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甘薯(学名: (Lour.) Burkill):又名甜薯,旋花科薯蓣属缠绕草质藤本。地下块茎顶分枝末端膨大成卵球形的块茎,外皮淡黄色,光滑。茎左旋,基部有刺,被丁字形柔毛。单叶互生,阔心脏形;雄花序为穗状花序,单生,雄花无梗或具极短的梗;苞片卵形,顶端渐尖;花被浅杯状,被短柔毛;蒴果三棱形,顶端微凹,基部截形,每棱翅状;种子圆形,具翅。花期初夏。 甘薯属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性喜温,不耐寒,较耐旱。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南。栽培面积以亚洲最多,非洲次之,美洲居第3位。1994年世界甘薯总面积为938万公顷,总产量为12433.9万吨。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 )

植物学史

J.B.埃德蒙等认为甘薯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A.von 洪堡援引哥马拉记载:哥伦布初谒西班牙女王时,曾将由新大陆带回的甘薯献给女王。

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携带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再传至亚洲各地。甘薯传入中国通过多条渠道,时间约在16世纪末叶,明代的《闽书》、《农政全书》、清代的《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有关记载。

甘薯系在16世纪末叶从南洋引入中国福建、广东,而后向长江、黄河流域及台湾省等地传播。

形态特征

甘薯根可分为须根、柴根和块根 3种形态。

须根

须根呈纤维状,有根毛,根系向纵深伸展,一般分布在30厘米土层内,深可超过100厘米,具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

柴根

柴根粗约1厘米左右,长可达30-50厘米,是须根在生长过程中遇到土壤干旱、高温、通气不良等原因,以致发育不完全而形成的畸形肉质根,没有利用价值。

块根

块根是贮藏养分的器官,也是供食用的部分。分布在 5-25厘米深的土 层中,先伸长后长粗,其形状、大小、皮肉颜色等因品种、土壤和栽培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分为纺锤形、圆筒形、球形和块形等,皮色有白、黄、红、淡红、紫红等色;肉色可分为白、黄、淡黄、橘红或带有紫晕等。具有根出芽特性,是育苗繁殖的重要器官。块根的外层是含有花青素的表皮,通称为薯皮,表皮以下的几层细胞为皮层,其内侧是可食用的中心柱部分。中心柱内有许多维管束群,以及初生、次生和三生形成层,并不断分化为韧皮部和木质部。同时木质部又分化出次生、三生形成层,再次分化出三生、四生的导管、筛管和薄壁细胞。由于次生形成层不断分化出大量薄壁细胞并充满淀粉粒,使块根能迅速膨大。中心柱内的韧皮部,具有含乳汁的管细胞,最初只限于韧皮部外侧,以后由于各种形成层均能产生新的乳汁管而遍布整个块根,切开块根时流出的白浆,即乳汁管分泌的乳汁,内含紫茉莉苷。

长蔓型品种,春薯蔓长在3米以上,夏薯在2米以上;中蔓型品种,春薯蔓长为1.5-3米,夏薯为1-2米;短蔓型品种,春薯蔓长在1.5米以下,夏薯在1米以下。茎蔓细而长的品种类型,分枝较少,叶层较薄,叶片呈密集型,茎蔓短而粗的品种,植株呈半直立性,分枝多,成疏散型,叶层厚。茎色可分为绿、紫、褐或绿中带紫色等。 地下块茎顶端通常有4-10多个分枝,各分枝末端膨大成卵球形的块茎,外皮淡黄色,光滑。茎左旋,基部有刺,被丁字形柔毛。

单叶互生,叶形可分为心脏、三角与掌状等,最大的叶片长达15厘米,宽17厘米,一般的长和宽不超过10厘米,叶缘分全缘、带齿、浅单缺刻、浅复缺刻和深复缺刻,顶端急尖,基部心形,基出脉9-13,被丁字形长柔毛,尤以背面较多;叶柄长5-8厘米,基部色分为紫、褐、绿色等,有刺。叶色有绿、浅绿和紫色等。叶片背面叶脉颜色,分淡红、红、紫、淡紫和绿色等。

雄花序为穗状花序,单生,长约15 厘米,雄花无梗或具极短的梗,通常单生,稀有2-4朵簇生,排列于花序轴上;苞片卵形,顶端渐尖;花被浅杯状,被短柔毛,外轮花被片阔披针形,长1-8毫米,内轮稍短;发育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口部,较裂片稍短。雌穗状花序单生于上部叶腋,长达40厘米,下垂,花序轴稍有棱。花期初夏。

蒴果较少成熟,三棱形,顶端微凹,基部截形,每棱翅状,长约3厘米,宽约1.2厘米;

种子圆形,具翅。着生1-4粒褐色的种子。染色体数2n=90。

生长分布

甘薯属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性喜温,不耐寒,根系发达,较耐旱。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稀疏灌丛或路边岩石缝中。

世界甘薯主要产区分布在北纬40°以南。栽培面积以亚洲最多,非洲次之,美洲居第3位。1994年世界甘薯总面积为938万公顷,总产量为12433.9万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常年甘薯种植面积为7500-8000万亩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667米2。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4.2%,中国甘薯产业占世界60%左右的种植面积,收获了占世界总产80%左右的产量。

  甘薯在中国分布很广,以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最多,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四川、河南、山东、重庆、广东、安徽等省(直辖市)。根据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差异,整个中国生产分为五个生态区:

①北方春薯区。包括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北部等地,该区无霜期短,低温来临早,多栽种春薯。

②黄淮流域春夏薯区。属季风暖温带气候,栽种春夏薯均较适宜,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

③长江流域夏薯区。除青海和川西北高原以外的整个长江流域。

④南方夏秋薯区。北回归线以北,长江流域以南,除种植夏薯外,部分地区还种植秋薯。

⑤南方秋冬薯区。北回归线以南的沿海陆地和台湾等岛屿属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日夜温差小,主要种植秋、冬薯。

繁殖方式

甘薯为异花授粉作物,自交不孕,用种子繁殖的后代性状很不一致,产量低。因此,除杂交育种外,在生产上都很少采用有性繁殖。由于甘薯块根、茎蔓等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较强,并能保持良种性状,故在生产上采用块根、茎蔓、薯尖等无性繁殖。中国北方,早春气温较低,应用苗床加温育苗,能延长甘薯生长期,提高产量。

薯块

育苗繁殖:为甘薯生产中普遍应用的繁殖方法,利用薯块周皮下潜伏不定芽原基萌发长苗,然后剪苗栽插于大田,或剪苗插植于采苗圃繁殖后,再从采苗圃剪苗栽插于大田。此法虽然对劳力、土地利用不经济,但易获得优良苗。

直插繁殖:利用小薯直接插种于大田,小薯自身膨大成大薯(窝瓜),或者小薯浅插,母薯大半露出土表,使之木质化,控制母薯自身膨大,促使母薯上不定根膨大成小薯(窝瓜下蛋)。这种方法用种量大,易感染病菌,生产上应用较少。

茎蔓

利用春薯田剪苗作秋冬薯田插植用或在秋薯田剪苗插植于苗圃繁殖,越冬后,再剪苗栽插于大田,在华南南部冬暖地区应用较普遍。这种方法,操作粗放,可节省劳力土地,比较经济。如能注意良苗选择未必比苗床苗差。但如年年沿用大田苗栽插,苗的发育逐渐低落退化,薯形变小,小薯率增加,产量减低,故须于2-3年后用种薯育苗,更新一次。

栽培技术

土壤

甘薯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含有机质较多、具有一定肥力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这类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块根形状粗短、整齐,皮色鲜艳,食味好,出于率高,耐贮藏性好。但是,砂壤土缺乏养料,保水性差,易受干旱,必须经过施肥、改土,才能获得高产。黏重板结的土壤,保水力虽好,但通气性差,易受涝害,块根形状细长,皮薄色淡,块根含水多,出干率低,食味差,不耐贮藏。

整地

苗床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排水良好、管理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最好是新的育苗地,旧育苗地常易感染黑斑病、线虫病。排种薯前将育苗地犁翻一次,做到土粒细碎、土壤疏松、耕作层深厚、并耙平开厢起垅,厢宽1.5米,厢高0.2米,沟宽0.2米,苗床长视苗地来定,一般不超过6米。

选种

选用具本品种特征、皮色鲜明,生活力强、大小适中(0.15-0.25公斤/个)的健康薯种,严格剔除带病的皮色发暗、受过冷害、薯块萎软、失水过多、以及破伤的薯块,在播种前用70%甲基托布津300倍液浸种10分钟消毒,效果更好。

密度

栽种密度因季节、品种、用途等而异。春、夏薯每亩3000-5000株,秋、冬薯每亩4000-6000株。力求在茎叶生长盛期叶面积指数达到3-4.5。饲用甘薯因不断割取茎叶,在多施肥料的条件下,每亩可加密到6000-8000株。

温度

薯块在16-35℃的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芽出苗就快而多。16℃为薯块萌芽的最低温度,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9-32℃。薯块长期在35℃以上时,由于薯块的呼吸强度大,消耗养分多,容易发生“糠心”。温度达到40℃以上时,容易发生伤热烂薯。

薯块在35-38℃的高温条件下,4天时间,能使破伤部分迅速形成愈伤组织,并增加抗病物质(甘薯酮)的形成,提高抗黑斑病的能力。但是,长期在35℃或超过35℃对幼薯生长有抑制作用。所以,在育苗时高温催芽以后,要把苗床温度降到31℃左右。出苗后的温度控制在25-28℃为宜。在采用前5-6天,床温应降到20℃左右进行炼苗。

水分

床土的水分和苗床空气的湿度,与薯块发根、萌芽、长苗的关系很密切。水分的多少还影响苗床的温度和土壤通气性。因此,水是甘薯育苗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薯块萌芽期以保持床土相对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均在80%左右,使薯皮始终保持湿润为宜。在温、湿度正常情况下,薯块先发根后萌芽;如温度适宜,水分不足,则萌芽后发根或不发根;如床土过于干燥,则薯块既不发根也不萌芽。出苗后,床木水分不足,根系难以伸展,幼苗生长慢,叶片小,茎细硬,形成老小苗;水分过多,幼苗生长快,形成弱苗。在幼薯生长期间以保持床土相对湿度70-80%为宜。为使薯苗生长健壮,后期炼苗时必须减少水分,相对湿度降到60%以下。育出的薯苗茁壮,利于成活。

空气

育苗时薯块发根、萌芽、长苗过程中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通过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氧气不足,呼吸作用受到阻碍,严重缺氧被迫进行缺氧呼吸而产生酒精。由于酒精积累会引起自身中毒,导致薯块腐烂,因此在育苗过程中,必须注意通风换气。氧气供应充足,才能保证薯苗正常生长,达到苗壮、苗多的要求。

光照

在薯块萌芽阶段,光照对发根、萌芽没有直接影响,但光照弱会影响苗床温度。强光能使苗床增温快、温度高,可促进发根、萌芽。出苗后光照强度对薯苗生长速度和素质有明显影响。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薯苗叶色黄绿,组织嫩弱,发生徒长,栽后不易成活。因此,在育苗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光照,以提高床温,促进光合作用,使薯苗健壮生长。

养分

养分是薯块萌芽和薯苗生长的物质基础。育苗前期所需的养分,主要由薯块本身供给,随着幼苗生长,逐渐转为靠根系吸收床土中养分生长。采苗二三茬后,薯块里的养分逐渐减少,根系吸收的养分则相应增多。薯苗生长需要较多的氮素肥料,氮肥不足薯苗生长缓慢,叶片小,叶色淡黄,植株矮小瘦弱,根系发育不良。因此,在育苗时应采用肥沃的床土并施足有机肥,育苗中、后期适量追施速效性氮肥,以补充养分的不足。

病虫防治

甘薯的主要病害有甘薯黑斑病、甘薯茎线虫病、甘薯软腐病、薯瘟病、甘薯疮痂病、甘薯蔓割病、甘薯根结线虫病、甘薯根腐病、甘薯病毒病和甘薯紫纹羽病等。甘薯的主要害虫有象鼻虫、蝼蛄、金龟子、地老虎、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等。甘薯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主要防治甘薯病虫害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注意种薯和种苗的病害检疫。

培育无病壮苗,从无病区选留无病种薯和种苗,或选用脱毒种苗。

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甘薯藤2分钟以上,凉干后种植。

大田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并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根据情况,可连续隔7天喷1次,直到根除。

收获时彻底清理病残植株,注重水旱轮作,加强水肥管理,注意排水、通风透气,适当增施草木灰和石灰,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甘薯的主要害虫防治可用敌敌畏、杀螟松、聚酯类杀虫剂等农药,按正确说明使用,一般在午后喷施即可。

1.

选用抗病品种,注意种薯和种苗的病害检疫。

2.

培育无病壮苗,从无病区选留无病种薯和种苗,或选用脱毒种苗。

3.

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甘薯藤2分钟以上,凉干后种植。

4.

大田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并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根据情况,可连续隔7天喷1次,直到根除。

5.

收获时彻底清理病残植株,注重水旱轮作,加强水肥管理,注意排水、通风透气,适当增施草木灰和石灰,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6.

甘薯的主要害虫防治可用敌敌畏、杀螟松、聚酯类杀虫剂等农药,按正确说明使用,一般在午后喷施即可。

种植制度

中国各薯区的种植制度不尽相同。北方春薯区一年一熟,常与玉米、大豆、马铃薯等轮作。春夏薯区的春薯在冬闲地春栽,夏薯在麦类、豌豆、油菜等冬季作物收获后栽插,以二年三熟为主。长江流域夏薯区甘薯大多分布在丘陵山地,夏薯在麦类、豆类收获后栽插,以一年二熟最为普遍。其他夏秋薯及秋冬薯区,甘薯与水稻的轮作制中,早稻、秋薯一年二熟占一定比重。旱地的二年四熟制中,夏、秋薯各占一熟。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四季皆可种甘薯,秋、冬薯比重大。旱地以大豆、花生与秋薯轮作;水田以冬薯、早稻、晚稻或冬薯、晚秧田、晚稻两种复种方式较为普遍。

主要分类

淀粉加工型:主是高淀粉含量的品种,如徐薯18、徐22、梅营一号等。

食用型:主要有苏薯8号,北京553,广薯紫1号等。

兼用型:既可加工又可食用的,如豫薯12号,广薯87。

菜用型:主是食用红薯的茎叶,如福薯7-6,广菜2号,台农71等。

色素加工:主是要些紫薯,如济薯18。

饮料型:这些甘薯含糖高,主要用于饮料加工用。

饲料加工型:这类甘薯茎蔓生长旺。

主要价值

药用

味甘平,入足太阴经,功专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

生食甘凉伐气,熟则甘平充饥。晒干磨粉,尤能滞气,多食损人。

甘薯性味甘平、无毒,可补脾胃、养心神、益气力、通乳汁、除宿瘀脏毒。在具有防癌保健作用的12种蔬菜中,甘薯名列榜首,被誉为“抗癌之王”。

甘薯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这种物质不仅能保持关节腔内的润滑作用,而且还能保持人体心血管壁的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皮下脂肪,防止肝肾中结缔组织萎缩,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甘薯独有的脱氢表雄甾酮,可以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

营养

甘薯营养丰富,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是非常好的营养食品。

  甘薯淀粉含量高,一般块根中淀粉含量占鲜重的15%-26%,高的可达30%;可溶性糖类占3%左右。每100克鲜薯中含糖 29克、蛋白质2.3克、脂肪0.2克、粗纤维0.5克、无机盐0.9克(其中钙18毫克、磷20毫克、铁0.4毫克)。此外,甘薯的维生素含量丰富,每千克鲜薯含维生素c 300毫克、维生素b10.4毫克、尼克酸5毫克。维生素B和维生素B含量为面粉的2倍,维生素E为小麦的9.5倍,纤维素为面粉的10倍,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

甘薯中各种维生素含量之高是其他粮食作物所不及的,同时,甘薯略呈碱性,

而米、面、肉类则为酸性食物,适当食用甘薯可以保持血液中酸碱度平衡。此外,甘薯所含的维生素可刺激肠壁,加快消化道蠕动并吸收水分,有助于排便,可防治便秘、糖尿病,预防痔疮和大肠癌等疾病。因此,常吃细粮的人配以甘薯,则可以弥补维生素之不足。据有关资料显示,成年人每天食用100-150克甘薯,即可满足人体对各种维生素的需求。

  甘薯茎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是牲畜的上好饲料。据分析,甘薯干茎叶中含粗蛋白0.2%,比干花生秧含量稍高,比干谷草含量高1倍;甘薯秧中粗脂肪的含量为 2.6%,比苜蓿草高0.3%,比谷草高0.7%。据报道,甘薯茎顶端15厘米的鲜茎叶,蛋白质含量为2.74%,胡萝卜素每100克为5 580国际单位,维生素B2每千克含量为3.5毫克,维生素C每千克为41.07毫克,铁每100克为 3.94毫克,钙每100克为74.4毫克,其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的含量均比苋菜、莴苣、芥菜叶等为高,维生素的含量也比绿苋菜、莴苣丰富。

  甘薯茎蔓的嫩尖也含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和铁、铝等,可作蔬菜用,比其他叶菜类营养成分都高。每100克甘薯茎尖含蛋白质2.7%,菠菜、苋菜、甘蓝含蛋白质分别为2.3%、1.8%、1.7%。每100克甘薯茎尖含钙74毫克,每100克甘蓝含钙64毫克。铁的含量每100克甘薯茎尖为4毫克,每100克菠菜仅为2毫克,每100克甘蓝为0.7毫克;维生零B2含量为每100克嫩尖含0.35毫克b,均高于菠菜、苋莱及甘蓝。维生素B2是中国人民食品中比较缺乏的维生素,因而,食用甘薯茎蔓的嫩尖,对改善食物中维生素来源更有特殊意义。

食用

甘薯的食用方法很多,按其形式来分,可分为主食、副食两种类型。甘薯作为主食,除可直接食用鲜薯或薯干外,也可与大米、玉米面等掺在一起,做成煎饼、馒头、面条等食品;作为副食,主要是经过简单加工可以制成各种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甘薯粉可以添加到面包中,以增加面粉中维生素及钙的含量,使面包营养成分更加完善。用甘薯制成果脯,不但软甜可口,而且物美价廉,成本仅为其他果脯的1/3。甘薯渣可制成酱色、醋等产品。用甘薯代替小麦制成味精不但成本低,而且节约了粮食。浙江在甘薯淀粉中加入一些作料制成的虾片,是一种下酒好菜,很受用户欢迎;用鲜甘薯做成的薯泥已经成了一道名菜,曾被各大饭店采用;拔丝甘薯也是宴会桌上常见的菜肴之一。以甘薯作原料的菜肴就有绣球薯圆、三鲜酿金薯、风眼珍珠薯、金薯烩四宝等20余种。福建连城等地用甘薯制成的连城地瓜脯历史悠久,经贮藏、长途运输而保持甘薯的色味不变,是销往港澳地区的传统产品;以甘薯为原料制成的饴糖可与高粱饴媲美,甘薯糖水罐头在有些国家也很畅销。甘薯还可以经过简单加工而成为速煮甘薯和脱水甘薯,其风味不变,可以作为旅行食品。甘薯经过简单加工,不但可以提高甘薯的经济价值,也大大提高了甘薯的适口性,从单一食物变为丰富多彩的各种食品以及调味营养品。

经济

利用甘薯作为原料的工业已遍及食品、化工、医疗、造纸等十余个工业门类,利用甘薯制成的产品达400多种。甘薯同化效率高,在巴西及菲律宾已被认为是能源作物。以甘薯为原料生产的酒精可作为石油的代用品,巴西已生产出以酒精为燃料的汽车,每吨薯干可生产酒精90千克。我国已试验成功, 将酒精按10%-15%的比例加入汽油中作为燃料,现有发动机不经过任何改装即可正常运行。以薯干为原料生产的果脯糖浆,可以在糕点中代替蔗糖,用此果脯糖浆制成的糕点,色、香、味均优于蔗糖,可防止食品干燥、变硬。在饮料中加入甘薯果脯糖浆,还可避免因食用蔗糖而引起的血管硬化、身体发胖等。糖果及饮料中的柠檬酸也是以薯干为原料制成的,当前我国生产的柠檬酸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有部分出口。用甘薯渣制造的天然色素,可用于食品着色,避免了合成色素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在纺织工业中用甘薯淀粉代替精粉浆纱,1千克淀粉可抵上3千克精粉。生产味精也可用薯干作原料,每吨薯干可生产味精150-200千克,不但节省了大量小麦,还可降低成本。利用发酵法从喂取的薯干中提取的5-肌甘醇是高级调味品,可以提高食物的鲜味。利用甘薯淀粉制造的甘氨酸甜味是蔗糖的35倍,可以取代糖精。以薯干为原料可提取赖氨酸,而一般食品中赖氨酸缺乏,如果在面包中加入1%的赖氨酸可提高营养价值30%,动物饲料中添加赖氨酸,可使饲料价值提高,缩短饲养时间,加快生长速度。用薯干制成的色氨酸可进一步转化成乙酸,把此类激素喷洒到果树或蔬菜上,既可当肥料又可刺激植物生长,并能改进果品及蔬菜的品质。用薯干作原料生产的乳酸,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皮革等工业部门。由薯干中提取的衣糖酸是合成纤维的基本原料,还可以改进油漆的性能。用薯干淀粉经合成法可制造磷酸淀粉,它是一种胶黏剂,广泛应用于工业中,具有黏度大、产品纯净、性能稳定、不易脱水收缩等优点。淀粉发酵可制成普鲁士蓝,它是—种白色粉末经处理可制成透明薄膜,无味无毒,可用于食品包装,有防止食品变质的功用。由甘薯淀粉制成的阳离子淀粉掺入纸浆中,可改善纸张的物理性能,增强纸张的拉力。甘薯淀粉的另一个化工产品为多孔环状糊精,可用来包装农药或化妆品,使药物不易散失或化妆品能长期保存。利用鲜薯作工业锅炉除垢剂已试验成功,这种除垢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深受欢迎。随着发酵技术的不断发展,用薯于或淀粉为原料的化工产品将日新月异,新品种、新产品层出不穷。

饲养

甘薯的块根和茎叶中均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良好的饲料,鲜薯块中除含有15%-20%的淀粉外,还含有比较丰富的粗蛋白、糖类及纤维素,薯块、茎叶或工业加工后的副产品,如淀粉、糖渣、酒糟等,通过简单的加工制成各种饲料,不但能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还可以延长饲料的供应期。甘薯饲料加工方式一般有下列几种:

青贮饲料:甘薯青贮饲料是将薯抉、茎叶或工业副产品等为原料压在不透气的环境里,通过乳酸细菌的发酵作用,制成具有酸香味、黄绿色的多汁饲料。   青贮不仅可以防止饲料腐败。还可长期保存,并可避免营养成分的大量损失,尤其蛋白质和胡萝卜素损失极少。青贮饲料具有特殊的香味,牲畜爱吃,并易吸收消化,可增强牲畜的体质和提高产品的质量,还可节省精料的喂量。青贮方法有窖贮和袋装贮两种。大型畜牧场或饲养专业户需要量大,宜采取挖窖青贮;这样可以贮备大量的青饲料。个体户养猪少,宜采取袋装青贮,以便经常喂用青贮饲料。

混合饲料:根据不同牲畜的畜龄、种类、饲养目的,可配合成各种营养成分的饲料。其方法是:一般将鲜薯,茎叶、薯干或甘薯加工后的副产品与其他精饲料按适当比例混合,并加入少量食盐、贝粉等,经简单加工后即可饲喂。其优点是营养丰富,可随配随喂,并可充分利用各种加工副产品。   混合饲料不但营养完全,而且配合比例适当,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弥补饲料成分单一之不足;饲喂混合饲料的家禽生长发育快,畜禽健壮,肉蛋产量高。混合饲料是今后饲料发展的方向。

发酵饲料:所谓发酵饲料,就是将甘薯干、茎叶或薯干粉碎,加入适量的酵母菌或曲霉菌使其发酵,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菌或曲霉菌的作用,可产生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把不能利用的粗纤维分解,变成猪爱吃且易消化吸收的饲料。   发酵饲料可提高饲料的营养成分,其营养成分的含量比一般饲料高3-4倍。   它的优点是:   a.可以提高适口性,增加采食量。   b.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经发酵,繁殖了大量的维生物及酸醇物质,它们本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对消化有良好的作用,因而可以节省一定的饲料。   c.可增强家畜的抗病力。家畜常吃发酵饲料可增强抗病力,特别是能大大减少消化道疾病,其作用可能是由于家畜获得较多的养分,特别是多种维生素,有利于消化过程的正常进行。   d.节省燃料。发酵后的饲料可以直接喂猪,不必再煮。

1.

青贮饲料:甘薯青贮饲料是将薯抉、茎叶或工业副产品等为原料压在不透气的环境里,通过乳酸细菌的发酵作用,制成具有酸香味、黄绿色的多汁饲料。   青贮不仅可以防止饲料腐败。还可长期保存,并可避免营养成分的大量损失,尤其蛋白质和胡萝卜素损失极少。青贮饲料具有特殊的香味,牲畜爱吃,并易吸收消化,可增强牲畜的体质和提高产品的质量,还可节省精料的喂量。青贮方法有窖贮和袋装贮两种。大型畜牧场或饲养专业户需要量大,宜采取挖窖青贮;这样可以贮备大量的青饲料。个体户养猪少,宜采取袋装青贮,以便经常喂用青贮饲料。

2.

混合饲料:根据不同牲畜的畜龄、种类、饲养目的,可配合成各种营养成分的饲料。其方法是:一般将鲜薯,茎叶、薯干或甘薯加工后的副产品与其他精饲料按适当比例混合,并加入少量食盐、贝粉等,经简单加工后即可饲喂。其优点是营养丰富,可随配随喂,并可充分利用各种加工副产品。   混合饲料不但营养完全,而且配合比例适当,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弥补饲料成分单一之不足;饲喂混合饲料的家禽生长发育快,畜禽健壮,肉蛋产量高。混合饲料是今后饲料发展的方向。

3.

发酵饲料:所谓发酵饲料,就是将甘薯干、茎叶或薯干粉碎,加入适量的酵母菌或曲霉菌使其发酵,在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菌或曲霉菌的作用,可产生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把不能利用的粗纤维分解,变成猪爱吃且易消化吸收的饲料。   发酵饲料可提高饲料的营养成分,其营养成分的含量比一般饲料高3-4倍。   它的优点是:   a.可以提高适口性,增加采食量。   b.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经发酵,繁殖了大量的维生物及酸醇物质,它们本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对消化有良好的作用,因而可以节省一定的饲料。   c.可增强家畜的抗病力。家畜常吃发酵饲料可增强抗病力,特别是能大大减少消化道疾病,其作用可能是由于家畜获得较多的养分,特别是多种维生素,有利于消化过程的正常进行。   d.节省燃料。发酵后的饲料可以直接喂猪,不必再煮。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自然 生物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