为一类,解决这类问题所使用的是程序型战略思维,程序型战略思维对思维者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很高要求,它的焦点是战略思维的过程本身,它把战略思维过程标准化和程序化了,它已经能引导人们一个步骤接一个步骤地进行战略思维了(参阅《战略思维方法》第十三章)。

战略思维的内容

如果期待出现一个较好的战略思维的结果,你拟定的战略方案中起码要有关于战略要素、战略目标、战略灵敏度、战略假设、战略战局这五项内容的描述。

为了保证战略思维更加严密,我们必须找出与特定事物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有其它事物,这些相关事物被概念化以后就被称作相关 战略要素。一个较好的战略方案必须有较好的关于战略要素的认识和描述。我们可以从概念性、全面性、变化性、层次性这四个方面加深理解战略要素的含义。

战略目标是人们在行动之前就已经确定的行动结束时的预期结果,代表这种预期结果的是相关战略要素的组合格局以及组合格局中的各个战略要素的特定数量程度。

战略灵敏度是衡量实施战略的主体对各个战略要素的变化的反应速度的指标。战略灵敏度包括四个环节,它们是:信息收集和传递的速度,形成和调整战略决策的速度,部署战略要素的速度,战略要素根据共享信息做出反应的速度。

战略假设是指假设战略要素格局中哪些要素会发生变化以及怎样变化,并以这种假设为基础,把行动开始后需要做的一部分工作提前到行动开始前来做。

战略战局是指在战略方案已经完成和实际行动已经开始以后,为达到战略目标而按照时间序列随时调整各个战略要素格局的过程,它是对不断产生的战略要素的新变化的一整套连续反应。

图书

朱奇 朱一鸣 张英 著《思维方法高级教程》,中国长安出版社2013年出版)

目录

一、战略思维与其它思维形式的关系

二、战略思维的定义

三、战略思维的种类

四、战略思维的内容

五、战略思维的程序

过程

战略思维的基本过程或步骤包括九个阶段(此处略去详细阐述)。它们是:

一、扫描历史和现状。

二、全面确定战略要素。

三、全面确定各战略要素的相互关系。

四、按时间序列记录各战略要素的数量属性。

五、从历史记录中发现战略要素的数量关系格局的变化规律。

六、形成共同体的战略目标格局。

七、结合战略假设形成各个战略预案。

八、评估战略假设与当前条件的接近程度,初步确定战略预案优先顺序。

九、制定利益相关者管理办法和资源管理办法并开始实施战局管理。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