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99+条结果
温生才(1870—1911),字练生,汉族,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人,1870年出生于贫苦家庭,幼失怙。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8日,法人组织之远东飞艇社,广州将军孚琦应邀往观,迨回跸,甫至东门直街尾咨议局前麒麟阁门口,温生才手持五响快枪,向孚琦发射,击中太阳穴、脑门、颈项、身部各一枪,当场毙命。温生才离去途中被巡警逮捕。15日被押赴刑场,途中神色自若,毫无怯色,行至惠爱街一带时,对着人群大声喊道:“今日我代同胞报仇,各同胞务须发奋做人方好!”既而又说:“许多事归我一人担任,快死快生,再来击贼!”遇害后葬于广州黄花岗。人物经历人物生平温生才是辛亥革命烈士之一。少年失父,由母抚育...
更新于: --
庞迪,字仲由,延安人。少倜傥,喜读兵书,习骑射,学推步孤虚之术,无所效用。应募,隶泾原路第三副将,破贼有功,授保义郎。尝从百余骑经行山谷,遇夏人数千,众皆骇惧请避,迪遂跃马犯阵,敌皆披靡,身被重创,神色自若,完军以还。自是知名,擢为正将,权发遣泾原路兵马都监。人物生平金史齐国建,泾原路经略使张中孚举迪权怀德军,兼沿边安抚使。夏人合军五万薄怀德城,迪开门待之,夏人不敢入。因以数千骑分门突出,遂破之,斩首五百级,获军资羊马甚众。复破关师古兵,擢泾州。未到官,改镇戎军、沿边安抚使。已而权淮南东路马步军副总管,总制沂、密、淮阳,兼权沂州。丁父忧,去官。寻起复为环庆路兵马都钤辖,权邠州。齐国废,改华州防...
更新于: --
其面容幽默而诙谐,神态自若,形象逼真。寒山,又名寒山子,是唐代的诗僧。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即因寒山和尚居住而得名。正文鎏金寒山铜造像,通高55厘米、正面宽26厘米、侧面宽21.5厘米,净重16.4千克,1986年宁夏银川新华街出土,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藏。造像取立姿,足踏双层六边形须弥台。黑发披肩,细眉长目,满脸笑容,身着宽袖紧身袈裟,系腰带,衣衫褴褛,左肩斜挎结绳串联的五个葫芦,右腰胯下挂一锦囊,双手各置左右,手中无物。其面容幽默而诙谐,神态自若,形象逼真。寒山,又名寒山子,是唐代的诗僧。其诗朴实自然,禅意深邃,风格独特,《全唐诗》收有三百余首。《五灯会元》载其为人不拘小节,放浪形骸,称得上是...
更新于: --
菩萨立像面相端庄,神态自若。直鼻,细眉,双目微睁,两颊丰润。头戴莲花冠,冠顶置宝塔一。上身袒裸,腰肢纤细,下蔽长裙,赤足,立于莲瓣纹的底座上。头部饰项圈、璎珞,璎珞长垂及腹,其上镶嵌珍珠。肩披一条长带,两端自然垂至足下,犹如细纱,线条流畅。右臂抬至胸前,手心向外,拇指捏於食指之端,作说法印。左臂肘部略向外弓,手背朝天,垂於胯下。双臂饰珍珠手镯和臂钏;足上佩带脚镯。像之两侧各立忍冬一株,枝壮叶厚,缠绕而上,至顶端花枝内倾,各盛开一朵莲花。花蕊处生出一轮一罐,宛若透空的背光,分外精美华丽。基本内容金镶东珠菩萨立像,清乾隆,通高49.5cm,宽32cm。菩萨像以黄金铸成,工艺精湛,色彩灿烂夺目,全身...
更新于: --
本幅描绘东晋名流谢安的事迹。本幅画中谢安胡须飘洒、神色自若,由歌妓们围绕簇拥,缓步前行。他的身躯占据中央位置,比例较身旁的女子更形突出,衬托出主人公气宇轩昂的姿态。作品介绍明代郭诩作品,纸本墨笔,纵123.8厘米,横49.9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作品赏析画家郭诩纯以墨笔勾描、不加设色,表达神情及衣纹转折,属于“白描”的传统。郭诩的人物与同时活跃于南京的吴伟、杜堇风格相近,人物的形象古雅,线条带有书法浓、淡、干、湿的变化趣味,是他晚年(71岁)的作品。从画上的题诗和用印看来,可知他以“清狂道人”、“狂翁”自称,不难了解画家想藉由谢安的故事,来比拟自己狂放不羁、豪迈潇洒的个性与生活。作者简介...
更新于: --
求异法亦称“差异法”。判明现象间因果联系的一种逻辑方法。即如果被研究现象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不出现;并且在两个场合中仅有一个情况不同,这一情况在第一场合出现而在第二场合不出现。那么,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或结果)。例如,在一个密封的有空气的玻璃罩内,放一只老鼠,老鼠神态自若;然后抽净罩内空气,老鼠马上窒息,随即死亡。两个场合中,密封的玻璃罩、老鼠等情况均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是否有空气。有空气老鼠活动正常,无空气老鼠窒息死亡。于是得出结论:没有空气是老鼠死亡的原因。概括介绍求异法:是通过考察被研究的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个场合,确定在这两个场合中是否只有另外一个情况不同,如果...
更新于: --
徐锡麟纪念台台址背南面北,呈正方形,占地面积约259平方米,四周环以石栏。以汉白玉雕成的徐锡麟全身坐像在台中央大理石底座之上,神情自若,目视远方。 1907年,徐锡麟在巡警学堂从事革命活动,枪杀清朝巡抚恩铭,后被捕牺牲。纪念台介绍徐锡麟纪念台台址背南面北,呈正方形,占地面积约259平方米,四周环以石栏。从下面入口处升9级台阶,迎面为一横亘的石壁,中嵌刻有徐锡麟事迹简介的大理石,由此分东西两面再各升9级台阶便到台上。以汉白玉雕成的徐锡麟全身坐像在台中央大理石底座之上,神情自若,目视远方。入口处两边和像的前后皆有松、柏、桂和其它花草点缀,象征着烈士的业绩永垂不朽。1907年,徐锡麟在巡警学堂从事革...
更新于: --
五佛沿寺石窟位于景泰县东面的五佛乡,距景泰县城20公里。五佛沿寺即沿寺石窟。石窟中有五尊大佛,又名五佛寺。窟内两旁有小佛千尊,俗称千佛寺。石窟进深9米,宽7米,中间有5米宽方形柱直抵窟顶,塔柱四面开龛,龛内各塑像一尊。前面释迦佛为清康熙年间重修,其余三尊形态各异神态自若,腰细面圆,方颐突出,属宋代晚期作品,窟后南北二角各塑一尊泥佛坐于束腰莲座之上,较前者造型高大,金面丰腴,体态端庄,均内着“僧祗支”下着裙,外着袈裟,其造像特点大抵为晚唐和五代遗存。建筑结构窟前为砖木结构的三层楼阁,紧接石窟崖面,与石窟巧妙地结合为一体,成为石窟前室。一楼南侧置木梯可登二楼。二楼北、东、南三面设绕廊,边置围栏,中...
更新于: --
清罗聘设色真人图,清代人物画家罗聘绘画作品。此画作于雍正十一年(1733),设色纸本。画面中部绘一棵老树,此树盘根虬干,老辣奇倔,尽显苍劲之态。一名穿红衣老翁盘腿坐在枝杈间,神情自若。此画设色清雅,构图别致,颇有意趣。右侧自题:两峰道人罗聘。基本介绍清代人物画家罗聘绘画作品。此画作于雍正十一年(1733),设色纸本。画面中部绘一棵老树,此树盘根虬干,老辣奇倔,尽显苍劲之态。一名穿红衣老翁盘腿坐在枝杈间,神情自若。此画设色清雅,构图别致,颇有意趣。右侧自题:两峰道人罗聘。下钤:“无所住庵”、“罗聘”皆白文方印。左下钤“竹叟”朱文方印。
更新于: --
陈禅,字纪山,是东汉时期巴郡安汉人,官至司隶校尉。他曾任郡功曹,以举善黜恶为邦内所畏。在察孝廉时,他拒绝受纳臧赂,只持丧敛之具。后被笞掠五毒毕加,但他神态自若,事遂散释。车骑将军邓骘听闻其名而辟为举茂才,任命他为汉中太守。在此期间,陈禅以声名远扬,使得汉中蛮夷反畔的夷贼即时降服。后来,他被迁至左冯翊,拜谏议大夫。人物生平陈禅做郡里的功曹,举善罚恶,被邦内人所怕。察孝廉,州里辟他做治中从事。车骑将军邓骘听到他的名声而召他,举为茂才。当时汉中蛮夷反叛,以陈禅为汉中太守。夷贼素来听到他的名声,立即降服。陈禅升为左冯翊,入朝拜为谏议大夫。永宁元年(120),西南夷掸国王献乐及幻人,能够吐火,自己肢解身...
更新于: --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