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石渠阁,中国古建筑名。 西汉皇室藏书之处,在长安未央宫殿北。”亦省作“石渠 ”、“石阁 ”。典出《汉书》卷八十八《施雠传》。

基本信息

词目:石渠阁

拼音:shí qú ɡé

解释:阁名。 西汉皇室藏书之处,在长安未央宫 殿北。

天禄阁、石渠阁遗址,在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遗址北边,是西汉时,用于存放图书,历史档案和开展学术活动的主要文化活动场所,是西汉文化活动的中心,是我国最早的国家档案馆和图书馆,距今已二千余年。

天禄阁,是汉丞相萧何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195年)监修未央宫的同时修建起来的,与石渠阁东西相望,二者都是藏图籍处贤才所在地。西距石渠阁520米,现遗址高10米左右,底部呈方形,边长20米,台顶有后人修建的“刘向祠”,是人们为了纪念西汉大学者刘向在天禄阁整理典籍,著书立说而建造的。天禄阁主要存放文史档案和许多重要典籍。

石渠阁在未央宫西北部,周河湾村址东,遗址现东西长72.5米,南北宽73米,高约40米的土夯台。石渠阁因“石渠”而得名,所谓“石渠”即以陇石为渠。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率军攻入咸阳后,萧何收集秦朝图书典籍和档案,在天禄阁,石渠阁建成后即收藏于此阁中。汉成帝时,曾把汉朝政府的国家档案,收存于天禄阁,石渠阁中。由于这二阁中有大量图书和档案资料,许多著名学者,文人都曾到这里查阅过资料,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写下的中外历史名著《史记》,就是参考这里的档案图书写成的。

详细释义

典源

《汉书》卷八十八《施雠传》

施雠字长卿,沛人也。沛与砀相近。雠为童子,从田王孙受易。后雠徙长陵,田王孙为博士,复从卒业,与孟喜、梁丘贺并为门人。谦让,常称学废,不教授。及梁丘贺为少府,事多,及遣子临分将门人张禹等从雠问。雠自匿不肯见,贺固请,不得已乃授临等。于是贺荐雠:“结发事师数十年,贺不能及。”诏拜雠为博士。甘露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

唐·颜师古注:《三辅故事》云石渠阁在未央殿北,以藏秘书也。

《三辅黄图》卷六《阁》:「石渠阁,萧何造,其下砻石为渠,以道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至成帝,又于此藏秘书焉。」

译文

施雠字长卿,沛人也。沛与砀很近,施雠是小孩时,跟田王孙学《易》。后来施雠迁移到长陵,田王孙做了博士,又跟他完成了学业,和昼喜、梁丘贺都是门人。他很谦让,常自称学业荒废,不传授。等梁丘贺做了少府,事务多,就派儿子梁丘临带着门人张禹等到施雠那裹问学。施雠躲起来不肯见,梁丘贺坚决请求,不得已才传授梁丘临等。于是梁丘贺推荐施雠:“从结发起事奉老师数十年,梁丘贺比不上他。”韶拜施雠为博士。甘露中和《五经》诸儒在石渠阁共议同异。

释义

“ 甘露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石渠阁,阁名。 西汉皇室藏书之处,在长安未央宫殿北。”亦省作“石渠 ”、“石阁 ”。

用典示例

《汉书·刘向传》:“讲论五经于石渠。”

唐 李贺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鲁幕》:“ 金门石阁 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诗:“群彦挥铅笔,微生滥石渠。”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蛮素至江》:“ 明光奏赋, 石渠侍讲。”

陈去病 《辛亥六月金陵杂诗》之九:“ 石渠天禄尽储材,漫把闲情理刼灰。"

相关阅读

石渠阁是约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由汉初丞相萧何主持建造,修建的目的是为了收藏刘邦军进咸阳后萧何收集秦朝的图籍档案。之所以叫石渠阁,是因为建筑特点得名,在阁周围以磨制石块筑成渠,渠中导入水围绕阁四周,对于防火防盗十分有利。汉武帝以后由单一的档案典籍收藏机构发展为兼有学术讨论性质的场所。至宣帝时,石渠阁更受到尊崇,开始在阁中绘功臣贤大夫像,以霍光为首,苏武第二排列。1952年西北大学历史系师生在西安附近汉代未央宫背面发现了石渠阁遗址。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施雠 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