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相应,指互相呼应;应和;相符合。语出《国语·齐语》:“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在陈涉世家中也有 天下云集响应这一句

基本信息

词目:相应

拼音:xiāng yìng

注音: ㄒㄧㄤ ㄧㄥˋ

同义词:响应

基本解释

◎ 相应 xiāngyìng

[correspond] 相互呼应;应和;相符合

◎ 相应 xiāngyìng

(1) [corresponding]∶相宜,应该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2) [reciprocal]∶彼此相当的或互补的;交互,互惠

商定彼此都给对方公民以相应的权利

引证解释

1.互相呼应;应和。

《国语·齐语》:“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

《陈书·高祖纪上》:“军志有之,善用兵者,如 常山 之蛇,首尾相应。”

宋 苏轼 《石钟山记》:“﹝大石﹞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清 纳兰性德 《雨后》诗:“蝉嘶柳陌多相应,燕踏琴弦别作声。”

刘大白 《丁宁》诗一:“我心里同时起了一声声的回声,和你那郑重丁宁,一声声地相应。”

2.相符合。

《墨子·号令》:“大将使人行守,操信符,信符不合及号不相应者,伯长以上辄止之,以闻大将。”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上》:“ 东海 张霸 ,案百篇之序,空造百两之篇,献之 成帝。帝出祕书百篇以校之,皆不相应,於是下 霸 於吏。”

3.相适应;相宜

《西游记》第二七回:“师父又教我去?回去便也回去了,只有一件不相应。”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他就要买我白绢,我见价钱相应,即时卖了。”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七:“名 晞 字 暐 ,义正相应也。”

邓小平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工作作风都应该有相应的转变。”

4.佛教语。相契合

隋 僧璨 《信心铭》:“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坛经·付嘱品》:“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5.旧式公文用语。应该;理应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相应将四子赞词并 孔子 赞词,一并交与国子监勒石摹搨。”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若照所题更调,事属繁多,相应无庸议。”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裹足》:“查立法太严,或混将元年以前所生者捏为元年以后,诬妄出首,牵连无辜,亦未可知,相应免其禁止可也。”

其它含义

(1)相应 xiāngyìng

①相互呼应或照应;相适应。明 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袁可立报刘爱塔事疏》:“五月登兵与岛帅布置相应,六月续有复州刘爱塔、穆允文并金州生孙应武、王国佐等各差人同原差哨探回乡,高飞等仍通款订期。已会议于六月二十五夜先取复州,仍令高飞约定爱塔。”例:这篇文章前后不相应。|环境改变了,工作方法也要相应地改变。 ②相符合;相宜。例: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因《新华字典》的改版,《现代汉语词典》也对一些字词的读音、释义作了相应的改动。③彼此相当的或互补的;交互,互惠。例:经商定,彼此都给对方公民以相应的权利。

(2)相应 xiāng yīng

旧式公文用语,有“应该”的意思。如:相应函达| 相应咨复。

(3)相应 xiāng·ying(轻声)

四川及其它地区的方言,意为便宜(pián·yi)。如:去年的肉食和小菜都比今年相应。|老王,快,我们去逛街买相应(买便宜货)。目前,网络上、字幕上、工作或生活中,不少人都写成了“相因”,虽习以为常,但有悖于字词典,实为笔误也。至于读音,方言中读作“xiāngyīn”无可非议,但在正规场合还是应当读作“xiāng·ying”。

(4)依瑜伽论之意,有三种相应,一者,一切所缘之境,与心相应,名境相应;二者,行与理相应,名行相应;三者,三乘圣者,所修诸功德法,因果相符,名果相应,此三种相应,摄尽一切法。《大明熹宗哲皇帝宝训卷之四·安属国》:“天启三年十二月(初八)癸巳,礼部尚书林尧俞等言朝鲜废立之事,……上曰:李倧既系该国臣民,公同保结伦叙相应又翼戴恭顺,输助兵饷,准封朝鲜国王。先与勑谕,著登莱巡抚官(袁可立差官同陪臣齎赐,其册使侯事宁,查照旧例行。”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相宜 契合 理应 王在晋 函达 买相应 相因 林尧俞 保结 伦叙 输助 兵饷 袁可立 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