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本金(Principal)即贷款、存款或投资在计算利息之前的原始金额。企业本金(包括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作为整体,是同时的、在空间上并列地处在它的各个不同阶段上,以不同的本金占用形态表现。本金的每一种占用形态又都不断地依次由上一阶段过渡到下一阶段,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本金是要求财务组织既要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保证企业生产经营与对外投资活动的资金需要,又要厉行节约,合理调度本金,发挥财务对生产经营与对外投资活动的调节与控制作用。从而充分利用货币资源,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基本含义

本金在财务管理中称为现值,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合为现在的价值。比如存入银行一笔现金100元,年利率为复利10%,经过3年后一次性取出本利和133.10元。本例中100元为本金,33.10元为利息,扣除利息税后的款项即为利润。利润又分毛利润净利润

本金,是各类经济组织与个人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垫支的资金。这里所讲的经济组织,有国家财务机构(国家资产管理机构与中介经营公司)、生产流通企业商业银行商业保险、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投资银行、金融性资产管理公司)、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等。这里所讲的个人,包括个体工商业户、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的农户和广大的股民等。这里所说的垫支资金,是指这部分资金投入生产流通后并没有消耗掉,而是从所取得的收入中收回,并要求增值,具有周转性和增值性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化,本金常被称作资本。因此,从国民经济范围考察,属于本金的资金主要包括国家本金、企业本金和家庭(个人)本金。

分类

资金,从一般意义讲,是指国民经济中财产物资价值的货币表现。计划经济条件下通常将资金按其分配形式 分为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按用途分为基本建设资金、生产经营资金和其他特定用途资金。这种分类较好地反映了计划经济时期国民经济中资金绝大部分由国家统一所有、统一计划使用的实际情况,但现已不能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主体多元化和用途多面性的实践。为了全面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运动的情况,研究资金结构,加强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资金可按三种标准进行分类。

财务性质

企业本金运动即为企业财务活动。企业筹资、投资、耗资、收入与 分配,形成财务活动的客观经济内容。从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看,企业筹资、投资与耗资三项,可概括为本金的投入。企业的收入与分配两项,也可概括为本金的产出。企业财务活动就是企业本金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活动,可概括为财务经济活动。于是,企业经济活动按运动形态可划分为生产技术经济活动和财务经济活动两个方面。生产技术经济活动是生产经营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力等)的投入与生产经营成果(商品)的产出。企业再生产是生产经营的投入与产出、本金的投入与产出两方面的统一。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就是物资运动与本金运动相结合的关系。财务经济活动不仅是生产技术经营活动的前导、反映和控制手段,而且通过资金市场进行货币资源的独立投入与产出(收益)活动,取得特有的财务投资效益。总之,财务活动就是企业本金投入与产出(收益)活动,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独立方面,即财务经济活动方面,这是财务的经济属性。财务的经济属性是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财务的共性。

运动规律

本金运动是以微观和宏观经济环境为条件,以企业与国有经济活动为基础进行的。本金运动在与宏观和微观经济条件的联结中呈现出若干规律性。

本金运动与社会资金运动相结合

本金运动同社会各方面的经济活动密切联系。因此,本金运动与社会 资金运动(包括财政、信贷和社保资金运动等)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致性。一方面,本金运动是社会资金运动的基础。本金运动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商品价值的形成与尽快实现,为社会资金运动的顺畅进行和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基础。只有企业收入增长,经济效益提高,财政收入才能增长,银行贷款才能及时归还,保险资金才能足额上缴。另一方面,社会资金运动的规模和结构,又反过来制约本金运动的规模和结构。财政、信贷资金的增长为企业本金的增长提供了条件;财政、信贷资金分配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增加流动资金的比例,直接影响着企业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结构变动。保险资金的筹集与分配,对保证本金正常运动,防止意外中断也有积极作用。

本金运动和社会资金运动又存在一定的背离。二者因各种特定原因在数量变化与时间占用上呈现某些反向变动。本金运动具有相对独立性。例如,当国民经济资金总量一定时,企业资金占用量与社会资金占用量存在此增彼减的关系;当企业向证券市场筹集资金与投资或内部积累资金时,或自行冲减财产损失时(股份公司减股),企业本金发生增减,而社会资金却不一定会发生增减;企业占用应缴未缴款的时间拉长,归还银行贷款的期限延长,会引起社会占用资金时间缩短等。本金 运动和社会资金运动的一致性,导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国家作为国民经济的社会行政管理者有权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如财政、信贷、保险等),参与社会产品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从而引起资金在企业与社会有关资金部门之间发生各种形式的对流。企业本金运动和社会资金运动的背离性,导源于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法人地位。企业为了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不仅要从社会资金部门筹措资金,而且还要从税后利润中自行积累一部分资金,引起企业本金单独增减变动。这一规律,决定着企业财务既与财政、信贷、保险相联系,又与它们相区别、相互独立而存在。一方面要求企业本金和财政资金、信贷资金、保险资金相互综合平衡,要求国家加强对企业资金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国家也应尊重企业自主经营的财权,维护企业的正当利益,不能乱加干预。

本金运动与物资运动相结合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是物资运动和本金运动的统一,物资运动和本金运动存在着一致性。首先,物资运动是本金运动的基础。物资运动的存在,一般决定了本金运动的存在。这是由于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定量的本金总是依附于一定数量的物资而存在的。由于材料物资的购销、固定资产的购建与增减变动,引起本金的投入、收回和形态变化。物资运动状况的好坏,基本上决定着本金运动状况的好坏。只有材料物资采购及时、储存合理、销售迅速,才能使企业本金周转加速;否则,就会出现本金运动受阻,周转不灵。物资运动规模在客观上有可能扩大才会对企业本金运动规模的扩大提出要求。其次,本金运动又反映着物资运动,并反过来制约物资运动的规模和结构。这是由于 企业本金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它的筹集常常是先于物资的取得,成为物资运动的前导。企业本金的分配比例,也就制约各种生产经营要素(如材料物资、设备、劳动力等)的形成与结构。企业本金运动规模的扩大,反过来为物资运动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并且,企业本金运动速度的快慢,是物资运动状况好坏的灵敏反应器。通过本金运动状况的检查与分析,可以揭示物资运动在供、产、销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从而合理地进行物资管理与使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本金运动和物资运动又存在一定的背离,二者会因各种原因在时间先后和数量变动上显示出不一致性。首先,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考察,由于商业信用手段的广泛利用,当采用合法的赊销、预付方式时,常出现物资运动先于或后于本金运动;由于固定资产价值转移与实物更新时间上的分离,会出现本金运动在一定时间脱离物资运动的现象;企业纯收入的分配与上缴财政,从企业来看是有本金运动而无物资运动。此外,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发生财产物资损失,财务上未作处理时,就会出现虚有本金而无物资的现象。其次,企业参与资金市场活动考察,是单纯的本金筹集或投资活动,有本金运动而无物资运动。本金运动与物资运动的背离,是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独立性的职能管理而存在的客观依据之一。财务管理通过合理利用各种背离,趋利避害,发挥着独立的职能作用。

企业本金运动与物资运动的一致性,是由于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所决定的;二者的背离性,是由于价值具有相对独立运动的特点所决定的。

本金运动的内部综合平衡

企业本金运动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机制,本金运动是否顺畅以及能否取得良好的效益,要受到机制内部各部分之间是否协调平衡的制约。从本金所有看,企业资本金、借入资金和内部积累资金之间要有恰当的比例关系,才能使筹资成本与筹资风险较好地统一。从 本金运用看,对内投资与对外投资之间,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之间,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之间都必须保持恰当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本金需要,又充分利用暂时闲置货币资源在资金市场上获利;才能保证企业内部各生产经营要素合理形成。从本金所有与运用的综合平衡看,本金的收入与支出必须在时间上和数额上协调平衡,使一次资金循环的终点和下一次资金循环的起点紧密衔接。

企业本金运动的综合平衡,是由于企业对内投资与对外投资之间,企业各生产经营要素之间,生产经营过程各环节之间彼此协调平衡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这一规律,一方面要求本金运动以企业购、产、销活动和对外投资活动的内部协调平衡为基础;另一方面要求财务通过组织本金运动的综合平衡,去促进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和对外投资活动各方面的协调,发挥其综合调控作用。这一规律,是正确进行财务决策的重要依据。综合平衡法是财务决策的基本方法之一。

本金运动的连续并存性

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看,本金最初以货币资金形态处在购置阶段的起点,经过购置转变为生产经营物资的价值形态(如固定资产、材料物资等),经过生产阶段转变为商品的价值形态,经过销售阶段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从企业对外投资活动看,本金通过证券购买由货币形态转化为证券形态,通过证券出售再转化为货币形态。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由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在本金运动的连续并存性方面也显示出各自的特点。流动资金运动具有价值一次性转移、耗费与补偿的特点,在一个再生产过程中完成一次周转;固定资金运动具有价值逐次性转移、耗费与补偿的特点,要在若干个再生产过程中才能完成周转。尽管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运动的具体方式有别,但各种资金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却是相同的。本金运动的并存性和连续性互为存在的前提。由于各种本金形态的同时并存,才使每一部分本金有相互转化的可能;另一方面,并列存在的本身又是相互转化的结果,本金运动的连续性一旦中断,下一阶段的本金形态就不复存在。

企业本金运动的连续并存性,是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特点所决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进行,各种生产经营要素的不断形成、耗费、转化为生产经营成果,最后通过销售实现其价值,必然使垫支在生产经营要素上的资金不断发生形态转化,运动不能中断。生产经营活动的阶段性,使各阶段占用的本金在空间上处于并列存在的状况。企业本金运动的这一规律,要求财务组织上既要不断筹措本金,又要分阶段按每个占用形态的本金占用结构及其变化情况合理配置资金,并不断采取措施,保证本金正常的循环周转,加快本金周转的速度,提高本金的利用效果。

上述各项本金运动规律,是从本金运动的总体考察的。各种不同的本金在不同运动阶段和领域,还有着各自的规律性,本书以后各章将具体加以考察。本金运动规律,对确定财务管理原则与方法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全面研究本金运动规律,是建设财务学科的基本点。

本金还贷

等额本息还款

据业内人士介绍,银行目前办理得最多的还款方式就是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这种还款方式就是按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作为还款人,每个月还给银行固定金额,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举例来说,假设需要向银行借款20万元,还款年限为20年,按照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利率,选择等额本息法,每个月大约还1376.9元。还款总额为 33万元,其中支付利息款金额为13万。

对此,银行理财专家分析,以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还房贷,借款人每月承担相同的款项也方便安排收支。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尤其适合收入处于稳定状态的人群,以及买房自住,经济条件不允许前期投入过大。

等额本金还款

除了等额本息还款法外,等额本金还款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还房贷的方法,借款人可随还贷年份增加逐渐减轻负担。这种还款方式将本金分摊到每个月内,同时付清上一还款日至本次还款日之间的利息。举例来说,假设需要向银行借款20万元,还款年限为20年,按照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利率,选择等额本金法,在还款初期,第一年每月还款额在1700元左右;最后一年的月均还款在800元左右。等额本金法的还款总额为31万元,其中支付利息款金额为11万。

使用等额本金还款的特点是,借款人在开始还贷时,每月负担比等额本息要重。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还款负担便会逐渐减轻。这种还款方式相对同样期限的等额本息法,总的利息支出较低。

如果当房贷利率进入到加息周期后,等额本金还款法也会更具优势。按照现在大部分银行的规定,部分提前还贷只能一年一次。如借款人打算提前还款,等额本金还款法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偿还法

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分析收入需求,最常见的两种方法是本金清偿法和本金保留法。

本金清偿法假设

本金清偿法假设用本金和利息在相关期间满足收入的需要。本金保留法假设只用本金投资收益在相关期间满足收入需要,而本金不用于清偿。为满足同样的收入需要,本金清偿法需要的资本比本金保留法少,本金保留法需要很大一笔资金留给下一代(或指定的人)。本金保留法比较保守,因为当急需用钱时,本金也可能被动用。

当一生的收入需求被考虑时,本金清偿法有以下两种方式:

1)到保险公司购买终身年金。年金的受领者的寿命不能比年金收入更长。终身年金不能在60岁、65岁或70岁之前购买。在60岁、65岁、70岁之前的收入需求,可以由固定期间给付的人寿保险或其他方式满足。

2)假设最大年龄,即超过此年龄就不可能存活。一些人以80岁作为最终年龄,那么本金和利息的清偿就完全在现在的年龄和最大年龄之间的期限,这样收入需求可以由固定期间给付的人寿保险或其他分式满足。

两种本金清偿方式各有优缺点:

终身年金,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能提供比其他方式更高的给付,因为其假定的最高年龄很高,而终身年金每次给付中均包含生存利益,在有的情况下,终身年金的受领者活得比给付期更短。但是目前的终身年金,只能平准式支付或随着当时的投资回报的不同而不同。这都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

本金

而设定最高年龄的方法,如果有适当的资金来源,那么能随着通胀而增加给付,但同时也会降低所给付的年龄。但是第二种方式中,最终年龄如果设定的太低,收入受领者若活得比给付期限长,那么将造成不良的财务后果。另一方面,终身年龄设定的过高,可能需要更多的资金,造成资金的闲置。

在本金保留方式和本金清偿方式两种极端之中,还存在着不须支付所有的本金或不须保留所有的本金的中间方法。因此要根据收入的需求,设计合理的方式。

通货膨胀的假设

通货膨胀在分析未来的收入需求、收入来源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时,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但未来的通货膨胀是很难准确预测。预测通胀率最好的方法是选择一个通胀率浮动的范围,并且计算出当通胀率改变时,结论随之改变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分析如果运用不当,会使分析的目的更加含糊。因此敏感性分析应尤其谨慎,选择清晰、简单的方法。

利率分析

贴现率的选择在分析信息过程中十分重要,尤其在需贴现很多年的时候,收入的需求及来源会由不同贴现率而产生很大的差异。因此,应重视利率的选择问题。一般来讲,所选择的利率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里比较安全并且容易变现的投资所产生的税后投资回报率,即是比较保守性的利率选择。尤其对于家庭的财务规划,利率的选择率更加保守、谨慎。

其它相关

本金与基金区别:

本金与基金是国民经济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类资金。

本金与基金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如下方面:

1.从物质性看,本金的物质内容是各种生产经营要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各种经营性资产的形态表现出来,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等。基金的物质内容是各种社会消费品,如行政管理用房屋、建筑物、用品、用具和其他消费物资。

2.从运动性看,本金运动是循环周转式的运动。马克思用精辟的公式将其概括为

G-W…P…W'-G'·G-W…

即从货币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再转化为商品资金,又回复到货币资金。这里不是原垫支资金的简单回复,而是增值后的货币资金,然后经过成本补偿和积累,又开始了规模扩大的第二个循环过程,从而形成周转。

基金运动是一收一支式的运动,用公式概括为

G-W…G-W…

即以货币资金购买社会消费品,在消耗掉后,又以新筹集的货币资金购买消费品,用于下一时期的消费。上一时期支出的资金已消耗掉,一去不复返了,因而不是循环周转式运动,而是一次收支式运动。

3.从社会性看,在本金运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主要为本金所有者、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产权关系与收益分配关系;在基金运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主要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国家社会行政事业管理单位之间,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与各经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它不属产权关系,而属对一部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关系。

本金与基金虽然有以上显著区别,但它们都属于国民经济中财产物资价值的货币表现,二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互为前提。基金的形成来自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而国民收入的创造依赖于本金的投入与收益的实现,所以本金运动是基金运动的基础。另一方面,物质生产流通活动的正常进行,又需要国家社会行政事业管理单位提供社会稳定、经济秩序和国防安全等公共产品,所以基金运动又反过来是本金运动的条件。

2.相互制约。假设国民经济资金总量为一定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假设能够成立),用于本金的资金量越大,用于基金的资金量就越少;反之,用于基金的资金量越大,可用于本金的资金量则越小。

3.相互转化。假设本金的投入能带来收益,则财政的税收、社会保障部门的基金和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合法的规费)均有来源。这时,一部分本金收益转化为基金;又假设,上述基金在满足本身职能的实现后仍有一定结余,这一部分结余可暂时用于进行无风险投资(如购买国债银行存款等),这一方面可带来增值,另一方面在以后实现本身职能需用时能随时变现,不影响急需。在这一前提下,一部分基金结余可转化为本金。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存款 固定资金 流动资金 企业经济效益 现值 复利 毛利润 净利润 生产经营活动 流通企业 商业银行 商业保险 证券公司 资产管理公司 股民 市场经济 生产要素 财政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