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是按照国家社会团体登记管理规定,由全国从事环境保护的科技工作者,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科研、教育、管理、产业等领域的个人及单位自愿组成,经国家社团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环境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国家环境保护事业和创新体系的社会力量。

1978年5月5日,中国科协正式批准成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1979年3月21日至30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大会在成都举行。1991年9月2日,经民政部部长崔乃夫签发,民政部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证,确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的有关规定,准予注册登记。

根据2018年6月学会官网信息显示,学会设有8个工作委员会、48个分会及专业委员会;有个人会员68000余名,单位会员1300余家。

历史沿革

1978年5月5日,中国科协正式批准成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8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和全国科协联合发出《关于筹备召开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代表大会的通知》,通知中确定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代表大会于1978年底或1979年初召开。11月26日至30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筹备委员会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确定环境科学学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于1979年2月底3月初召开。

1979年3月21日至30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大会在成都举行。

1980年2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及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共同成立了全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

1981年3月,成立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学会。5月11日至13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京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

1983年3月19日至23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工作会议在沈阳市召开。

1983年12月31日至1984年1月7日,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1989年9月,经二届九次常务理事会议研究决定正式设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荣誉奖”、“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包括青年环境科技工作者和学会工作干部)奖”。12月14日,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

1990年12月27日至29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暨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1991年9月2日,经民政部部长崔乃夫签发,民政部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证,确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的有关规定,准予注册登记。

2007年11月21日至23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天津召开了六届二次理事会全体会议。

2009年4月3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召开第六届七次常务理事会会议。

2010年12月26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六届十次常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

2012年1月7日至8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12月26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7年1月6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及第一届监事会。

组织体系

机构设置

最高权力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其职权是:制定和修改章程;选举和罢免理事;选举产生监事会;审议和批准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审议监事会工作报告;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决定名誉职务的设立;决定学会终止事宜;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经理事会决定召开,须有2/3以上代表出席方能举行,其决议须经到会代表1/2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届5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和产生办法由学会秘书处提出建议,理事会批准执行。

执行机构

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由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学会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理事会的职权: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会员除名;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变更和注销;决定副秘书长和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领导学会各机构开展工作;制定学会管理制度;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在理事会工作中,理事具有选举权、被选举权、表决权、建议权、监督权。3位及以上理事可联名提出理事会议案。特邀理事、特邀常务理事作为单位会员代表,具有建议权、监督权,可受邀出席理事会扩大会议或列席理事会,并参与有关事项的审议。

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通过,方能生效。理事会至少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特殊情况时,经常务理事会决定,也可采用通讯方式召开会议。

学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对理事会负责,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二十二条中除第一、三项以外的职权。常务理事会人数不超过理事会人数的1/3。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通过,方能生效。常务理事会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特殊情况时,由理事长提议可采用通讯方式召开会议。

理事会设立名誉理事长和名誉理事,名誉理事长由不再担任学会理事会领导职务的上一届理事长担任,名誉理事由不再担任学会理事会职务的上一届常务理事担任,任期与理事会相同。名誉职务的授予,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征得被授予者本人同意。

监督机构

学会设立监事会。监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出建议人选,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受会员代表大会委托负责监督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依据《章程》履行职责情况,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监事会设监事长1人,监事6人,任期与理事会相同。原则上监事长由退出理事会的往届理事会领导担任,监事由退出理事会的往届理事担任。监事应自愿担任,公正、诚实、坚持原则,有能力和精力承担监事职责。监事会负责监督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是否按照学会的规章开展工作、作出的决议是否符合程序,理事、常务理事和理事会领导是否履行了相应的职责和义务,监督学会财务工作。监事长主持监事会工作,安排监事的监督工作。

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召开会议应通知监事会派监事列席,由监事确定参会人数是否达到法定人数,会议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表决方式是否符合规则,所作出的决议是否符合《章程》规定等。理事会有不当行为时,监事会应提出纠正要求。理事违反《章程》或长期不能履职,监事会可向理事会提出终止其理事资格的提议。会员或分支机构对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的处罚有异议时可向监事会申诉。监事会作出决议须得到半数以上监事的同意。监事会向会员公开工作报告,有关正式文件须存入学会档案。

监事会工作所需费用列入学会预算,监事会的日常事务工作由学会秘书处承担。

分支机构

根据2018年6月学会官网信息显示,学会下设56个分支机构(其中有8个工作委员会、48个分会及专业委员会)。

序号分支机构名称挂靠单位负责人成立时间
1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处倪晋仁2002年11月15日
2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处高吉喜2002年11月15日
3环境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处贺克斌2002年11月15日
4科技与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处任官平2002年11月15日
5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处任南琪2002年11月15日
6咨询评估工作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处陆新元2002年11月15日
7科技评价工作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处曲久辉2002年11月15日
8组织工作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处王灿发2015年8月6日
9环境管理分会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夏光2002年11月15日
10环境工程分会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岳清瑞2002年11月15日
11国防环境分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郭东风2002年11月15日
12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崔书红2002年11月15日
13大气环境分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大气)柴发合2002年11月15日
14生态与自然保护分会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高吉喜2002年11月15日
15环境物理学分会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杨军2002年11月15日
16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2002年11月15日
17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李国刚2002年11月15日
18环境医学与健康分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郭新彪2002年11月15日
19环境生物学分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吴振斌2002年11月15日
20海洋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大学高会旺2002年11月15日
21环境化学分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亚韡2002年11月15日
22环境地学分会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崔保山2002年11月15日
23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舒俭民2002年11月15日
24环境法学分会中国政法大学王灿发2003年12月30日
25固体废物分会环保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胡华龙2003年12月30日
26水环境分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郑丙辉2003年12月30日
27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专业委员会环保部核安全中心潘自强2003年12月30日
28绿色包装专业委员会北京农学院何锦风2003年12月30日
29环境经济学分会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王金南2003年12月30日
3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余刚2008年1月23日
31环境规划专业委员会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吴舜泽2008年1月23日
32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北京大学张寅平2008年9月16日
33机动车(船)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中心鲍晓峰2008年9月16日
34植物环境与多样性专业委员会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庄娱乐2009年1月8日
35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李广贺2009年1月8日
36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顾行发2009年1月8日
37环境风险专业委员会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振成2011年10月20日
38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专业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邵敏2011年10月20日
39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北京理工大学曾庆轩2011年10月20日
40环境监察研究分会环保部环境信息中心陆新元2012年4月9日
41气候变化分会环保部环境规划院陆军2014年8月21日
42绿色金融分会北京日川联合投资有限公司曹和平2014年8月21日
43生态产业分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乔琦2014年8月21日
44环境与热能利用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杨朝飞2014年8月21日
45环境审计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经管学院王立彦2014年8月21日
46环境信息化分会环保部环境信息中心程春明2015年8月6日
47能源与环境分会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贺克斌2015年8月6日
48生态食材与生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华文国际汉学文化交流中心马中2015年8月6日
49环境史专业委员会中关村汉德环境观察研究所王利华2015年8月6日
50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胡洪营2015年8月6日
51环境损害鉴定专业委员会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高振会2015年8月6日
52循环经济分会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李金惠2016年10月13日
53传统文化与生态哲学分会北京华夏中环国学文化研究中心卢风2016年10月13日
54清洁生产分会环保部清洁生产中心段宁2016年10月13日
55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专业委员会环保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凌江2016年10月13日
56沉积物环境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范成新2016年10月13日
参考资料来源

地方学会

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
山西省环境科学学会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学会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
吉林省环境科学学会黑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安徽省环境科学学会
福建省环境科学学会江西省环境科学学会山东环境科学学会
河南省环境科学学会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湖南省环境科学学会
广西环境科学学会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
贵州省环境科学学会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
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青海省环境科学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科学学会
宁夏环境科学学会海南省环境科学学会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
大连市环境科学学会青岛市环境科学学会宁波市环境科学学会
厦门市环境科学学会深圳市环境科学学会
参考资料来源

秘书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设办事机构为秘书处,秘书处的日常工作由秘书长负责,负责学会重大活动的组织实施和办理日常事务。学会秘书处下设办公室、学术部、科普部、国际部、会员与网络部、科技咨询评价与推广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心、期刊部等职能部门;另有《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环境与生活》杂志社有限公司和《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等期刊编辑发行机构。

组织成员

根据2018年6月官网信息显示,学会理事会有7位名誉会长、1位理事长、12位副理事长、1位秘书长 ;有有个人会员70000余人,团体会员单位1528个,分别来自中国从事环境保护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领域的相关人员和有关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学术团体,分布在全国各省区市及台港澳地区。

业务资产

业务范围

一、开展学术交流,组织召开学术年会、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学术会议,营造良好学术环境,促进环境学科发展与技术创新。

二、开展环境保护科普工作,面向社会公众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与技术,提高全民环境科学素养。

三、为会员和环境科技工作者服务,反映其意愿和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组织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开展职业水平评价和认证;按照规定经批准开展表彰奖励,举荐优秀人才。

四、有序承接政府委托的工作和转移的职能,包括但不限于科技评估、工程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科技奖励等。

五、建设环境智库,针对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管理政策和产业发展等组织相关研究,为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提供咨询建议。

六、为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服务,包括科技成果评价、技术鉴定、举办相关展览展示和技术交流等,提供科技成果引进、推广和交易服务,推动产学研用结合。

七、编辑出版发行环境保护领域学术、科普、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期刊图书资料、音像和多媒体制品。

八、推动国际民间环境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环境科学技术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促进环境保护领域科技人才职业资格国际互认。

九、发挥学术共同体自律功能,推动建立学术诚信与监督机制,促进良好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十、创办符合学会宗旨的社会公益事业。

资产管理

学会经费来源为:会费;捐赠;政府资助;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利息及其他合法收入。

学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会费标准须经会员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学会开展表彰奖励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经费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发展的支出,不得在会员中分配。经费收支使用情况接受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监督,并向会员公开。

秘书处按国家对社团的管理规定,建立和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并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资料应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应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学会资产属于社团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资产的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和有关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向社会公开。

学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应接受财务审计。秘书处工作人员的薪酬制度由秘书长制定,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通过后向会员公开;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建设成就

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于1981年创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是Ei源期刊,被Ei、CA、ASFA、SCOPUS、CSC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中国国内外数据库收录。《中国环境科学》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均被列为A类核心刊物,也是各高校环境科学和相关学科硕士、博士生发表论文的指定核心期刊。

《环境与生活》

《环境与生活》是面向环保工作者及关心生态环境和低碳生活方式人士公开发行的环境科普类国家级期刊,是中国国内环保领域期刊。

《安全与环境学报》

《安全与环境学报》于2001年创刊,是安全与环境学科的学术性双月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CA)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

《中国花卉盆景》

《中国花卉盆景》是半月刊,于1984年创刊,是集赏花养花、园艺生活、制作盆景于一身的园艺科普杂志。面向广大园艺盆景爱好者及生产者,发行遍及中国国内外。

学术交流

综述

2017年,学会主办或参与主办中国国内外学术活动近30场,参与交流人数超过1万人。

环境科学与技术年会

2017年10月,在厦门主办的“环境科学与技术年会”集会展一体,包括26个分会场、6个论坛、2个国际研讨会以及创新应用示范项目权威发布、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创新成果展等多个环保科技成果推介、展示专场活动,参会人员逾2300人。 年会围绕国家环境保护工作,搭建环保科技“产学研用”学术交流平台,深化服务环境科技工作者技术交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

第十五届国际水协会厌氧大会

2017年10月在北京参与主办的“第十五届国际水协会厌氧大会”,参会外籍专家超过300人。

国际环境法医学联盟学术年会

国际环境法医学联盟学术年会(INEF)是由皇家化学学会环境法医学联盟在2009年发起并主办的学术系列年会,已相继在加拿大、英国、瑞典等国家举办召开了7届会议。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皇家化学学会环境法医学联盟、中科院大学等23家学术机构共同举办的国际环境法医学联盟2017年学术年会暨环境法医及损害赔偿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INEF2017”)于2017年7月9-12日在京召开。来自中国、英国、美国、加拿大、尼日利亚、乌干达、挪威、德国、爱尔兰、波兰和台港澳地区的近200余位专家学者及国际组织代表出席研讨会。

全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讨会

为推进中国沉积物与环境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沉积物污染控制和治理技术的发展,交流和研讨关于“沉积物环境”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提升中国关于沉积物环境风险研究和底泥污染治理的研发能力,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了“全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讨会”。截至2017年底已举办了五届。

环境法医及损害赔偿国际研讨会

2016年4月25-27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国际环境法医学联盟在青岛举办召开了首届环境法医及损害赔偿国际研讨会(ED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业委员会具体承办。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以及中国国内环保、司法、海洋、农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科研和管理人员,律师、咨询顾问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共计200余人出席了会议。

矿山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国际研讨会

矿山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国际研讨会推进中国金属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治理,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快矿山修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进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推动先进的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2017年10月27-29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矿业研究总院、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等单位在北京召开“2017矿山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国际研讨会”。

土壤与地下水国际研讨会

土壤与地下水国际研讨会(SG)专题研讨会自2014年起由学会主办,并坚持为中国国内外参与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相关领域的人士提供国际学术和技术交流平台。通过相互交流,激发创新,推广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分享防治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管理经验。

2017年8月26-28日,学会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学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北京)、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上海污染场地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湖南省长沙市共同举办“2017土壤与地下水国际研讨会”。

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环境科技创新与合作青年学者论坛

为搭建青年学者间的交流平台,加强合作,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学会定于8月4日在2018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期间举办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环境科技创新与合作青年学者论坛。论坛围绕“青年推动科技创新与合作”这一主题,邀请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青年学者共同交流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技术方法,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荣誉表彰

获奖年度奖项颁奖单位
2016年2016年全国学会十佳优秀党建通讯奖中国科协
2016年微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5A”获2016最具活力微博奖科普中国微平台
2016年2016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鉴》“优秀组织单位”奖中国科协
2016年学术期刊《中国环境科学》核心影响因子五连冠《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
2016年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科技部、中国科协、教育部
2016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最佳组织单位科技部
2016年2016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 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中国科协
2015年2015中国科协学会能力提升工程“优秀科技社团”一等奖中国科协
2015年2015年度中国科协党建研究会调研课题优秀论文奖中国科协
2015年2015年度全国学会“党建强会计划”特色活动组织奖中国科协
2015年2015年度中国科协“党建强会计划”“建家交友”系列活动平台优秀组织奖中国科协
2015年2015年双创科技文献信息应用项目完成优秀单位中国科协
2013年2013年度全国学会“党建强会计划”特色活动组织奖中国科协
2012年“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环境保护部
2011年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中国科协
2011年《环境污染致健康损害案例特点与趋势分析》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科协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中国科协
2011年《“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决策咨询系列报告》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科协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中国科协
2011年2011年度中国科协优秀调研报告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中国科协
2011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先进集体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2011年“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决策咨询系列报告荣获2011年中国科协优秀决策咨询成果二等奖中国科协
2010年“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被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评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优秀案例。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2010年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
2008年“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荣获第九届“福特汽车环保奖”“生态文明传播奖”三等奖“福特汽车环保奖”组委会
2007年全国“先进学会”奖中国科协
2005年全国农村科普先进集体奖中国科协
2005年科学技术普及先进奖中国科协
2003年全国科普先进集体奖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
参考资料来源

人才培养

科技奖项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科普类)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科普类奖励旨在奖励在环保科普创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调动广大环境科技工作者和环保爱好者参与科学传播的积极性,繁荣科普创作,促进环保科研成果应用和环境科学文化传播。奖项参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成果的评审范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科普类)的评审范围暂限于正式出版发行的科普图书、科普电子出版物、科普音像制品,申报奖励的环保科普成果要突出以传播和普及生态环境知识、方法、思想、文化、精神为宗旨,以提高公众环境科学素质为目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科普类)获奖成果将在环保科普工作中应用和宣传,并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环保科普创新奖

环保科普创新奖旨在繁荣环保科普创作,丰富环保科普资源。图书类和音像类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所有获奖作品均对主要创作人员授予证书和奖金,原则上每部作品授予证书者不超过3人。参评作品需要符合国家颁发的有关出版和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法规;作品内容体现环保、低碳、绿色生活创意,反映环境科技理念、知识与方法,以及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百姓关注的热点;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含量,概念和科技术语表达准确严谨、主题明确、内容新颖、实用性强;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时代感,创新性,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编辑制作艺术水平高、质量好。

2017年4月,第六届“环保科普创新奖”共收到申报作品39部,共评出《中国生态六讲》等14部作品。

科普赛事

全国环保科普创意大赛

为了促进环保科普事业与社会文化事业的共通共融,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环保科学知识的传播,繁荣环保科普作品创作,引领社会公众践行环保时尚新生活,自2012年开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和相关行业协会共同组织举办“心环保 新生活,全国环保科普创意大赛”系列大赛。环保科普创意大赛创意作品征集形式包括:动画、漫画、微电影和摄影作品。

人才教育

黑臭河道治理技术培训班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部署、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全国开展“黑臭河道治理技术”知识更新培训项目。

培训班邀请水环境检测、黑臭河道治理技术、工程方案编制、河道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针对黑臭河道治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技术方法及相关案例等进行讲解。旨在为河长制的推行提供技术人才保障。

培训对象为河道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河道环境保护相关研究课题组以及大专院校水利、城建、水环境保护、环境化学、生态学等相关老师;环境评估以及咨询机构相关管理及技术人员、城市建设工程机构负责人及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有意向从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相关事务人员。

环境法医学及损害鉴定评估培训班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2010-2020)》的部署、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于2014年发起了“环境法医学及损害鉴定评估”知识更新培训项目。

培训班邀请环境监测、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及环境法医学等方面的专家对环境法医及环境损害鉴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方法及相关案例等进行讲解。

培训对象为环境保护科研单位环境污染相关研究课题组以及大专院校环境法医、环境法学、环境科学相关老师;环境评价以及咨询机构相关管理及技术人员、司法鉴定机构负责人及鉴定人、律师实务所环境法律师;环境执法等从业人员,石化、冶金、制药、造纸等企业安环人员以及有意向从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事务相关人员。

土壤与地下水修复技术高级研修班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6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的通知》要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委托,定于2016年6月12-17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土壤与地下水修复技术”高级研修班。研修人员为全国环保系统的政府有关部门、环保科研院所、各重点环保企业中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70人。

环境绩效评估及审计实务高级研修班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岗位培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举办环境绩效评估及审计实务高级研修班,研修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环境法律法规、企业环境风险和质量管理进行讲解,同时结合环境审计实操内容和与会代表共同研讨和交流。

研修对象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环境保护系统相关人员律师事务所专门从事环境诉讼的律师;会计事务所的会计师;企事业单位相关内审、财务人员;拟从事环境绩效及审计的工作人员;寻求在环境绩效及审计领域获得个人发展的人员。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徽由两个同心圆组成,外部为学会中英文名称,内部为山水状抽象图及创立日期。

学会文化

宗旨

学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环境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国家环境保护事业和创新体系的社会力量。学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公德;履行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坚持民主办会,发扬学术民主,倡导求真务实,发挥学术共同体作用,团结依靠广大会员和环境科技工作者,促进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普及;培育和举荐环境科技人才,反映环境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维护环境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科学文化氛围,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目标

新时期以“四个全面”为指导,围绕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学会的目标,更好地履行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能,围绕环保科技创新全链条搭建“大学术”平台,推进普惠共享、立体互动的“大传播”平台建设,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提供科技公共服务,紧密团结和凝聚广大环境科技工作者,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

社团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名誉会长蒋正华、韩启德、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姜春云、周光召、宋健、赵南起
理事长黄润秋
副理事长丁仲礼、王灿发、曲久辉、任官平、任南琪、刘文清、邹首民、陆新元、武维华、贺克斌、倪晋仁、高吉喜
秘书长王志华
参考资料来源

历任领导

任职时间职务姓名任职信息
1979年3月21日—1984年1月理事长李超伯国家建委副主任、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秘书长陈西平(兼)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1984年1月4日—1990年12月理事长李景昭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顾问
秘书长曲格平 (兼)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
1990年12月29日—1995年12月理事长曲格平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
秘书长陆雨村(兼)国家环境保护局机关党委书记
1995年12月14日—2001年4月理事长解振华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
秘书长鲍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高工
2001年4月12日—2006年6月理事长叶汝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研究员、顾问、国务院参事
秘书长鲍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高工
2006年6月—2012年1月理事长王玉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原副局长
秘书长任官平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
2012年1月—2017年1月理事长王玉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原副局长
秘书长任官平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
参考资料来源(包括第一届至第七届)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社会 组织机构 社会团体 社会组织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成都 民政部 北京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