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汴河,古称“汳水”、“丹水”,又称“古汴渠”、“汴水”、“北汴河”,属于沂沭泗水系,是泗水的一条重要支流。

自河南开封市西北的蒗荡渠,经开封、杞县、民权,接商丘民权的甾获渠,流入宁陵、商丘睢阳区、梁园区。又东北经山东曹县南部边界,流入虞城北境,东经夏邑北、永城北,又经安徽省萧北,流入江苏徐州西境,于城北汇入泗水。这一河段又称为“获水”,亦兼丹水之称。

流域

汴河出自蒗荡渠于浚仪县(开封市西北)北, 又东迳雍丘县杞县)故城北,迳阳乐城南。又迳外黄县民权县西)南,又东迳莠仓城北。又东迳济阳考城县故城(民权县)南,为菑获渠。又东迳葛城(宁陵县葛国故城)北,又东迳梁国睢阳县故城北,而东历襄乡坞南。又东迳贳城南,俗谓之薄城。又东迳蒙县故城北,俗谓之小蒙城也。猚水(获水)又东南迳下邑县故城北,又东经砀县故城北。 最终于彭城县流入泗水。

历史沿革

早在春秋时期以前,汴河为天然河流,史称丹水,源于 孟渚泽(今河南省商丘东北),向东南流经虞城县西南、安徽省砀山县、萧县,至今徐州市区解放北路与黄河故道交叉处汇入泗河。

春秋时期,今河南省商丘为宋(诸侯国)。战国时期,魏国将宋纳入统治范围,并定都大梁(今开封市)。为加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开挖了一条人工运河,北接黄河,南与淮河以北的几条支流相联。《史记》载:“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所谓以通宋…,与…泗会,亦即向东接通当时的丹水,再经丹水向东南至徐州与泗水相会,形成了商丘以上人工开挖,以下利用天然河流的运河。

西汉时,汴河是最重要的运输航道。仅以粮食运输数量计:西汉初期数 十万石;汉武帝时期增加到四百万石,最多时达六百万石。由于受黄河决口影响,鸿沟水系的其他河流均已淤塞而废弃,唯独汴河,虽也受影响但还能维持通航。当时的汴河,不仅以运河为己任,由江淮流域向关中运送粮食及其他物资。在战争时期,运送兵源和军用物资;而且,为农业灌溉和在战争中“以水带兵”提供了水源。

因此,东汉非常注重治理汴河。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由王景和王吴组织治理被黄河冲毁的汴河:筑堤、理渠、绝水、立门,调节黄河入汴水量。顺帝阳嘉年间,沿汴河口至淮河口,积石为堤,加固薄弱堤防。灵帝建宁年间在汴河口增修石门,以控制进入汴河的黄河水量。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陈登任徐州典农校尉时,汴河“尽凿溉之利,粳稻丰饶,遂成沃土”。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引洛水接济汴河,并进一步整修汴河。

两晋南北朝时期,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王浚以舟师攻 吴,振旅还都的路线,即从长江入淮河,由泗河入汴河再入黄河。晋末,刘裕伐秦之役,先“遣将军沈林子自汴入河攻仑垣”,自领大军,由淮、泗经桓公沟入黄河,过洛阳攻克长安。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刘裕班师南还,“自洛入河,开汴渠以归”,并“次于彭城”。

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年),薛虎子任徐州刺史,曽上书魏主:“徐州沃野,清(泗)汴通流,足盈灌溉,若市牛分卒,兴办公田,必当大获粟稻”。他的这一建议被魏主采纳。南朝陈宣帝大建十年(公元578年),吴明彻北伐围彭城,久攻不下,而堰汴泗水灌之。

自晋以后,获水被认为是汴河的下游,通称汴河。

虽然隋、唐、宋时期有了位于南边的新汴河,但是,在北边旧汴河故道 ,作为运河的航道中断时间一直延续到南宋时期。因为,宋、鲁、徐、淮、海一带,“水陆肥沃”,是漕粮主要筹集地。仍有舟楫通行要求。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治徐州、吕梁二洪,以通饷道。

五代后晋时,迁都汴京,“开济州金乡来水,西受汴水,北抵济河,南通徐沛”。周世宗时,形势大体稳定。显德二年(959年),以汴河日久湮废,“命武宁节度使武行德发民夫,因汴水故堤疏导之,东至泗上”。六年二月,命侍卫都指挥使韩通“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水”。至此,江、淮、河、汴舟楫复通。清代同治《徐州府志》载:“由淮入泗,由泗入汴者,此五代末之运道也”。

公元1128年黄河夺汴,到1194年全河正溜夺汴入泗。元代,黄河由河南封丘南、开封东至杞县分为三股,其中,一股由汴河经商丘(时为归德府)、虞城、徐州汇泗河南下入淮。颖、涡两河严重淤塞,致使黄河整个河流移到商丘至徐州段的汴河故道。

明代前期,黄河在汴河故道南北迁徙不定。明代后期(公元1 506年),由于黄河在河南境内南北岸堤防的形成,河患自河南境内移至山东和江苏,集中在曹县、单县、徐州等地。潘季驯治河以后,黄河基本归于一流。当时,汴河故道在虞城以上已经全部淤塞,以下成为黄河,经砀山,萧县至徐州与泗河相会南下汇入淮河。1855年黄河北徙,夺汴的黄河亦成为故道。

黄河夺汴行水六百余年,使徐州境内的汴河段黄河故道成为地上悬河:宽3公里~6公里,最宽处,在铜山何桥附近达12公里,最窄处,在徐州市区缩至100余米,高出附近地面3至5米,有些地段达8米,堤防临河陡立。在徐州境内,汴河段黄河故道呈狭长带形,中泓在故道大堤内迂洄弯曲,沿线土质大部分为粉砂土,小部分为沙壤土。干旱无雨,飞沙弥漫;降雨后成为板沙;流水时成为淌沙。河坡一般稳定在1:5~1:10,中泓河线以及河床深度不稳定,水土流失严重。

如今的商丘至徐州汴河段黄河故道,经过全面规划,洪、涝、旱综合治理,实现了沿线滩地平整,林、果、桑、渔全面发展。

古籍记载

汴河,古称汳水。《水经》载“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今开封城 西北)北”。郦道元《水经注》说“阴沟即蒗荡渠也”。汴河大致从今河南省开封城西北,向东南流经陈留、杞县东、民权县南、宁陵县北、商丘、虞城县西南、永城县北、萧县,至今徐州东北汇入泗河。王国维《水经注校》提到菑获渠和获水,实际与汴(汳)河是一条河流。因为,汴水经考城县称菑获渠。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汳水 汴水 沂沭泗水系 虞城 徐州 泗水 开封市 雍丘县 杞县 外黄县 民权县 宁陵县 睢阳县 蒙县故城 彭城县 孟渚泽 虞城县 归德府 潘季驯 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