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是一份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日报,在全世界发行,有相当的影响力。它是美国严肃报刊的代表,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由于风格古典严肃,它有时也被戏称为“灰色女士”(The Gray Lady)。它最初的名字是《纽约每日时报》,创始人为亨利·J·雷蒙德和乔治·琼斯。2012年8月14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前总裁马克 汤普森被任命为《纽约时报》新任执行总裁。2014年10月,《纽约时报》公司宣布会裁减编辑部100个职位。

简介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是美国第3大报,1851年9月18日创刊,由纽约时报公司在纽约出版,全球发行。原名《纽约每日时报》,1857年9月14日改用现名。

平日出90多版,星期日140版。1983年11月13日的一期星期日版达1572版,重量4.5千克多。发行量平日105.6万份,星期日164万份(1987)。有记者、编辑等600馀人。

该报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有其独到之处,如1912年关于“泰坦尼克号”客轮遇难事件的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独家全文刊载《凡尔赛和约》;1927年关于C.林白驾机飞越大西洋的报道;1945年向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的报道等,因此,成为一份在美国有影响力的英文对开日报。

发行方式

在1851年9月18日它的首刊中该报写到: “今天我们发行纽约每日时报的首刊,我们打算在今后无限期内每天早晨(周日除外)发行一刊。”

许多年后,该报也在周日发行。今天,周日版是《纽约时报》每周篇幅最大的一版,除新闻报道外其中还包括许多专栏如食品、旅游、艺术和其它文化专题。

版面

纽约时报传统的版面风格高贵、严肃,但拘谨保守,版面上一片灰色,被称为“灰贵妇”。1975年,执行总编辑艾布·罗森索对版面作了改变,将报纸分为A、B、C、D四个单元,针对不同读者,设计推出了多种专刊。当时纽约时报的经营已经到了亏损的边缘,由于这次成功的设计,营业额骤增,一下子扭转了劣势。这种分为四个单元的编报方式也引得其他美国报纸纷纷效仿。

1997年,时报新的印刷厂建成使用,开始引进彩色新闻与广告,巨幅照片及图解的应用也使版面更进一步发展。每天固定刊出五叠:A叠要闻,B叠“大都会新闻”,C叠“经济生活”,D叠“体育”,E叠“艺术”。其馀是有固定受众群的专刊,轮流出现。

在时报,版面设计工作由一个专门部门完成,叫做“艺术设计部门”。这个部门十分庞大,包括13位版面组合编辑、15位艺术设计专家、16位图表设计编辑和地图制作专家、艺术制作专家等。除第一版新闻的画样工作属于编辑主任(夜间部总编辑)外,所有内部版面的编排均由版面组合编辑来完成。

评价

《纽约时报》在美国的影响可谓是巨大而深远,它是美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早晨在上班前,从地铁站花2美元买一份《纽约时报》已经成为许多美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纽约时报》从经营到内容生产,包括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应该说都是报业的楷模。宋建武

荣誉记录

2015年4月,《纽约时报》赢得三个普利策奖,包括调查性报道奖、国际报道奖和专题拍摄奖。

重要事件

丑闻

《纽约时报》也出现过一些丑闻,比如2003年《纽约时报》承认它的一个记者杰森·布莱尔多年在其新闻报道中做假。《纽约时报》的名誉为此大降。布莱尔被立刻解雇。其他一些重要的人物如社论栏的头也被迫辞职。

2004年5月26日《纽约时报》再次承认在它的新闻报道中发生了错误。它承认在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爆发前错误地促进了公众对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信任。公众事务编辑达尼尔·奥克伦特在一篇自我批评的文章中写到:“这个错误不是个人错误,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错误。我们在报道战争时要特别提高我们的标准,小心谨慎地报道,而不应该降低我们的标准。但在时报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道中,我们的读者遇到了一些耸人听闻的报道,其来源并不十分扎实,其中一些是怀个人用心的匿名人士的断言。在战前和战后时报的记者多次中断了对一些故事的报道,后来证明这些故事的确不可靠。在许多情况下时报的读者根本没有察觉这些更正。……我所希望看到的真正的新闻报道,这也是我们的读者应该得到的,也应该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心所要求的,不仅应该揭露那些推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故事的人的战术,而且应该揭露时报自己是怎样被这些人利用的。”

2005年7月6日,《纽约时报》记者茱蒂丝·米勒因拒绝透露消息来源遭法院判刑入狱。

财政困境

2008年金融危机令报业经营更艰苦,即便其中的“大牌”媒体也感觉到了寒冬。拥有《纽约时报》的纽约时报公司面对现金不足问题,计划将总部大楼作抵押,借贷2.25亿美元(约15.5亿元人民币)。纽约时报公司8日公开表示,计划抵押位于曼哈顿的总部大楼,以便向银行借款,缓解现金危机。纽约时报计划最多借款2.25亿美元。

纽约时报公司首席财务官詹姆斯透露,纽约时报已经聘请知名地产公司高纬物业为其代理,寻求通过抵押或售后回租的方式获得融资。

纽约时报集团目前严重资不抵债,集团此前向美国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报告显示,集团目前仅持有4600万美元(约3亿元人民币)现金,但至少有4亿(约28亿元人民币)美元欠债必须在明年3月还清。而美国当地媒体称,纽约时报最高欠债可能高达10亿(约69亿元人民币)美元。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纽约时报在今年第三季度已融资2500万美元(约1.7亿元人民币),但敌不过广告收益迅速下滑,目前只得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公司最近还将股息削减了七成五,并有可能出售公司部分资产。

当天纽约时报股价略有上升。

陈光标之子宣示钓鱼岛主权

继2012年年8月,陈光标在《纽约时报》刊登半版广告,宣示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后,8月5日的美国《纽约时报》再次出现半版以“宣示钓鱼岛主权”为内容的广告,而刊登该则广告的正是陈光标的儿子陈环境。

该篇已广告形式出现的“宣示钓鱼岛主权”的文章引用了日本著名学者井上清相关着作的一些提及钓鱼岛的内容,井上清的着作指出,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仅所有中国人都这么认为,连不少美国也对此持认同态度,这历史是不容抹煞也不可能改变的。

陈光标收购事件

“标哥”豪言收购《纽约时报》

陈光标在深圳出席“2013国际华媒大奖”并获得“杰出华人”称号后,在台上发表获奖感言时自曝“将赴美洽谈收购《纽约时报》”,此话一出,引得台下一片哗然。记者就此致电陈光标,他语气中带着疲惫,“路透社、纽约时报……好多中外媒体都为这事来采访我,我都讲累了!”随后他透露,这次收购将由他和一位从事地产业的香港富豪朋友共同出资完成,对方意向出资6亿美元,而他出资2亿至3亿美元,1月5日晚便会飞往美国,与纽约时报领导层进行为期半个月左右的洽谈,目前有几成把握尚不确定,“我提出了三个方案:参股、控股、收购,我们就围绕这个进行讨论。”

为何偏偏钟情于《纽约时报》?陈光标笑答,“因为收购别的报纸,魅力不够大嘛!”同时,陈光标这次美国行也没忘记他钟爱的慈善事业,“除了谈收购的事,还会去考察一下中美慈善基金会。”

《纽约时报》称“不会对谣言置评”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企业家陈光标有意收购《纽约时报》的消息传出后,《纽约时报》的一名女发言人12月30日称,该公司“不会对谣言置评”。

另外,《纽约时报》公司董事会主席小亚瑟·苏兹伯格新近刚刚明确表态:“我们不卖”。分析人士认为,纽时多年的所有者奥克斯·苏兹伯格家族同意这次收购的可能性很小。

陈光标告诉路透社,陈光标表示,在竞购《纽约时报》一事上他是完全认真的,为此他已考虑了两年多。他认为《纽约时报》值10亿美元,但称愿意对此进行谈判。陈还说,因为自己资金有限,他已经说服了一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香港大亨投入6亿美元,自己承担剩馀的部分。他说,只要能够购买《纽约时报》,他会毫不犹豫地倾尽家产。

公司裁员

由于印刷收入下滑使报纸行业面临较大经济压力,《纽约时报》公司在2014年10月1日宣布,会裁减编辑部100个职位,占总人数的7.5% 。

财务报表

美国时间2015年4月30日,《纽约时报》对外发布了该公司第一季财报。数据显示,《纽约时报》当季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6%至3.84亿美元,与分析师预期相符。由于受到养老金费用带来的不利影响,《纽约时报》当季亏损1430万美元,约合每股亏损9美分,上年同期为实现盈利174万元,约合每股盈利2美分。

最新消息

俄罗斯总统普京动用强势手腕,妄图至少将乌克兰东部纳入莫斯科的轨道。此举所揭示的不仅仅是他本人对威吓手段及假情报手法的青睐之情。这同样使我们得以看到这样一种危险的状况:全球四大权力中心对于2014年战略权力的组成要素的认识相当混乱。

正当俄罗斯通过军事威胁和“第五纵队”打击异己时,厌战的西欧选择坚守商业利益,希望用经济胡萝卜让普京变得理智。长期担任世界警察、同时对这一职务感到厌倦的美国则试图通过经济大棒控制普京,即便美国自己正处于将重心向亚洲转移的过程当中。而在亚洲,实现经济扩张的中国正在对美国的盟友和生意伙伴构成新的军事威胁。换句话讲,每个权力中心对国际战略的目标和工具都有不同的理解。这就进一步增强了争端解决方案的不确定性。而这,正是危险所在。

经济因素导致俄欧“和谐”

俄罗斯能够在不引发内战的情况下瓜分乌克兰吗?美国能够在不把欧洲推入衰退的情况下制定出足以震慑普京的制裁措施吗?德国银行家和法国造船主会不会弱化制裁的威力,放任俄罗斯向外、向前苏联边境渗透势力?目睹美国在欧洲的软弱政治之后,日本、韩国和其他国家又会作何反应?

有一点是肯定的:欧洲正在将商业利益置于安全利益之上,于是和美国的政策发生抵触。法国坚持向俄罗斯交付两艘两栖攻击舰的立场就成了普京插入西方盟友之间的一个锋利的楔子。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抱怨说欧洲面对安全威胁的态度不够认真———美国人往往比欧洲人更关心欧洲安全问题。就最近的情况来看,美国人的说法颇有道理。欧洲在乌克兰的利益多于美国在乌利益,欧洲与俄罗斯的贸易额更是美俄贸易额的十倍,因此也拥有更多可以影响普京的手段。

然而,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各国更愿意对乌克兰的未来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尽管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所作所为极具威胁性,但欧洲人更害怕俄罗斯干扰能源供应,提高能源价格,或者排除欧洲对俄出口和投资。

与此同时,美国的战略也从客观上促成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和谐关系。如果说美国确实拥有什么大战略的话,那么这一战略就是把注意力放到亚洲去。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出版物 书籍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