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武昌区位于长江中下游东南岸,地处东经114o01’~114o35’、北纬29o58’~30o32’。

其东北与鄂州市毗连,东南与大冶县接壤,南与咸宁市相邻,西南与嘉鱼县交界,北与武汉市洪山区相靠,西北隔长江与汉阳县和汉南区相望。县境东西宽54.17公里,南北长83.2公里,总面积2008.98平方公里。

区域简介

位置面积武昌县位于长江中游东南岸,地处东经114o01’~114o35’、北纬29o58’~30o32’。

其东北与鄂州市毗连,东南与大冶县接壤,南与咸宁市相邻,西南与嘉鱼县交界,北与武汉市洪山区相靠,西北隔长江与汉阳县和汉南区相望。县境东西宽54.17公里,南北长83.2公里,总面积2008.98平方公里。县治纸坊镇。

历史沿革

一,武昌县在周代属楚,秦属南郡。前201年设置江夏郡,设沙羡县,治涂口(现在的江夏区金口街道)。378年改汝南县。581年改江夏县,589年改治郢城(现在的武汉市武昌区)。1912年置武昌县,隶属于江汉道,1930年改隶湖北省第一专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傅家坡设立武昌县人民政府,隶属于大冶专区。1952年改由孝感专区管辖。1959年11月,武昌县划归武汉市,1960年县政府迁往纸坊镇。1961年4月,又将其划归孝感专区,1965年划归咸宁专区。

1975年11月,武昌县再次划归武汉市,成为武汉市的郊县之一。1995年撤县建区,成立武汉市江夏区。

二,三国分立时,孙权于魏黄初二年(221年)自公安迁来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为武昌郡治。故治在今鄂州市市区。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后属隶属鄂州。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武昌县升为武昌军,因该名与鄂州的武昌军雷同,遂取“玉宝寿昌”之文,次年改名为寿昌军,领治武昌县。端平元年(1234年),废寿昌军,武昌县隶属鄂州。

嘉熙元年(1237年),武昌县又升为寿昌军,直隶武昌军节度。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寿昌军改名武昌散府,隶属鄂州路。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鄂州路改称武昌路,西移的“武昌”之名由军事建制名称变成了行政区划名称。此时,武昌县隶属于湖北道武昌路。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46年),武昌路改为武昌府,武昌县隶属武昌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武昌县属湖广布政司武昌府。清康熙三年(1664年),武昌县属湖北省武昌盐法道武昌府。民国2年(1913年),废武昌府,改江夏县为武昌县,而武昌县却改名为寿昌县。

建立沿革

建置沿革周代属楚,秦属南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沙羡县,治涂口(今金口),为建县之始,属江夏郡。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析沙羡县西南境置蒲圻县。吴太平二年(257年)沙羡侯降魏,沙羡县废。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沙羡县,属荆州。东晋初,中原战乱不已,豫州汝南郡民避石勒之乱,流寓江南,咸和年间在沙羡县治涂口北侨置汝南郡,后降为县。

太元三年(公元378年)改沙羡县为汝南县,仍治涂口,属江夏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县治迁至郢城(今武昌),郢城亦为州治。此后,县名县治至清末未再变。其间,唐时江夏县先后隶鄂州、江夏郡和武昌郡,宋、元、明,清属鄂州、武昌府。

民国元年(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隶湖北省江汉道。1927年废道,直属湖北省。1932年隶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武昌沦陷期间,1939年5月10日,国民政府在县南积善乡设敌后武昌县政府,隶鄂南行政专署。1942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县南设咸武鄂政务委员会,在县北设武鄂政务委员会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9月,武昌县政府迁回武昌城区,属第一行政专署。

1949年5月17日武昌解放。6月10日,武昌县人民政府在武昌城区成立,隶大冶专区。1952年改隶孝感专区。1959年11月划归武汉市。次年县治迁至纸坊镇。1961年4月复划归孝感专区。1965年改隶咸宁专区。1975年11月又复归武汉市。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1949年6月,全县划为7个区:即纸坊、青山、豹獬、五里界、金口、安山、山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体制,全县设红旗、金水、同力、东风、卫星、锦绣6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下辖管理区31个。1959年增设金口镇人民公社。

1983年1月撤社建乡,至1985年共设20个乡,即大桥、郑店、宁港、段岭庙、土地堂、金水、范湖、法泗、安山、河垴坊、山坡、贺站、保福、湖泗、舒安、大屋陈、五里界、流芳、豹獬、龙泉;设3个镇,即纸坊、金口、乌龙泉。乡镇下辖村民委员会330个。

人口民族1949年武昌县人口为23.69万人。新中国建立后三次人口普查:1953年全县人口38.08万人(包括武汉市青山区、洪山区等地数);1964年全县人口为35.35万人,比1953年增长31%,年均增长率为27‰;1982年全县人口为50.76万人,比1964年增加15.42万人,增长43.6%,年均增长率为24‰。1985年全县人口为52.73万人,比上年净增8362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0.2%,非农业人口占19.8%。

新中国建立后,武昌县出现两次人口出生高峰,第一次是1955~1957年,年均出生率为37.85‰,年均自然增长率为27.99‰,其中1955年出生率最高,达32.56‰;第二次是1961~1971年,年均出生率为36.19‰,年均净增率高达33.93‰。

从1971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为进一步节制人口增长,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控制第二胎,禁止多胎,全县人口出生率和净增率均逐年降低。1971~1985年的15年间,平均出生率降为19.1‰,年净增率为12.7‰。

由、于各区、乡的自然条件和行政区划的变动差异以及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县境人口密度分布城镇和乡村相差甚远,城镇人口密度远远高于乡村,1953年城镇人口密度比农村高3.9倍,1982年高达6.4倍。全县人口密度1982年平均每平方公里253人,1985年为262.5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11.3‰。

武昌县的少数民族有回、苗、侗、壮、土家、满族等16个,共542人。

地质特点

地质武昌县在地层区划上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大冶小区。地质特点是以原古生界为基底,自震旦纪以来,长期接受沉积,地层发育极为良好。

上述沉积自震旦纪至中三叠世为海相沉积,中三叠世以后多为陆相沉积,早白垩世地层则以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第四系为近代河湖相沉积及坡积残积物。

地质结构主要是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产物,褶皱和断裂发育,岩浆活动有一定表现。北部的古生代及早、中三叠纪地层形成紧密线状褶纹、断裂与地层走向的关系,分为三组:即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的走向断层,北西向和北东向的斜断层,区域性的梁子湖断层呈北东一南西方向通过县境东侧。

地貌武昌县境为鄂南幕阜丘陵向江汉冲积平原延伸的过渡地带。地势南北狭长微倾;东西北依湖滨江,以垅岗平原为主要地貌类型;中部及东北部地形较高;东南部和北部属低山丘陵;西部既有孤山独岭,也有低湖平原;东北部和中部有成片的东西走向的残丘。全境湖泊众多,小河港汊注入各大湖。

山脉县境各山南面承接鄂南幕阜山系向北蜿蜒,以郑店与乌龙泉连界的个字山为主,向三方呈个字形伸延。个字山北为八分山,其西北为神山、金冈山、天光山等;其东南为马鞍山、仙人山、天子山、石山、浮山等;其东迤北为青龙山、狮子山、锦绣山、凤凰山、二龙山、丁姑山、黄龙山等。其中以八分山为最高,海拔272.5米,总面积O.8平方公里;其次为二龙山之龙泉山,海拔232.5米;丁姑山海拔200米以上;其余浮山、荷花山、灵山、马鞍山、东岳山、云井山、鸽子山、将军山、神山、长岭山、金鸡山、鹿泉山、朱皮山、香炉山、扁担山、风灯山和石山等均在200米以下。

水系特点

水系县境西北濒临长江,东、北、西南三面环湖,有金水贯串其间,形成江湖环抱之势;又因全县地势南北狭长而东西倾斜,水系呈离心扇形。按自然出江口划分:金水出金口入江,梁子湖水出樊口,汤逊湖水出武泰闸。此3个水系包括诸多港汊、塘堰和湖?白,整个水域面积达106.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5.46%;其中水域面积75万余亩,占总面积的24.92%。

长江自西南而来,从四邑公堤上沙袱入境,由武金堤下横堤处出境,流程31.5公里,年过境水量达6600亿立方米。

金水从咸宁县入境,穿过斧头湖、白泥湖、上涉湖、团墩湖、西凉湖、玉门湖、鲁湖、后湖通过金水闸由金口出江,共流贯法泗、范湖、金水3乡。金水在县境内流程为42公里,年过境水量多年为120.6亿立方米。

东境有与鄂州市共界的梁子湖水系,其中有舒安湖、大沟湖,西有山坡湖,北过梁子镇有牛山湖、豹湃湖,再由长港经樊口闸注江;县北有汤逊湖、青菱湖、黄家湖沟通巡司河,由武泰闸出江。

土壤县境土壤按照形成的特点,分为红壤、黄棕壤、石灰岩土、紫色土、湖土、水稻土6个土类、13个亚类、35个土属、93个土种。

县西部由长江、金水冲积而成的平原区,母质主要为石灰性冲积物,多为湖土;其北部垅岗平原区,主要分布黄棕壤和湖土;中部低丘垅岗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山脉,成土母质较为复杂,主要分布有红壤和其他岩成土类;南部垅岗平原集中分布红壤;西部则以湖土为主。

水稻土是县境主要的土壤类型,面积占土壤总面积的52.24%,各乡镇均有分布。

县内垅岗地区,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粘土。其土壤分布:岗顶为死红土,岗面为红土、面红土和黄土,上螃为淹育型水稻土,垅口、湖汉为沼泽型水稻土。

中部以八分山、鸽子山为主体的两条断续带山脉,其土壤分布由上而下分别为重、中、轻砾石红土或薄层、中层、厚层棕红土,坡脚平缓地带为红砂土、黄砂泥土。

气候条件

气候武昌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交替明显,严冬酷暑时间短,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16.7~17.0℃。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9~29.5℃,极端最高气温40.1~40.3℃;一月最冷,平均气温3.3℃,极端最低气温一12.4至一15.3℃,极端气温具有年际变化和地区差异的特点。常年平均降水量1200~1350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大。1969年为最多年份,达1862.5毫米;1963年为最少年份,仅889.2毫米。春夏两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4%,秋冬两季仅占26%。

县境无霜期长,常年初霜日在11月21~28日,终霜日在3月9~17日,平均无霜期253~262日。1973年最长为295日,1969年最短为226日。初雪期历年一般在1月中旬,最早的在12月下旬(1985年),最迟的在2月下旬(1969年)。

境内冬季以北风、东北风最多,夏季以南风、西南风为多,春季则是东北风、西南风和东南风交替,秋季偏北风为多。多年平均风速为2.9米/秒,最大时为3.2米/秒(4月),最小时为2.6米/秒(10月)。1959~1981年共出现大风100次,其中1980年4月13日的最大风速达19米/秒。

多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54.9小时,平均每天5.4小时。其中1978年为最多年份,日照时数为2233.7小时;1980年为最少年份,日照时数为1719小时。

气象灾害

主要气候灾害有洪涝、干旱、强寒潮、冰雹和龙卷风,其中洪涝是导致农业生产不稳不高的主要灾害。1924~1935年,武昌与咸宁、嘉鱼、蒲圻3县江堤共溃决5次。1931年全部溃崩,受灾人数达20万,受灾面积达466平方公里。据1959~1980年统计:全县共发生洪涝16~18次,平均两年一遇,全县性大旱10次,亦是两年一遇。

沿湖滨江地区一般3~5年有一次龙卷风。1960年2月4日,7~9级大风持续70分钟,并伴有雷、电、冰雹,致使湖泗、祝祠、分水等地受灾。此后,1973~1983年出现大风灾5次,平均两年一遇。

资源土地资源有农用面积236.76万亩,其中耕地126.01万亩(水田75.2万亩、旱田50.4万亩、菜地0.4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1.82%,人平2.50亩;山林面积35.66万亩(林地24.83万亩、园地5.08万亩、荒地荒石山5.7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1.83%,人平0.71亩;水域面积75.09万亩(江河2.1万亩,湖泊61.68万亩,塘堰8.67万亩,鱼池1:56万亩,水库1·08万亩),人平1.94亩;其他面积64.5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1.43%。

矿物资源

矿物资源有石灰石、建筑石、石膏、白云石、陶土、煤、矽石、耐火材料、钨、铁、磷等矿藏13种。其中黄铁矿位于乌龙泉东部,构造位置属沈家湾背斜的南翼,平均厚0.77米,以富矿集中为特点,矿质品位好;煤矿以县境北流芳岭一带发育最好,县南含煤地层厚307~611米,马鞍山煤矿有近百年采矿史;白云石、石灰石、石英砂岩、膨润土、粘土岩和石膏等非金属矿,均质佳量多,有规模开采的价值。

境内森林植被具有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宜林山地共计44.8万余亩,原始森林早被人工培育的灌木、草本群落所代替,仅在丘陵岗地和村落附近保存有乡土树种。1985年,全县有森林面积3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0.63%;各类树木约250余种;尚有多种水生维管植物和332种药用植物。

境内水产资源丰富。1985年水域面积为75万亩,江河湖泊有鱼类百种以上,人工放养的有青、鲩、鲢、鳙、鳊、鲤、鲫鱼等;介甲鱼类有甲鱼、乌龟、河蚌,产于汤逊湖、鲁湖、上涉湖的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均是培育珍珠的较好母贝;常见水禽有獐鸡、谷鸭、八鸭等;水生植物有莲藕、菱角、茭笋、芡实等。1980年收购芡实米出口6.5万余公斤,1982年出口15万余公斤。

经济现状发展

社会总产值

1949年全县社会总产值为4593万元,1965年突破1亿元,70年代在2亿元左右,1978年为2.61亿元。1985年为7.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49年增长15.4倍。国民经济尤以建国后的前8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1957年比1949年增长105.4%,1985年比1978年增长188%。

国民收入

1949年全县国民收入为3081万元,1957年增加到6052万元,60年代有所下降,1978年为1.3亿元。1985年为3.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49年增长9.9倍。

国民生产总值据1985年首次统计为3.4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61亿元,第二产业1.12亿元,第三产业0.73亿元。

农业

概况

农业县内耕地以垅岗地为主,1949年有耕地面积88.28万亩,其中水田44万余亩,旱地44.28万亩。解放后连年垦荒,到1956年耕地增至99.89万亩,比1949年增加11.62%。1958年后,因修水利、筑公路、办厂矿、建住宅等,耕地减少,1985年为78.75万亩。从1964年开始旱地改水田后,水田增多,占耕地面积的65%左右,旱地占35%左右。

1949年农业人口为21.67万人,农业全劳力9.84万人,每个劳力占有耕地8.97亩。1985年,农业人口为42万人,劳力17.99万人,平均每个劳力占有耕地4.4亩。按农活定额计算,种植业共需劳力8.1万人,剩余劳力3.4万人。实行改革开放后,1985年农民进城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力为3.03万人,占总劳力的16.8%。

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4097万元,1985年增至2.2亿余元,为1949年的5.37倍。农民人均年收入501元,比1949年人均收入增长14倍以上。

种植业县内种植物以粮食作物为主,其中水稻占首位,小麦、大麦、豆类次之。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经济朝着商品化的方向发展。1985年粮食总产量增至3.25亿公斤,为1949年的4.1倍,平均亩产344公斤,人均产粮766公斤,其中水稻占85.2%,已为湖北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油料作物总产量127.20万公斤,棉花总产量154.21万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长2.84倍和17.66倍。其他种植作物有苎麻、烟叶、茶叶、西瓜、蔬菜和水果等。著名土特产有苎麻、舒安■头和五里界早黄豆(界豆)等农产品。武昌界豆种植历史长达千余年,并以其蛋白质含量高达44.6%而驰名中外,常年种植10万亩,年平均出口800余吨。

县境农作物的耕作制度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有所差异,水田、旱地“因水改旱”后,耕作制度亦随之改变。水田传统作物以一熟制为主,中稻面积大,双季稻极少。1980年后,水田推行用养结合耕作制,耕作制度渐趋合理,全县水田复种指数约为177%。其中“一熟”为“肥稻、秧稻、闲稻”,“两熟”为“稻稻、麦稻、油稻”,“三熟”为“油稻稻、麦稻稻、麦豆稻”。旱地传统作物以“两熟”为主,到1979年,经历旱改水高潮,旱地面积减少22·6%,旱地作物播种面积“两熟”占79.05%,复种指数为197%,“两熟”形式有“小麦(油菜)一芝麻、大麦(小麦)一黄豆、小麦(油菜)~棉花、小麦~红苕”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承包户采取“用养结合”的耕作形式,主要有“一肥一稻”、“一年三熟”或“两年五熟”。这类耕作制减少投资投工,增加土壤有机质成分;水旱轮作,有利于恢复地力,改良土壤,减少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

林畜牧业

林业县境成林面积,解放初不足万亩。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倡导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封山育林,并引进新树种,林业有所发展。50年代,执行“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自护林、谁造谁有、伙栽伙有”的政策,始有社办林场。80年代,县林业部门以林果业为主攻方向,实行承包经营,有林面积逐年增加。

1985年,全县有林面积32万余亩,其中:用材林17.5万亩,经济林4.05万亩,竹林0.2万亩,疏林4万亩,未成果林4万亩,灌木林0.3万亩,防护林O.38万亩,四旁植树332万株,计1.6万亩。

饲养业畜牧业县内大牲畜牛主要用于耕作劳役。60年代,坚持“公有私养、按牛记分、繁殖有奖”的措施,耕牛头数随之增加。80年代,集体耕牛分给个人养用或作价卖给农户,以私养为主,归农户所有。

生猪饲养在合作化阶段以集体饲养为主,私养为辅,各区、社、生产队相继办起养猪场。1974年,武昌县被定为湖北省供应香港活猪的基地之一,引进良种生猪,办种猪场,建配种站。1979年,提倡发展商品生产,开放集贸市场,开始出现养猪专业户和联合体,全县有养猪专业户427个、联合体12户,并有养鸡专业户、联合体1000余个。

至1985年,全县有耕牛3.66万头,生猪存栏20.52万头,鸡鸭584.09万只。畜牧业产值436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9.85%,仅次于种植业。

渔业水利

渔业1985年,经过农业结构调整,全县可用于渔业养殖和捕捞的水域各占30余万亩。常见鱼类品种有64种:长江武昌段盛产刀鲚、鳗鱼、鲴鱼,内湖有驰名的武昌鱼,养殖以青、鲩、鳙、鲢、鲤、鲫、鳊、鲂八大类为大宗。

养鱼的鱼苗、鱼种,一是下绠网捕捞,一是灌江纳苗。境内水域灌纳苗的有金水闸、武泰闸和樊口闸,最低年份捕捞鱼苗约4440万尾,最高年份1969年捕捞鱼苗约8.53亿尾,除供县内放养外,还行销外省市。1975年以后,鱼苗以人工孵化为主,1985年孵化鱼苗8.33亿尾。

成鱼养殖分湖泊养鱼、塘堰水库养鱼、精养鱼池和稻田养鱼。1985年全县建有上涉湖、牛山湖、金口后湖、邓家洲、鲁湖、汤逊湖6个国营养殖场、34个乡镇养殖场、89个村渔场,成鱼产量共计1000万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还有螃蟹养殖和河蚌育珠两项,80年代初亦形成规模。

农田水利

50年代,县内即着手堵口复堤、整险加固和修筑涵闸,以增强防洪能力。在丘岗地带,以改造、新建、扩大塘堰为重点,增加蓄水量,加大保收面积;在I临江靠湖的低洼区,修筑民垸,以利耕作。农业合作化后,着手“防、排、抗”综合治理,兴建电力排灌工程,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形成以电力灌溉为主的提水灌溉网。80年代,纠正“重建轻管”的倾向,实行水利管理承包责任制,抓配套挖潜,综合经营,发挥现有农田水利的效益。

到1985年,全县有塘堰1.39万处,蓄水量6.5亿立方米,保收面积达6.6万亩,比1949年增长1.83倍;有水库159座,总蓄水量为7612万立方米;有渠道37条,长89.1公里,受益面积为38.08万亩;有大、小电力灌溉站236处,可灌溉农田38万亩;有排水泵站51处,受益面积23.65万余亩,有效灌溉面积为48.7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1.85%。70年代起,还在棉田、茶园、菜地、果园等地带建立喷灌网点54处,灌溉面积有6390亩。1976~1985年间,境内出现水、旱灾各4年,尤其是1983年外洪内涝,但均未造成大的危害。

农机截至1985年,县内拥有各类农具机械11361台,共21.2万匹马力,包括手扶拖拉机、大中型拖拉机、机整机、机耕船、内燃,机、割晒机、脱粒机、扬场机、饲料粉碎机、水泵、潜水泵、喷灌机、农用汽车和各类机引农具。

全县机械耕整面积达28.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8%。机收面积达9068亩,机械植保面积32.3万亩。机械脱粒30.22万吨,机械加工量19万吨,机械化养鱼面积4635亩,机械排灌面积58.7万亩,机械运输4152万吨公里。

工业发展

县内近代工业兴办甚早,但基础薄弱,产品单一。1949年全县工业产值仅151万元,其中个体手工业产值约占68%。1953年实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全县共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50个,其产值占手工业总产值的99%,个体仅占1%。

1970年,开始发展“五小企业”,建立化肥,水泥、煤矿等小型企业,同时,机械、建材、燃化等企业,亦应运兴起,形成以纸坊、金口、乌龙泉为重点的三大县办工业基地。

1978~1985年,全县新增乡镇企业195个,工业产值达3.7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1.9亿元,重工业产值1.8亿元;其中乡镇工业产值2.34亿元,占63.2%。全县有机械、建材、冶炼、轻纺、电力、粮油食品加工等国营和集体厂矿721个,个体手工业44户。1985年,机械工业主要产品有锅炉、电焊机、变压器、印刷机和内燃机配件等,年产值5154万元,居全县工业产值之首。其中锅炉容器厂生产的6种不同型号的锅炉容器,从1979年起连续获得好评,名列湖北省同类产品的第一名。

建材工业产品主要有砖瓦、水泥、石灰、耐火泥和油毡等。行业产值4739万元,占工业总产值(不含村以下企业)的20.6%,仅次于机械工业。其凌云牌325号水泥获湖北省优质产品称号。

纺织缝纫业有专业厂48家,1985年产值3384万元。

食品加工业以粮油、饲料、肉、蛋、副食品加工为主,1985年有厂40家,年产值3811万元。

交通邮电

境内交通以陆路为主。1964年京广路复线境内64公里建成通车,有专用支线11条共长19.46公里,中经车站6个。1985年铁路货运量增至70.86万吨,比1951年增长9.4倍;发运量增至228.19万吨,比1951年增长22.3倍。在货物到达总量中,纸坊站占49.4%;在货物发送总量中,乌龙泉站占83.1%。1981年旅客发送人数为112.05万人次,属历史最高年份。1985年后因汽车运量增大,火车旅客发送人数比1981年下降72.2%。境内有公路95条,通车里程742.23公里,其中晴雨通车里程占69.8%。国道主干公路加宽到15米,桥梁大部分达到汽一13级高的达到汽一20级。1985年有各种营运汽车1744台,其中货.车321台、客车349台、特种汽车83台;共有客运线26条,日开135个班次,营运里程8571公里。投入营运的车辆,除县交通部门等专业汽车队外,还有个体运输户的156辆。县境长江航段长31.5公里,金水航段42公里,解放前均有木帆船和驳船从事客货运营;解放后,因陆运增强,内河仅1条客运航线。1985年江上运输全部改成驳船和机帆船营运,全县有货客船舶83艘(共7703吨位),完成货运量8371.8万吨公里,客运量9.2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66.43万人公里。

1985年,县邮电局下辖支局21个、邮电所4处、邮票代售处80个、投邮信箱117个,邮路总长3817公里,比1949年增长106倍,其中汽车邮路368公里,摩托车邮路70公里,自行车邮路3379公里,全县90%的村落通邮。

全县电话电缆总长95.3皮长公里,比1970年增长11倍;市话装机用户718户,比1953年增长10倍;农村电话总长366杆程公里/1069线对公里,装机用户979户,比1976年增长39%。

1962年正式设无线电台,有收发报机3部。1985年,县内辟有线电报电路3条,全年拍发电报比1970年增长7.6倍。

商业外贸

1985年全县商业网点约有7112个,从业人员1.96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7%,每一商户平均供应75人。其中国营商业125户、供销合作社481户、个体商户6351户、其他155户。年商品零售总额2.09亿元,其中农业生产资料占16.4%,社会消费品占83.6%。1978年后个体商户迅速增加,至1985年个体经营达万余人,年营业额2284万元,占社会零售总额的10.9%。

1980年县内集贸市场有9处,1985年发展到24处,牲畜交易所亦由8所增为15所。年营业额约3153万元,占当年商品零售总额的17.4%。

50年代,县内出口商品有少量蜂蜜;60年代,开始出口生猪、苎麻;1971年又增鲜鱼输出;1974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定为供港活猪出口基地之一;1978年增设羊子山家禽出口站,此时,县出口商品品种增多,计有大米、黄豆、■头、苎麻、莲籽、芡实、猪鬃、杂皮、木梳和加工坯布等。此后,对外贸易以粮油食品为主,带动畜产、土产、五金机械、工艺、纺织、化工、轻工等类品种增至60多个。

1974~1985年,县对外贸易总收购额为8214.29万元,其中粮油食品类占85%,畜产品类占5.2%,土产品类占2.5%,化工类占2.7%,五金机械类占2.37%,纺织品类占1.1%,工艺和轻工类占1.13%。

财政金融

县财政预算体制建于1953年,改变“收入上缴,支出下拨”的老办法。1980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一定五年”的财政体制。1985年改为“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

1985年,县财政预算总收A.2673.8万元,约为1952年财政总收入的7.8倍。其中:农业税占11.8%,工商各税占73.7%,企业收入占7.7%。1985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税增长2.2倍,工商各税增长10.7倍,企业收入增长205.2倍。

支出总额

农业支出5142.2万元,占20.7%;文教卫生支出9168.9万元,占37%;优抚、社会救济支出1252.4万元,占5.1%;其他支出9219.4万元。1985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支出增长812.8倍,文教卫生支出增长55.4倍。

1985年县内有金融机构7所(含县信用合作社和保险公司),年末存款余额1.35亿元,为1951年的205倍,其中城镇储蓄年末余额2460万元,农村居民存款3425万元。同年,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08亿元,为1951年的1485倍;保险费收入112.5万元,约为1981年的8倍;货币净回笼入超400万元。1950~1985年,全县基本建设总投资额3.12亿元,其中第五、六两个五年计划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79.5%。

文化教育

教育概况

教育1985年,全县有幼儿园40所,人园幼儿为3986人,人园率为30.8%;机关、厂矿、学校、街道和农村学校办有学前班102个,人班儿童4792人。

全县有小学316所、1884个班,在校学生7.25万余人,普及率为98.6%,初步形成以中心小学为骨干、全日制小学为主、多种形式为辅的初等教育网。入学率为98.75%,巩固率为98.9%,毕业率为99.02%,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基本要求,为全省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教育县之一。

全县有初中52所,在校学生2.51万余人,普及率为73.04%;有高中8所,在校学生5577名。

1985年,县中小学教职16178人(内含专任教师5158人),比1949年增长6.4倍。

根据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精神,1985年全县办有农业中等学校5所,设14个专业31个班,连同县技工学校、电视中专班在内,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达2344名。

据1950年统计:全县文盲14.0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9%。经采取“农闲读书、农忙停课”等办法,青壮年文盲逐步减少。至1978年,又以“集中突击、分散巩固”的措施扫盲,1983年实现无文盲县。为达到“科学兴农”的目的,全县开办农民夜校8所、农民技校9所、农业中专2所,共有学员1.13万人。

县先后办有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函授大专、行政干部文化班和粮食、供销社、商业、农机职工学校,以脱产学习为主,讲授专业知识。其中商业系统办有文化补习班、技工培训班、职工中专班和电大教学班,参加学习人数占系统职工总数的54.2%,被评为全县职工教育先进单位,并出席武汉市成人教育表彰会。

1984年,武昌县电大工作站开办教学班9个,在校学生281人,参加电大自学收听生613人。1985年参加自学考试462人,共获736门课程单科结业证。

科技发展

科技50年代,县科技以科技宣传、科技试验、破除农业生产陋习为主,成立县科学普及小组,并创办《农林技术》小报,推广农林新技术,被列为全省科技推广先进县之一。1959年县科技委员会成立。1960年各区建立农技站,开展科研活动。1985年,全县设有农业科学研究所、水产科研所等科研单位12个,共有科技人员556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5%,其中有科技职称的1989人(含中级职称93人,助理级340人,技术员级1556人)。各乡(镇)村企业建有示范、推广技术小组284个,还有科技示范户3188个。

1950~1985年,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项目有234个,工业技术革新改造、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的主要项目有210个,医疗卫生科技研究项目有184个。1977~1985获科技成果共308项,其中农业182项、工业73项、医疗卫生29项、其他24项。在科技成果中,获国家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省级17项、市级19项。

1984年后,县科技人员在省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有500多篇,其中选录入科技论著有40篇,在市以上学会、协会获奖论文有14篇。

文化艺术

1985年,全县有文化馆、站23个,辟大型宣传橱窗25个,刊出壁报95期,登先进典型照片1068张,先后举办各种实物图片展览1980次。组建业余剧团180个、文艺宣传队23个。以文化馆、站为阵地,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以壁报、漫画、幻灯、群众演唱等形式,开展群众文化宣传活动。1982年,县辖安山文化中心站获全县群众业余文艺汇演和湖北省群众文化生活先进单位奖。

县图书馆和文化站图书室有35处。1985年县图书馆藏书5万余册、杂志119种、报刊24种,定期开放,借阅图书;并经常开展振兴武昌读者报告会、图书评论会、读者联谊会、故事比赛和书画竞赛等活动。

1980年后,县新华书店以发行专业书籍和课本为主,并开展征订购销业务,专人下乡送书上门,图书发行量逐年递增。1985年,全县有新华书店1个、金口门市部1个、乡镇发行站111个,发行图书1983万册。

县城有电影院、剧院各1座,连同乡、镇影剧院共17座,放映队69个(其中厂矿办27个、乡办14个、村办16个、个体办12个),共有2.22万个座位。1985年,全县电影放映计工作日1864个、3631次、观众170万余人次。

县楚剧团有演职员60余人,先后演出《秦香莲》、《夺印》、《赵五娘》、《杨门女将》等剧目。1977年,相继集体创作现代剧《风卷残云》、《桃山新苗》和《不称心的女婿》3剧,在城乡演出1652场,观众达17万余人次。《不称心的女婿》参加省市汇报演出,荣获创作演出一等奖和演出百场纪念奖。

县传统表演艺术项目还有湖北大鼓、相声、渔鼓、快板等。

县广播局辖有乡、镇播放站23个,行政村广播室81个。县至各乡镇广播专线有288.95公里,乡镇自设专线有1877公里,共有广播喇叭6854只,农村广播网大体形成。县广播局两度被评为省、市系统先进单位。1985年9月,县电视台和广播调频台试播成功,自此,全县80%农村当天均能收听收看到县台转播的节目。

卫生体育

1985年,全县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麻疯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县妇幼保建所、县血防站6个卫生机构,其中3所医院共设病床270张;有乡镇卫生院23个,设病床552张;有中心保健站8所,农村合作医疗站416个(其中村办或集体办69个、乡镇办6个、联办或个体办316个、其他25个)。全县尚有企业医疗机构41个,设病床180张。

1957年武昌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1985年5月起,建立乡、镇体委23个,并设有田径、篮球、信鸽和老年人体育协会等体育机构。

1985年,全县有中、小型体育场171个,占地5万平方米;有灯光球场3个,举重房1个,足球场3个,排球场18个。县城辟有露天灯光球场,设13级看台,可容观众0.2万人;建体育楼1座,建筑面积880平方米,内设乒乓球训练房、棋类比赛室等。

中、小学设体育课,坚持早操、课问操、眼保操和课外活动。1956年实行劳卫制,初、高中达标的有1544人,占学生总数的7.3%。1975年,学校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到1983年,小学应测2.05万人,实测1.46万人,合格1.03万人,达标率50%;中学应测2.55万人,实测1.81万人,合格1.17万人,达标率459/5。1985年,学校组建不同级别与项目的运动队20个,其中县级训练点5个。1980年,创办少年儿童体育学校1所,后改为县重点业余体育学校,设射击、体育各1班。

除传统项目武术之外,群众体育活动常见的有扳手腕、抵棍、游泳、跳绳、拔河、下棋、钓鱼、举石锁、竖石磙、踢毽子,以及春节玩龙灯、舞狮子、踩高跷等游戏活动。解放后,现代体育项目逐渐在农村兴起,1954年有纸坊、金口、流芳等地农民篮球队与县直属机关职工代表队比赛。之后,农民经常组队参加球类、田径、游泳和自行车竞赛。

县内职工业余体育活动以篮球、乒乓球、游泳、长跑和棋类等项目为多。1970年,县职工代表队首次参加咸宁地区篮球比赛,男队获冠军、女队获亚军;1978年,县业余游泳队参加武汉市横渡长江活动,男女队员均顺利渡过长江,有两人分别获第三名和第十九名;1982年县职工男子篮球队先后出席省、市、地区举行的运动会11次,获冠军2项、亚军3项。

1950~1985年,全县举办运动会72次,其中学生运动会36次;并组队参加地、市运动会32次,参加省级、国家级竞赛活动5次,均有项目获得好名次。1963年,在全国青少年射击通讯赛中,男子组周少柏获三项卧射第一名;1982年,在湖北省中学生射击赛中,县流芳岭队获第一名,破省纪录。1983年5月,湖北省青少年田径赛在武汉举行,县队被评为一级运动员的有21人,并输送运动员6人。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红巷,汇聚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共五大会址、毛泽东故居等一批红色遗址。依托红色资源,武昌区创新开展“新时代湖北讲习所”武昌周周讲主题学习活动。截至6月底,武昌周周讲课堂开讲200余场,现场参与党员达2万多人次,线上观看群众达60多万人次。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江夏郡 武汉市 武昌区 1912年 1949年 1952年 1959年 1961年 1965年 1975年 土地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