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战略论》是201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德·哈特。本书在西方战史研究中具有崇高地位,是军事理论的必读书。因为此书,李德·哈特被西方奉为“军事理论教皇”。本书是世界十大兵书之一。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李德·哈特以深厚的军事理论和战史研究功底,通过分析世界历史上自希波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30场战争、280多次战役,得出一个结论:间接路线战略是最具效果、最为经济的战略形式。看似最远和最弯曲的路线,往往才是真正的“捷径”。在任何竞争中,只有击败对手才能获胜。而在未克服对手的抵抗之前,应首先减弱他的抵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其引出自己的防线之外。这就是间接路线战略的精髓所在。因此,“间接路线”不仅是战争的定律,更是一个哲学上的真理,在战争之外,于人类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活动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者简介

李德·哈特爵士(1895-1970),英国军事记者、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生于法国巴黎。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任步兵团军官,并曾在战斗中负伤。后来加入英国皇家军事教育协会。一战结束后,先后服务于《英国每日电讯报》(1925-1935)和《英国泰晤士报》(1935-1939),从事军事记者工作。李德·哈特同时也是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在军事学上提出了“间接路线”的观念以及涵盖军事以外领域的“大战略”概念,同时他也是现代战争“装甲兵”作战的鼓吹者。李德哈特与克劳塞维兹同时被誉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中的两位现代战略大师。主要著作有:《大战略——间接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沙漠之狐隆美尔》等。1966年被英国皇家授予爵士勋章。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二十世纪以前的战略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希腊时代的战争

第三章 罗马时代的战争

第四章 拜占庭时代的战争

第五章 中世纪的战争

第六章 十七世纪的战争

第七章 十八世纪的战争

第八章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

第九章 一八五四至一九一四年的战争

第十章 二十五个世纪的结论

第二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

第十一章 一九一四年的西战场

第十二章 东北欧战场

第十三章 东南欧与地中海战场

第十四章 一九一八年的战略

第三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

第十五章 希特勒的战略

第十六章 希特勒的全盛时期

第十七章 希特勒的衰颓

第十八章 希特勒的败亡

第四篇 战略和大战略的基础

第十九章 战略的理论

第二十章 战略和战术的基本要点

第二十一章 国家目的与军事目标

第二十二章 大战略

第二十三章 游击战

附录:李德·哈特及其思想

核心思想

正面的原则

一、调整你的目的来配合手段。

二、心里永远记着你的目标。

三、选择一条期待性最少的路线。

四、扩张一条抵抗力最弱的路线。

五、采取一条同时威胁敌人几个目标的作战线。

六、保证计划具有灵活性,同时根据情况的可能变化来部署军队。

反面的原则

七、当敌人有所戒备时,决不要以你的重量投掷在一个打击之中。

八、当一次尝试失利以后,不要沿同一路线,或采取同一形式再次发动攻击。

从8条格言归纳出的基本真理为:要想成功,有两个主要问题必须加以解决——“颠覆”和“扩张”。一在实际打击之前,一在实际打击之后;而实际打击本身,却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行动。除非你先创造出一个颠覆的机会,否则对于敌人的打击不会具有效力;接着除非你能在他尚未恢复之前,即扩张第二个机会,否则你这个打击的效力,也绝不会具有决定性。

所谓间接路线的战略,其目的就是要设法使敌人丧失平衡,以产生一个决定性的战果。

若是一个人沿着敌人所“自然期待的路线”,“直接”地向他的精神目标或物质目标进攻,则产生的常常是负面的结果。沿着敌人“自然期待的路线”采取行动,结果足以巩固敌人的平衡,因而也增强了他的抵抗力量。

在多数战役中,首先使敌人在心理和物质上丧失平衡,常常足以奠定胜利的基础。

核心思想分析

李德·哈特所强调的是使敌人丧失平衡,然后在进行打击。李德·哈特的间接战略是从反方向来看待战争,他的理论与克劳塞维茨的理论可以组成一个较完整的军事理论。而克劳塞维茨的会战四原则是战争的基本原则。

如果说战争的目的是要用自己一方的力量来促使敌方屈服的话,那么克劳塞维茨主要强调如何增加自己力量和方法来获得更大的成果。将敌人这个目标的力量看成是既定的,只是增加自己的力量,来获取最大的成果。而李德·哈特则是强调如何减少敌人这个目标的抵抗力量,从而使对比之下,我方的力量增大,这样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果。

战斗力量差额=我方战斗力-敌方战斗力

克劳塞维茨和李德·哈特2人都是要追求两方力量的最大差额,而克劳塞维茨强调增加进攻方的力量,从而增加力量对比的差额;而李德·哈特强调降低敌方的力量,从而增加力量对比的差额。军事上追求的力量差额的目标与企业追求利润的目标很相似。

利润=销售额-成本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说企业应该追求“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如果销售额减去费用剩下的就是利润的话,那么只要能够实现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作为结果,利润自然就会随之增加”。从而稻盛和夫创立了阿米巴经营模式。

以色列管理学家艾利·高德拉特说企业的目标就是为了赚钱,所以应该增加有效产出,减少运行费用和库存。高德拉特所创的TOC制约理论是一个很伟大的生产理论,也可以用于其他环境,我会在管理学那章来讲解。

《孙子兵法》、《战争论》和《战略论》

《孙子兵法》和《战争论》是两本完全独立的兵书,双方作者也没有互相引用对方的观点,《战略论》开篇引用13条《孙子兵法》,作者李德哈特很推崇孙子的军事思想;对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李德哈特在书中有大量反对的文字,那是因为《战争论》强调会战的思想成为了日后战争的核心思想,对战双方都强调大规模集中兵力于一处进行决战。李德哈特参与了多次会战,发现会战伤亡惨重,从而写出《战略论:间接路线》,核心思想是通过减少对手的抵抗力,来减少伤亡人数,获得更大的成果。《战争论》强调增加自己军队的战斗力,《战略论:间接路线》强调降低对手的抵抗力,双方都追求战斗力盈余最大化,即战斗力盈余=自身战斗力-对手战斗力。《战争论》和《战略论》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军事理论,而《孙子兵法》本身就是完整的军事理论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出版物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