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昆山位于江苏东南,地处上海与苏州之间。东北与太仓县相连,西与吴江、吴县交界,北与常熟市毗邻,东南与上海嘉定一青浦县接壤。

概述

总面积921.3平方公里,耕地85.9万亩,水域31.91万亩。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5.3℃。

昆山属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西濒阳澄湖,南依淀山湖,境内地势低洼,河港密布。古老的吴淞江、娄江自西向东流经县境腹部,把全县分成昆南滨湖地区、昆中平原地区和昆北低洼圩区三片。沪宁铁路、苏沪公路和锡苏浏公路横贯县境,乡村公路交织如网,水陆交通十分方便。

内容

昆山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古名娄邑,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后属越,继又归楚。吴王曾在这里豢鹿狩猎,故又名鹿城。秦置娄县。南朝梁大同初年(535~536年)始名昆山县。唐天宝十年(751年),分置华亭县,昆山县治由昆山(今松江县小昆山)迁至马鞍山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又分置嘉定县。元代曾升昆山为州,明代复为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置新阳县,与昆山同城分治。民国元年(1912年),昆、新两县并为昆山县。1949年5月13日昆山解放。1984年列为对外开放县。1987年末,有7个县属镇,13个乡,467个行政村,54.87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96人。主要为汉族,另有回、满、、蒙古、布依、土家、哈尼族88人。

昆山人民富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隋末,就有朱燮领导农民起义军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斗争。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昆山军民抗击围城倭寇,历时45天,大小30余战,终于将入侵的楼寇赶出家园。清初,全县人民奋起反抗清朝统治,杀县72,烧县衙,推王佐才率师起义。后遭清军镇压,起义失败,王佐才不屈而死,全城军民被杀者十之有四。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占领昆山。同治二年(1863年),清军大举反扑,在半个多月的昆山保卫战中,守城军民殉难者数以万计。清末,陈墓、巴城、陆家桥、正仪、杨湘径等地,先后发生农民抗粮抗租斗争。辛亥革命前不少昆山籍人加入同盟会,参加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爆发,昆山人民举义旗,逐知县,迎来光复。

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党员刘重民来昆宣传反帝爱国,各界民众积极响应。民国15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共党员王芝九来昆开展革命活动,帮助筹建国民党昆山县党部,并建立中共昆山独立支部。民国28年,昆山创建第一支抗日武装—陶一球部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后整编为新四军江抗第三支队第一中队。同年开始建立县、区抗日民主政权、地方武装和群众组织,抗日活动遍及城乡。“皖南事变”后,革命武装力量受挫,党政军人员大部北撤,留守党员仍坚持原地斗争。民国32年恢复昆东、昆南抗日武装斗争,并发展了淀山湖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斗争中壮大了地方党组织。抗战胜利后,地下党发动群众,积聚力量,同国民党反动派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迎来了昆山的解放。在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中,在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有113名烈士为国捐躯。

昆山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自宋至清有进士476人,其中武科17人。南宋范成大,为当时文坛四大家之一;大学士、文学家卫泾,‘忧国忘家,始终一节”。元有名士顾阿瑛,精于音律诗画,终身不仕。明有卢熊,著有《吴郡广记》、《苏州府志》、《兖州府志》;有航海家费信,随郑和、杨敏四下西洋;有大学士顾鼎臣,疏请改筑昆山县城,免遭倭难;有哲学家魏校,为一代名儒,南都四君子之一;有著名文学家归有光,为古文运动代表,称唐宋派;有戏曲家顾坚、魏良辅、梁辰鱼,为昆剧的创始人;有苏州反税监斗争领袖葛贤,世称葛将军。明末清初,有杰出思想家、爱国学者顾炎武,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传颂于世;有文学家归庄,归有光曾孙,所著散曲《万古愁》,论者比作《离骚》;有著名教育家朱柏庐,著有《治家格言》,历代流传;有画家龚贤,金陵八家居首。清有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同胞三鼎甲,号称“昆山三徐”。清末民初,有南社著名诗人、画家、教育家胡石予,与钱名山、高吹万并称江南三大儒。民国以来,有协助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的徐祖贻和历任国民党要职的叶楚伧、钱大钧等。著名人士有书法家方还,天文学家朱文鑫,植物学家蒋英,棉花专家俞启葆,农学家于景让,物理学家周同庆,文字改革先驱朱文熊。还有曾任交通大学校长的吴保丰,著名音乐教育家丁善德,动画片导演徐景达,评弹艺术家顾宏伯、严雪亭等。科学家、企业家美籍华人王安博士,女钢琴家奥籍华人王纪音都是昆山人。

昆山名胜古迹较多,又是昆剧的发源地。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南宋豪放派词人刘过(龙洲)墓,明代文学家归有光墓,杰出思想家、爱国学者顾炎武墓,建于北宋年间的秦峰塔,刻有“太平天国”四字的集善桥(俗称赵家桥)。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0多处。县城西北有风景秀丽的马鞍山,因形而名,山石晶莹似玉,玲珑剔透,故又名玉峰,素有“真山似假山”、“百里平畴,一峰独秀”之誉。山顶有纪念南宋秦国公卫径的文笔峰,山腰有林则徐手书的石刻楹联林迹亭,山阳有重建的南宋诗僧冲邈住所翠微阁,山阴有以清尚书徐乾学遂园旧址重建的梅花墩。马鞍山麓为亭林公园,园内松柏青翠葱笼,山水相映成趣;内有顾炎武纪念馆、顾鼎臣崇功祠等;园内有昆石、琼花、并蒂莲,奇异珍贵,被誉为“玉峰三宝”。

(二)

民国时期昆山经济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8.54亿元,比1949年增长34倍,年递增9.8%;国民生产总值12.45亿元,人均2280元;财政收入1.03亿元,比1950年增长11.56倍。但期间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从1949~1957年的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和发展了国营经济和城乡集体经济,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8年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87.69%,年递增8.19%。但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也存在着急于求成、工作粗糙、简单划一等错误。

1958~1965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和三年调整时期,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粮食产量连续三年下降。1962年贯彻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纠正“大跃进”、“共产风”的错误,使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发展。1963~1965年的3年中,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9.13%,年递增11.64%,粮食总产量增长27.85%。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由于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工农业生产仍然出现上升的趋势。10年中,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3.3%,年递增5%。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生产迅速发展,1977~1978年的2年中,工农业产值增长27%,年递增12.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纠正“左”的错误,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1979~1987年的9年中,全县工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5.3倍,年递增22.7%。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51. 3%上升到1987年的87.7%。

昆山历来以农为主。建国前,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加上洪涝灾害频繁,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生产水平很低。特别是昆北低洼地区,“小雨水汪汪,大雨白茫茫”、“种田望天收,十年九年涝”,产量低而不稳。民国37年(1948年),水稻亩产仅159.5公斤、三麦亩产55.1公斤、油菜籽亩产20公斤。建国后,在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50年代,以防洪为重点,筑堤浚河建闸;60年代,以增加泄洪排涝为中心,联圩并圩,发展机电排灌事业;70年代,大搞田间配套工程,平整土地,改造低产田;80年代,在继续提高抗灾能力的同时,加强管理,综合经营,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到1987年止,全县累计拓浚河道721条,合并联圩160个,修筑防洪圩堤1238公里,建闸670座,建固定排灌站886座,流动电机1240台,合计5.3万马力;先后投工近1亿个劳动日,投入资金6131万元,完成土石方近2亿立方米,使水利条件得到改善,农业旱涝保收。

与此同时,致力消灭血吸虫病,保护农村劳动力,实行耕作制度的改革(一熟田改两熟田、籼稻改粳稻、早熟品种改晚粳),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1982年,农村普遍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规模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劳动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新的发展。1987年,在耕地面积比建国初减少10万多亩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达到42.72万吨,平均每个农村人口生产粮食923公斤。水稻亩产448公斤,为1948年的2.8倍;三麦亩产214公斤,为1948年的3.9倍;油菜籽亩产104公斤,为1948年5.2倍。1949~1987年的39年中,全县农民共向国家提供商品粮70亿公斤,油菜籽4.22亿公斤;年平均售粮1.8亿公斤,油菜籽1110万公斤。

昆山多种经营资源丰富,农民有经营家庭副业的传统习惯。建国前,农户饲养家禽家畜以自食为主,商品率很低。水产品以捕捞为主,上市量很少。建国后,人民政府在抓紧粮油生产的同时,重视发展多种经营。但受“左”的思想影响,发展的步子不快。1979年以后,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改变单一生产格局,林牧副渔全面增长。1987年产值1.43亿元,比1949年增长38倍。全年饲养生猪45.37万头,出栏肉猪29.12万头,比1949年增长19.5倍;家禽增长6.4倍。水产由捕捞为主转向以养殖为主,1987年产量1.83万吨,比1949年增长19倍。蟹苗放流增殖,获国家科委技术推广项目成果奖。并开发了河蚌育珠、蘑菇种植等新的副业项目。还有蜂蜜、羽绒等40多种农副产品出口创汇。

历史价值

宋元以后,昆山修志之风更盛。明代修过8部志书,今已佚其五,分别是由殷奎、范能、蒋明、季篪所修的4部《昆山志》和王同祖所修《昆山续志》8卷。现存3部是弘治间顾潜《昆山县志》、嘉靖间方鹏《昆山县志》16卷、万历间周世昌《重修昆山县志》8卷,其中方鹏志是版本和体例最完善的一部县志。

嘉靖《昆山县志》16卷,明杨逢春修,方鹏纂。逢春(1498-1553年)字仁甫,号西渠,福建同安人,嘉靖八年进士,授昆山知县。在任期间聘邑人方鹏主纂县志。方鹏(1470-1540年),字时举,号矫亭。其父方麟,为州之吏目。其弟方凤,字时鸣,明孝宗弘治十一年乡贡举人。乃兄三年后中为乡贡经魁,因此在昆山立有“经元坊”。正德三年(1508年)与弟凤同举进士,累官南京礼部主事、南京刑部员外郎中、吏部郎中、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修撰,因又在昆山立“宫庶坊”,后官南京太常寺正卿。方鹏告老退归后,独坐一斋,专以著述为事,著有《责备余谈》、《续观感录》、《昆山人物志》、《矫亭存稿》等。

该志目录如下:卷一沿革、疆域、城池、风俗、户口、田赋、土贡、土产;卷二官署、学校(祭器附)、坛庙、冢墓、古迹;卷三山、水、乡保、坊巷;卷四市镇、桥井、第宅(亭馆附)、园地、寺观;卷五官守;卷六进士;卷七乡贡、岁贡;卷八荐举、恩典、荫子、监胄;卷九名宦、封爵;卷十~十二人物(名贤、节行、文学、政迹、隐逸、孝友、列女、艺术、游寓);卷十三杂记;卷十四~十五集文;卷十六集诗。

该志前有一篇自序,甚至没有请主修官作序,显现了明代嘉靖年间特有的简约之风。志书立《凡例》10条,称“于人片善必录,微瑕必掩,有记载而无褒贬焉,然褒贬亦自寓矣。”可谓深谙“述而不论”的道理。卷目之后是5幅地图:昆山县境界之图、昆山县城内之图、马鞍山境之图、昆山县治之图、昆山县儒学之图,后世读者可以从中直观地了解到嘉靖年间昆山县的概貌。

全志重要的正文处有双行小字作注文,以示征信。某些卷目之后还有作者的“谨按”,作进一步说明,如卷四“寺观”目之后云:“谨按:老佛之宫,莫盛于宋,莫滥于元。逮我国朝,殊为落寞。迩者有司屡奉部檄,废毁无额庵院,固崇正黜邪之善政也。若撤其余材以葺公宇,妆其地价以给公费,贫老缁黄处之得所,夫谁不服?若悉归之巨室,为第宅,为冢墓,为园圃,所偿之直十才一二。使实繁有徒,退有后言,则无以服其心矣。”

志书中涉及人物的卷目占8卷,为全志的一半,即从卷五到卷十二;诗文集占3卷,是名副其实的“资料性文献”。对于嘉靖《昆山县志》的评价,《江苏旧方志提要》称:“弘治十年(1497),新立太仓州,割昆山部分地区属之,而《人物》门于‘已划分为太仓州者,悉载不遗’。但列传尚无溢美夸饰之词,于诗文也‘必关风教,系政体,切民事者则录之’,泛泛景物者概不录;持论亦颇严谨,考订也较翔实,文体简洁,差可称为上乘之作。”

嘉靖《昆山县志》的撰著,得力于当时县宰杨逢春,他专委方鹏编次,垂成,杨以奉召去。继之者王廷,请于郡守王肃斋,在嘉靖十七年付梓。此志之修撰,虽由官府发起,实乃方鹏私家之力,和一般官府开局修志不同。因此,此志贯穿着方鹏的修志主张,体现了他在方志学理论上的一些独到见解。

明代不少修志者已具有了志为史体的思想,方鹏更是在《凡例》中明确宣称:“一志固一邑之史”,并将此思想运用到修志实践上,于是就有了涵盖明嘉靖年间以前昆山社会生活各方面内容的《昆山县志》传世。这是嘉靖《昆山县志》在中国方志史上的价值所在,对于今天正在进行的二轮修志仍具有较高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昆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