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猴头菇,又叫猴头菌,只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猴蘑,猴头,猴菇,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燕窝、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鱼翅”之称。这种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称。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作为食用菌王国的珍品 , 猴头菇属于药食两用真菌 , 尤其是其医药方面的药用价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健脾养胃、安神、抗癌的功效 , 对体虚乏力、消化不良、失眠、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等症有特效。

简要介绍

形态

属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称。

概述

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又称:猴头菌、猴头、猴菇、猴蘑。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培殖技术

栽培条件

头菇的生活史从担孢子萌发开始,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单核菌丝体,但不能形成子实体。只有两种性别不同的单核菌丝,通过异宗结合后才能形成有生育力的双核菌丝。此时菌丝组织化,最后形成子实体。

生长发育条件:野生猴头菇多发生于森林不太稠密,空气较流通,湿度较高及20℃左右的环境条件。

1.营养

猴头菇属木材腐生菌,分解木材的能力很强。能广泛利用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及维生素等。人工栽培时,适宜树种的木屑是最经济而优良的碳源。而甘蔗渣、棉籽壳等也是理想的碳源。麸皮和米糠是良好的氮源,其它能利用的氮源还有尿素、蛋白胨、铵盐、硝酸盐等。

生长发育过程还要适宜的C/N比,菌丝生长阶段以25:1为宜;子实体生育阶段以35-45:1最适宜。此外,猴头菌在生长中还要吸收一定数量的磷、钾、镁及钙等矿质离子。

2.温度

头菇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4℃,最适温度为25℃左右,低于6℃,菌丝代谢作用停止;高于30℃时菌丝生长缓慢易老化,35℃时停止生长。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2-24℃,以18-20℃最适宜。当温度高于25℃时,子实体生长缓慢或不形成子实体;温度低于10℃时,子实体开始发红,随着温度的下降,色泽加深,无食用价值。

3.水分和湿度

培养基质的适宜含水量为60-70%,当含水量低于50%或高于80%,猴头菇原基分化数量显着减少,子实体晚熟,产量降低。对相对湿度的要求,菌丝培养发育阶段以70%为宜;子实体形成阶段则需要达到85-90%,此时子实体生长迅速而洁白。若低于70%,则子实体表面失水严重,菇体干缩,变黄色,菌刺短,伸长不开,导致减产;反之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5%,则菌刺长而粗,菇体球心小,分枝状,形成“花菇”。一个直径5-10cm的猴头子实体,每日水分蒸发量达2-6g。

4.空气

猴头菇属好气性菌类,对CO浓度反应非常敏感,当空气中CO浓度高于0.1%时,就会刺激菌柄的不断分枝,形成珊瑚状的畸形菇,因此菇房保持新鲜的空气极重要。

5.光照

猴头菇菌丝生长阶段基本上不需要光,但在无光条件下不能形成原基,需要有50lx的散射光才能刺激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阶段则需要充足的散射光,光强度在200-400lx时,菇体生长充实而洁白,但光强高于1000lx时,菇体发红,质量差,产量下降。

猴头菇子实体的菌刺生长具有明显的向地性,因此在管理中不宜过多地改变容器的摆设方向,否则会形成菌刺卷曲的畸形菇。

6.酸碱度

猴头菇属喜酸性菌类,菌丝生长阶段在pH2.4-5的范围内均可生长,但以pH4最适宜。当pH在7以上时,菌丝生长不良,菌落呈不规划状。子实体生长阶段以pH4-5最适宜。

栽培方法

(以袋栽培为例)

1.品种选择

栽培的主要品种有C9、H11、H5.28、H401、H801、Hsm。出菇快,产量较高的优良菌株主要有C9、H5.28。

2.栽培季节

猴头菇的栽培季节,应根据其子实体生长温度以16-20℃为最适宜的特点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一般春秋两季均可栽培,华南地区春季在2-3月开始接种,秋季以9-10月接种栽培为佳。

3.培养料的配制及装袋

培养料的配制:

1.培养料的配方:

① 棉籽壳50%,木屑30%,麦皮16%,石膏或碳酸钙2%,糖1%,过磷酸钙1%

② 草粉50%,木屑26%,麦皮20%,石膏或碳酸钙2%,糖1%,过磷酸钙1%。

③ 木屑69.5%,麦皮25%,黄豆粉2%,石膏或碳酸钙2%,糖1%,尿素0.5%

配制时,先将主料拌和均匀,再将其它辅助料如石膏粉、过磷酸钙或糖等溶解于水后,缓慢喷洒入培养料中,料:水=1:1.2-1.5,使含水量达到70%左右。拌料后,将料堆成堆稍闷半小时,使料充分湿润,而且吸水均匀,防止干湿不匀现象。因为猴头菇喜欢酸性,培养料中不宜加石灰,使料的pH控制在4-5之间。

2.装袋:前装培养料的塑料袋规格不一,但以15×55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常用,每袋可装干料0.2-0.25kg。装料前先将袋口一头用线绳扎好,装料时将料压实,上下松紧度要一致,且袋口要擦干净,以避免杂菌从袋口侵入。装满料后,从中央打上通气接种孔,再用线绳将另一口扎紧。

4.培养料的消毒:

采用高压消毒灭菌,也可采用常压灭菌,当温度达到100℃后,保持14h以上,停火后再密闭4-6h。

5.播种发菌

待料温降至30℃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每袋接5个穴,接种后,将菌筒搬入培养室,按“井”字形堆叠发菌,培养室内温度维持20~25℃,空气湿度65%左右,遮光培养。于菌丝生长旺盛期(接种后15天左右),温度降低至20℃左右。经20-28天培养,菌筒的菌丝基本长满,应及时将菌筒搬入菇棚进行催蕾出菇。

管理

6.出菇期管理:

丝长满后,应进行条件改变处理,加大温差,给予散射光,并进行立架出菇。

1.调节温度:实体形成后,温度应调节在14-20℃之间,以利其迅速生长,温度过高时,应早、晚开窗及时通风降温,以防子实体生长缓慢,应适当增加温度,促进其生长。

2.保持湿度:水应掌握“勤喷、少喷”的原则。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90%左右。湿度过大,会引起子实体早熟,质量差;湿度过低,生长缓慢,易变黄干缩。

3. 加强通风换气:持空气新鲜是促进子实体形成的主要条件之一。如果通气不良,CO过多,易出现珊瑚状畸形菇。

4.掌握适宜光线:头菌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若光线不足,子实体原基不易形成,对已形成的子实体,甚至造成畸形菇。但要防止阳光直晒。

7.采收:

一般猴头生长7-10天,当猴头菌刺约0.5cm时,即将产生孢子前及时采收。猴头采收后,清理菌袋菇根和老菌皮,扎紧袋口,继续培养10天左右即或形成第二批菇。一般管理好可采收3-4批菇,生物转化率达90-115%左右。

8、关键技术

(1)装料、接种、培养猴头菇的人工栽培主要是用瓶栽和塑料袋栽培。瓶栽即用750毫升的菌种瓶和水果罐头瓶装料,每瓶装料0.15~0.2干克(折干料重),边装料边将瓶子在地上轻轻叩动,使瓶内培养料上下松紧一致。料要装至瓶日,不要装得太浅,否则会形成辆长头小的子实体。瓶口不要塞棉塞,棉塞一方面易感染杂菌;另一方面,棉塞易与子实体原基相连,拔棉塞时会伤害子实体,改用一层中间打孔的塑料膜和三层报纸封口。

塑料袋栽培有小袋式和长袋式两种方法。小袋式是用12厘米 X 27厘米塑料袋装料,每袋装料0.2千克(折干料重),袋口套颈圈。长袋或用 12厘米X 50厘米的塑料简装料,每袋装料0.4千克(折干料重),两头套颈圈。袋口的封扎方法同瓶栽法。

料装好后,菌种瓶放在 1.47 X 105帕压力下灭菌 1.5小时;菌种装置于9.8 /104帕压力下灭菌 3~ 3.5小时,或采用常压灭菌6~8小时。灭菌后待瓶、袋冷却,即可进行接种。

接种在无菌室或接种箱内进行,批取蚕豆大的菌种块从瓶、袋口接入,长袋式栽培的两头都要接种。接种完毕,移到保温性好的培养室培养发菌。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2一24℃,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一般30天左右长满瓶、袋,待菌丝长满或已有部分原基出现时,移入栽培室。

(2)出菇管理瓶栽和袋栽的均垒成墙式出菇,底部垫一层砖,将菌种瓶、袋横放在砖上,码4一6层为宜,为防止子实体长出瓶、袋口后相互之间连生在一起、上层与下层的瓶、袋口应反方向放置,去除瓶、袋口包扎物,袋栽的去除颈圈,袋口自然收拢不撑开。出菇阶段温度应控制在 15~20℃范围以内,最高不能超过22℃。温度高,子实体生长快,但球小、色黄,而目易腐烂。温度低于 14℃或高于 25℃,子实体均很难形成。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之间,湿度高于95%,袋口容易染菌。子实体也易霉烂;低于70%,子实体干缩变黄。室内要注意通风,早晚计窗换气。出菇期间,要给予适当的散射光。子实体长出后一般经7一10天即可采收,采收后7~10无菌丝恢复生机,又可长出子实体。一般每瓶、袋可采收2~3次,但产量主要还是取决于第一潮。整个生长周期为50一60天。

(3)采收子实体充分长大,菌利长度在0.5厘米以内,孢子大量弹射前进行采收。此时菇体鲜重最高,子实体洁白,风味佳,没有苦味或仅有轻微苦味。如茵刺伸长到1厘米以上,则味苦,风味差。

采收时用小刀自袋口将子实体取下,柄留1一2厘米以利下一次采收;也可直接将菇体带柄拧下。

采收的鲜菇放在垫有纱布的筐内,随即销售或烘干、晒干。

地理分布

猴头菇是食用蘑菇中名贵的品种。野生猴头蘑多生长在柞树等树干的枯死部位,喜欢低湿。东北各省和河南、河北、西藏、山西、甘肃、陕西、内蒙古、四川、湖北、广西、浙江等省(自治区)都有出产。其中以东北大兴安岭,西北天山和阿尔泰山,西南横断山脉,西藏喜马拉雅山等林区尤多。黑龙江省海林市,是享誉全国的中国猴头菇之乡。海林位于黑龙江的东南部地区,长白山的余脉处。其充足的日照和适宜的昼夜温差,很适合猴头菇的生长。猴头菇在海林已经形成产业化,目前海林的产量已经占比全国的四分之一。是猴头菇最大的产区。

相关知识

在过去猴头菇一直都是野生的,多产于大山林中的荫蔽处。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到深山密林里采集野生猴头菇作为食品和药物的习惯。据说,至今在河南伏牛山一带的群众中还流传着唐代士卒在山林中采食猴头菇的故事。

选购猴头菇:新鲜时呈白色;干制后呈褐色或淡棕色。一些人工栽培的猴头菇,以形体完整、茸毛齐全、体大、色泽金黄色者为主要标志。

主要价值

营养功效

在菌类蔬菜里面,是比较少见的一种,也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被列入八大山珍之一。猴头菇具有很好的使用功效,具有营养与药用的结合。

古有“山中猴头,海味 燕窝”之说。猴头与鱼翅、熊掌、燕窝并誉为四大名菜。猴头是深山老林中的一 种大型肉质菌,喜欢生长在阔叶树干断面或树洞中。幼小时呈白色,成熟后则变 成毛茸茸的黄棕色,从形色上看很像毛猴的脑袋,故而得名。猴头菇为齿菌科植物猴头的子实体。我国华北、东北、中南和四川、云南、甘肃、浙江等地均有分布,夏秋季采收。人工培育的子实体待菌龄到3个月以上,子实体长成时取下,晒干或鲜用。性味:味甘,性平。功能 :补脾益气,助消化。

营养与药用猴头菌的营养成分很高,干品中每百克含蛋白质 26.3 克,是香菇的二倍。它含有氨基酸多达 17 种,其中人体所需的占 8 种。每百克猴头含脂肪4.2 克,是名副其实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另外还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猴头菇有增进食欲,增强胃粘膜屏障机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提升白细胞等作用。故可以使人体提高对疾病的免疫能力。猴头还是良好的滋补食品,对神经衰弱、消化道溃疡有良好疗效。在抗癌药物筛选中,发现其对皮肤、肌肉癌肿有明显抗癌功效。 所以常吃猴头菇,无病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有病可以其治疗疾病的作用

营养元素含量(每100克)营养元素含量(每100克)
热量13 大卡1.2 毫克
37 毫克19 毫克
8 毫克5 毫克
碳水化合物1.9 克纤维素1.2 克
维生素C4 毫克1.8 毫克
蛋白质2 克1.28 微克
维生素E1.46 毫克1.4 毫克
烟酸1.2 毫克脂肪1.2 克
1.06 毫克核黄素1.04 毫克
1.03 毫克硫胺素1.01毫克

食疗价值

药性

性平、味甘。利五脏,助消化;具有健胃,补虚,抗癌,益肾精之功效;

成分

含挥发油、蛋白质、多糖类、氨基酸等成分。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抑制作用,能抑制其脱氧核酸的合成,阻止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和尿嘧啶核苷酸的掺入,其作用强度与其浓度有关。

附方

①猴头汤:猴头菇60g,以温水浸软后,切成薄片,加水煎汤,稍加黄酒服。

本方取猴头菇补脾胃、助消化。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②猴头鸡汁汤:鸡1只,500克左右,切块,煮汤取汁,将猴头菇150g切片,放入汤中煮熟食。亦可将猴头菇、鸡肉共煮食。

猴头菇与鸡肉共煮食能养血益气。可用于神经衰弱,头昏心悸,失眠,体倦乏力,有气血虚弱表现者。

③猴头白花蛇舌草汤:猴头菇、白花蛇舌草、藤梨根各60g。加水煎汤服。

本方三物均对实验性肿瘤有抑制作用,都常用于消化道肿瘤(以猴头菌丝体制成的猴头片,单用亦有疗效,可改善症状,或提高免疫力,缩小肿块),故配伍应用以增强疗效。用于胃癌、食管癌、贲门癌和肝癌等症。

适宜人群

低免疫力人群,高脑力人群;对菌物食品过敏者慎用。婴儿和老人均可食用。

有心血管疾病、有胃肠病的患者更应食用猴头菇。

烹饪指导

由于猴头的来源比较充足和烹饪事业的发达,不少菜系的猴头菇菜谱名目增加,不但有传统菜,还有创新菜。例如辽宁菜的猴头扒熊掌、猴头炖飞龙;吉林菜的珍珠猴头;黑龙江菜的鸭腿猴头蘑;北京菜的松树猴头;河南菜的戴帽猴头蘑;以及其他菜系的猴头扒菜心、白扒猴头、红烧猴头、香卤猴头、清汤紫菜烩猴头、猴头蘑炖鸽子、猴头炖鹌鹑、山鸡猴头砂锅、滑炒鸡丝猴头、猴菇鸡片、猴头酿鸡、芙蓉猴头、云片猴头、御扇猴头、清烩鹿尾猴头等等。

诸多猴头佳肴各有地方风味。像辽宁菜的传统名食猴头扒熊掌,造型美观,汁浓味香。这道佳肴的制法是,把猴头、熊掌分别泡发后,再分别加鸡汤、酱油、葱、姜、糖、料酒、味精等辅料蒸熟。把熊掌放置盘中,周围摆放切成片状的猴头。把这样的猴头、熊掌原状置入勺内,勺内预先倒进蒸制猴头、熊掌的原有汤液,慢火煨透,勾芡,淋油,装盘即成。

食用量

干猴头菇每次约20克

选购

猴头菇以个头均匀,色泽艳黄,质嫩肉厚,须刺完整,干燥无虫蛀,无杂质的为质量好。在外观上,猴头菇菌丝成白色、稍发暗,培养基不丰富时呈节状生长,气生菌丝少,爬壁力弱。

1、菇体:猴头菇菇体完整,形状如猴头,呈椭圆形或圆形,大小均匀,毛多细长,茸毛齐全为佳,菇体干燥为上品;劣质:菇体残缺不全,菇体大小不均,形状不规整,毛粗而长次之

2、颜色:猴头菇呈金黄色或黄里带白为佳;色泽黑而软次之,有的伪劣品为了增白,用硫碘或化学药剂处理成不正常的白色,这种菇食后对人体有害无益,不可选购。

3、好的猴头菇不烂、不霉、不蛀;凡有烂、霉、蛀者,也不宜选购。

作用

猴头菇性平、味甘。利五脏,助消化;具有健胃,补虚,抗癌,益肾精之功效;主治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神经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晕、阳痿等病症。并对治疗肠癌有辅助作用。年老体弱者食用猴头菇,有滋补强身的作用。

1、猴头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一种优良食品;

2、猴头菇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缓衰老。

3、猴头菇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调节血脂,利于血液循环,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

4、猴头菇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糖体,能助消化,对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人瞩目;

5、猴头菇含有的多糖体、多肽类及脂肪物质,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

食用方法

食用猴头菇要经过洗涤、涨发、漂洗和烹制4个阶段,直至软烂如豆腐时营养成分才完全析出。另外霉烂变质的猴头菇不可食用,以防中毒。

干猴头菇适宜用水泡发而不宜用醋泡发,泡发时先将猴头菇洗净,然后放在冷水中浸泡一会,再加沸水入笼蒸制或入锅焖煮,或放在热水中浸泡3个小时以上〔泡发至没有白色硬芯即可,如果泡发不充分,烹调的时候由于蛋白质变性很难将猴头菇煮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将猴头菇泡发好了,在烹制前也要先放在容器内,加入姜、葱、料酒、高汤等上笼蒸或煮制,这样做可以中和一部分猴头菇本身带有的苦味,然后再进行烹制。

中药用材

采集

该品为齿菌科真菌猴头菌的干燥子实体。采收后,洗净,晒干。

性状

该品形似猴头,呈不规则块状,直径3.5~10cm,基部狭窄。表面浅黄色至浅褐色。子实体着生于菌剌上,菌刺长圆筒形,下端尖锐,长1~3cm,直径1~2mm,体轻,质软,易纵向撕开,断面浅黄至浅褐色,疏松。气香,味甘。

鉴别

①该品粉末浅黄至浅褐色。孢子近球形至球形,透明五色,直径5.7~7.6um,表面平滑。担子众多,呈弯曲丝状。

②取该品粉末1 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猴头菇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8u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茚三酮丙酮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Ⅸ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3.0%。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1.0%(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Ⅸ K)。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Ⅹ A)测定,不得少于40.0%。

炮制

除去杂质,纵切成片。

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脾、胃、心经。

功能与主治

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安神益智。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失眠多梦。

用法与用量

25~50g。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琼浆

猴头菇琼浆是一种高功能的菌物性饮品。采用的独特的细胞破壁和溶壁技术,将猴头菇细胞所含的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菌物多糖、矿物质营养元素释放出来,使人体细胞最大程度的直接吸收这些营养,达到了细胞营养品的标准。与国际市场上流行的猴头菇颗粒剂、片剂和胶囊产品等相比,猴头菇琼浆采用的浆剂形式,保留了鲜猴头菇的高生物活性,使其药理的疗效更为突出。琼浆的创新在于,第一:解决了鲜菇的保鲜问题;琼浆在常温下的保存时间已远远超过24个月。第二,采用溶壁生物高新技术,解决了人类消化道系统对菌物营养的吸收问题。使身体的实际吸收能力,增强了10倍以上。该品通过皮肤可以直接吸收(皮饲)。第三,解决了我们人类吃菇难的问题。改吃为饮,方便快速。作为应急情况下粮食的替代品,每50毫升琼浆相当一顿饭的能量,饮后30-60分钟可恢复体能。一些有关琼浆的研究报告,已经发表在国内的一级学术刊物上,比如:鲜猴头菌口服液益智保健功效初步研究(王利丽、郭红光等,菌物学报,2011年卷30(1):第85-91页)。

特点:

【选料珍稀】:猴头菇是珍稀大型食药兼用真菌,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室贡品,该品精选新鲜猴头菇子实体为原材料,经玛西蒙专利技术精制而成。

【养护肠胃】:具独特的消化道系统保护、调理和修复功能:可助消化、益肝脾,解饥解渴、消除宿毒等多重功效。对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者,饮用该品后能迅速止呕,食欲可得到明显改善。

【增免疫力】:猴头菇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尤为突出,长期饮用该品,可提高人体对SARS,禽流感,流感等疾患的抵抗力,是预防上述疾病的理想新武器。猴头菇抗肿瘤,特别是胃癌,医学界已有定论。对放、化疗的肿瘤患者在术前一周开始食用该品,可起到显着的术前保护和术后哦康复作用:对方、化疗过敏或体弱患者其效果尤为明显。

【益寿抗衰】:猴头菇对神经衰弱、失眠有特效。日本学者提出,猴头菇所含“ ;-D-葡聚糖”和神经细胞促生因子(NGF)。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长和再生,对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有良好效果。所以,该品亦是益寿抗衰的新型营养健脑食品。

猴头菇

头菇是药食两用的真菌,因外形像猴子头而得名。它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长期以来,人们把它与燕窝相提并论。猴头菇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能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等疾病,民间有“多食猴头,返老还童”之说。

野生猴头菇多生长于森林不太茂密、湿度较高、温度在20℃左右的环境中。猴头菇属木材腐生菌,能够分解木材,并吸收其中的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及维生素等。

成对出现有典故

采集野生猴头菇的人发现它有个非常奇特的生长规律:远程成对而生。也就是说,你看到一棵树上有只猴头菇,看清楚它的朝向,往相对的方向仔细看,在不远处的树上必定还能找到另一只猴头菇,这个方法屡试不爽。

据说,当年孙悟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时,花果山上有一对年轻的猴子彼此安慰和照顾,产生了爱情。一只失恋的狐狸被嫉妒冲昏头脑,投诉了他们,于是他们被流放到边塞宁古塔(旧城在今黑龙江省安宁县)。由于不适应那里的寒冷,他们双双被冻死。临死前,他们选择了两棵相距不远,能够彼此相望的柞树作为最后的归宿。他们死后化作猴头菇,在兴安岭的大森林里,依然相依相伴、成对出现。

美发功效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抗疲劳,抗氧化,抗突变,降血脂,抗衰老,补益脾胃,充养气血.

临床试验表明

猴头菌用于治胃溃疡、,病人服用猴头菌后,自觉症状改善,食欲增添,疼痛缓解;对部分肿瘤患者,还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缩小肿块,延长生存期的良好效果。可以帮助以下人群:

①防治胃溃疡和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的食少体倦,腹胀,腹痛等症,尤其适用于防止胃病复发,缓解因胃炎引起的腹部疼痛;

②胃肠炎疾病及肝炎患者有辅助治疗,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大有裨益;

③适合食欲不佳,胃肠功能紊乱以及经常不能按时进餐,常吃快餐的职业人群

适合人群

老少皆宜。有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患有咳喘的人均可食用。适用量:每次5-10克。

历史传说

由来传说

传说,当年孙悟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岁月里,花果山上的群猴没有了依靠,像群没了娘的孩子,失去了往日的欢乐。一对年轻的猴子在没有了欢乐的日子里经常地彼此安慰和照顾,互赠野果、互相抓虱子,一同到溪边饮水,一起在山崖上眺望远方,在他们彼此相望的忧郁眼神中,有了爱的光芒。他们从此不再忧伤,他们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然而,冬天来临了。他们没有经历过北方的冬天,他们一点适应准备也没有。过冬的茸毛还没有来得及长出来,大雪已经封山了。满山遍野一片白茫茫,只有还没落干净的树叶在枝头摇摇摆摆,摇摇欲坠。他们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还要逃避虎豹豺狼还有狗熊的追杀,只好躲在树上在瑟瑟的寒风中发抖。他们不忍分离,但是也不能蹲在一棵树上。

他们苦苦地等待春天的到来,可是他们也渐渐地知道他们过不去这个冬天了。于是,他们选择了两棵相距不远彼此可以相望的柞树作为最后的归宿。这两棵树是他们费心多日找到的,一棵树丫被风刮裂了,另一棵的一枝树枝是枯枝,他们躲在受伤的树丫处,一旦有别的动物跳上来树枝就会折断,把它摔下去。他们两个躲在树上相互凝望,用眼神进行着心灵的交换,他们在寒冷和饥饿中互相守望着,他们在等待春天温暖的阳光照射进森林里的希望中慢慢地冷下去、冷下去,化作满天的雪花弥漫在兴安岭大森林的空气里、泥土中。他们永远地去了,他们却又永远的回来了。他们采集天地灵气变作猴头菇回来了。在兴安岭的大森林里,他们依然相依相伴成对出现,那聪明、智慧、机灵的猴头在林间成双成对、时隐时现。多于栎等阔叶树立木上或腐木上、特别是柞树上栖息,且常蹲于立木受伤处,少停顿于倒木。

乾隆皇帝与猴头肴

乾隆日常用膳的食单里,每天都要有猴头肴 乾隆时期的御膳风味,主要与乾隆本人的饮食习惯有关。从清宫膳食档案中乾隆的日常食单来看,有满菜,也有汉菜;有北方风味,也有江南风味。但不管它什么风味,都必须用上猴头菜。《乾隆四十四年五月节次照常膳底挡》中记载的乾隆日常用膳的食单里,每天都要有猴头肴。

据史料记载,乾隆南巡期间曾到常州,天已午时,常州府已备好宴席恭候,酒席丰盛,唯一没有猴头菜肴,于是乾隆帝便令御厨速做一道猴头菜肴奉上。乾隆对众臣称∶“猴头殊可口,胜燕窝熊掌万万矣,长食轻身延年。”在他执政期间,东寻盛京,朝圣曲阜,南游苏扬,西歇五台,视察京都……所到之处,膳事盛况空前。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专做猴头肴的御厨带到哪里。有认认为乾隆皇帝的健康长寿、睿智聪慧,和他常食猴头肴有密切关系。

乾隆曾举办过创始于康熙年间的“千叟宴”,“千叟宴”本来没有猴头肴,由于乾隆喜欢吃猴头,他便口谕“千叟宴”加入猴头肴。据《乾隆膳席》记载: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在香山庆贺皇太后七旬圣寿而赐三班九老的筵席;乾隆丙申年(1776年)平定金川,为皇太后幸宁寿宫而赐有功将军及军机大臣的筵席;乾隆壬寅年(1782年)为四库全书第一部缮录告竣而赐总栽、总纂、总校、分校等官员的筵席;乾隆五十年(1785年)举国大庆而举行的“千叟宴”等都有猴头肴。

此外,在乾隆时期,是避暑山庄的全盛时期。无论从其营造规模和庄中活动来看,都是最活跃的。乾隆在避暑山庄时,因各处游乐,没有固定的就餐场所。他常吃的食品主要有烤鹿、烤豹肉、熏锥、熏兔等野味,也常吃鸭、鸡、鸡蛋、猪肉、羊肉等制成的菜。但他最喜爱吃的就是猴头肴。据有关资料记载,乾隆二十五年,乾隆和阿哥们在53天中,每日平均食羊27只多、56斤猴头。还经常在筵席时,把猴头赏给外国使节或蒙古王公。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自然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