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昆虫名,为鞘翅目,瓢虫科。分布在四川、福建等地区。此类昆虫专捕食蚧虫,栖息于茶、桑、多种果树及林木上,捕食多种蚧虫,包括矢尖蚧、黑点蚧、褐圆蚧、桑盾蚧、柑桔绵蚧、日本龟蜡蚧等,红点唇瓢虫是一种益虫。

形态特征

成虫

虫体周缘近于圆形,端部稍收窄,背面拱起。体长3.3-4.9毫米,体宽2.9-4.5毫米。头部黑色,唇基前缘红棕色。前胸背板黑色。小盾片黑色。鞘翅黑色,在中央之前各有1个橙红色的小斑,长形横置或近于圆形,其宽度相当于鞘翅的2/7-4/7。腹面前、中、后胸腹板黑色,中、后胸侧片黑至黑褐色,前胸背板缘折、鞘翅缘折亦为黑色,腹部各节红褐色,但第1节基部中央黑色,足黑色。前胸背板基缘弓形,侧缘弧形,前角及后角均钝圆,但前角狭于后角。后角内侧有一斜脊沿基缘斜伸,与基缘形成一尖角状的窄带,在这窄带内较光滑,无明显的刻点;侧缘的缝线自前角的外缘连至前缘,但消失于前缘中央之前。雄性第6腹板后缘中央平截而稍内凹,第6腹板弧形外凸,但几乎全被第5腹板所覆盖。雄性外生殖器阳基的中叶从侧面看上缘自基部的1/3处急剧下弯,下缘距基部的5/6处稍上弯而构成尖锐的末端,腹面的膜质叶亦露出于下缘之外;从正面看,基部稍窄,两侧弧形收窄而形成锥形,左右对称。侧叶显著长于中叶。弯管基半部成半圆形弯曲,端半部弧形内弯,弯管末端钝,端部至末端之前有膜质的囊膜。

长椭圆形,长1毫米左右,初为淡黄色,后渐变浓,以至橙黄色,孵化前变暗色。

幼虫

初孵化时,体长2毫米左右。全体橙红色,体背有6列黑色刺毛。成虫后体长6毫米左右,头部及足褐色,胴部底色灰褐色,刺毛上生黑色小枝。

卵形,一头略尖,外包幼虫的脱皮壳,壳背裂开;蛹背黑褐,有黄色之线纹。

生活习性

生活史

红点唇瓢虫在南京地区一年发生4代,主要以第3、4代受精的雌成虫在寄主树木的枝叉下,树干凹陷裂缝和翘皮缝隙等处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活动取食,各代幼虫分别在4月中旬,6月上旬、7月下旬和9月上旬开始出现。各代成虫羽化盛期分别在5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中旬和10月上旬。成虫寿命和产卵期较长,故各虫态发生不整齐,世代重叠现象明显。

各代卵期、幼虫期和蛹期的长短,随温度变化而异。成虫寿命较长,以第2代为例,平均为105.9天,越冬成虫可达5个月。

习性

成虫:成虫昼夜均可羽化,以9-16时为多。成虫习羽化后,不久即开始取食,经7天左右交尾,交尾历时72-151分钟,平均97分钟。雌雄成虫均重复交尾,产卵前期5-12天,平均8.8天。成虫开始产卵后,几天内进入产卵盛期。1980年4月在南京观察,平均产卵量为152.9粒,最高产卵量为343粒,产卵持续期145天,其中,产出95%卵粒所需时间为92天。夏季高温对其产卵有不利影响,7月份开始的两次饲养,其平均产卵量分别为93.0和94.3粒,最高产卵量分别为210和250粒,产卵持续时间分别为47和58天,其中产出95%卵粒所需时间分别为34和29天。卵孵化率平均89.5-95.7%。

成虫性活泼灵敏,善飞翔,具有较强的觅食能力。据观察,在其扩散范围内,如有适宜的捕食对象,成虫常可迁来捕食定居下来,建立比较稳定的种群。成虫的活动和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夏季高温时,早晚活跃,中午常栖息于叶背或其它荫蔽处。处于风口易受大风袭击的植物,瓢虫栖留常较少。成虫常迁移到树冠较茂密的植株上。成虫在越冬期间,如中午温度较高,可恢复活动,20℃以上可正常取食产卵。成虫喜食多种盾蚧,取食时先将盾壳咬破,取食虫体。然后将卵产在盾壳内,一般在一盾壳内产卵1粒,也有2-3粒的。

幼虫:幼虫性亦活泼,孵化后不久即活动取食。成虫、幼虫有自相残杀的习性。

蛹:老熟幼虫化蛹于枝条、树干向阴处和叶片背面,其中医枝条上为多。其分布多成行成片,但亦有分散分布的。

根据有效积温试验,成虫发育起点温度为10℃,有效积温为342日度;卵发育起点温度为11.6℃,有效积温108.5日度;幼虫发育起点温度为12.8℃,有效积温261.8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97℃,有效积温为142.6日度;各虫态总有效积温为854.9日度。

红点唇瓢虫幼虫和蛹有时受到瓢虫隐尾跳小蜂H0ma10ty1usf1aminus的寄生,一般春、夏季寄生少,秋季寄生较多。

人工繁殖技术

饲养条件

温度:红点唇瓢虫在室内自然温度下,从4月中旬到10月中旬均可饲养,饲养周期的长短,随气温不同而变化。春季气温较低,从卵开始到成虫产卵需60天左右,夏季则只需40天左右。

另外,在控温10-15℃、20-25℃、30-35℃三种温度范围内饲养,以20-25℃,相对湿度60-70%时最适宜,完成一个世代需50-58天。在10-15℃,生长发育甚为缓慢,完成一个世代要经8个多月。在30-35℃,生长虽然迅速,但成虫易于死亡,饲料也易干燥,难以饲养。

湿度:以相对湿度65-75%为宜。在接近于饱和的湿度条件下,成虫不甚活动,不交尾,不产卵,而且易于引起饲料霉变,在湿度过低时,不但生长发育缓慢,而且成虫幼虫易于干死。

光照:该虫在室内饲养繁殖中,对光线要求不严格,不但在昼夜正常光亮和黑暗交替使用下可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在24小时的光照或24小时黑暗条件下,均可正常生长发育。

天然饲料

日本龟蜡蚧、白蜡虫是饲养红点唇瓢虫的天然饲料。

日本龟蜡蚧分布于我国20个省、市,数量多、虫体较大,若能用作饲料,来源较易。用成蚧和卵作饲料,瓢虫能正常生长发育和产卵。用成蚧作饲料,将雌成蚧由枝条剥离,平铺在直径20厘米的培养皿中,接上初孵化的红点唇瓢虫幼虫,以后不断加添剥离虫枝的雌蚧。从10月至次年4月中旬,可直接从野外采集。如4月份雌成蚧产卵前,将虫枝贮藏于0-5℃以下,虫枝上的雌成蚧能存活半年左右。这样,可以基本上保证全年的饲料供应。在相同条件下,以卵作饲料较以雌成蚧作饲料,所饲育的红点唇瓢虫的幼虫期短7天左右,成活率高16.6%,由于龟蜡蚧卵期较长,一般不会因若虫孵化而造成的饲养上的困难。此外,卵不易生霉和干瘪,饲养中可减少投放饲料的次数,比用雌体饲养要省工。该蚧产卵量较大,每雌蚧平均可产卵1610粒。根据饲养试验,23头雌成蚧,可将瓢虫的1头初孵幼虫养成成虫。

日本龟蜡蚧一年发生1代,在自然条件下能提供鲜卵的时间仅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在瓢虫饲养中,要全年均衡地供供卵源,就要解决此蚧非产卵期间的卵源供应问题。一般可以采用加温催卵法,以保持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5%以上为宜,低于50%以下时,则不能产卵。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采用加温催卵的方法,可以使10月份以后的日本龟蜡蚧雌蚧正常产卵。这样可以基本上解决10月份以后6个多月的饲养红点唇瓢虫的饲料来源问题。另外,还可促使蚧虫提早发育产卵,如4月份在栀子花上接上室内催孵的若虫,结果至8、9月雌成蚧即已成熟产卵。较自然界早七个多月。这亦为产卵后卵源的解决,提供一个途径。

利用白蜡虫卵作饲料,卵源也较易解决,一是该虫卵量,大,每雌平均产卵3000粒,多者达15000粒,且卵粒大,卵期亦长,有一个月左右。二是由于该虫的白蜡是重要的医药和工业材料,前人对该虫的研究较多,有成熟的培养技术,这对卵的持续供应是很有利的。

人工饲料

Smirn0ff(1958)的配方:琼脂1.3克,蔗糖16克,蜜料6克,蜂王浆4.5克,酵母粉0.5克,干虫粉末2克,水100毫升,配制时将三者和水一起加热至琼脂溶,冷却至35~38℃时,再加蜂王浆,混合后存于冰箱中。喂虫时再加入酵母粉和干虫粉。

此外,用南瓜(果)或夹竹桃(叶)繁育褐圆蚧,马铃薯块茎培育红圆蚧和桑盾蚧,可供作繁殖红点唇瓢虫的饲料。

饲养技术

瓢虫种源的搜集和保存:秋、冬开始饲养的,可直接从当地有关蚧虫寄主树木枝干凹陷处或翘皮下搜寻越冬成虫进行饲养。如当地没有此种瓢虫分布,则需要从外地引进。

在其它季节开始饲养,除了收集成虫外,幼虫和蛹亦可利用,幼虫可用毛笔轻轻地刷下,蛹可以连枝条剪下或连树皮削下带回室内。在饲养中,应注意自己保存种源。保存时,可将成虫置于10℃左右,贮藏备用。

成虫的饲养管理:成虫较易于饲养,在适宜的温湿度一条件下,只要及时给与饲料,即可正常发育繁殖。重要的是,在饲养中如何获得大量的卵。根据试验,可以采取下列方法让其集中产卵。一是在饲养器皿中,投入日本龟蜡蚧等的介壳,成虫便可产卵于这些介壳中,待成虫产卵二、三天后,便将成虫移置于其它饲养皿中,让其继续产卵。对已被产卵的介壳则置原器皿中,待其孵化后,移开饲养。如此不断进行,直至卵基本产完为止。二是在饲养器皿中设置纸折或双层叶片让其产卵,成虫产卵时,则是沿着纸折和叶片夹缝产卵。只需将纸折或叶片移入饲养皿中即成。

幼虫的饲养管理:用上述的卵,待幼虫孵化后,即行饲养。幼虫阶段是较难饲养,也是工作量较大的一个虫态。首要问题要克服互相残杀。采用隔离物,即在培养皿中先撒铺一层0.5厘米厚的日本龟蜡蚧介壳,然后撒上蚧卵饲养瓢虫幼虫,这样幼虫在极其迂回曲折的环境中活动,又有丰富的日本龟蜡蚧的卵作饲料,互相残杀的现象明显减少。

饲养密度:在有间隔物的条件下,可以采取较高的饲养密度,每头幼虫在平均占有0.5厘米面积时,饲养效果仍较好,但至0.25厘米时,损失率则明显提高。

饲料料的投放:据虫龄的不同和饲料的状况,及时补足饲料。1-2龄幼虫喂天然饲料,隔4-7天喂1次,喂人工饲料隔2-3天换1次,3龄后的幼虫喂养时间可缩短。喂养时需做好防霉工作,换下的养虫皿需用1ppm的高锰酸钾浸泡消毒。

蛹期的管理:幼虫接近老熟时,需在养虫皿中放些枝条或纸条等附着物,并剔除发育较迟的少数幼虫或另行饲养。对有蛹的器皿则集中放置,待其羽化后收集成虫。

利用情况

在有日本蜡蚧和卫矛尖盾蚧的大叶黄杨上、桔绵蜡蚧为害的海桐上,桑白盾蚧为害的桃园里以及梨圆蚧为害的核桃楸园里,红点唇瓢虫能形成稳定的种群,数量很多。因此可以在上述植物上收集瓢虫助迁到柑桔园里或经室内人工饲养释放到柑桔园里,以控制柑桔蚧类的为害。在贵州湄潭受椰圆蚧危害严重的茶园内禁止使用化学农药,人工助迁红点唇瓢虫,两年内基本控制了蚧虫的危害。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自然 生物 蔗糖 蜂王浆 酵母粉 红圆蚧 日本蜡蚧 核桃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