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通过研究生物钟,目前已产生了时辰生物学、时辰药理学和时辰治疗学等新学科。

可见,研究生物钟,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对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起着促进作用。人体随时间节律有时、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性节律。例如人体的体温在24小时内并不完全一样,早上4时最低,18时最高,但相差在1℃以内。人体的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改变,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矫正节律可以防治某些疾病。

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生物节律,来安排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减轻疲劳,预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所谓智力生物节律,就是人一天中有时记忆力好,有时则差,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人早上5—9时记忆力好,而另一些人则是晚上记忆力好等等)。反之假如突然不按体内的生物钟的节律安排作息,人就会在身体上感到疲劳、在精神上感到不舒适等。

定义

能够在生命体内控制时间、空间发生发展的质和量叫生物钟。

地球上的所有动物都有一种叫“生物钟”的生理机制,也就是从白天到夜晚的一个24小时循环节律,比如一个光-暗的周期,与地球自转一次吻合。生物钟是受大脑的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简称SCN)控制的,和所有的哺乳动物一样,人类大脑中SCN所在的那片区域也正处在口腔上腭上方,我们有昼夜节律的睡眠,清醒和饮食行为都归因于生物钟作用。

功能

概述

生物钟有四点功能:提示时间、提示事件、维持状态和禁止功能。

提示时间

是指你在一定的时间必须做某事,到了这个时间,你就自动会想起这件事来,比如你想明天早上6点起床,到时你会自动起来。现实生活中有大部分事物都是时间提示起作用的,比如几点上班、某时会见某人、爱人生日的献花、愚人节、赶某趟车等等。

提示事件

是指当你遇到某事时,生物钟可以自动提示另外一个事件的出现。比如有人拜托你将一件东西给甲,当你遇到甲时,生物钟这一功能就会自动起作用,使你马上想到这个托付的东西来。用得最多的是看到某事时,在你的大脑里所依次产生的那些“忆块”(回忆的一种),比如看到熊猫,你就会想到:它是中国的国宝、它喜欢吃竹子、它是中国作为友好象征出使国外的使者等等忆块。再比如当你看到一道难题时,你就会调动很多忆块,在一些规则的组合下,去求解它,这一连串的事情必须启动你过去很多年时间里所学到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不会平白无故地出现在你的大脑的,它们必须在生物钟的该功能作用下才可依次出现在你的大脑里。

维持状态

是指人们在作某一事时,能够使人一直做下去的力量。比如上8个小时的班,就是生物钟这一功能的结果,又比如人的眼睛观看某一事时,能够聚精会神地看,也是它的结果,当注意力从视觉转向听觉时,也是生物钟作用的结果,那是提示事件功能在起作用,但是,你要听完一堂课,你就必须用生物钟的该功能才能听完,否则你就会瞌睡不已,甚至逃课。这种维持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断续的维持,比如你和你爱人的家庭的维系就是断续的,因为你不能长期呆在家里无所事事,你必须去工作,去交结,去谋取。

禁止功能

是指机体某个功能或行为可以被生物钟终止。比如说看到一个恐怖的事件(如地震),你无论在做什么,都有可能产生逃跑,这种逃跑就是对前面所做事物的终止。再比如说你在专心专一上网,结果你老爸打来了,你对上网的终止就是生物钟的功能在起作用。如果没有这种作用,一个人就会出现永不停顿的做事,比如睡觉,如果没有这种终止,这个人就会长期睡下去,成为植物人。植物人发生的原因可能与此功能的失控有关。

相对这四点功能,在人的大脑里有对应的四个中枢:时间中枢、空间中枢、功能中枢和终止中枢。

肺病治疗

科技日报伦敦3月20日电 (记者刘海英)人们对生物钟机制并不陌生,地球上几乎所有生物的生理节奏都会受到该机制的影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在《基因与发育》期刊上发表论文称,他们研究发现,小鼠肺组织的抗氧化防御通路会因生物钟机制影响而有节律地开启或关闭,利用这一节律,或可有效提高慢性肺部疾病的治疗效果。

研究人员称,受生物钟影响,小鼠肺叶中与抗氧化防御通路相关的基因会按照一定的时间节律打开和关闭,这一节律性活动使得小鼠肺部能够承受日常污染物的侵袭。实验表明,小鼠肺部在夜间时段所受到的氧化和纤维化损伤会更严重,而据此节律来给小鼠定时服用抗氧化复合萝卜硫素,会显着降低小鼠肺组织的纤维化程度。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下一步将研究人体肺组织是否也有类似的抗氧化防御通路节律性活动。如果这种节律机制也适用于人类,则对于一些氧化、纤维化肺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根据肺组织生物钟节律服用药物,可增强药物的有效性,这意味着服用较少剂量的药物即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降低服药引起的副作用。

特征

生物钟有点象开汽车:人什么时候上车,开车到哪里,踩多久的油门,到达后的一脚刹车。

遗传的实质是生物钟上的记块的释放,进化的实质是染色体的变异,退化的实质是染色体功能的关闭。比如人的盲肠和人类的尾巴,都退化了,但是都有痕迹,它们的生物钟的子钟还是存在于那个部位,只是功能没有了,被母钟关闭了;所有器官,只要不用,其功能都会退化,不仅仅是盲肠,退化以后的器官,第一是器官缩小,第二是功能消失。由此看来生物钟具有两面性:器质性和功能性,器质性决定器官的性质,主要是决定器官的大小、形状和细胞数量,功能性决定器官功能的发挥程度、功能的有无、分泌功能物(如各种酶和素)的多少。

DNA是指起遗传作用的螺旋体,生物钟是DNA和它周围所附带的蛋白质等物质。

DNA分两种:一是“端点”,也就是DNA上分支的交叉连接部位,这个端点控制着基因的发生时间和顺序,试设想一粒种子,放在土里,没有一定的原块(外界条件)的刺激是不会发芽生长的,一旦条件足够,端点就被激活,端点指令DNA依次解码,如果没有这种控制,基因就会各自为战。

人的生长发育行为的产生,都是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什么时候停止生长,什么时候产生性欲,什么时候分娩,什么时候停经等等这一切都是一个人按时按刻来完成的,没有一个不是生物钟的体现,所以DNA就是生物钟,是它决定一个人的一切生理进程。如果DNA所决定的这些按时按刻出现的东西都不属生物钟的范畴,那就没有人体生物钟了。

再来看看生命过程(智能过程)生物钟是怎么发挥作用的,老师或父母将你的名字告诉你并告诉你怎么写,以后,在你的一生中,只要问及你的名字或必须签上你的名字的地方,你都可以准确无误的书写或报上名来,这一过程中,你的名字首先是一种刺激,使你的感官接受了这一信息并被储存在大脑里,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你的名字就是一种储存在记库的记块,一旦有人呼叫你的名字,这种刺激就会将你的大脑和听觉中枢等很多中枢沟通,生物钟的提示事件功能马上就会将你的名字从记库中调出来,调出来的这个忆块(实际上就是一块仅仅包含你的名字信息的东西),被放到思维中枢,它的存在,使得思维中枢不可以产生其它思维,此时的思维中枢因为过去的习惯或其它原因,使你产生回答或看着呼叫者,产生回答不一定每次发生,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必须发生,比喻你妈叫你,你的上级领导叫你,或在非常时期叫(如发生突发性事件,叫你赶快离开),这些情况下你都会不由自主地回答这种叫唤,但是,很多场合下,你对这种叫名行为都是抱着报以微笑或目视对方来回答,以上情况的发生必定产生了四种思维规则:一种是习惯性回答,每叫必答,这种规则的产生是幼时形成的;一种是微笑规则对应叫名行为,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规则;另一种是沉默规则,一般是应对无关紧要的人的叫唤;还有一种是突然叫唤规则,这种规则使人必须回答。生物钟按照这四种规则去自动应对叫唤人。

生物钟分为母钟、子钟和孙钟。母钟是受精卵携带的那条染色体。生物个体就是以母钟为蓝图进行分解、合成的,该母钟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母钟的分裂是一定的,不是无止境的分裂下去,母钟在人类一般是分裂5次产生24条与母钟一致的体染色体,以后人类的所有器官都在这24条子钟下面分裂产生,母钟在分裂时,就已经严格地将24条子钟各自应该怎么释放、怎么解码、解哪些地方的码等等都安排好了,24条子钟就开始各行其是了,造肝的造肝,造的造肾,造心的造心,同时各自功能的发挥也开始进行,一个新的个体产生了。这就象一个母亲生下几个双胞胎儿子,儿子们就各发展各的了,但是作为一个大家庭来说,双胞胎们会有相互影响的一方面,直到长大在他们中都可以看到整个家庭的痕迹,但是他们又各有秋千、各不相同。

不要忘记了,现在谈的母钟,不是纯的DNA的概念,应当时刻记着该母钟的外面有细胞膜细胞质核膜,还应该记着细胞质里的高尔基体等物质。母钟的分裂不是单一的,是连着细胞膜等等一起分裂的。精子所携带的XX或XY染色体进入卵细胞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结合一般现在称为“合子”,合子里首先只有一对染色体,在人类,它们开始参照这一对染色体进行复制,生成23对体染色体,这时的这个卵细胞本文称为“母钟”,母钟开始分裂,每分裂一次,就产生一个新的“子钟”,每个子钟都是一个携带某方面遗传信息的、完整的、与母钟在个体、大小、功能上完全不同的新的细胞了。

生物钟怎样参与思维外界刺激人体产生感觉(感块),感觉使人产生去记(记块),生物钟提示功能使人产生回忆(忆块),忆块被放到思维中枢,通过“规则”进行组合产生思块(思维),思块进入行为中枢使人产生行块(行为和语言)。这个过程就是人体的智能过程。看来,生物钟是通过控制回忆过程来实施对智能过程的控制的。

生物钟研究

人体随时间节律有时、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性节律。例如人体的体温在24小时内并不完全一样,早上4时最低,18时最高,相差1℃多。人体的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改变,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或危险信号,矫正节律可以防治某些疾病。

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生物节律,来安排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减轻疲劳,预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所谓智力生物节律,就是人一天中有时记忆力好,有时则差,有一定的规律,如有的人早上5—9时记忆力好,而另一些人则是晚上记忆力好等等)。反之假如突然不按体内的生物钟的节律安排作息,人就会在身体上感到疲劳、在精神上感到不舒适。BY--Starblacker有趣的生物钟现象许多生物都存在着有趣的生物钟现象。例如,在南美洲的危地马拉有一种第纳鸟,它每过30分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子,而且误差只有15秒,因此那里的居民就用它们的叫声来推算时间,称为“鸟钟”;在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报时虫,它每过一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在那里生活的家家户户就把这种小虫捉回家,看它变色以推算时间,称为“虫钟”。

在植物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在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叶子每隔两小时就翻动一次,因此当地居民称其为“活树钟”;在南美洲的阿根廷,有一种野花能报时,每到初夏晚上8点左右便纷纷开放,被称为“花钟”。不仅如此,微小的细菌也知道时间。据美国最新的《自然》杂志介绍,某些单细胞生物体内不仅存在生物钟,而且这些生物钟十分精确。

人体内的“隐性时钟”万物之灵的人类,同样受着生命节律的支配。什么是人体生物钟?有人把人体内的生物节律形象地比喻为“隐性时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经期等,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奏等。人体内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种,生物钟根据大脑的指令,调节全身各种器官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

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上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他们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病人的病症、情感以及行为的起伏中,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大约过了20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大学的阿尔弗雷特·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考试成绩后,发现人的智力是以33天为波动周期的。于是,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出了三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被形象地喻为一曲优美的生命重奏。到了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生物钟:人的第三只眼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传统的观点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于具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与暗,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黑素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褪黑素是由松果腺所分泌,因此生物钟也应该位于松果体上。

后来产生了外界信息所导致的外源说、生物体内在因素决定的内源说和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说等。

外源说认为,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美国学者弗兰克布朗博士认为,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场变化、宇宙射线,其他行星运动周期、光的变化、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变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

内源说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对夜间活动的仓鼠的试验表明,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如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条件下,仍然有相似的节律。人在恒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因此,人的生命节律是由人自身的因素造成的。

综合说是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

12个生物钟基因:揭开生物钟神秘面纱

据专家介绍,人类已经发现了12个与生物钟相关的基因,生物钟不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在治疗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71年英国科学家在其研究的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特殊果蝇,它的生物钟只有21小时。科学家花了14年时间,直到1985年才找到了引起这个果蝇生物钟异常的基因。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发现与生物钟相关的基因,这个基因被命名为period———“周期”。科学家一直试图克隆该基因在其他物种,尤其是哺乳动物的类似基因,但一直未能成功。1997年《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科学家通过对上万只实验鼠的研究,发现了一只实验鼠的生物钟周期是27小时,并定位克隆了这个核酸发生变异的基因,命名为“时钟”基因—ClockGene。

与此同时,孙中生博士等为了克隆乳腺癌基因,对17号染色体基因进行大规模的筛选。他们发现,其中有一个基因与果蝇的生物钟基因“周期”呈现一定的序列类似性,因此假设该基因是果蝇“周期”在哺乳动物中具有同等功能的类似基因。通过动物实验,他们发现“周期”基因有24小时表达节律,同时该基因的表达能随光周期的改变而变化。这一发现因揭示了生物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10大科技突破之一。

近年,国际上对时间生物学研究十分重视,提出了时间病理学、时间药理学和时间治疗学等概念,生物节律已成为研究临床、预防及基础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中科院计划在我国建立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时间生物学研究基地,推广时间生物学在我国医学临床的应用。

研究表明人类生物钟一天慢18分人类的生物钟同时钟并不同步。日本科学家近日发表研究论文说,他们发现人类生物钟的周期是24小时18分。而其它动物和植物的这种生物钟与时钟差距更明显,一些动物的生物钟周期是23小时至26小时,而植物是从22到28小时。

研究者认为这种现象可以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以鸟儿为例,如果它严格按照时钟作息的话,那么当它每天早上醒来觅食时会发现,树上的虫子已经被先飞入林的鸟儿吃得差不多了。

所以严格守时的生物会面临最大的竞争压力,最终趋于灭亡。

但是为什么生物钟与时钟的不同步不会累计起来最终打乱我们的生活规律,让我们醒来得一天比一天晚?研究者说,光线会通过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和体温等不断重新设定生物钟。

研究者用计算机做了一个模拟生物钟进化的实验。实验证明,那些对竞争最有利的生物钟周期的确是接近24小时,但又不是特别接近。

动物皮肤里藏着生物钟

日本神户大学冈村均教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哺乳动物的皮肤组织里存在生物钟,而且与脑内的生物钟步调一致。这一发现有可能用于诊断由生物钟紊乱导致的各种病症。

这位科学家在对老鼠的实验中发现,老鼠的皮肤粘接组织的成纤维细胞里有大量的生物钟基因存在。他把存在于脑丘下部的生物钟叫做“母钟”,把皮肤等组织细胞里的生物钟称为“子钟”。他还发现,子钟和母钟连动,而且作用机制也相同。据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哺乳动物的生物钟结构与机制大致相同。

研究发现连接生物钟与糖代谢系统关键环节

近日来自萨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新研究中发现了连接人体生物钟与糖代谢系统的关键环节,他们证实参与调控机体生物节律的cryptochromes蛋白可与某些抗炎药物靶向的代谢开关分子互作。发现crytopchromes不仅在生物钟的调控中起关键性作用,它们还参与调控了糖皮质激素功能,由此揭示了生物钟与日常营养物质代谢相互作用的关键机制。研究发现也为研制出避免直接靶向糖皮质激素开关的新型抗炎药物提供了可能。

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该研究或还能帮助研究人员解析机体睡眠与营养代谢之间的关键机制,解开某些与昼夜工作时间相关的高风险疾病例如肥胖症糖尿病的疾病机制。

规律

生物钟

科学家发现,人体拥有自己的生理时钟。同时,生理美容学家也证实,每个人的皮肤随生理时钟的变化有其须特别遵循的时刻表。专家建议,美容保养若能与皮肤自然作息时刻相配合,就可发挥它最大的功效。晚上11点至凌晨5点,细胞分裂的速度要比平时快8倍左右,这时肌肤对护肤品的吸收率极强,若使用富含营养物质的滋润晚霜及保湿剂,能使皮肤保养和修复达到最佳效果。早晨6点至7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此时达到高峰期,它抑制蛋白质合成,而且再生作用减慢,细胞的再生活动降到最低点。水分聚集于细胞内,淋巴循环缓慢,一些人会眼皮肿胀。

人体一天中的各种生理波动如下:

1点钟:处于深夜,大多数人已经睡了3-5小时,由入睡期--浅睡期---中等程度睡眠期--深睡期,此时进入有梦睡眠期。此时易醒/有梦,对痛特别敏感,有些疾病此时易加剧。

2点钟:肝脏仍继续工作,利用这段人体安静的时间,加紧产生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并把一些有害物质清除体外。此时人体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均放慢或停止工作,处于休整状态。

3点钟: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此时血压低,脉搏和呼吸次数少。

4点钟:血压更低,脑部的供血量最少,肌肉处于最微弱的循环状态,呼吸仍然很弱,此时人容易死亡。此时全身器官节律仍放慢,但听力很敏锐易被微小的动静所惊醒。

5点钟:肾脏分泌少,人体已经历了3-4个“睡眠周期”(无梦睡眠与有梦睡眠构成睡眠周期),此时觉醒起床,很快就能进入精神饱满状态。

6点钟: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体温上升,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开始增加,此时机体已经苏醒,想睡也睡不安稳了,此时为第一次最佳记忆时期。

7点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进入高潮,体温上升,血液加速流动,免疫功能加强。

8点钟:机体休息完毕而进入兴奋状态,肝脏已将身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尽。大脑记忆力强,为第二次最佳记忆时期。

9点钟:神经兴奋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疾病感染率降低,对痛觉最不敏感。此时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

10点钟:积极性上升,热情将持续到午饭,人体处于第一次最佳状态,苦痛易消。此时为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任何工作都能胜任,此时虚度实在可惜。

11点钟:心脏照样有节奏地继续工作,并与心理处于积极状态保持一致,人体不易感到疲劳,几乎感觉不到大的工作压力。

12点钟: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全身总动员,需进餐。此时对酒精仍敏感。午餐时一桌酒席后,下半天的工作会受到重大影响。

13点钟:午饭后,精神困倦,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此时感到有些疲劳,宜适当休息,最好午睡半到1小时。

14点钟:精力消退,此时是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个低潮阶段,此时反应迟缓。

15点钟: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人体重新走入正轨。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型性格者分析和创造最旺盛的时刻,可持续数小时。

16点钟:血液中糖分增加,但很快又会下降,医生把这一过程称为“饭后糖尿病”。

17点钟:工作效果更高,嗅觉、味觉处于最敏感时期,听觉处于一天中的第二高潮。此时开始锻炼比早晨效果好。

18点钟:体力活动的体力和耐力达一天中最高峰,想多运动的愿望上升。此时痛感重新下降,运动员此时应更加努力训练,可取得好的运动和训练成绩。

19点钟:血压上升,心理稳定性降到最低点,精神最不稳定,容易激动,小事可引起口角。

20点钟:当天的食物、水分都已充分贮备,体重最重。反应异常迅速、敏捷、司机处于最佳状态,不易出事故

21点钟:记忆力特别好,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间(第四次,也是最高效时)。

22点钟:体温开始下降,睡意降临,免疫功能增强,血液内的白细胞增多。呼吸减慢,脉搏和心跳降低,激素分泌水平下降。体内大部分功能趋于低潮。

23点钟: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

0点钟:身体开始其最繁重的工作,要换已死亡的细胞,建立新的细胞,为下一天作好准备。

生物钟调整

冬季如何调整生物钟

在冬季,人们的食欲多有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冬季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这是由于人体的“激素钟”在寒冷的气候下,运转有所改变造成的。

科学研究发现,冬天的寒冷影响着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对于体质偏弱而无严重疾病的人来说,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适当选用一些药食两用的食品,如红枣、芡实、薏苡仁、花生仁核桃仁、黑芝麻、山药、扁豆、桂圆、山楂、饴糖等,再配合营养丰富的食品,就可达到御寒进补的目的。

对于肥胖的人来说,冬季是减轻体重、控制肥胖的大好时机。此时,肥胖者晚餐应少吃,并安排得清淡一些。由于晚间人体摄入的营养素易转化成脂肪而储存,同时,晚间活动量小,如果晚餐丰盛则易引起血脂升高,并易沉积于血管壁上,为动脉硬化埋下隐患。

妇女在冬季应增加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摄入,尤其是钙和铁应有充分的供应。老人和儿童及体质虚弱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生理耐寒能力差,寒冷对他们是很大的威胁,尤其需要优质蛋白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应保持合理的比例,三者应分别占13%-15%、25%-35%、60%-70%为宜。

老人冬季宜常吃粗粮、杂粮和薯类。如玉米、荞麦、燕麦、红薯马铃薯、羊奶、兔肉、动物肝、动物血、豆腐、芝麻酱、红糖、虾米、虾皮以及带色叶菜都适于冬季进食。

高考考生如何调整生物钟

经过长时间的复习备考,很多考生形成了晚睡的习惯。有些人甚至到了上午10∶00左右还懒洋洋的,兴奋不起来。如果到了高考时还是处于这种生理状态,就很不利,应该注意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

人的生物钟是长时间形成的一种生理反应。要想调整到最佳状态,应该在考前半个月左右就着手进行。高考的第一场考试一般在上午9∶00开始。考生要想保证自己有充足的精力和适度的兴奋状态,就要完全按照高考期间的作息时间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逐步把生物钟调整过来。

第一步是把晚睡的习惯改掉,第二天早上也不能睡懒觉。具体地说就是每天晚上一定要在22∶00以前入睡,第二天早上要在6∶00~6∶30左右起床。起床洗漱完毕后,活动一下身体,看几页复习资料,7∶30左右再吃早餐。这样到9∶00左右整个人已经逐渐进入兴奋状态。为适应考试,考生在9∶00~11∶00之间可以自己找一些卷子试着做一做。这样既能进行一下复习,又能体会适度紧张的感觉。

合理安排作息

如何根据生物钟原理安排醒睡节律及工作学习?

最近,位于美国芝加哥医疗中心的生物节奏研究室的研究人员指出:周末睡懒觉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非好事,因为这会使人体时钟紊乱,睡眠时间顺延,使星期天晚上难以入睡,星期一早上昏昏沉沉,而这种紊乱状态甚至需要数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由于人体生物钟的变化,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的功能也在时时发生着变化,研究的结果表明:

上午8~11点,是组织、计划、写作和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最佳时间。最好把一天中最艰巨的任务放在此时完成。同时,这段时间疼痛最不敏感,此时看牙医最合适。

上午11~12点,是开会的最佳时间,人们此时最为清醒。这段时间易用于解决问题和进行一些复杂的决策。

12时~下午2时,此间一天中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高潮,适宜进行商业社会活动。

下午2~4时,会出现所谓的“下午低沉期”。此时易出现困乏现象,最好午睡片刻,或是打一些必要的电话,做些有趣的阅读,尽量避免乏味的活动。

下午4~6时,人体从“低沉期”解脱出来,思维又开始活跃。可把一天中较重要的工作放在此时做。并且这是进行长期记忆的好时光。

下午5~7时,人体的体温最高,此时做些锻炼有助于你在晚上顺利入睡并提高睡眠质量。

晚上7~10时,可就一些较严肃的家庭话题进行讨论,也是学习的最好时间。

晚上11~12时,人体准备休息,各脏器活动极慢,进入梦乡。

改变入睡和起床时间会影响人的情绪吗?

美英两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的情绪好坏不仅受睡眠时间长短的影响,而且还与是否按生物节律安排入睡和起床时间有很大关系。

与体温变化

节律

一个人的睡眠与觉醒有一定的节律,在不同的状态下人的体温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体温的变化,也就可以了解自己的昼夜节律。测量的方法是每隔2个小时测一次体温,连续测

一个月或一个半月,一定要在相同时刻测,然后求出各时间点体温的平均值,将这12个平均值点画在坐标纸上,纵坐标为体温,横坐标为时间。正常体温波动在摄氏36.9±0.5度,变化虽不大,但节律性却一目了然。睡眠安排在体温刚刚下降的阶段最为理想,而觉醒则多在体温回升的初始阶段。绝大多数人的体温是在下午稍高,入夜后就渐渐下降,在体温开始下降的时候上床就寝,不但入睡快,而且睡的时间也会相对地长一些。假如你的睡眠时间安排在体温最低点,会使睡眠时间缩短而且很容易早醒。

洞窟实验

古来托曼博士曾经做过一项叫做“洞窟实验”的实验。受试者有6人,让他们生活在洞窟中,洞中恒温、恒湿,空气新鲜,消除一切干扰,断绝一切外界信息。其中1名受试者,体温高峰是在上午9∶00~11∶00,就寝时间安排在22∶30,此时体温正在下降,结果很快就能入睡。有4个人,生活规律与体内节律不一致,22∶30时体温仍很高,安排在这个时间睡眠,常常很难入睡。有一名受试者到凌晨1时体温仍很高,此人1时30分以前很难睡着。

皮肤美容

科学家发现,人体拥有自己的生理时钟。同时,生理美容学家也证实,每个人的皮肤随生理时钟的变化有其须特别遵循的时刻表。专家建议,美容保养若能与皮肤自然作息时刻相配合,就可发挥它最大的功效。

晚上11点至凌晨5点,细胞分裂的速度要比平时快8倍左右,这时肌肤对护肤品的吸收率极强,若使用富含营养物质的滋润晚霜及保湿剂,能使皮肤保养和修复达到最佳效果。

早晨6点至7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此时达到高峰期,它抑制蛋白质合成,而且再生作用减慢,细胞的再生活动降到最低点。水分聚集于细胞内,淋巴循环缓慢,一些人会眼皮肿胀。为了应付一天中皮肤所承受的压力,如灰尘、日晒等,所以早晨应当使用防止水分流失、抗紫外线及富含维生素A、C、E的保养品,以抵抗自由基。晨起眼皮浮肿的人,可用能增强眼部循环,分解积于眼部的毒素和收紧眼袋的眼霜。

上午8点至12点,皮肤的承受能力最佳,抵抗力最强,皮肤腺分泌也最为活跃,整形大夫可于此时施行手术,也可做面部、身体脱毛、除斑脱痣及文眉、文眼线等美容项目。

下午1点至3点,血压及激素分泌降低,身体逐渐产生倦怠感,皮肤易出现细小皱纹,15分钟的小憩能使脸部充分放松。这时肌肤对于含高效物质的化妆品吸收能力特别弱,若想使肌肤看来有生气,可额外用些精华素和保湿营养水。

下午4点至8点,随着微循环的增强,血液中氧含量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胰腺分泌十分旺盛,能充分吸收营养,肌肤对美容化妆品的吸收力增强。人体痛感下降,适合修眉毛及脱毛,职业女性适宜到美容院做保养。

晚上8点至11点,组织胺分泌增加,此时最易出现过敏反应,微血管的抵抗力最弱,血压降低,人体容易水肿、流血及发炎,故不宜做整形手术及美容护理。

养生法

(一)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体的生物规律与自然的规律有着内在联系,这样人体的生物规律称生物钟。生物钟的正常运转是人体健康、长寿、益智、欢愉、增美的保证。

生物养生的特点是采取综合措施养生。对此,提出“养生木桶论”来加以说明。

木桶是由几块木板箍成的,它的盛水量是由好几块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的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即由此块木板决定的。其他的木板再长也没有用。这块短木板就成了木桶盛量的限制因素,只有加长这块木板,才能加大木桶的盛水量。

养生保健也是如此,要采取全面措施和“补短措施”。

生物钟养生

一是顺应生物钟,减少生物钟磨损,保证生物钟“准点”。生物钟“准点”是长期健康的基础。

二是保养生物钟,生物钟难免错点,不能等到出了问题时才注意,而要经常保养,进行健康充电。

三是“维修”生物钟,生物钟“错点”已表现出来,但还不严重,还未出现疾病,此时需要维修,以免继续发展。

顺应生物钟、保养生物钟、维修生物钟称为“康寿三诀”。

(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如果人长时间改变自己的生活节律,就会改变体内激素分泌量,导致神经紊乱,体内生物钟必然受到影响,因此,要尽可能提倡顺应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钟养生法。

最佳起床时间:早晨5-6点钟是人体生物钟的“高潮”,体温升高,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

最佳饮水时间:起床后饮水既可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又可稀释血液,有洗涤肠胃、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餐前1小时喝一杯水,有助于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欲;睡前饮水,可冲淡血液,使循环通畅。

最佳工作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工作效率最高。一般而言,上午适于脑力劳动,下午适于体力劳动。

最佳午休时间:人脑的活动能力在下午1时左右为低落,故此时午睡最佳。

最佳锻炼时间:一般下午4时以后,是进行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这时人体耐力上升,肌肉温度高,血液黏滞性最小,关节最灵活。

最佳减肥时间:饭后1小时左右,缓速步行20分钟,有利于消耗热量,以利减肥。

最佳刷牙时间:应在饭后3分钟内进行,因此时口腔内细菌分解食物残渣所产生的酸性物质,会腐蚀和溶解人的牙釉质,此时刷牙效果最好。

最佳吃水果时间:饭前1小时吃水果有益无害,饭后2小时吃水果其营养成分最易被吸收。

最佳喝牛奶时间:牛奶中含有一种成分,具有催眠、镇静作用,因此睡前喝一杯牛奶,既可补充营养,又有助于睡眠

计算方法

前言

生物钟(定位)的计算方法已有多种,这里仅向读者介绍两种简便的方法。

简单笔算法

1.先算总天数。即计算自出生之日至所算之日一共有多少天。

例1:如1984年5月12日出生,要了解2000年7月7日那天的生物钟?

①首先明确此人已满16周岁。

②再要明确此人经过了4个闰年。

③从5月12日至7月7日为56天。

总天数=(365×16)+4+56=5840+4+56=5900(天)

2.再求“余数”

智力钟:5900÷33=178……26(余数)

情绪钟:5900÷28=210……20(余数)

体力钟:5900÷23=256……12(余数)

“余数”就是生物钟位置,此人当天智力钟与情绪钟均在低潮期而体力钟又正处在临界期,其生理节律处在很差的日子。

例2:某学生1982年11月12日出生,要了解2000年7月7日那天生物钟情况。

①首先明确此人满过了17周岁。

②再明确此人已经过了5个闰年。

③从11月12日至7月7日为237天。

总天数=(365×17)+5+237=6205+5+237=6447(天)

求“余数”

智力钟:6447÷33=195……12(余数)

情绪钟:6447÷28=230……7(余数)

体力钟:6447÷23=280……7(余数)

此人三种生物钟均处在高潮期。

计算器计算法

同前例1:总天数照算即5900天。

智力钟:5900÷33

显示:178.78787

减去178,显示0.78787

乘上33显示25.99971=26(余数

情绪钟:5900÷28

显示:210.71428

减去210,显示0.71428

乘上28显示19.99984=20(余数)

体力钟:5900÷23

显示:256.52173

减去256,显示0.52173

乘上23显示11.99979=12(余数)

若觉得麻烦,还可以试试电脑测算,(人体生物节律周期在线查询),不仅有体力、智力、情绪测算,并且会算出三个数据的平均值,为工作、学习作参考,还附有曲线统计图,清晰直观,时间跨度达20世纪初。

与松果体关系

松果体是人体的“生物钟”的调控中心。由于褪黑激素的分泌受光照和黑暗的调节,因此,昼夜周期中光照与黑暗的周期性交替就会引起褪黑激素的分泌量相应地出现昼夜周期性变化。实验证实,褪黑激素在血浆中的浓度白昼降低,夜晚升高。松果体通过褪黑激素的这种昼夜分泌周期,向中枢神经系统发放“时间信号”,转而引发若干与时间或年龄有关的“生物钟”现象。如人类的睡眠与觉醒、月经周期中的排卵以及青春期的到来。新近发现,人体的智力“生物钟”以33为周期进行运转,情绪“生物钟”为28天,体力“生物钟”为23天。这三大生物钟的调拨也是由松果体来执行的。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专业术语 周期 地球 哺乳动物 睡眠 时间 起床 愚人节 熊猫 国宝 竹子 使者 大脑 眼睛 视觉 瞌睡 地震 睡觉 植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