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翁偶虹(1908年-1994年6月19日),著名戏曲作家、理论家、教育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人。原名翁麟声,笔名藕红,后改偶虹。翁偶虹青年时期就读于京兆高级中学,业余常以票友身份登台。毕业后致力于戏曲研究,常与黄占彭、程茂亭、关醉禅等名票同台。1930年中华戏剧专科学校建立,翁被聘于该校兼课。1934年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任编剧和导演。1949年以后在中国京剧院任编剧。1935年被聘任为中华戏剧专科学校戏曲改良委员会主任委员,1974年退休。1994年6月19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戏剧人生

翁偶虹的父亲在清朝政府的银库任职,嗜好京剧。耳濡目染,少年时代的翁偶虹就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跟随其姨父著名京剧花脸梁惠亭先生和名票胡子均先生学唱花脸,偶尔也粉墨登场。1926年,翁偶虹从郎家胡同第一中学考入京兆高级中学(河北师大的前身顺天高等学堂进入民国后改建为京兆公立第一中学,1925年改名京兆高级中学)。在入学第一年的游艺会上,翁偶虹就以饰演《托兆》中的杨七郎、《卖马》中的单雄信而名噪校园。第二年,翁偶虹饰演了《捉放曹》里的曹操、《连环套》里的窦尔墩,第三年演的是《草桥关》里的姚期,《定军山》里的夏侯渊和《失街亭》里的马谡。在翁偶虹和一帮票友的带动下,京兆高中游艺会的京剧彩唱,成为非常精彩的保留节目,并且在北京城开风气之先,引得其他学校纷纷效仿。他们有时候也受邀到其他学校演出。除上述剧目外,翁偶虹还演出过《法门寺》的刘瑾,《闹江州》的李逵等人物,深受戏迷们的喜爱。

后来,京兆高中的京剧演出名声越来越大,翁偶虹也经常与几位票友相约,走上社会,到外面的戏院演出。当时,因为父母的愿望是学而优则仕,希望儿子能够读书做官,光宗耀祖,不希望儿子走入梨园行,当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倡优、戏子。所以,翁偶虹的演出活动,都是背着家人的。可是到外面演出时要张贴海报,翁偶虹原名翁麟声,于是,“翁麟生君”演出《连环套》、《法门寺》、《群英会》、《黄鹤楼》、《李七长亭》等等的海报贴满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当然也就瞒不过家里人了。有一次,翁偶虹与名票友纪文屏在地安门大街同声戏院演出《连环套》,忽然发现他的父亲坐在台下,翁偶虹心里一惊,心想恐怕要遭到父亲的责骂了。不料回家见到父亲,不但没有受到责骂,反而很受称赞。父亲表态说:“咱们家从你这一代起,就弃仕而优吧!”

从此,翁偶虹对京剧更加痴迷,走上了一条听戏、学戏、演戏、写戏、评戏、画戏(画戏剧脸谱)的艺术家的道路,为此,他将自己的居室命名为“六戏斋”。翁偶虹自幼聪明好学,5岁开始读书,10岁就向报纸投稿,在校期间,他还经常在报纸上发表诗歌、小说和戏剧评论文章。1929年,翁偶虹从京兆高中毕业,受聘在京兆第二小学任庶务,工作也比较清闲,他就在上午写小说,下午唱戏。1930年,中华戏剧专科学校成立,他被聘为兼职教员。1934年,正式到中华戏剧专科学校任编剧和导演。1935年被聘为中华戏剧专科学校戏曲改良委员会主任委员。1949年以后,翁偶虹任中国京剧院编剧,直到1974年退休。

创作剧目

翁偶虹先后为程砚秋、金少山、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童芷苓、黄玉华、吴素秋等演员以及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富连成科班编写剧本。一生共编写剧本(包括移植、整理、改编)100余出,其代表剧作有《宏碧缘》、《火烧红莲寺》、《三妇艳》、《瓮头春》、《锁麟囊》、《女儿心》、《鸳鸯泪》、《美人鱼》、《凤双飞》、《小行者力跳十二堑》、《同命鸟》、《蔷薇刺》、《蝶恋花》、《碧血桃花》、《英雄春秋》、《花猫戏翠屏》,《百鸟朝凤》、《比翼舌》、《玉壶冰》、《白虹贯日》、《骂绵袍》等。

翁老创作年表——花马金裘

1,《温酒斩华雄》 为中华戏校学生改编,1931年

2,《孤忠传》 为中华戏校学生改编,1931年,

取材自岳飞抗金的故事

3,《平阳公主》 为中华戏校学生改编,1936年

4,《头二本宏碧缘》 为中华戏校学生编排

取材自评书《绿牡丹》

王金璐饰骆宏勋,宋德珠花碧莲傅德威饰花振芳,李金泉饰骆母

5,《火烧红莲寺》 为中华戏校学生编排

取材自不肖生小说《江湖奇侠传》

6,《姑嫂英雄》 为中华戏校学生编排

整理传统戏《马上缘》、《樊江关》、《芦花河》

王玉芹饰前樊梨花,白玉薇饰后樊梨花

李玉芝饰全部薛金莲,徐和才饰前部薛丁山,李和曾饰后部薛丁山

7,《穆桂英》 为中华戏校学生编排

整理传统戏《穆柯寨》、《辕门斩子》、《破洪州

李玉茹主演

8,《三妇艳》 为中华戏校学生编排

取材自乐府古词,描写三个不同类型女性的婚姻离合,提示男女平等主题

侯玉兰饰魏慈苹,李玉茹饰尚蔓蘅,白玉薇饰戈静懿

9,《瓮头春》 为程砚秋编写,1939年

社会问题剧

10,《锁麟囊》 为程砚秋编写,1939年

11,《鸳鸯泪》 为中华戏校学生编排

改编自山西梆子《忠义侠》

储金鹏饰周仁, 李玉茹饰周妻冯素蕙,王金璐饰王四公

徐和才饰杜文学,李玉芝饰杜娘子, 周和桐严嵩

1954年中国京剧院重排此剧,更名《周仁献嫂》,主演:叶盛兰

12,《美人鱼》 为中华戏校学生编排

取材于民初小说家陆士谔编著的《明清八侠》

主演:李玉茹、王金璐、赵金年、储金鹏、王玉让、张金梁、李金泉、冯玉增、袁金凯、周和桐

13,《凤双飞》 为中华戏校学生编排

改编自传统戏曲《蝴蝶杯》

李玉芝饰胡凤莲,张玉英饰田夫人,赵金年饰田云山,储金鹏饰田玉用

王玉让饰卢林, 李金泉饰卢夫人,张金梁饰卢公子

14,《十二堑》 为中华戏校学生编排

取材自《后西游记》

贺玉钦饰小行者

15,《好姐姐》,评剧, 为喜彩莲编写

取材杂剧《救风尘》

16,《千金小姐》,评剧,为喜彩莲编写

取材杂剧《墙头马上》

17,《同命鸟》 为“如意社”编排,1940年

取材自传统梆子剧目《琥珀珠》

1940年11月首演于长安戏院

李玉茹饰燕香,储金鹏饰郑兴郎,王金璐饰李智

18,《蔷薇刺》,又名《桃花醋》 为“如意社”编排,1940年

取材自昆曲《开口笑》

19,《水晶帘》 为绿染香(严月秋)编写,1941年

1947年,童芷苓于天津北洋戏院上演

20,《百鸟朝凤》 为“颍光社”编排,1941年

取材自明传奇《钵中莲》故事重新编写

王金璐前饰王合瑞,后饰凤凰王;慈少泉前饰韩成,后饰锯缸匠

储金鹏饰祝痴生,王玉让饰钟馗,程玉焕饰山神

赵德勋、萧德寅、何金海、宋金声分饰孔雀、金翅、白鹦鹉、绿鹦鹉

许盛奎饰灶王,李盛佐饰茅厕神

21,《女儿心》 为程砚秋编写

22,《楚宫秋》 为程砚秋编写

23,《杜鹃红》 为徐东明、徐东霞编写

取材山西梆子《女中孝》故事

一九四二年春《杜鹃红》首饰于三庆戏院

24,《一字香》 为徐东明、徐东霞编写,1942年

改编自昆曲《十五贯》

25,《比翼舌》 为吴素秋编写,1942年

揭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中婆媳之间、媳小姑之间矛盾的社会剧

吴素秋饰葛小香,李德彬饰周洛,贾多才饰葛母

26,《鹦鹉舌》 为吴素秋编写,1942年

五代宫闱喜剧

吴素秋饰公主石凝香,贾多才饰公主石凝碧

李德彬饰驸马刘颖, 王玉让饰南唐太子李璟

27,《玉壶冰》 为黄玉华编写

28,《北观音》 为黄玉华编写

取材于元代野史,宫闱悲剧

1945年校友剧团演出,主演:陈永玲、高玉倩、王金璐、储金鹏、张洪祥、贾多才、孙玉祥、赵金年、李金鸿、谷玉兰

29,《钟馗传》 为金少山编写

30,《金大力》 为金少山编写

31,《骂锦袍》 为刘迎秋编写

32,《全部周瑜》 为叶盛兰编写,1945年

叶盛兰饰周瑜,叶盛长饰乔玄,陈永玲饰小乔

任志秋饰大乔,茹元俊饰孙策

33,《天国女儿》(《韩宝英》) 为南铁生编写

34,《白虹贯日》 为纪念抗日胜利编写

取材于安史之乱中张巡守睢阳和郭子仪光复两京之事

王金璐前饰南霁云、后饰郭子仪,王和霖饰雷海青, 李金鸿饰谢阿蛮

萧德寅饰张巡,储金鹏饰雷万春,齐和昌饰许远, 陈永玲饰梅妃

高玉倩饰徐菡,赵金年饰李猪儿,苏维明饰贺兰进明,曹世嘉饰耿义

李庆山饰张增,张洪祥饰安禄山,曹二庚饰老军, 由赓金群司鼓

后更名《百战兴唐》于上海演出

李少春前部饰雷海青,中部饰南霁云,后部饰郭子仪

袁世海饰张巡,叶盛章饰李猪儿,叶盛兰饰雷万春,李世霖饰许远

李玉茹饰徐菡,魏莲芳饰梅妃, 班世超饰谢阿蛮,李幼春饰贺兰进明

高维廉饰耿义,马富禄饰蔡保,王泉奎饰安禄山

35,《通灵笔》(《天涯芳草》) 为程砚秋编写1945

36,《明末三奇女》 为李世芳编写

明末陈圆圆、顾眉波、葛嫩娘三女故事,写明末亡国之惨,巾帼抗敌之雄

李世芳前饰陈圆圆,后饰葛嫩娘

37,《十二金钱镖》 为唐韵笙编写,1947年

取材于白羽同名小说

38,《生死鸳鸯》 为李少春、李玉茹编写

39,《英雄走国记》 为李少春、李玉茹编写

40,《洛神》 为梅兰芳整理电影剧本,1948年

41,《投笔从戎》 为叶盛兰编写

42,《新蝴蝶梦》 1948年

王金璐饰庄子, 高玉倩饰田氏, 李金鸿饰新寡少妇

朱玉安二百五沈金波饰楚王孙

43,《裴云裳》 为程砚秋编写,1949年

44,《五人义》(《十三太保反苏州》) 为叶盛章编写

取材传奇《清忠谱》、《万民安》。

45,《血泪城》 为校友剧团编写的

取材于明末农民起义故事,后李少春、袁世海搬演:

李少春前饰田寿,后饰吴三桂,

高维廉饰前部吴三桂,李世震饰后部田寿

袁世海饰李自成,魏莲芳饰陈圆圆,骆洪年饰田喜,王泉奎饰刘宗敏

46,《小鳌山》 为谭富英编写

取材于《水游》“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一回。

47,《夜奔梁山》 为新中国实验京剧团编写

48,《云罗山》 为新中国实验京剧团改编

主演:李少春、袁世海、叶盛章、黄玉华、李文英、李世霖、李金泉

孙盛武、李幼春、骆洪年、娄振奎、张盛利

49,《香妃》 为程砚秋编写

50,《将相和》

新中国实验京剧团李少春、袁世海与太平京剧团谭富英、裘盛戎同时排演

新中国实验京剧团主演:李少春、袁世海饰、叶盛章、李世霖、李幼春

张盛利、娄振奎、李金泉、孙盛武、骆洪年

叶德霖、高盛虹

太平京剧团主演: 谭富英、裘盛戎、黄元庆、李世琦、张洪祥

储金鹏、何盛清、茹富华、马富禄、慈少泉

李盛芳、刘春利

这一时期相继饰出《将相和》的其他剧团:

首都实验京剧团主演: 奚啸伯、苏维明、李春恒侯永奎、王少楼

首都实验京剧团改组后,李万春、景荣庆主演

明来京剧团主演: 徐东明、郭元汾、哈宝山、高维廉、高盛麟

进步京剧团主演: 李鸣盛王泉奎闵兆华、茹元俊、马富禄

此外排演者:言少朋(青岛)、纪玉良(南京)、白王昆(天津)

杨宝森、王泉奎,马连良、袁世海(1951年)

1951年,北京市文化局评定《将相和》为优秀剧目

1952年,文化部举行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将相和》获剧本奖

陆续排演此剧尚有:尚长荣谭元寿、冯志孝、方荣翔、孙岳、吴钰璋等

经历了半个世纪,新编的《将相和》已成为传统保留剧目

51,《三好汉》 为李少春、袁世海、叶盛章编写

根据《水浒》素材,综合史进、鲁智深、时迁三好汉故事编写

52,《野猪林》 为叶盛章增加人物

53,《虎符救赵》 为了配合抗美援朝编写,1951年

李少春饰信陵君,袁世海饰魏王,黄玉华饰如姬,叶盛章饰朱亥

李金泉饰太妃, 李世霖饰侯生,李幼春饰晋鄙,李元瑞饰赵王

娄振奎饰秦王, 阎世善饰平原夫人

54,《宋景诗》 与田汉、阿甲景孤血合作

取材清初山东农民起义

主演:李少春、李洪春、茹元俊、夏韵龙叶盛章、李金泉、李幼春

骆洪年、类振奎、李世霖

55,《五马山》 为叶盛章编写,1955年

取材南宋抗金英雄马扩之事

56,《班门斧》

袁世海饰公输班,李和曾饰墨翟

57,《大闹天宫》 1956年

58,《李逵探母》 为袁世海编写

主演:袁世海、李金泉

59,《桃花村》 为袁世海改编

改编自传统剧《花田错》与《桃花村》

主演:袁世海、杜近芳、叶盛兰、李幼春、张霁英、李世霖、王鸣仲

骆洪年、叶德霖、茹木春

60,《响马传》 为李少春编写

李少春饰秦琼, 袁世海饰程咬金,苏维明饰尤俊达,娄振奎饰单雄信

李幼春饰杨林, 谷春章饰侯君集,刘鸣啸饰尚怀忠,钮风华饰罗成

刘元汉饰王君可,李世霖饰徐绩, 李继曾饰魏征,

李金鸿、王鸣仲、李金泉饰、孙盛武、曹韵清、骆洪年、张雯英

列入国庆十周年献礼之选

剧本刊登于1959年9月《剧本》月刊

1983年11月,天津市京剧团的马少良、李荣威等重排

61,《香港怒潮》

主演:李宗义、李慧芳、赵炳啸

62,《鸡毛信》 为张春华编写

63,《赤壁之战》

国庆十年献礼剧目

导演团:阿 甲、翁偶虹、马连良、李少春、李慕良、钟 灵、刘吉典

赵金声、任桂林、李 纶、张东川、张梦庚、马少波

音乐设计:李慕良,刘吉典、赓金群

美术设计:钟 灵、赵金声、安振山

马连良饰孔明,李和曾饰张昭,谭富英、李少春轮饰鲁肃、刘备

袁世海饰曹操,裘盛戎饰黄盖,景荣庆饰孙权、叶盛兰饰周瑜

孙盛武饰将干

曹将:刘永利饰张邵,马崇仁饰文聘,陈元昌饰曹洪,刘元汉饰夏侯惇

陆洪瑞饰许褚,张滨江饰张辽,高韵芬饰李典,江金爵饰乐进

李益春饰蔡瑁,李维坤饰张允,冯玉亭饰毛玠,董德义饰于禁

霍德瑞饰焦触,孙德印饰张南,茹富华饰蔡中,闵兆华饰蔡和

曹幕:李继曾饰荀攸,李世霖饰程显,张盛利饰刘馥

吴将:苏维明饰太史慈,钮风华饰甘宁,王鸣仲饰蒋钦,董德林饰韩当

耿少义饰周泰, 高宝贤饰丁奉,张韵斌饰徐盛

吴幕:由李幼春饰赵达,霍德瑞饰步骘,李金鸿饰陆绩,罗世保饰薛综

鼓师:谭世秀、王德元、庚金群

琴师:李慕良

64,《生死牌》 1959年

改编益阳花鼓戏剧团剧目

导演:樊放,唱腔设计:费文治

李和曾饰黄伯贤,江新蓉饰王玉环,高玉倩饰黄秀兰,严慧春饰李秋萍

萧盛萱饰贺三郎,景荣庆饰贺总兵

高元峰、王玉敏、李世璋、李甫春、孙继良、曹世才

65,《摘星楼》 与马少波合作

李和曾饰黄飞虎,江新蓉饰贾氏, 高玉倩饰妲己,景荣庆饰纣王

张云溪饰黄天化,张春华饰龙环, 李世璋饰黄兖,王玉敏饰黄母

江世玉饰武王, 赵文奎饰姜子牙,严慧春饰黄妃,萧盛萱饰费仲

曹世才饰尤浑, 李甫春饰尹贤, 董鹤春饰周纪,阎世善饰龙吉公主

66,《高亮赶水》

张云溪、张春华主演并导演

音乐设计:刘吉典

美术设计:赵金声

李甫春、董鹤春、高元峰、曹世才、萧盛萱、王春喜、叶庆先、奎福全

罗喜钧、刘鸣发、沈金启、谭韵寿、侯连升、何金海、刘斌升

67,《灞陵桥》 为李少春、袁世海编写,1959年

68,《英雄台》(《郑子明打龙棚》) 为袁世海编写

69,《连环套》 为袁世海改编

70,《青梅煮酒论英雄》 为袁世海、冯志孝改编

71,《凤凰二乔》 与阿甲合作

李和曾饰乔玄,张云溪饰孙策,江世玉饰周瑜,高玉倩饰大乔

江新蓉饰小乔

赵永泉、张春华、王玉敏、张元智、赵文奎、董鹤春、萧盛萱

1982年重排:

李和曾饰乔玄,高牧坤饰孙策,李瑞祥饰周瑜,沈健瑾饰大乔

李伟红饰小乔

72,《贼老爷》为张云溪编写

取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73,《冷山记》

74,《钟离春》为李慧芳编写

75,《百鸟朝凤》为杨秋玲、刘长瑜、俞大陆编写

76,《雪夜破蔡州》为杨秋玲、刘长瑜、俞大陆编写

77,《大破天门阵》与崔嵬合作编写戏曲艺术影片

78,《金田风雷》 与马少波、王颉竹合作

取材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之事

李世霖饰洪秀全,李金泉饰冯云山,张云溪饰杨秀清,叶盛兰饰韦昌辉

景荣庆饰萧朝贵,李甫春饰石达开,高玉倩饰洪宣娇,董鹤春饰罗大纲

阎世善饰李开芳,孙继良饰林凤祥,茹元俊饰李秀成,张春华饰徐盛朝

谭韵寿、侯玉兰、张雯英、李世章、何金海、杨建春、赵永泉、苏维明

79,《朱仙镇》 与张云溪合作

根据豫剧改编

张云溪饰陆文龙,李和曾饰王佐,王玉敏饰乳娘

80,《孙安动本》 与祁野耘合作

移植山东柳子戏

主演:李和曾、景荣庆

81,《文成公主》 为北方昆曲剧院加工

原著:许宝骙,改编:黄励、时弢、白云生

82,《荆钗记》 为北方昆曲剧院改编,与王颉竹、何异旭合作

导演:马祥斌

谱曲:傅雪漪

张玉文饰钱玉莲,许凤山饰王十朋,韩建成饰孙半洲,周万江饰万俟卨

秦肖玉、傅德忠、王小瑞、马德华、乔燕和、

83,《西门豹》 1963年

主演:袁世海、谷春章孙洪勋、李金泉、张雯英、李世霖、骆洪年

84,《迎春花》

85,《红灯记》 与阿甲合作,1964年

李少春饰李玉和,刘长瑜饰李铁梅,高玉倩饰李奶奶,袁世海饰鸠山

谷春章饰磨刀人,夏美珍饰桂兰, 曹韵清饰侯宪补,孙洪勋饰王连举

孙盛武饰假皮匠,刘鸣啸饰小伍长,张盛利饰的特务,

86,《平原游击队》 与张东川等人合作,1966年

87,《小刀会英雄传》 为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编写,1976年

导演:叶少兰、袁小海

唱腔设计:温如华

主演:辛宝达许嘉宝、李岩、刘金泉、冯月茹、李宝荣、朱宝光

88,《美人计》 为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编写,1977年

参考川剧《和亲记》,改编《龙凤呈祥》

许嘉宝饰孙尚香,辛宝达饰刘备,李崇林饰乔玄, 周月华饰小乔

温如华饰周瑜, 刘金泉饰孙权,李宝荣饰吴国太,白荫棠饰张飞

89,《白面郎君》 为温如华编写

90,《打青龙》 为王继珠改编

代表剧目

翁偶虹一生编写剧本(包括移植、整理、改编)100余本,最为人们熟知的作品有《锁麟囊》、《将相和》、《响马传》、《大闹天宫》、《李逵探母》、《红灯记》等。

创作特色

翁偶虹在作剧中,十分注重人物的塑造,他把能否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视为一剧成败之关键。他曾说:“高尔基把文学称做‘人学’,那么戏剧也可以视为‘人剧’。”他在塑造人物时,很少使用那种平铺直叙的方式,而是着力于在不同的事件和戏剧矛盾中去揭示人物内在的心理状态。例如《鸳鸯泪》一剧,作者为了塑造周仁的正义英烈性格,在全剧中紧紧地把握住周仁“为友献妻”这一事件,安排了这样三个关节:一是周仁见妻子冯素蕙刺杀严年未成,恐露破绽,强忍悲泪,示妻自刎。二是王四公误认周仁将盟嫂献给了严年,愤怒之下杖打周仁,而周仁为顾全大局,只得把委曲埋在心底,忍辱受杖。三是周仁的盟兄杜文学在边疆破敌立功,回朝加爵,又误认周仁献出了盟嫂,随之又是一顿责打。周仁“愤人情之以怨报德,恨世道之暗无天日”,他不肯自辨而存,在盟友杜文学的屈打之下,含冤而殉。(见翁偶虹《翁偶虹编剧生涯》)作者正是通过这三处矛盾,把周仁这个正义果敢,愤世嫉俗,忍辱负重,侠肝义胆的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京剧艺术有其自身的艺术表现程式和手法。因此,一个京剧剧本的写成,在一定的条件下,决定于作者对于京剧艺术的熟悉程度。由于翁偶虹谙熟舞台,精通表演,因此他写起戏来,唱念做打,安排得十分得当。特别是作者在编写剧本中,讲究与演员的“默契”,能够根据演员的特点,进行技术上的发挥。例如他编写的《玉壶冰》“洞房冷遇”一场,作者考虑到演员表演的需要,借鉴了《少华山》“烤火”一场的程式技巧。作者从塑造黄秋云、崔解二人物需要出发,重新加以组织,以“火盆”象征青年男女的火热爱情,根据黄秋云、崔解两个人物的不同心情,安排了“独烤”、“睡烤”、“招烤”、“避烤”、“挤烤”、“窃烤”、“愤烤”、“夺烤”等动作,一方面表现了黄秋云痴心希望未婚夫崔解能够理解她的一片真情,在患难相共中结为夫妻的心愿,一方面则表现了迷惑于礼教道学之中的崔懈,对于未婚妻的冷漠无情。同时,观众又在这段戏中欣赏到了演员唯妙唯肖的表演技术,满足了观众艺术欣赏的需要。

翁偶虹有较深文化素养,又精于戏曲表演,因此出其手笔之作品,具有文学性、表演性兼得的特点。通观翁偶虹剧作,立意深刻,结构严谨,注重人物塑造,宜于舞台演出,这是翁剧能够受到广大群众喜爱的重要原因。新中国建立后,他人勤笔健,就职于中国京剧院编剧期间,编写了《将相和》、《窃符救赵》、《响马传》、《摘星楼》、《高亮赶水》、《桃花村》、《李逵探母》、《红灯记》等剧。

绘画戏剧

翁偶虹还是著名的脸谱绘画大师, 他认为脸谱的“五性”,是从创造中国文字是“六书”来的。使其成为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戏曲脸谱研究大家。

画戏的范畴,是从搜集、摹画、绘制开始,进而研究戏曲脸谱的艺术规律。翁先生对脸谱的爱好,基于他对花脸表演艺术的酷爱。孩童时代,他便从姨父梁惠亭先生和名票胡子钧先生学唱花脸。遇有粉墨登场,常烦盟兄刘连荣帮忙勾画。由于不甘旁人“彩画人头”之诮,遂尝试着自己拿起了画笔,揽镜濡染。稍长,从脸上勾画,激起探讨脸谱的来源、衍变及艺术个性的兴趣。为便于保存,发展为纸上临摹,分门别类,装帧成册;有特殊扮相的,还加画盔头、髯口、服饰,以准确地记其舞台风貌。

从那时起,“六戏斋”俨然变成了一间画室,彩笔鳞列,翰墨藻陈。翁先生常常午夜在茶楼戏园观赏杨小楼、尚和玉钱金福、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等诸京剧名伶的精彩表演,默记脸谱。不等戏散,便一溜儿烟地转回家门,挑灯拈毫,仔细摹画……京剧以外,他还临摹搜集了昆曲、山西梆子、汉剧、秦腔、川剧、绍兴大班等剧种的名家脸谱。与北昆侯益隆、郝振基、侯玉山,晋剧乔国瑞、张玉玺、彦章黑、马武黑、金铃黑,绍兴大班汪小奎、小恒珊等净行巨擘契交忘年,盘桓切磋。旦角脸谱,如北昆《棋盘山》的钟无盐、山西梆子《美人图》的丑姑姑等,亦收珊瑚于铁网,展珠玑于陋室。

钩奇之欲促发了探古之心。翁先生创办“辛未社”,邀请四九城票友弦管试声期间,辗转托人,数经周折,终于搞到了一部出自清宫升平署“供奉”之手的《钟球斋脸谱集》,共七十二帧。鉴其谱式古朴简洁,知为同光故物,于是理其破碎之迹,施碧研朱,珍重摹画……

从上世纪20、30年代起,翁先生陆续在当时的《剧学月刊》《戏剧月刊》《北平晨报》《新民报》上,撰写介绍、阐述脸谱产生、地位、性能、分类以及勾法的文章,影响甚广。在著述中,他第一次提出了戏曲脸谱的16种分类,阐明了脸谱构图的主、副、实、界、衬五色,以及引证出脸谱艺术的“六书”“五性”。还匠心独运地探讨出焦赞、张飞等人物,以主色“通天黑”代表“黑脸”的立体结构,为梨园界推崇和模仿。随着脸谱研究的渐次深入,绘制技法亦日臻精到,内外行均以拱璧视之。当时的书画名店“荣宝斋”曾以每帧银元20块的润笔费,请其绘制“四大金刚”“十二生肖”扇面两帧。并由吴幻荪建议,再烦其绘制屏条四幅,请四位翰林分别题字,陈列于“荣宝斋”书画之林,观者如织。此外,其所绘精品还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展出……在翁先生60余年的“画戏”生涯中,曾为李万春《十八罗汉收大鹏》设计了大鹏脸谱,为马连良《春秋笔》设计了檀道济脸谱,为李玉茹、王金璐《美人鱼》设计了周浔脸谱,为吴钰璋《强项令》设计了董宣脸谱等,构图新颖,令人叹为观止。

可惜的是,翁先生数十年来收藏的脸谱珍品,俱在十年浩劫中毁散殆尽。

主要著作

翁偶虹先生不仅是著名的戏剧家,还是难得的散文大家,其作品以优美醇厚的散文笔法,描述民国时期的北平市井和梨园行的境况,创造了一种令人流连往返的文字魅力。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许多翔实的戏剧史料、艺坛的轶事趣闻以及民国时期北平、上海、南京、天津等地的社会风情,是一部难得的、原汁原味的、平民戏剧家的自述。晚岁,总结其一生的创作实践,编撰有《翁偶虹戏曲论文集》和《翁偶虹编剧生涯》两部专著。此外还有《 翁偶虹剧作选》。

翁偶虹的《自志铭》写得很的经典,如下:

也是读书的种子,也是江湖伶伦,也曾粉墨涂面,也曾朱墨为文。甘作花虱子于菊圃,不厌蠹鱼于书林。书破万卷,只青一衿;路行万里,未薄层云。宁俯首于花鸟,不折腰于搢绅。步汗卿而无珠帘之影,仪笠翁而无玉堂之心。看破实未破,作几番闲中忙叟;未归反有归,为一代今之古人。

《翁偶虹看戏六十年》是先生60余年看戏经历的观感记录,涉及京、昆、梆、弋等剧种百余位知名演员,分成“菊圃掇英”、“歌坛忆旧”、“菊海拾趣”等板块,史料与品评俱见不凡。还配入200余幅珍贵的名伶史照。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人物 行业人物 杨七郎 单雄信 金少山 富连成 碧血桃花 玉壶冰 宏碧缘 王金璐 宋德珠 花碧莲 傅德威 白玉薇 徐和才 李和曾 破洪州 瓮头春 周和桐 严嵩 陆士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