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三世,读作sān shì,指夏商周三皇时期,常见于古文,如“三世之时,民风淳朴”。

汉语词汇

sān shì

1.指祖孙三代。民国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袁可立故宅》:“今睢县行政公署为清之洛学书院,然本明袁尚书可立故宅也。东西临街二石坊,左曰‘三世司马’,右曰‘宫保尚书’,皆距大门五十步之遥。”

2.指《春秋》公羊家主张的历史演变的三个阶段,即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何休注略云:“于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用心尚粗粗,故内其国而外诸夏”;“于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着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清钱谦益《玉剑尊闻序》:“《周官》之六典如故,《公羊》之三世非遐。”康有为据公羊家言曾提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说。参见《大同书》。

3.佛教道教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三世。

4.指《黄帝针灸》、《神农本草》和《素女脉诀》三部古医书。

5.多种言情类得小说里关于男女情感时,可能会许下类似“三生三世”的誓愿。这里的“三世”表示未来的三辈子。

6.西方文化的姓名往往来自于自己的父辈,三世可以表示某一姓氏的第三代,如拿破仑三世。还有用于封建时代的王的称号。进而指经历三代皇帝替换的时间,如“已历三世”,

或指第三代,如“爱德华三世”。《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7.指夏商周三皇时期。常见于古文,如“三世之时,民风淳朴”。

8.泛指长时间

这种用法三不做实指 ,而是取华夏哲学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义,以三表示一个大的不定数,如“三生三世永不渝”。

简介

指过去、现在、未来三者,此处含有"十方三世"的意思。这一佛教道教用语,大致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一切时间和空间,这也就是佛教所看待的时空宇宙。十方,谓东南西北四方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方,再加上上方和下方,一共十方。“三世”的“世”者,有“迁流”之义,“有为”之义。用于因果轮回,它也指个体一生的存在时间。即:过去(前世、前生、前际),现在(现世、现生、中际),未来(来世、来生、后际)的总称。《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八:“沙门瞿昙恒说三世。云何为三?所谓过去、现在、将来。”又说:“云何过去世?若法生已灭,是名过去世。云何未来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来世。云何现在世?若法生已未灭,是名现在世。”

在那个五胡乱华的残酷的大时代里,一切都在变,变动之中,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明天可不可以活下去与如何摆脱无尽的烦恼痛苦和压迫,而轮回与因果业力无疑是一个安慰剂。道教教义重今生与对后世族群的建设,并不信这些只把他们当做宣传传教、招揽信徒的手段与帮助统治者愚弄的工具。故道教吸收佛教轮回等论。

三世因果

三世与其它字词组合起来常出现在佛经道经当中。如:三世因果,是指前世、今生与来世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前世种下的因便是今生的果,而来生的果报如何又要看今生会种下什么样的因。对三世因果的说法,在道教经典《吕祖说三世因果经》里有详细的说法。现代经典《三世因果真经》,对于三世因果的现象,亦有一番详细的论述。

三世因果真经如下: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果,

欲知后世果, 今生做者因;

因果有真假, 众生细辨清,

假经图金银, 真经为民生。

善男善女细端详, 听念三世因果经。

三世因果事非小, 真言细语实非轻。

今生做官为何因, 前世公道正义身。

前世修来今世果, 紫袍玉带为民生。

黄金赠与壮士行, 行侠仗义盖世功。

莫说做官皆容易, 正义公平两边行。

骑马乘轿为何因, 前世修桥救助人。

穿绸裹缎为何因, 前世施衣济贫人。

丰衣足食为何因, 前世茶饭施路人。

缺衣少食为何因, 前世不助半分文。

高楼大厦为何因, 前世助学起凉亭。

福禄俱足为何因, 前世施粥济灾民。

相貌端严为何因, 前世明礼敬重人。

聪明智慧为何因, 前世读书用功人。

娶妻贤惠为何因, 前世扶弱助老人。

夫妻长寿为何因, 前世相敬如宾朋。

父母双全为何因, 前世敬重孤寡人。

无父无母为何因, 前世定是打鸟人。

子孙多福为何因, 前世开笼放鸟人。

养子不成为何因, 前世皆因卖婴儿。

今生无子为何因, 前世偷窃贼盗人。

今生长寿为何因, 前世救助爱生灵。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洛学书院 公羊传 传闻异辞 钱谦益 康有为 神农本草 拿破仑三世 爱德华三世 秦始皇本纪 十方三世 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