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指我们用来描述个人人格特点的描述词。

人的五大特质

和悦性――人的脾气好、具有合作性、信赖人与易被激怒、脾气怪异、充满敌意相对。

外向性――人的外向、合群、健谈、喜欢社交与谨慎、内敛及害羞相对。

公正性――负责任、恪于职守、能被依赖与不可靠、粗心大意相对。

情绪性――人们易于冲动、担忧、焦虑和愤怒与墨守成规、缺乏创造力和无趣相对。

创造性――人们具有想象力,不墨守成规、具有艺术性的程度、与拘泥、没有创造性、教条相对。

五大特点并不是以重要的程度排序的,但最后一条在人际关系的亲密感中,在成功和满意度上不起作用,其余的都是影响我们社会化的个性特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作用。

奥尔波特的特质概念

奥尔波特的特质(trait)概念

我们已经看到奥尔波特认为完备的人格理论必然采用那些能够进行“生活的综合”的测量单位。在奥尔波特看来,这种测量单位是特质。为了便于描述人们可能具有的各种特质,奥尔波特和奥德伯特于1936年仔细考证了17953个一直用来刻画人的特征的形容词。然而,奥尔波特是肯定不会把特质和名称相等同的。对他来说,特质是真实的生物物理结构。1937年,奥尔波特说他并不认为那样:

并非每个特质名称必然包括一种特质,而宁可说是在全部术语的混乱状态后面,在各种判断的争执后面,除了经验观察的谬误和失败外,在每一个说明他的行为的恒常性的人格中,正是存在着真正的心理结构。

奥尔波特把特质定义为:“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同的能力,具有诱发和指导顺应与表达性行为的等同(意义上始终一致)形式的一种神经心理结构”。

特质说明了人类行为的恒常性。因而不会有两个具有完全性同的特质,每个人遇到的环境经验都是不会相同的。一个具友好特质的人对陌生人的反应与一个具有疑虑特质的人的反应是不同的。在这两种情况下,刺激都是相同的,但反应却不同,因为各个人具有的特质不同。或者正如奥尔波特所解释的:“同样都是火,它使黄油融化,但却使鸡蛋变硬”。

既然人们是根据他们的特质与世界抗衡的,那么人们的特质就要把各种经验组织起来。例如,如果一些人主要具有攻击性的特质,那他们在各种广泛的情境中也是攻击性的。特质必然导致他们的行动,因为人们只有根据自己的特质才能对世界做出反应。所以特质既能激发行为又可以指导行为。

显然,特质不能直接观察到,因此它们的存在必须通过推断。奥尔波特为推测特质的存在而提出了以下标准:

采取某种顺应模式的频率的特质的第一个标准。第二个标准是个体采取这种同样的行为模式的情景范围。第三个标准是他在保持这种行为的“偏好模式”中的反应强度。

只有继之获有同样个人(反应等同)的确定范围的刺激之后重复发生的具有同样意义(刺激等同)的行为,才能使我们对特质和个人先天倾向的推论成为必然。这些先天倾向并不总是积极的,但他们甚至在潜伏时期也是持久的,并且它们相对具有较低的激活阈限。

特质不是习惯 习惯比特质更具体。例如,一个人也许会有刷牙、勤换衣服、梳头、洗手、剪指甲等等习惯。然而,他具有这些习惯的原因是具有清洁这一特质。换言之,一种特质概括了许多特殊的习惯。

卡特尔的特质

A:个别特质与共同特质

他从个体与群体的角度区别了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个别特质(unique traits)两类特质。前者是一个社区或一个群体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共同特质虽然是所有成员都具有的特质,但其在个人身上的强度和情况不同,而且在同一人身上也随时间不同而异;后者是某个人才具有的特质。

B: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他从特质的层次上区分了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

前者是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能观察到的特质。它处于人格结构的表层,

后者是指那些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的特质。它处于人格结构的内部,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内部原因。

表面特质是从根源特质中派生出来的,一个根源特质可影响多种表面特质,一个表面特质都是由一个或多个根源特质引起的。表面特质是根源特质的表现形式。如,高学历(表面特质)是由智力、有恒心、勤奋等多种根源特质造就;而智力(根源特质)则可影响学历、职业、爱好等多种表面特质。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