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宰相是指北宋时期曾在东台担任过盐官的三位宰相。

三宰相

东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北宋晏殊、吕夷简、范仲淹三宰相,曾在这里担任过盐官。

北宋时期,东台为泰州一属地,盐业生产已相当发达,年产居淮南之首,而当时的西溪则是东台的核心之地,海滨重镇。开宝七年(974年)泰州在西溪设盐仓监管东台境内(老政区)各盐场。于是,晏殊于11世纪初首先与东台结缘。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景德初年,他以“神童”的才名得到举荐,并应召殿试,援笔立成,考中进士。任西溪盐仓盐官后,他在西溪建立晏溪书院,开创书院讲习教育,慕名前来听他讲学者甚众,为此他深得贫苦百姓,尤其是盐民后生的崇敬。晏殊一生好贤,范仲淹、孔道辅、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下。宋仁宗时,他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宰相)。

晏殊在东台刚刚点燃教育星火,便因任满而离去了。正当乡民们深为晏殊的离任而惋惜时,另一位杰出的人物及时填补了乡民们心灵的失落。这就是吕夷简。吕夷简(978—1043年),字坦夫,北宋寿州(今安徽寿县)人,继晏殊出任西溪盐官。当时,西溪人酷爱种植天下名花牡丹,吕夷简见此,也植牡丹一株,并护以朱栏,令人不忍攀折,每春花开数百朵,海滨称为盛事。仁宗亲政后,他连任同平章事十余年,是北宋年间杰出的政治家。

后到西溪的是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吴县(今苏州)人。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监西溪盐仓。后官至参加政事(宰相),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幼年贫寒生活中对民间疾苦的体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决定了他要为国家和百姓做一番事业。所以,三相中范仲淹在东台的建树最著,与东台结缘也最深,率领民众,修筑了“华夏第一堤”──范公堤。

晏 殊

西溪三杰中的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景德初年,他刚十四岁,就以“神童”的才名应召殿试考中进士。在西溪任上,当地许多人都慕名听他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以志纪念。西溪又称晏溪,可见东台人对他的景仰之笃。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为官清廉,秉直从政。他曾上书皇帝,主张严格选任州郡长官,量才录用地方知县,清除庸劣不称职者,这份万言书声震一时。晏殊又是一位著名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尤擅小令。风格婉丽,历有“北宋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见《词曲史》)脍炙人口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名句,就出自他在西溪的名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吕夷简

吕夷简(978-1043),字坦夫,北宋寿州人(今安徽寿县)。吕夷简和当时西溪百姓一样爱种牡丹花,手杆一株上品,娇艳无比。后人建一座思贤亭,以表怀念。当年他赏花怀作七绝一首吟咏牡丹:异香浓艳压群苑,何时栽培近海涯?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移入五侯家?这首词吐露了他的怀才不遇之怨。后升迁两度任宰相,为民办事,颇有建树,这位封建政治家写有二十卷文集。虽受历史局限,这位盐官毕竟成了北宋的一位名相。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千古名言,也是他一生忧国忧民、曲折经历的真实写照。

范仲淹(公元989?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两岁丧父。他从小有志,发愤读书。十多岁时,便辞别母亲,到长山醴泉寺跟长老读书习字。由于家境贫寒,他每天只煮一锅稀粥,再切几根咸菜充饥。被后人称为“断齑(音击,ji,指咸菜)划粥”。后来,又到应天府求学。“未尝解衣就枕”,苦读了许多年,获得了真才实学,练就了坚强的性格。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二十六岁中进士,开始做官。文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武官至枢密副使(注:枢密副使:官署名。宋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军马等政令,出纳机密命令。其长官为枢密使,或为枢密院事;副长官为枢密副事,或为同知枢密院事。)。他的文治武功虽然突出体现在变改朝政、捍御边隅方面,但他在兴修水利,治理水旱灾害方面也作出了不朽的业绩。在苏北,他主持修建了被后世称为“范公堤”的海堰;在苏南,他又主持疏浚了太湖地区的港浦,并对太湖的治理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江苏,濒临黄海,海岸线长二千多里,境内地势低洼,常遭海潮浸灌,致使土壤斥卤,田地荒芜。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早在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34年),就“修沪渎垒,以防海沙,百姓赖之。”沪渎垒在今上海市宝山县境。垒,就是海塘,这是江苏海塘的最早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9年),又在海州(治今连云港市)“于州东带海而起长堰,外遏咸潮,内引淡水”。隋朝在东海(连云港市东南)、海州一带也修了不少海堤,用以保护濒海城镇。唐代中叶以后,在楚州(治今淮安)、扬州设置屯田,大规模地开发江淮地区。为适应屯田需要,大历年间(公元766?79年),还“于楚州置常丰堰”,又名捍海堰。该堰北起今阜宁沟墩,南低今东台,长142里,对“遮护农田,屏蔽盐灶,其功甚大”。但是,历经唐末、五代和宋初,年久失修,逐渐颓圮,失去了捍海防潮的作用。

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范仲淹出任泰州西溪(今东台县西)盐官。他目睹“风潮泛滥,淹没田产,毁坏亭灶”的情景,心如火焚,提出了修建捍海堰的建议,得到转运副使(注:转运副使:官名。宋初设随军转运使、水陆计度转运使,供办军需。后来渐成各路长官,监察各州官吏,并以官吏违法、民生疾苦情况上报朝廷。副长官为转运副使。)张纶的支持。但当时正值北宋王朝在对辽和西夏战争屡遭失败。困难迭起之际,因而范仲淹的建议遭到一些官吏的反对。他们说,堰虽可挡潮,也会造成内涝。张纶争辩说,海潮之患十分占九,而内涝之患十分占一,“获多亡少,岂不可耶!”张纶将范仲淹的建议上奏朝廷,在奏疏中还附了一束灾区饥民吃的野草,并推荐范仲淹担任兴化令,总负责这一工程。仁宗皇帝终于准奏。

二年秋,范仲淹征集通、泰、楚、海四州民夫四万多人,破土动工。不久,“风雪大至,潮汹惊人,夫役散走,旋泞而死者百余人”,工程遇到了挫折。事故发生后,“道路蜚语,谓死者数千”,于是反对者又起:“堰不可成”。朝廷遣中使追究责任,并暂停施工。后又派淮南转运使胡全仪实地查勘,决定是否继续兴工。胡全仪认为修堰之事“必成之”,也竭力支持范仲淹的意见。四年,范仲淹因母丧回籍。行前他仍惦记着海堰工程,特留书张纶,言恢复海堰之利,坚定张纶之志。

接着,张纶在胡全仪的支持下,上表朝廷,自请兼知泰州,力排万难,以总其役。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秋再次兴工,第二年春竣工。这条海堰的修成,使盐城、兴化、海陵(今泰州)等县的田土皆能耕种,三千户流移者陆续回到家乡,生产得到了恢复,朝廷的盐利收入也明显增加。人们赞颂范仲淹的功德,将该堤称为“范公堤”。由于倡议兴修捍海堰的是范仲淹,竭力奏请批准的是胡全仪,亲临其役直到完工的是张纶,后人在东台等地建立了三贤祠,又称范公祠,以示纪念。

北宋至和年间(公元1054?056年),海门知县沈起新筑捍海“堤百里”,引水灌溉,称沈公堤,与范公堤相接。后世又屡次修固及延伸,逐渐形成了北起阜宁,经盐城、东台、海安、如东、南通,直抵启东吕四的捍海长堤,号称八百里,人们总称“范公堤”。明清时期,堤外已涨出大片陆地,但是此堤仍“有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的功用”。北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六月,范仲淹任苏州知州,开始了治理太湖的实践。太湖平原中部地势低洼,四周高起,湖荡密布,河港错列,田庐常遭淹没之灾。这个地区排泄洪水,原有娄江、东江和吴淞江三条干道,山水通畅。“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后来由于潮汐进退,将泥沙带入,到唐朝和五代时,东、娄两江已先后湮塞,太湖泄水仅存“湖东一派”,“谓之(吴)淞江”。北宋中期以后,通江入海浦港大都淤浅严重,泄水不畅。范仲淹到任后,时值太湖大水,“沦稼穑,坏室庐”。他昔日曾数次经历过太湖水灾。“观民患,不忍自安”。初上任,就亲自实地考察,仔细推敲,根据“水之为物,蓄而停之,何为而不害;决而流之,何为而不利”的道理,提出了以疏导为主的治水主张,“今疏导者,不惟使东南入于(吴)淞江,又使东北入于扬子江与海”。“范仲淹以官粮募饥民修水利”,“部役开决积水”。他主持疏“浚白茆、福山、黄泗、许浦、奚浦、三丈浦,及茜溪、下张、七丫”等港浦,并建造了一系列闸门,“节宣由人”。旱时引江水灌田,涝时排泄洪水,又能“御其来潮,沙不能塞”。其中福山浦系“江潮上下,惟此港为直截,与白茆、许浦并为要害港”。“范仲淹于福山置闸,依山麓为固,人名曰范公闸”。后世称颂范仲淹疏浚不忘置闸,乃“实心为民,行而宜之,必至尽善然后己,此先忧后乐之实功”。

范仲淹在给宰相吕夷简上疏中,曾谈到了当时的疏河情况:“昨开五河,泄去积水。今岁和平,秋望七八,积而未去者,犹有二三,未能播殖(植)。复请增理数道以分其流,使不停壅,纵遇大水,其去必速,而未来岁之患矣。”秋八月,“兴作未成”,令调范仲淹到明州(今浙江宁波)任职。转运使紧急上疏,说范仲淹“治水有绪,愿留以毕其役”。九月,诏复范仲淹留任苏州,继续疏浚东北诸港浦,排泄积潦,促使农业连年丰收。

范仲淹在同一奏疏中,还逐一批驳了一些人对苏州地区水利问题的种种非议:(一)针对“江水已高,不纳此流”,积水不能排泄入江入海的议论,他指出,江海为“百谷王”,是众多河谷的所汇之所。天下江河都有“善下之”的特性。既然江河下流不息,积水就能够排泄入江入海。已开浚的河道就是明证。(二)针对“日有潮至,水安得下”的议论,他指出,海潮来时排泄不利是事实。但涨潮时间短,退潮时间长,泄多壅少,江河之水必能归流入海。(三)针对“沙因潮至,数年复塞”,潮汐会很快淤塞河道的议论,他强调指出,“新导之河必设诸闸”。闸要启闭以时,“常时局之,御其来潮,沙不能塞”,挡潮拒沙;“旱时亦局之,注水溉田”,蓄水抗旱;“潦岁则启之,疏积水之患”,排泄洪涝。他要求“每春理其闸外”,清除泥沙,比不设闸“工减数倍”。(四)针对开浚工程会“重劳民力”、“大费军食”的议论,他指出,东南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大水一至,秋无收成。而治水后,庄稼有收,百姓不致因饥饿而死亡。“民勤而生”,虽劳无怨,政府勿需蠲(音渭,juan)放,赋粮也有保证。他还提出了以工代赈兴修水利的办法:荒歉之年,以工代赈,每日给五升粮,召民修水利。他所疏浚的港浦就是采取的这种办法。范仲淹最后明确指出,经常疏浚河道、维修工程是刺史、县令的重要职责,太湖四周的苏州、常州、湖州和秀州(治今浙江嘉兴)是国家的仓庚,凡浙漕官吏及这几郡的守令,都要选择负责能干的人担任,才能使朝廷不失东南之利。

范仲淹在其以后的十多年里,宦海浮沉,驰骋疆场,出将入相,但他治理太湖之心却未曾去怀。他认真研究了江南圩田古制,总结古今治理太湖的经验,结合自己景佑年间的治水实践,提出了“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的治水主张。北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官拜参知政事。他的《答手诏条陈十事》,是“庆历新政”中建议改革弊政的著名奏章。在“厚农桑”中,他条陈了江南、浙西水利:“江南旧有圩田”,规模较大,“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构成圩区水网。“外有闸门”,可控制蓄泄,“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故能“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并提到他知苏州时,曾“询访高年”,知道五代吴越钱氏时,“有营田军”“七八千人,专为田事,导河筑堤,以减水患”。还有一定的管理养护制度,故水患很少。他尖锐指出,早年“慢于农政,不复修举”,致使“江南圩田,浙西河塘,大半隳(音恢,hui)废”。他建议:“每岁秋,要敕下转运司,令辖下州军吏民各言农桑利害,或合开河渠,或筑堤堰陂塘之类”,于每年二月间兴役,半月罢工,并将其水利功绩上报。

范仲淹总结古今治理圩区的经验,提出的“修围、浚河、置闸并重”的主张,较之他在景佑年间“疏浚、置闸”的治水实践又前进了一大步。它体现了治水与治田相结合,解决了蓄水与泄水,挡潮与排涝的矛盾,不失为治理太湖的一种好方法。

范仲淹三者并重的治圩主张,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北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赵霖主持治理太湖,就持此说:“一曰开治港浦,二曰置闸启闭,三曰筑圩裹田,三者缺一不可”。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任仁发治理太湖,更为推崇:“范文正公宋之名臣,尽心于水利,尝谓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其后历代圩区的水利建设,大都采用范仲淹的方法。

其它

文化艺术,生活娱乐,人物百科,社会人文,中外历史...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宰相 时期 孔道辅 平章事 《词曲史》 寿州 寿县 咏牡丹 词吐 吴县 参知政事 斥卤 沪渎垒 江淮地区 捍海堰 亭灶 盐城 吕四 范公堤 太湖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