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

简介

指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的混合物,含盐碱较多量的的土地中农作物无法生存。

盐碱土盐土土体、特别是表层(0~20厘米)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盐(0.6~2%或 更多)。一般在气候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等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此 外还有由古代积盐而成的残积盐土。在盐土上仅能生长少数盐生和耐盐性强的植物,地表常见有盐霜、盐结皮或盐结壳,其下是疏松的盐土混合层,再下为盐斑层。碱土是土壤吸收性复合体吸附一定数量的交换性钠(占代换总量的15~20%或更高),通常处在高平的地形部位,地下水位较深。典型碱土的特征是:表层多为灰色,呈片状或鳞片状结构,含盐量<0.5%,无定形二氧化硅相对富集。表层之下为柱状或棱块状结构碱化层,PH>9,质地较为粘重,温时泥泞,干时板结坚硬;碱化层下为盐分积聚居,含盐量高。

盐碱改良

盐碱的快速改良 “园艺盐碱土改良肥”(以下简称改良肥)配方设计参照国内外资料,采用“钠离子吸附剂”、土壤酸化剂、化学改良剂、腐植酸、生根素等10种原料制成。并含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有机改良剂与无机改良剂结合,速效与迟效相结合,最佳的NPK含量比例,利用酸碱中的反应原理、离子交换原理、盐类转化原理,使盐碱土壤的理化形状得到改善,降低PH值及含盐量,提高土壤肥力,即能作基肥又能当追肥施用,集改碱与培肥一身。 “钠离子吸附剂”具有很强的交换能力,对盐碱土中的Na+、SO4-2、Cl-等有吸附能力,土壤施入改良肥后可以降低PH值和碱化度,吸附铵离 子和钾离子并提高土壤离子的交换量,从而达到改土、脱盐的目的,使土壤向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方向发展,对于盐碱立地条件生长的植物1-2年有效。另外由于“钠离子吸附剂”交换性能好,可用来提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调整PH,交换捕捉土壤中有害金属离子,降低土壤含盐量,效果十分明显,脱盐率可达18.6-29.3%

改良技术

这项新技术主要是在盐碱地建排水工程,首先需在盐碱地上开建砂柱、盲沟、集水井等设置,使地下形成网沟系统。随后利用雨水进行脱盐,在滨海新区,经过一个雨季的脱盐,盐碱度可从6%。降至3%。它改变了传统客土回填、破坏耕地的施工方法,而是采用盐土回填,就地改造,再进行施工绿化,可节约成本40%。

据测算,仅以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为例,采用传统方法,如果8.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需换土50厘米厚,那么至少需要65亩农田挖地100厘米厚才能满足,这就意味着采用不换种植土的新技术,可使项目周边65亩农田免受破坏。同时,该技术还可大量节约灌溉用水,充分利用天然降雨,节约水源30%以上。

耐盐碱植物

世界耐盐碱植物有1960余种,分属129科,和550个属种。我国特有的盐生生物有300余种。龙舌兰、沙参、仙人掌、结缕草、碱箐、芦竹、桉、叶子花、菠萝花、柿树、桃、梨、苹果、葡萄、七里香、苦刺、黄檀、麻风树、苦槛兰赤松、白杨、海桑、苦楝、黄连木、黄槿、乌桕、垂柳、杞柳、旱柳、木麻黄、洋槐、红花羊蹄甲红树、黑松、泡桐、竹(淡竹)、樟、大叶樟、香叶樟、榕、夹竹桃、朱栾、桑、构树、枫杨、臭椿、黄花夹竹桃、小叶杨、意杨、柽柳、紫穗槐刺桐、相思树、合欢、大叶合欢、沙朴、木榄、海?、中华槐秋茄、大叶榕、加杨、棉槐、栎、侧柏、芦竹、榆、白榆、椰子、榉树、秋树、垂槐

区域治理植物

杭州萧山

PH值>8 偏碱性,并含一定浓度的盐分,土壤物理性状差,属细沙壤土,绿化回填土 为下层生土,其物理性差,不透气。疯狂园林人选具有一定抗碱性的雪松为主景树。另以黄山栾树、大叶榉及适应性广的银杏,耐碱性较好的有枫香、水杉池杉、银杏、黄山栾树、乌桕、栾树、桂花、菊花、大吴风草金钱松

厦门

高山榕、小叶榕、大叶榕、菩提、印度橡皮树、羊蹄甲、麻楝、黄槿、银桦大花紫薇南洋杉、木棉、糖胶树、红千层、台湾相思海芒果、加枣、王棕丝葵、皇后葵、蒲葵、假槟榔、鱼尾葵、短穗鱼尾葵、七里香、金边红桑朱槿、吊灯花、夹竹桃、米兰、黄蝉、海桐

改良效果

用盐碱地改良的华纳国际高尔夫球场改良肥自1997年在全国推广以来,已经肯定效果的8个专用配方:德州配方、天津配方、银川配方、盘锦配方、兰州配方、盐城配方、聊城配方、东营配方。2003年不断调整配方,推出第三代配方,特别是酸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H值5.5-6.0。改良肥可用于树木、绿地、草坪的栽培(地面撒施)。 近几年来,以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开发热点地区,如何有效地绿化滨海盐碱地带一直是个难题。天津刘园苗圃承建的天津市开发区净水厂绿化工程,土壤全盐量0.40%,土壤PH值8.5,属滨海中度盐碱地。施用改良肥(天津配方)40吨,按1kg/m2施用,播黑麦与高羊茅混合草坪4万平方米,一次成坪,草坪绿期延长18-20天。该工程在1996年天津市开发区绿化工程评比中获第二名。 天津开发区绿源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在施工规范中多年来用改良肥治理盐碱,先后完成翠享村小区绿化等工程,树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 银川科协严秀华在PH8.0的盐碱地种植新疆杨,每株施用改良肥(银川配方)1kg,成活率比对照提高8.7%;每亩施用改良肥100kg,地径粗生长比对照增加0.49cm,种植白蜡每株施用1kg,其生长高度和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0.44cm和0.27cm。 德州华能电厂地处鲁西北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的中度盐碱区,厂区绿地中36棵雪松因受盐碱危害枯枝、发黄濒于死亡,每株仅用2kg改良肥(德州配方)撒于地表松土浇水,快速改良盐碱土壤,34株立竿见影“起死回生”。而且神奇般的抽出了嫩绿的新芽。 近几年的实践表明改良肥治理中度以下的盐碱土(含盐量0.4%以下)较其他改碱方法相比有快速治理的优势。特别是当树木、花卉、草坪因工期紧,来不及应用其他改碱措施,用改良肥简单易行。只要把改良肥撒于地表松土、浇水,土壤PH值能迅速下降,但含盐量下降要持续几个月才能见效。一般一次施用,1-2年内有效。胸径5cm乔木每株0.5-1kg,特别是对绿地中较重的碱斑可以“少量”间隔数天“多次”施用,才能有效。

盐碱地治理不能成荒漠化

从今年1月起,我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外业调查与核实等工作正式启动。前四次的监测重点对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现状进行了动态掌控和分析,为国家防沙治沙宏观决策及政策法规制定、沙尘暴灾害预防和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此前的监测结果看,土地盐碱化是导致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治沙受到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巨大成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盐碱地治理。

我国是世界上受土地盐碱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盐碱化也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国家林业局2011年1月发布的《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中显示,截至2011年1月,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2%,且每年还在以5%的速度不断增加。每年因为荒漠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经济损失超过500亿元。在荒漠化面积中盐碱地面积共75万平方公里,占28.9%,遍及我国17个省、市、自治区。与此同时,我国人口数量还在以年均0.57%的速度增长。不断加剧的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的现状使我国寻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与人口—资源—环境制约问题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在全球土地资源相对减少的大环境下,盐碱化土地的治理、开发和利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在2008年公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就已提出:“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优先开发缓坡丘陵地、盐碱地、荒草地、裸土地等未利用地和废弃地”“综合运用水利、农业、生物以及化学措施,集中连片改良盐碱化土地”。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盐碱地的治理和改造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补充耕地资源、缓解土地供需矛盾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从战略高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紧迫性凸显。

十多年来,全国各地区在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中取得了巨大成效。根据农业部2011年在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的盐碱地治理调查,2000-2010年间,调查区盐碱地累计治理面积4696.81万亩,累计治理投入511.05亿元,亩均累计投入约1088.07元,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17.24万吨,亩均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16.58公斤。

然而,由于我国人均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土地盐碱化程度、发展趋势、次生盐碱化发生的危险性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制约我国盐碱地(水)治理与改良的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等因素仍然非常突出。综合记者在天津、江苏等地调查以及采访业内专家的结果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不够,缺乏统一规划。对盐碱地治理和开发利用前景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许多地方还未将盐碱地治理开发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在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总体上,缺少对土壤盐渍化分布范围、形成规律和特点的长期动态监测机制,缺乏统一的规划及系统开发利用方案,分散治理,零星开发,没有形成合力。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田长彦提到,在思想观念上,受发展传统农业观念制约,通常把盐渍土、盐碱地咸水、微咸水资源等视为生产限制条件,过分强调盐碱地治理与改造,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利用认识不够。

二、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盐碱地改造中修渠、打深井、排碱沟清淤等工程措施一次性投资较大,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由于现阶段农户经济水平还较低,投入能力有限,投资意愿不高,主要依靠国家投资,使得改造规模难以扩大。特别是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工程建设主要依赖上级政府投资,直接影响了盐碱地治理开发工作的整体推进。长期从事盐碱地改造研究的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处长鞠正山指出,目前我国盐碱地改造的推进方式多以项目制为主,并通常是绿化、农业等项目的附带工程,一旦项目结束,资金就将难以保证,改造也就难以一以贯之。

三、技术研发不足,产学研脱节。当前的盐碱地治理还是以传统的“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思路为主,用灌水淋盐、洗盐来降低土壤含盐量,但随着水资源越来越稀缺,传统的治理方式必须有所改变。而目前盐碱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不足,科研经费短缺,科研队伍不健全,盐碱地改良新技术跟不上,新技术应用供给不够。产学研脱节、缺乏转化沟通平台。

四、重工程措施,轻农艺生物化学措施。长期以来,盐碱地改良相关项目主要是采取挖排碱沟、灌溉洗盐、机械深耕、换土等工程措施,虽然见效快,但由于投资较大、费工费力,并且造成了水资源严重浪费,对下游地区容易造成次生盐渍化。而农艺、生物、化学改良措施改良面积不大,重视程度较低,投资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出改良效果。

五、重“用”轻“养”的用地习惯是改造盐碱地的思想障碍。农民觉得承包地只有使用权,土地进行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在追求高产目标的影响下,农民投入耕地的化学肥料数量越来越多,增施有机肥、深耕深松等改土护田意识淡薄,土壤板结盐碱化日益严重。此外,农户大水漫灌的用水习惯也是造成次生盐碱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缺乏政策支持,法律不健全。盐碱荒地的承包政策不完善,如对个人无力进行治理的承包地转让政策也没有明确规定;已被规划为草原的盐碱荒地,由于受到法律保护,开发利用缺乏依据;没有确定盐碱地治理后权属问题的法律依据。此外,缺乏鼓励企业和农民改良盐碱地的优惠政策,也影响了一些有经济实力和相对技术优势企业或个人的投资信心。

盐碱地改造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任务重、时间跨度大、政策性强、科技含量高、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实现《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等纲领性文件中盐碱地治理的相关目标,任重道远。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综合保障措施,构建可持续的盐碱地治理改造模式。

加强盐碱地治理规划,确保治理的可持续性。以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为契机,根据盐碱地的主要成因,对盐碱区域进行科学分类,对水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合理安排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建立健全盐碱土监测预警体系。根据盐碱区域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水利改良和化学改良等技术措施。建立流域完整的排水、排盐系统,对上中下游做出统筹安排,分期分区治理。强化盐碱地治理开发过程中的管理环节,转变只重治理和开发而不重管理的思想,避免出现治理后返盐现象。

加大生态治理力度,从治理技术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必须从灌水量上进行控制,建立灌区灌溉水量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同时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盐渍化综合治理技术。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盐碱地治理的科技支撑能力。组织有关地方、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做好产学研的相结合。

此外,可持续的盐碱地治理改造还离不开政策、资金保障。在政策方面,要尽快摆脱“九龙治水”的局面,加强国土、农业、水利、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协作,加快盐碱地的综合治理步伐;实施差异化土地政策,提高经营主体对盐碱地治理的积极性。在资金方面,可通过政府专项补贴等形式支持盐碱地改良,并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自然 生物 Na2CO3 地下水位高 块状结构 碱化层 酸化剂 钠离子 钾离子 阳离子 客土 节约 盐生生物 结缕草 菠萝花 黄檀 苦槛兰 赤松 黄连木 杞柳 红花羊蹄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