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简介

《中文大辞典》是我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编撰的一部大型辞书。该辞书由《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纂,由位于中国台北的“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发行。全书共40册,其中正文38册,第39册是部首总索引,第40册是笔画总索引。

辞书体例

《中文大辞典》共收录单字49905个,词语37万多条。采用古体竖排版。各单字下首列该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等形体,并注明出处。下引古韵书反切、罗马字注音。次释字义。

释义注重考源,并探究形音义三者之间的关系。每字后列复词,博采历代文献中的词语、典故、成语、诗词、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书名、动植物名称等,广泛反映中文词汇。

释词广泛采用书证、征引原文。全书按《康熙字典》的部首分类法排列,略加改动。各部首内的字先分笔画多少,再按字形起笔为序(“永”字笔法)排列。字下词汇以第二字笔画由少到多排列,第二字笔画相同者,再接字形起笔为序。三个字以上的词,依次类推。每册册首有《部首检字法》、《笔画检字表》。

该书收字、词较多,引用资料丰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辞典注重汉字源流,考证博综古今文献,解说力求精确扼要,例句均注明出处和引用书目。

辞书的内容

字辞选录

一、单字之采录,包括正字、或体、古字、略字及俗字、后起字,其来源以《康熙字典》为主;并参考《尔雅》、《方言》、《释名》、《广雅》、《说文》、《玉篇》、《广韵》、《集韵》等书,各标明其来源。

二、词汇之采录,以下列为主:1成语、2术语、3格言、4迭字、5诗词曲语、6人名、7地名、8职官名、9年号、10书名、11动植物名、12名物制度其来源以经史子集历代文献为主;并参考著名类书、辞典,如《初学记》、《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渊鉴类函》、《佩文韵府》、《骈字类编》、《永乐大典》、《大汉和辞典》、《辞源》、《辞海》、《辞通》、《国语辞典》、《联绵字典》、《诗词曲语辞典》等为补充。

单字解释

一、单字之解释,主要在说明其构造与本意、各种训义之渊源、形音义之相互关系、及其疑义异说。

1、字形:上溯甲骨金文,以及篆隶楷草诸体之变化,依其时代先后为次,以见文字构造之本源,而明字形之史的演变。其数据主要采自《甲骨文编》、《续甲骨文编》、《殷墟文字类编》、《钟鼎字源》、《重订金文编》、《说文古籀补》、《说文古籀补补》、《说文古籀三补》、《说文》、《石刻篆文编》、《汉隶字源》、《隶辨》、《玉烟堂本急就草》、《草诀歌》、《草字汇》,以及《六书分类》、《六书正讹》、《楷法溯源》等。各字以通用正体为准,作该字统一之说明,其或体、古字、俗字、略字、后起字等,仅于其下说明该字与正字之关系。

2、字音:(1).每字之下,先注该字本义之反切,以该字所见最早之韵书为准;其余韵书所载之反切,依时代先后列于其下,各韵书皆未载其音者,从略。(2).次列该字见于平水韵之韵目,平水韵未载者,从略。(3).国语与罗马注音,以台湾教育部颁定之《国语辞典》注音为准;该辞典未注音者,根据《广韵》所载同切语之字见于《国语辞典》者推定之。其《广韵》所无之字,则据《广韵》以后之韵书。(4).一字有数音者,除本义之音外,其音依引申义、假借义之音为次,分条以甲、乙、丙等符号标明之。其反切之排列及国语注音、罗马字注音,依前条原则标注。

3、字义:字义之解释,采自《尔雅》、《说文》、《方言》、《释名》等字书,及两汉以来诸传注。每字之下,首列本义,引申义次之,假借义又次之,分条以一、二、三等符号标明,列于其读音之下。引申义及假借义,又以名词、动词、形容词、助词为序,各附例句,以证义训用法。若一义之中,须更分条详述者,以1.2.3.等符号标明之。

词汇说明

一、词汇解说,注明词汇之出处与意义,使阅者有焕然冰释之快。

二、词汇解说,以直接解释为首,依次及于转义、应用,并以同义语类为说明,各附载其出典与引例,以往各种辞典之解释适切者仍采用之。

三、每词汇之例句,依经史子集及其时代之前后为序,先以恰当之语句解释,再引例句。

四、人名、官名、年号、地名、书名,仅举其要,并注明其出处。

典例图表:

一、出典、引例,均标明书名、篇名、项目、题目或卷数等,其顺序以字书、经书为先,余按书籍或作者时代,定其先后。

二、图表附于各该名词之后,文物、史迹、舆图、动植物等图表,以《三礼图》、《礼记图》、《名物图》、《金石索》、《西清古鉴正续》、《三古图》、《古今图书集成收录图》、《大清会典图》、《协纪辨方书》、《汉晋印章图谱》、《三才图会》、《故宫铜器图录》、《贞松堂吉金图》、《双剑誃古器物图录》、《武英殿彝器图录》、《古明器图录》、《善斋吉金录》、《痴盦藏金》、《梦郼艹堂吉金图正续》、《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缀遗斋彝器考释》、《缀遗斋吉金考释》、《乐书轨范》、《文史图会》等为主;并参考采用其他有关各图书之图表及实物之照片。

排列检索

一、字之排列,原则上按《康熙字典》部首分类,其中若干错误,经予改正。各部首内之字先分笔画少多,再按字形起笔之点、横、直、撇(永字笔法)为序排列。三字以上词汇,依此类推。

二、各字均予编号,用粗体数字表示;各字所属词汇在各该字内按序编号,用细体数字表示,并载于画眉。

三、字之部首,载于版心上部,列其画数,该画之字,一页有多字者悉列之。该册页数,以直写中文数字列于版心下部。全书十册之总页码,以阿拉伯数字列于下角。

四、最新版全书十册,每册册首均附有部首检字表。第十册附笔画索引,以资检索

辞书的出版

《中文大辞典》初版于1968年8月出版;16开本,共40册,收入单词约5万个,词条37万多条,总计约5千万言。

1976年曾出版修订普及本,共10册。 1982年冬,中国内地曾经翻印,当时各大图书馆一般均有这一套工具书。

辞书的瑕疵

《中文大辞典》是大型的汉语词典,自问世以来,以词目丰富、义项周备、引证详尽著称。当然,它作为一部成于众手的巨著,象其他大型工具书一样,不可能没有失误。昔《康熙字典》成书,王引之作《字典考证》,纠正其引书错误凡二千五百八十八条,而《康熙字典》的错讹远不止此。 据雪克考证,“《中文大辞典》己部“已”字,巾部“帝”字,干部“平”字、“翰”字,幺部“幽”字,弋部“式”字等部分词条,每见其释义、引书亦颇有失误或可商兑者,因略作考索、核对;择若干条,以原词条为目,不另作归纳,汇而成篇。有些词头,义多事繁,拟另成专篇,兹不具。惟《中文》多本日本《大汉和辞典》,其错讹失当处,亦多袭《大汉和》,或辗转相袭其他旧时辞书如《中华大字典》、《辞源》(旧)、《辞海》(旧)等而致误,为避免繁复,不一一说明”。

近年来多有学者指出该辞书中出现的一些纰漏与瑕疵。如: 施民权著,《〈中文大辞典〉、〈中华大字典〉传讹一例》,出自《吉安师专学报》,1993年2期。 高放(中国人民大学)著,《台湾版〈中文大辞典〉不尽可信》,出自《中华读书报》。 雪克著,《台湾〈中文大辞典〉(讠为)误举例》,出自《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出版物 书籍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汉字 颇有 商兑 大汉和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