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朝廷指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在封建社会(分封制)下,被王国、诸侯国拥戴为共主,共主建立的统治机构(政府)的总称。在这种统治制度下,共主通常被称为皇帝(或国王)。朝廷是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词目

朝廷

注音

cháo tíng

词源

朝廷二字原本是一个合义词,原指办理政事和发布命令的地方,延伸为王朝的最高统治机构。

朝,中文所谓的“朝”字具有代表早晨,有今日、一昼夜含义。在政治上延伸为今日治天下者,引用为当政政权的意思。因而借代,指执政之政权,如“我朝混一以来,朔南暨声教,士大夫歌咏”、“我朝内政修明,垂裕奕叶”等皆属同用法。与此相对的字词为“野”。

廷,中文所谓的“廷”在《释文》中表示“廷,人所集之处。”《说文》“朝中也”,指受朝问政的地方。

释义

①帝王接见大臣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亦作"外庭"。

②对内廷、禁中而言。也借指在外朝参政诸官,后泛指朝臣。

③借指帝王:报效朝廷。明赵震元《为李公师祭袁石寓宪副》:“呜呼!公(袁可立子袁枢)之绩用告成,而朝廷之金瓯不固。”  ④内朝,指内廷

引申

中国历代的中原王朝通常被认为中国的正统王朝,属于中央政权,周边被征服的民族、部落,绝大多数臣服中原政权,被封为诸侯国。中原王朝的统治机构——朝廷,被称为“中原朝廷”。

一般来说,所谓朝廷分为“内廷”和以宰相为首的“外廷”。在汉朝汉武帝之前,内廷在政治生活中起的作用很少,仅仅负责皇家内部事务,以及照料皇帝及其家族的起居。汉武帝为了抑制相权,以用兵为理由,召大将军居内,组成皇帝的私人工作机构。汉武帝后期,以尚书令为首的内廷几乎掌握了所有决策权力,丞相不过奉行文书而已。

在中国古代中央政治体制的演变中,内廷总是不断的取代外廷成为正式的政府机构,比如汉朝的尚书令到了曹魏之后,已经成为正式的宰相职务。著名的三省制度中,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侍中都是过去随侍皇帝左右的内廷官职。宋代主管军事事务的宰相职务枢密使在后唐时期出现,当时也是内廷官职,由宦官充任。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专业术语 袁可立 内廷 尚书令 演变 外廷 侍中 枢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