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群体(英语:Community)也被称为社群或者是共同体,是指因为共享共同价值观而聚集在一起的社会单位。虽然绝大部分群体是由同类人或物种面对面后才能够组成较小的团体,但是也有针对民族、国际社会、虚拟社群等较大或者由多个共同组成之群体进行之研究。其中群体传统定义是一群彼此有互动且居住在共同区域的人,而今常用来指具有共同价值观或者因有共同地域关系而产生团体凝聚力的一群人。

词语概念

基本介绍

词目:群体

拼音:qún tǐ

注音:ㄑㄩㄣˊ ㄊㄧˇ

反义词:个体

基本解释

⒈[colony]∶由许多同种生物的个体组成的整体

⒉[group]∶同类人或事物组成的整体

英雄群体

引证解释

⒈人群,集体。《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北京人大约是几十人结成一群--原始人群。这种群体是他们的社会组织。”⒉由许多在生理上发生联系的同种生物个体组成的整体。通常由一个个体以无性生殖的方式产生多数不与母体脱离的子体而形成。

⒊指种群。即同种生物在特定环境空间内和特定时间内的所有个体的集群。

群体功能

概述

群体之所以形成、存在和发展,主要在于它有一定的特殊功能。概括地说,群体具有两大功能:一是群体对组织的功能;二是群体对个人的功能。

(一)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这是群体对组织而言的。作为一个群体,只能在活动中生存,它的活动,就是为了完成组织的任务。群体是一个由若干人组织起来的有机组合体,它具有单个人进行活动时所没有的优越性,成员之间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互相协作,互发所长,互补不足,使群体产生巨大的动力,促使活动顺利进行,圆满地完成任务,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体的力量是巨大的。

(二)满足群体成员的多种需要

群体的这一功能,是指群体对个体而言的。群体形成后,其成员的各种需要,就以其为依托而得以满足。而群体本身也正好具备这一功能。

1.使成员获得安全感。作为一个个体,只有当他属于群体时,才能免于孤独的恐惧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

2,满足成员亲和和认同的需求。群体是一个社会的构成物在群体中,人们的社会需求可以得到满足。群体给人提供了相互交往的机会,通过交往,可以促进人际间的信任和合作,并在交往中获得友谊、关怀、支持和帮助。

3.满足成就感和自尊的需求。在群体中,随着群体活动成功的增长,成员的成就感也得到了相应的满足,并从成就感中勃发出新的动力;与成就感相伴随的,人们还有自尊的需求。而在群体中,各人有各人的位置,处于各种不同位置的人,都会彼此尊重,所以说,每个人在群体中的自身活动,都是满足自尊的一种最好的形式。

4,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产生自信心和力量感。这是群体活动的动力来源。群体的两大功能之所以能得以充分发挥,是和群体有其强大的动力源泉分不开的。作为一个群体,一方面它表现出自己的能量,另一方面,也积蓄着供自己活动的动力,只有这样,群体才是一个健康的群体。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群体之所以由盛到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群体自己不再拥有“造血”的功能。

种类

一、从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以将群体划分为:

1.假设群体,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

2.实际群体,是指实际上存在的群体。

二、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划分为:1.分类:

<1>大型群体,是指凡是群体成员之间只能以间接方式进行接触和联系的群体。

<2>;小型群体。是指凡是群体成员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

三、根据个体的归属,可将群体划分为:

1.实属群体。是指个体实际所归属的群体。(就某个职工而言,他所在的班、组就是属于此类)

2.参照群体。也称为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

四、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常见的正式群体有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体两种:

⒈命令型群体。由组织结构决定的,它由直接向某个主管人员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

⒉任务型群体。也是由组织结构决定,它是指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在一起工作的人。但任务型群体的界限并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还可能跨越直接的层级关系。

非正式群体是指成员为了满足个体需要,以感情为基础自然结合形成的多样的、不定型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个体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常见的非正式群体也有两种:

⒈利益型群体。为了某个共同关心的特定目标而形成的群体;⒉友谊型群体。是指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

工作群体中的非正式群体可能有积极作用,也可能有消极作用。管理者应善于利用和引导,使其对正式群体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它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1>;规模小,并且一般不带政治色彩;

<2>;群体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

<3>;群体内推选最有威信的人当首领;

<4>;群体内有一套不成文的惩罚制度和手段几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

<5>;群体的成员之间有一条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

规模

群体规模的研究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群体人数的上限和下限。一般认为小群体的下限应为2人或3人,但大多数主张不能少于3 人,因为2人往往只能构成个人间的纯感情关系,如果发生争执,没有第三者仲裁,矛盾很难解决,不能体现群体的特征。对于上限的人数则存在不同看法,如多数人认为7人最佳,但也有人主张20、30甚至40人的,总之,群体的规模不能太大,因为规模太大,使群体成员间彼此不能见面、接触和了解,心理上没有相互联系和影响,行动上没有相互作用,也就没有对某一群体的归属感,因此也就失去了群体的质的特征。二是群体成员数是奇数还是偶数。主张群体应为奇数的人认为当群体成员发生意见分歧时,奇数群体可以采取投票表决的方式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主张偶数群体的人则认为有时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而只有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使问题得到解决,才能更好地发挥群体的力量。

如今管理界普遍认为,群体规模最终应根据生产任务的特征而确定。它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群体规模的下限保证能按时、定量地完成生产任务。

2.群体规模的上限应保证不会因规模过大而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

3.必须努力寻求使其生产效率达到最佳水平的适度的群体规模。

当前,在中国企业中,对于生产班组的规模还缺乏有科学根据的成员定额标准。生产班组的规模应根据生产任务、工程的区别、机械化程度、工人的熟练水平等确定。群体规模对群体的影响,主要表如今以下五个方面:

1.群体内的相互作用

群体内成员的数目必然会影响到群体成员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一般来说群体成员超过8人时,群体中的每位成员就很难同时和其他各个成员进行相互交往并做出反映。因此,由5人至7人组成的小组,往往有利于深入考虑某些特殊的需要决策的问题。

2.工作满意度

工作群体的规模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工作群体的规模越大,员工的满意度越低。这可能是由于工作规模的加大,使得个人受到关注以及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减少,个人的归属感、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降低等因素使得员工的满意度不高。

3.生产效率

工作规模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受生产任务性质的影响。工作任务可以有两种性质:一种是“相加性”工作,整个工作任务的总效果是由从事该工作的个体的工作相加得到的。例如,生产某种零件,1个人生产10件,那么10个人就是100件。第二种是联结性工作,在完成一项任务时,每个成员必须共同合作,例如组装一辆汽车。在第一类工作中,人越多工作成效越大。在第二类工作中,人过多工作效率反而会下降。

4.缺勤或旷工

国外对蓝领工人的研究表明:工作群体规模与缺勤或旷工成正相关。工作群体规模越大,缺勤率越高。而在白领管理人员的研究中没有发现二者之间有关系。

5.离职

国外研究表明:工作群体规模与离职率成正比。这也就是说工作群体规模越大,人们离职的可能性越大。这主要是由于群体规模的加大,削弱了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和归属感而造成的。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