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清代从一品。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长。

简介

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的大臣

据《明史》记载,当时的礼部尚书张升是弘治十五年代替傅瀚而成为礼部尚书的。而张升一直在礼部为官,直至刘瑾掌权。依据惯例,一个部门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尚书,所以吴宽的礼部尚书一职大概是南京礼部尚书。

引《明孝宗实录》原文可以看的比较清晰:

以纂修《大明会典》成,敕吏部加总裁官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刘健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为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谢迁为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副总裁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吴宽礼部尚书仍兼学士掌詹事府事,南京吏部右侍郎杨守阯为本部左侍郎加俸二级。健等及宽俱上疏辞,不允。

对照上文可见,谢迁与吴宽均为礼部尚书,可见均为加衔。

同样,《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七:总制陕西军务户部尚书秦鋐奏宁夏镇守太监张僴报虏中走回军余……此户部尚书也应是加衔。

《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九十八:礼部尚书张并(此“并”应为“升”字之误)等具疏:弘治十四年以来南京及天下星变地震,摇动泰山……仍请两京及各处巡抚等官洗心涤虑,同加修省。从之。

这应该才是真正管礼部实事的真正礼部尚书。

对照以上两处便可发现,在同一时间,出现了至少三个礼部尚书,肯定是有加衔和实职之分。

至于在史传中写吴宽进礼部尚书之类,很正常。不论是用“进”、“升”、“加”应该都没有问题,毕竟礼部尚书一衔乃吴宽所获得的最高品级,所以在记载其人时,叙其最高品级也无可厚非,且合乎常理。尽管仅仅为加衔,而非实授。

设置

各朝礼部的基本设置

唐朝礼部:礼部尚书一员, 正三品。侍郎一员,正四品下。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其属有四:一曰礼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总其职务,而行其制命。其科有六:一曰秀才, 试方略策五条。此科取人稍峻,贞观已后遂绝。二曰明经,三曰进士,四曰明法,五曰书,六曰算。

宋朝礼部:元丰改制后礼部有3个下属部门祠部、主客、膳部。尚书、侍郎各一人,郎中、员外郎四司各一人。元佑初,省祠部郎官一员,以主客兼膳部。绍圣改元,主客、膳部互置郎官兼领。建炎以后并同。

明朝礼部:尚书一人,正二品; 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 其属,司务厅,司务二人,从九品;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一人,正六品。正统六年增设仪制、祠祭二司主事各一人。又增设仪制司主事一人,教习驸马。弘治五年增设主客司主事一人,提督会同馆。所辖,铸印局,大使一人,副使二人。万历九年革一人。

清朝礼部:礼部尚书,左、右侍郎,俱满、汉一人。其属:堂主事,清档房满洲二人,汉本房满洲、汉军各一人。司务,满、汉各一人。笔帖式,宗室一人,满洲三十有四人,蒙古二人,汉军四人。典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郎中,满洲六人, 典制、祠祭,各二人,馀俱一人。 蒙古一人, 主客司置。 汉四人。 司各一人。 员外郎,宗室一人, 主客司置。 满洲八人, 典制、祠祭司各三人。馀俱一人。 蒙古一人, 祠祭司置。 汉二人。 典制、祠祭司各一人。 主事,宗室、蒙古各一人, 精膳司置。 满洲三人, 典制、祠祭、精膳司各一人。 汉四人。 司各一人。 印铸局,汉员外郎、满洲署主事、汉大使, 未入流。 各一人。堂子尉,满洲八人。 七品二人,八品六人。

礼部

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四司之外,清设有铸印局,掌铸造皇帝宝印及内外官员印信。会同四译馆,掌接待各藩属、外国贡使及翻译等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将原设之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并入礼部。礼部内部机构中添设承政、参议二厅,仪制、太常、光禄三司及礼器库、礼学馆。宣统三年(1911),将礼部改为典礼院,成为清政府专管朝廷坛庙、陵寝之礼乐及制造典守事宜,并掌修明礼乐、更定章制的机关。

礼部一般设有:尚书一人,正二品;侍郎一人,从二品。郎中四人,员外郎四人,主事若干人。掌礼仪、祭享、贡举之政。其属有四:一曰礼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

尚书

官名

尚书作为官名,始于战国时期。尚者掌也,顾名见义,尚书即掌管文书之意,故又称掌书。秦朝于少府之下设尚书,掌管殿内文书,职位较底。西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分曹治事,掌管文书奏章,群臣奏章必经其手,而后进呈帝王,故地位渐显重要。东汉时设尚书平台,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机构。隋代设尚书省,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国政。自唐至清,大体承袭沿用之,尚书的职权、地位亦日益显要。现代中央政府庞大的部委机构显然源于古代六部。六部长官称尚书,副官一名称侍郎,可谓精简至极,无现代部委诸多职数及名目。古代视尚书为帝王之喉舌与股肱,乃朝中“机事所总,出纳朕命”的精英人物,可谓朝廷百官之中坚。

辨析

古代有的将尚书左仆射(宋代陈靖)亦列为尚书,实际是高于尚书的宰相(左相)级高官。即使同是尚书,因其授职背景不同,官名与职权亦有差异。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出使特命。出于外交需要,特命使者冠以尚书职名。以尚书身分出使,提高外交规格。

二是代理主持。“权”是古代一种授官规格,在长官缺位时代理、主持其职,亦含有试用意思。南宋刘克庄文名久著,亦精于吏事。一生仕途坎坷,几度罢黜。至七十四岁时除兵部侍郎,两年后权工部尚书,累次乞辞。七十八岁时除焕章阁学士,守本官致仕。

三是因故赐赠。即对休致、殉职或死去官员的赏赐,一种无实职的名义称号。刘克庄的好友方大琮,于知广州、广东经略使任上,政绩卓然,卒于任上,朝廷谥“忠惠”,赠宝谟阁学士,依尚书致仕。明代赐赠尚书者尤多。

以上三类,虽是尚书官名,其职位权力与“正宗”的六部尚书,则不能同日而语。

名人

隋朝 牛弘杨玄感

唐朝 李道宗唐俭薛稷

宋朝 包青天 洪皓上官鼎

明朝 杨溥 徐光启黄锦

清朝孙士毅和珅纪晓岚

序号姓名籍贯上任时间任前职务卸任时间卸任原因
1郎球满洲顺治元年   (1644年)顺治六年七月丙子   (1649年8月26日)兼正蓝旗满洲都统
2卓罗满洲顺治六年九月戊辰   (1649年10月17日)刑部左侍郎顺治七年三月癸酉   (1650年4月20日)改左都御史
3阿哈尼堪满洲顺治七年三月癸酉   (1650年4月20日)兵部尚书顺治八年十二月   (1652年)去世
4陈泰满洲顺治九年正月辛巳   (1652年2月17日)起用顺治九年三月乙未   (1652年5月1日)改镶黄旗满洲都统
5郎球满洲顺治九年三月乙未   (1652年5月1日)原任授顺治十二年五月乙巳   (1655年6月25日)改户部尚书
6恩格德满洲顺治十二年五月丁未   (1655年6月27日)礼部左侍郎顺治十五年十一月甲寅   (1658年12月15日)
7渥赫满洲顺治十五年十二月乙酉   (1659年1月15日)礼部右侍郎康熙元年正月丁酉   (1662年3月12日)
8祁彻白满洲康熙元年二月庚戌   (1662年3月25日)礼部左侍郎康熙六年三月辛巳   (1667年3月30日)
9外库觉罗康熙六年三月乙酉   (1667年4月3日)正红旗满洲副都统康熙七年   (1668年)
10布颜满洲康熙七年六月癸未   (1668年7月24日)礼部左侍郎康熙八年九月乙未   (1669年9月29日)
11恩额德满洲康熙八年九月甲寅   (1669年10月18日)工部尚书康熙十年正月辛未   (1671年2月27日)病免
12祁彻白满洲康熙十年正月戊寅   (1671年3月6日)原任授康熙十年十一月   (1671年)
13哈尔哈齐满洲康熙十年十一月壬申   (1671年12月25日)护军统领康熙十六年三月壬寅   (1677年4月27日)
14吴达礼满洲康熙十六年三月癸卯   (1677年4月28日)刑部尚书康熙十六年八月戊午   (1677年9月10日)改吏部尚书
15塞色黑满洲康熙十六年八月辛未   (1677年9月23日)兵部尚书康熙二十年二月丁亥   (1681年3月22日)
16郭四海满洲康熙二十年二月己亥   (1681年4月3日)兵部尚书康熙二十年   (1681年)改吏部尚书
17帅颜保满洲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乙未   (1682年1月24日)工部尚书康熙二十二年正月丁卯   (1683年2月20日)病免
18介山满洲康熙二十二年二月丁丑   (1683年3月2日)吏部尚书康熙二十三年十二月乙巳   (1685年1月18日)病免
19杭艾满洲康熙二十三年十二月乙巳   (1685年1月18日)户部尚书康熙二十四年四月戊戌   (1685年5月11日)
20哈占满洲康熙二十四年四月辛丑   (1685年5月14日)兵部尚书康熙二十五年   (1686年)病免
21诺敏满洲康熙二十五年九月庚寅   (1686年10月25日)刑部尚书康熙二十六年正月乙巳   (1687年3月9日)改正黄旗蒙古都统
22伊桑阿满洲康熙二十六年二月辛亥   (1687年3月15日)兵部尚书康熙二十七年二月甲寅   (1688年3月12日)迁文华殿大学士
23麻尔图满洲康熙二十七年二月丁巳   (1688年3月15日)户部左侍郎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乙巳   (1689年6月26日)改户部尚书
24顾八代满洲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乙巳   (1689年6月26日)吏部侍郎康熙三十二年九月己巳   (1693年10月27日)
25沙穆哈满洲康熙三十二年十月甲戌   (1693年11月1日)工部尚书康熙三十三年三月丁未   (1694年4月3日)
32穆和伦满洲康熙四十八年四月甲辰   (1709年5月12日)左都御史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辛酉   (1710年11月20日)改户部尚书
33贝和诺满洲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辛酉   (1710年11月20日)云贵总督康熙五十年十月丙辰   (1711年11月10日)降一级调任   盛京工部侍郎
34嵩祝满洲康熙五十年十月丁巳   (1711年11月11日)都统署理盛京将军康熙五十一年四月乙亥   (1712年5月27日)迁文华殿大学士
35赫硕咨满洲康熙五十一年四月乙亥   (1712年5月27日)工部尚书康熙五十五年六月己丑   (1716年7月19日)
43赛尔图满洲雍正二年闰四月庚子   (1724年6月18日)兵部侍郎雍正二年十月丙申   (1724年12月11日)改刑部尚书
44赖都满洲雍正二年十二月辛卯   (1725年2月4日)原任授雍正五年八月癸巳   (1728年9月24日)
45常寿满洲雍正五年八月癸巳   (1728年9月24日)户部左侍郎雍正九年四月乙卯   (1731年5月28日)去世
46三泰满洲雍正九年三月乙酉   (1731年4月28日)左都御史乾隆十年三月己丑   (1745年4月18日)
54阿桂满洲乾隆三十四年十二月丙辰   (1770年1月4日)副将军乾隆三十五年八月戊寅   (1770年9月23日)
55永贵满洲乾隆三十五年八月己卯   (1770年9月24日)左都御史乾隆三十八年正月戊午   (1773年2月19日)署理户部尚书
56阿桂满洲乾隆三十八年正月戊午   (1773年2月19日)右副将军乾隆三十八年七月甲子   (1773年8月24日)改户部尚书
81和宁满洲嘉庆二十二年七月丙辰   (1817年8月26日)兵部尚书嘉庆二十二年十一月乙丑   (1817年1月2日)改兵部尚书
82穆克登额满洲嘉庆二十二年十一月乙丑   (1817年1月2日)泰宁总兵嘉庆二十三年十二月辛卯   (1818年1月23日)改左都御史
83松筠蒙古嘉庆二十三年十二月辛卯   (1819年1月23日)正白旗汉军都统嘉庆二十四年六月癸卯   (1819年8月3日)改兵部尚书
84崇禄满洲嘉庆二十四年六月癸卯   (1819年8月3日)兵部尚书嘉庆二十四年九月戊子   (1819年11月16日)降礼部左侍郎
85穆克登额满洲嘉庆二十四年九月戊子   (1819年11月16日)工部右侍郎嘉庆二十五年十月戊子   (1820年11月10日)改工部尚书
86普恭满洲嘉庆二十五年十月戊子   (1820年11月10日)左都御史嘉庆二十五年十一月辛巳   (1821年1月2日)江宁将军
87文孚满洲道光元年正月己未   (1821年2月9日)左都御史道光二年三月庚戌   (1822年3月27日)改工部尚书
88穆克登额满洲道光二年三月庚戌   (1822年3月27日)工部尚书道光二年十一月辛巳   (1822年12月23日)降礼部左侍郎
89玉麟满洲道光二年十一月乙酉   (1822年12月27日)左都御史道光三年四月甲辰   (1823年5月15日)改兵部尚书
90穆克登额满洲道光三年四月甲辰   (1823年5月15日)户部左侍郎道光六年五月乙未   (1826年6月19日)病免
91松筠蒙古道光六年五月乙未   (1826年6月19日)左都御史道光九年六月甲戌   (1829年7月12日)改兵部尚书
92傅启图满洲道光九年六月甲戌   (1829年7月12日)内大臣道光九年九月己酉   (1829年10月15日)革,降兵部右侍郎
93耆英宗室道光九年九月己酉   (1829年10月15日)户部右侍郎道光十四年七月丙子   (1834年8月17日)改工部尚书
94升寅满洲道光十四年七月丙子   (1834年8月17日)左都御史道光十四年十一月壬申   (1834年12月11日)去世
95奕颢宗室道光十四年十一月壬申   (1834年12月11日)左都御史道光十四年十一月丙戌   (1834年12月25日)兵部尚书
96载铨宗室道光十四年十一月丙戌   (1834年12月25日)领侍卫内大臣道光十五年闰六月丁卯   (1835年8月3日)改工部尚书
97恩铭满洲道光十五年闰六月丁卯   (1835年8月3日)左都御史道光十六年七月壬寅   (1836年9月1日)革   降授刑部左侍郎
98贵庆满洲道光十六年七月壬寅   (1836年9月1日)刑部左侍郎道光十七年五月戊寅   (1837年6月4日)病免
99奕纪宗室道光十七年五月戊寅   (1837年6月4日)理藩院尚书道光十八年闰四月庚寅   (1838年6月11日)改户部尚书
100成格满洲道光十八年闰四月庚寅   (1838年6月11日)兵部尚书道光十八年八月丙戌   (1838年10月5日)
101奎照满洲道光十八年八月己丑   (1838年10月8日)左都御史道光二十一年四月甲辰   (1841年6月9日)病免
102色克精额满洲道光二十二年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己未   (1842年6月19日)去世
103恩桂宗室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己未   (1842年6月19日)理藩院尚书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乙未   (1842年11月22日)改吏部尚书
104麟魁满洲道光二十三年四月丙子   (1843年5月2日)吏部左侍郎道光二十四年二月庚戌   (1844年3月31日)
105特登额满洲道光二十四年二月庚戌   (1844年3月31日)左都御史道光二十五年八月甲寅   (1845年9月26日)改工部尚书
106保昌满洲道光二十五年八月甲寅   (1845年9月26日)正蓝旗汉军都统道光二十八年二月壬子   (1848年3月12日)改兵部尚书
107麟魁满洲道光二十八年二月壬子   (1848年3月12日)刑部左侍郎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乙丑   (1849年1月19日)
108成刚宗室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乙丑   (1849年1月19日)左都御史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己丑   (1849年8月11日)去世
109惠丰满洲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己丑   (1849年8月11日)热河都统咸丰元年八月戊辰   (1851年9月9日)去世
110奕湘宗室咸丰元年八月戊辰   (1851年9月9日)成都将军咸丰三年九月丁未   (1853年10月7日)病免
111麟魁满洲咸丰三年九月丁未   (1853年10月7日)工部尚书咸丰五年十一月己卯   (1855年12月28日)改刑部尚书
112瑞麟满洲咸丰五年十一月己卯   (1855年12月28日)西安将军咸丰八年九月壬午   (1858年10月16日)改户部尚书
113肃顺宗室咸丰八年九月壬午   (1858年10月16日)理藩院尚书咸丰八年十二月庚午   (1859年2月1日)改户部尚书
114麟魁满洲咸丰八年十二月庚午   (1859年2月1日)刑部尚书咸丰十年五月丁酉   (1860年6月22日)降三级调任   刑部右侍郎
115绵森宗室咸丰十年五月丁酉   (1860年6月22日)左都御史咸丰十年六月乙亥   (1860年7月30日)改工部尚书
122奎润宗室光绪十三年二月戊子   (1887年3月4日)左都御史光绪十六年二月庚辰   (1890年2月28日)去世
123昆冈宗室光绪十六年二月庚辰   (1890年2月28日)工部尚书光绪二十二年四月戊子   (1896年6月4日)迁体仁阁大学士
124怀塔布满洲光绪二十二年四月庚寅   (1896年6月6日)工部尚书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庚午   (1898年9月4日)
125李端棻贵阳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庚午(1898年9月3日)仓场总督光绪二十四年七月癸酉(1898年9月21日)流放新疆
126裕禄满洲光绪二十四年七月癸酉   (1898年9月7日)镶蓝旗汉军都统光绪二十四年八月甲午   (1898年9月28日)直隶总督
127启秀满洲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乙未   (1898年9月29日)理藩院尚书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壬戌   (1901年2月13日)
序号姓名籍贯上任时间任前职务卸任时间卸任原因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历史 古代官职 礼仪 祭祀 清代 从一品 文化部 大臣 大明会典 太子少保 兵部尚书 武英殿大学士 翰林院 詹事府 右侍郎 明孝宗 巡抚 正四品 政令 正二品 司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