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新密市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下辖县级市,位于中原腹地、嵩山东麓伏羲山脚下、溱洧河畔,是华夏文明之源、山川密境之城。公元前206年始置密县,1994年撤县建市,距郑州中心城区30公里。截至2017年,新密市辖区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辖17个街道、镇,常住人口80.97万人,城镇化率57.75%。

新密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也是《诗经》中《郑风》《桧风》的产生地。有打虎亭汉墓、密县县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古城寨遗址、李家沟遗址分别于2000年、200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超化吹歌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密交通区位优越,地处郑州大都市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地带和郑州航空港区经济圈,郑少、郑尧、商登高速和郑登快速通道、大学路南延等骨干路网畅通便捷,国省干线“八纵八横”、县级公路“四纵七横”的大交通格局逐步形成。

2017年,新密市生产总值721.7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89294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9:47.2:49.9;固定资产投资514.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0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65元。

2019年12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2019年12月28日,入选“2019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郑州市西南部的新密市,在西周灭商之后是密国和郐国所在地。密国是以密山为名,密山以“密”为名,是因为这里山的形状像座宏大的殿堂,古代山形如堂者称为“密”。

后来郑国灭掉了郐国,并将原来的密国故城更名为新密邑。韩国灭郑后,拥有此地。从春秋战国到秦朝灭亡,一直沿用“新密”这个地名。

区划沿革

三皇之世初,为伏羲女娲之故里,后为炎帝所伐之补遂。

五帝之初,为黄帝之都轩辕丘,帝喾时期为祝融氏之墟,五帝尧之后为郐国之都城所在地。

西周初到春秋,为郐、密二国并存,春秋时为郑国都城并设新密邑,战国时属韩国,又曾为楚所辖,秦时属颍川郡,汉袭秦制仍置密县,属河南郡,治在大隗,东汉属河南尹,三国时属魏国司州河南郡。

晋属,属司州荥阳郡,刘宋属荥阳郡,北齐复置密县,属荥阳郡。

北周,属荥州,寻政荥州又为郑州,隋朝密隶属仍和北周一样,县、省入焉。五代仍为密县属郑州,宋属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郡。

金、元,属南京(汴梁)路郑州。元改密云县,割属钧州。明复为密县。属开封府钧州,又称禹州。隶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清朝因之,属直隶禹州,改属许州府,旋属开封府。

中华民国,属豫东道、开封道、河南省、第四、第一行政督察区。

1952年,陈留专区和郑州专区合并,命名为郑州专区。

1955年,郑州专员公署由荥阳迁驻开封市,更名为开封专员公署,称其管辖的地区为开封专区。

1958年12月,经河南省人民委员会37次会议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将原开封专区西部的荥阳、密县等五县划归郑州市管辖。

1961年12月10日,省委决定将荥阳、密县等五县划归开封地区管辖。

1983年9月1日,国务院批准河南部分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的报告,将开封地区的巩县、新郑、密县、登封、中牟五县划归郑州市管辖。

1974年7月10日,密县新县城筹建处成立。

1979年9月,密县新县城经数年建设已初具规模,县委、县革委及县直部分单位迁入新县城办公。

1982年8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密县来集乡和城关镇的惠沟、五里店、楚沟、杨寨、高沟、甘砦六个大队(村)划出,成立新密区,属郑州市管辖。

1987年3月11日,国务院决定撤销郑州市新密区,原所属的来集、七里岗乡划归密县。

1994年4月5日,撤销密县,设立县级市新密市,由郑州市代管。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底,新密市辖4个街道,13个镇:青屏街街道、新华路街道、西大街街道、矿区街道,城关镇、牛店镇、平陌镇、超化镇、苟堂镇、大隗镇、刘寨镇、白寨镇、岳村镇、来集镇、米村镇、曲梁镇、袁庄镇。

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

新密市主要矿藏有煤炭、石灰石、铝钒土、天然油石、磷矿石、硅石、玉石等25种。其中煤炭、铝钒土、石灰石、硅石储量丰富。素有“乌金之乡”美誉的新密市,煤田地质储量50亿吨,其中煤炭工业保有量16.5亿吨,并以低硫和高发热量著称。铝钒土储量6000万吨、工业硅储量10亿吨、石灰石储量50亿吨,都极有工业价值。

植物资源

新密市农业产品种丰富,盛产小麦、玉米,特产金银花、大蒜、密香杏、金银花、桑杈、大蒜、密香杏等。

政治

2014年主要领导

市委书记蒿铁群
代市长张红伟
市委副书记薛晓军
新密市委常委刘超峰
宣传部长付建峰
统战部部长刘月楼
人武部政委袁加军
组织部部长翟国防

经济

综述

2017年,新密市生产总值721.7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89294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9:47.2:49.9;固定资产投资514.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0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65元。

第一产业

2012年,新密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58亿元,比上年增长4.4%。粮食总产量207059吨,增长4.1%,其中夏粮总产量104959吨,增长4.5%;秋粮总产量102100吨,增长3.7%。2012年油料总产量10988吨,增长4.7%;蔬菜总产量245795吨,增长10%;水果总产量19693吨,增长5.2%。

2012年粮食种植面积为835410亩,比上年增加6480亩。油料种植面积57885亩,增长1.6%;蔬菜种植面积78240亩,增长5.4%;果园种植面积21720亩,增长9.8%。2012年肉类总产量20515吨,增长7.6%;禽蛋产量27213吨,增长4%;牛奶产量28156吨,增长11.4%。

2012年水产品产量825吨,水产品养殖面积412公顷;当年造林面积2503公顷,木材产量31378立方米。

2012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213公顷。2012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966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766公顷。

新密农业机械总动力95.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2%。农用拖拉机8950台,农用运输车12534辆,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8.7%。农村用电量40955万千瓦时,化肥使用量26860吨。

第二产业

2012年新密工业增加值完成3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55.7亿元,增长-4.2%;重工业完成247.7亿元,增长18.9%。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增加值43.1亿元,增长2.4%。

从重点监测的八大行业看,煤炭业完成增加52.8亿元,下降37.1%;耐材业156.2亿元,增长22.6%;造纸业30.3亿元,增长-8.4%;建材业9.5亿元,增长22.0%;食品医药化工业完成增加值11.2亿元,增长22.8%;服装业13.6亿元,增长-7.7%;机械制造业6.8亿元,增长20.3%;电力业7.5亿元,增长49.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9545130吨,比上年增长-36.4%;耐火材料10643488吨,增长11.8%;机制纸及纸制品1800656吨,增长-21.2%;服装5232万件,增长-4.6%。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完成1129.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利税总额完成226.4亿元,增长6.2%;其中,利润完成171.2亿元,增长7.3%。

2012年产业集聚区(含专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2.5亿元,增长8.1%;实现利润总额61.6亿元,增长-5.1%;从业人员3.79万人,增长-6.2%。

第三产业

2012年新密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7.6亿元,比上年增长6.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7.6%。新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3亿元,增长15.8%。

分城乡看,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额125.5亿元,增长16.6%;乡村完成消费品零售额29亿元,增长13.1%。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5.9亿元,增长15.3%;零售业116.8亿元,增长15.5%;住宿业1.65亿元,增长14.4%;餐饮业29.9亿元,增长17.1%。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25个销售大类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比上年增长40.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9.5%,日用品类增长2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77.6%,中西药品类增长42.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7.5%,化工材料及制品类增长16.1%,金属材料类增长29.7%。

2012年末新密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4.1亿元,比年初增加35.6亿元,增长16.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0.3亿元,比年初增加21.6亿元,增长12.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6.3亿元,比年初增加13亿元,增长13.9%。其中短期贷款58.6亿元,比年初增加7.57亿元,增长14.8%;中长期贷款47.7亿元,比年初增加5.4亿元,增长12.8%。

2012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52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25亿元,增长21.7%;人寿险保费收入2.3亿元,增长-9.1%。2012年赔付额0.91亿元,增长-21.6%。其中:财产险赔付0.15亿元,增长-0.6%;人身险赔付0.76亿元,增长-24.7%。

城市荣誉

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55位、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 、全国工业百强县(市)第72位、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第32位、 2019年工业百强县(市)第79位。

2019年11月14日,被生态环境部正式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9年11月21日,入选“2019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19年12月6日,入选“2019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

2019年12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2019年12月28日,入选“2019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

2020年5月,入选“2020年全国百强县”。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