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99+条结果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汉武帝建羽林骑,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于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
更新于: --
羽林军前称羽林,初名“建章营骑”,以警卫建章宫得名,后改为羽林,取其“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义。《汉书》曰:“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属光禄勋。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羽林孤儿。”基本介绍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恐中尉之权太重,又于光禄勋置羽林、期门,而后南北二军之势始均”。也就是说,“羽林”是隶属“光禄勋”的一支禁卫军(学者多认为汉之“羽林”属“南军”,但也有学者有异议)。守卫建章宫,故称为建章营骑。后来改称羽林骑。设羽林监,掌送从。西汉时期,羽林骑、羽林孤儿在两千人左右,作为皇帝的宿卫和仪仗部队。羽林和期门,地位较其它部队高,士兵都是职业兵、...
更新于: --
赵卬是西汉时期著名将领赵充国之子,出生年月不详。他曾担任汉宣帝时期的右曹中郎将。在神爵元年(前61年),西羌犹非等人反汉,汉宣帝命令赵充国率兵击退西羌,赵卬奉命率领期门、羽林孤儿和胡越骑兵为后卫支援。在攻打羌人时,赵卬斩杀了迫降的两千余人。在与中郎将辛武贤饮宴谈话时,赵卬曾提到车骑将军张安世的事情,表示他应该被保全。赵充国回朝后谈论军事,辛武贤因此深恨赵充国,上书告发泄露宫中秘事。赵卬因此被问罪下狱,最终在狱中自杀。赵卬的出生年月和具体死因不详。人物介绍西汉时期人,赵充国之子,汉宣帝时为右曹中郎将。神爵元年,充国击破先零羌,安抚罕羌,留兵屯田,破羌将军辛武贤主张继续出击。宣帝兼用其策,诏辛武贤...
更新于: --
让赵氏孤儿的故事流传开来并广为人知的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简称《赵氏孤儿》。《赵氏孤儿》在《史记》的基础上增加了韩阙自刎、程婴献子、认贼为父等情节,并改变了程婴自杀的悲剧性结局,使得戏剧冲突更加强烈,文学性大大增强而历史性有所减弱。其后,演述赵氏孤儿故事的还有南戏《赵氏孤儿记》、传奇《八义记》等。明清时期,除了戏曲外,历史演义小说中也开始出现赵氏孤儿的传说,影响较大的是明末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增添了很多《史记》和元杂剧《赵氏孤儿》没有的情节,叙述也更加详细,更具有文学性和传奇性,由此赵氏孤儿的故事也完成了从史书记载到文学演义的发展演变。从古至今,赵氏孤儿的...
更新于: --
潘子灏,韩红在1999年收养的孤儿。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马岭河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车厢内潘子灏被父母高高举起,最终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他的双亲却先后死去。2岁半的潘子灏变成了孤儿,后被韩红收养。人物经历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马岭河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车厢内来自南宁市的潘天麒、贺艳文夫妇,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结果,这名名叫潘子灏的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他的双亲却先后死去。2岁半的潘子灏变成了孤儿。当时韩红就收养了他,她为潘子灏改名为“韩厚厚”,寓意一生福厚绵长。亲属关系 参考资料个人...
更新于: --
赵氏孤儿》中的程婴公孙杵臼为了保护赵氏孤儿的忠义行为,受到后人的尊敬,山西的藏山古庙就是为了纪念和追忆程婴 公孙杵臼而修建的。已经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屠岸贾奸诈阴险残忍可耻下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也留下了一代奸臣的骂名。晋献公时的大臣赵衰辅佐公子重耳,历千辛万苦19年,对重耳返国成为晋文公功劳甚大。晋文公去世后赵衰又辅佐晋襄公。赵衰去世后他的儿子赵盾成为首辅大臣。晋襄公早早去世,太子尚是幼儿。从国事考虑,赵盾想迎晋文公的另一个儿子、晋襄公的弟弟为君。可太子的母亲日夜啼哭、下跪追问:“先君有什么罪过,为什么要抛弃他的嫡子而另找国君呢?”此情此景下,赵盾就又改变主意,立了太子(即晋襄公之子)为...
更新于: --
累官左羽林大将军与朔方节度副使,册封蓟郡公;其母李氏为燕国公李楷固之女,才貌双全,后册封为韩国太夫人。李光弼为李楷洛第四子,自幼严肃、坚毅,有雄才大略,擅长骑射,熟读班固的《汉书》。开元(713-741年)年间,李光弼年少从军担任左卫左郎将。历经丰州(治所今内蒙古五原)都督府长史和夏州(治所今陕西靖边)都督府长史的历练后,升迁为别驾,加授朝散大夫。因父丧丁忧归家,严格遵守礼法。天宝二年(743年),被拜为宁朔郡(治所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太守,两年后升为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朔方都虞侯。天宝五年(746年),河西节度使王忠嗣非常器重他,提升其为兵马使,并充任赤水军使,边镇之人皆称其为名将。三年后提升...
更新于: --
孤儿怨》上映十周年之际,主演伊莎贝拉·弗尔曼曾在社交媒体上透露有关该片拍摄的一些细节:在影片相关制作人员尝试为伊莎贝拉定妆时,她曾尝试过佩戴大量假发、假牙、隐形眼镜,甚至头发也被剪掉。最终,制作团队决定不对她的头发和眼睛做任何改变。《孤儿怨》这部电影“吓坏了”收养团体,甚至有人呼吁抵制这部电影。因此,华纳兄弟影业公司从预告片中删除了“像爱自己孩子一样爱收养的孩子一定很难”这句话。影片配乐主要奖项参考资料:制片与发行上映信息反响与评价大众评分截至2023年3月26日,《孤儿怨》在IMDb网站收集的23.7万份评分中获平均分7.0分(满分10分)。影评网站烂番茄上,该片共收获161个专业评价,新鲜...
更新于: --
改仙芝为右羽林大将军。十一载(752年)三月,朔方军副使蕃将阿布思(赐姓名李献忠)因故叛归漠北。这使得遥领节帅的李林甫脸上无光,遂自请解其遥领,并推荐安思顺接任。是年九月,阿布思南下侵扰中西受降城之间的永清栅(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明安川西),被守将张元轨击退。次年五月,阿布思被漠北回纥部击败,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乘机招诱,降其部落;阿布思带领残部向西逃往西突厥葛逻禄部。安思顺与北庭都护程千里采取联合行动,派遣部将浑瑊提偏师深入葛逻禄部,经狐媚碛略特罗斯山,大破阿布思部众。九月,阿布思被葛逻禄叶护顿毗伽执送于北庭都护府。十三载(754)三月,程千里将阿布思押送京城,斩首示众。这是安思顺在朔方任上的大功...
更新于: --
《雾都孤儿》(英语名:Oliver Twist)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于1838年出版的长篇现实主义小说。小说讲述了孤儿奥利弗的奇遇,他在孤儿院长大,当学徒时不堪虐待逃往伦敦,又被强盗费金骗到偷盗组织,被迫与盗贼为伍,历经艰难险阻,他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弄清自己的身世,并且继承了亲生父亲的遗产,最终过上幸福的生活。《雾都孤儿》运用幽默写实、深情又不失理智的语言,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因素,全面而深入地描绘出当时伦敦广阔多彩的平民世界,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反映出当时英国社会道德的沦丧,揭露了资产阶级慈善机构的虚伪和残忍。小说一经出版就...
更新于: --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