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柔石(1902.9.28—1931.2.7),男性,浙江宁海人。姓赵,名平福,后改为平复,笔名柔石、金桥、赵璜、刘志清等。中国作家、中国共产党员,左联五烈士之一。

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中篇小说《三姊妹》《二月》《为奴隶的母亲》,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诗歌《战》《血在沸——纪念一个在南京被杀害的湖南小同志的死》,报告文学《一个伟大的印象》以及杂文《个人主义与流氓本相》等;译作有《丹麦短篇小说集》《颓废》,他还编辑出版了刊物《语丝》26期、《朝花周刊》20期、《朝花旬刊》12期,以及专门介绍外国版画的画集《艺苑朝华》5辑,对繁荣我国的革命文艺创作,推进新文化运动和扶植新生的木刻艺术有着不朽的功绩。

人物生平

民国初年(1911年),上县城正学小学堂。

民国六年(1917年)夏,毕业于县正学高等小学。秋,柔石考入台州省立第六中学,中途退学,回家自修。

民国七年(1918年)夏,柔石考取了官费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民国九年(1920年),柔石与西乡东溪人吴素瑛结婚。

民国十年(1921年)十月,柔石参加了著名新文学作家叶圣陶、朱自清、潘漠华冯雪峰的“晨光文学社”,开始从事新文学运动。

民国十二年(1923年)夏天,柔石从浙一师毕业,应聘到杭州当家庭教师。因与自己“教育救国”的抱负相去甚远,不到半年,他就辞教回乡。

民国十三年(1924年)春,他到慈溪县普迪小学任教,教学之余坚持文学创作。

民国十四年(1925年)元旦,在宁波自费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疯人》。二月,柔石怀着求知的渴望北上,到北京大学当了一名旁听生。

民国十五年(1926年)春,柔石离京南下,为生计奔波于沪、杭之间。

民国十六年(1927年)春,到镇海中学任教,不久担任校教务主任。九月,柔石应吴文钦(中学部教务主任)之邀,任国语教师,兼教音乐和小学部英语。在此执教期间,柔石也参加了党领导的一些革命活动。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一月底,国民党宁海县政府任命柔石为教育局长。春,新建楼房被台风刮倒,仍借正学高小校舍上课,并继续募集资金,重建新校舍。5月26日,亭旁起义爆发,月底起义失败,宁海中学被明令解散。6月初柔石赴沪谋生。

民国十七年(1928年)深秋,在鲁迅的帮助下,柔石和崔真吾等人一起组织了旨在介绍东欧、北欧文学,输入外国版画,提倡刚健质朴文艺的“朝花社”。

民国十九年(1930年)初,自由运动大同盟筹建,柔石为发起人之一。三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柔石曾任执行委员、编辑部主任。同年5月以左联代表资格,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

民国廿十年(1931年)一月十七日,他参加在上海东方饭店举行的讨论王明路线问题的会议时,因叛徒出卖,遭国民党军警逮捕。 二月七日,与殷夫、欧阳立安等二十三位同志同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

人物评价

谷玥:要为生者争得胜利。

作为一个革命家,柔石积极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活动。而且旗帜鲜明地参加了党内反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斗争。在此期间,听过鲁迅先生讲授中国小说史和文学理论课。“五卅”惨案爆发后,柔石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动,开始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用小说、独幕剧、诗和散文等各种文体,写下了大量作品,或诅咒现实的黑暗,或歌颂爱情的坚贞,或倾吐个人心头的郁闷。同时,他在作品里发出了改造世界的呼声。柔石留下了4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和译著,这些作品已列入世界文学的宝库,先后被译成日、英、俄、法、德、泰、印等多种文字,赢得了国外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个人作品

名称文体出版时间出版社
《疯人》短篇小说集1925年宁波华生印局
《奴隶》短篇小说集1928年新文学书局
《三姊妹》中篇小说1929年
《水沫旧时代之歌》长篇小说1929年北新
《二月》中篇小说1929年春潮
《希望》短篇小说1930年商务
《为奴隶的母亲》短篇小说1930年人文
《柔石选集》文集1951年开明
《柔石小说选集》小说1954年人文
《柔石选集》文集1958年人文

轶事典故

红色恋人

柔石在浙江一师读书期间,17岁就在父母之命下与大他2岁的女子吴氏结婚,吴虽勤劳朴实,但没有读过书,双方缺乏共同语言。而这时的柔石,是一个向往革命的热血青年,饱领时代的思潮,封建礼教的束缚,无疑使他常常陷入感情的痛苦之中,婚后,他多在外漂泊。

柔石在追求理想的征途中,碰到象冯铿这般具有共同向往、热情奔放的女青年,相爱就成自然的事了。冯铿与柔石大约是在1929年10月结伴同游杭州时未公开地同居,其短暂的爱情倍受歌颂,被誉为一对“红色恋人”。

与鲁迅

初识鲁迅

1925年春,柔石在北大当旁听生,选修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有了师生关系,但未会面。1928年6月柔石去上海,知暂住友人居所与鲁迅先生相邻,遂在鲁迅原厦大学生王方仁的引见下拜见了先生。两人聊起了方孝孺,柔石告诉先生自己原名、笔名的由来,并把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送先生审阅。鲁迅得知他们还居无定所时,介绍他们租下景云里23号。这是他们的初次见面。

共创《朝花》

随着交往的增多,鲁迅对柔石的作品和人品很欣赏,分别将《旧时代之死》、《人鬼和他的妻子》推荐发表,柔石成了先生家中的常客。因同感当时出版界之寂寞,几人商量组织“朝花社”,筹办《朝花》期刊,并同时出版《艺苑朝华》美术丛刊,由柔石具体经办。后来鲁迅又把《语丝》交由柔石负责。共同的办刊历程和木刻爱好使两人亲如父子,单《鲁迅日记》载及的来往就有近百次。

并肩战斗

1929年秋,党中央决定组建一个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联盟”,柔石参加了“左联”的筹备工作。1930年2月,柔石和鲁迅、冯雪峰一起出席“上海新文学运动者讨论会”和“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注:鲁迅和冯雪峰的关系是通过柔石的努力才得以密切的,而冯是向毛泽东全面介绍鲁迅的第一人,毛泽东进“鲁迅治丧委员会”也是冯提议的);3月,三人又一起参加了“左联”成立大会;5月,柔石和鲁迅出席了“左联”第二次全体会议。一起为党的文化事业尽心尽力。

后世纪念

《为了忘却的纪念》

柔石牺牲的噩耗传来,鲁迅在刊物《前哨》创刊号“纪念战死者专号”上亲撰《柔石小传》和《中国无产者革命文学和前躯的血》等文;后来又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写下了“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的著名诗句;直至辞世前作《写于黑夜里》,鲁迅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缅怀柔石。

柔石故居

柔石故居位于宁海县城西“方祠前”,因这里曾有一座“方正孛先生祠”而得名。柔石故居系一旧式木结构架三合院二层 楼房的西厢,为早年柔石的父亲所购置。

1960年初,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征集文物资料,使故居初步恢复了原貌。鲁迅夫人许广平还为其题写了“柔石故居”的匾额。

1962年4月1日正式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年动乱期间,故居曾被迫关闭,文物又蒙损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重新整理开放。宁海县人民政府并将方祠南通往故居的山路,命名为“柔石路”以资纪念。1989年12月,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柔石故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人物 行业人物 作家 叶圣陶 潘漠华 冯雪峰 慈溪县 镇海中学 崔真吾 苏维埃 殷夫 国民党反动派 谷玥 冯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