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从资产、负债和盈利等方面对企业信誉、地位等进行的估价与评定。目的为:①为向企业投资、提供贷款或其他形式的信用,购买企业发行证券以及有意与企业发生其他经济往来的有关方面提供一种依据,便于对其所要进行的经济活动的风险和收益作出估计。②向企业的社会投资者等系统反映企业现有资产状态和生产经营情况,为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提供依据。③为作为经济管理主体的国家主管部门决定企业今后经营方向和经营方针,决定企业的关、停、并、转,及评价企业领导人业绩等提供一种依据。④应政府或社会其他有关部门特别要求,向其提供企业情况。

内容

因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委托人的目的和要求不同,评估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的流动状况。对企业的流动资产或营运性资产进行分析和评估,其主要目的在于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这方面常用的评估指标较多。反映资产周转性的,有存货周转率(定额流动资金周转率)、产成品周转率、在产品周转率、库存材料周转率以及应付帐款平均挂帐时间等;反映资产结构性的,主要是各项流动资产占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等。评价企业的流动状况,是投资人、债权人和企业管理部门普遍关心的问题。

②企业的权益状况。权益是指企业债权人收益和股东权益。评估目的在于确定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评价企业资本结构健全与否以及企业目前负债经营的程度。企业的债权人可据此判断其已有债权收回的可能性,或继续向企业提供资金的安全性等。

③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企业的获利能力或资金应用效率,一般认为比财务状况更为重要,它直接影响企业证券的发行、市价和流通,以及企业从其他渠道的筹资能力乃至企业的信誉。对企业获利能力的评估主要包括占用效率、消耗效率和增殖效率三个方面。常用的指标有总资产利润(利税)率、资本利润(利税)率、销售收入成本率、销售收入利润率以及各项财务投入与产出的比率等。

方法

对企业资信评估的方法很多,如定量分析、专家经验、资产负债表内外分析、损益表等基础材料分析。但一般分为比率分析和趋势分析两大类。

比率分析 在企业的同一张财务报表的不同项目之间、不同类别之间、或在两张不同的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之间,用比率反映它们的相互关系,以求从中发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企业资信评估所用的比率,根据其评估内容,相应有反映企业流动性的比率、反映企业权益状况的比率和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比率。

反映流动状况的比率除上面提到的之外,还有流动比率、酸性比率、变现比率和应收帐款周转率等。

流动比率,表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它反映企业短期的清偿能力,一般说来,这一比率数值若达到2,便被认为是满意的。计算公式为:

酸性比率,又称速动比率,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的余额(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由于存货在流动资产中不易变现,因此除去存货后得到的酸性比率更能反映企业对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速动资产指在相当短的时期内即可变为现金的资产,包括现金、证券和应收帐项等。

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投资报酬率 趋势分析 根据企业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比较各期的有关项目金额,以揭示企业当前财务状况和经营水平及其发展趋势的评估分析方法。趋势分析的形式,可以作统计图表,以观察变化趋势,更常用的则是编制比较财务报表。比较财务报表可分为:

①按绝对金额编制。它又有两种,一种仅罗列连续数期的报表金额;一种是在报表上添设“增减”栏来反映比较的结果。

②按百分比分析编制。其优越之处在于能揭示比较财务报表中各项目的比例关系,分为横向分析(又称水平分析)和纵向分析(又称垂直分析)。横向分析属于动态分析,它提供某时期内财务趋势的信息,通常是将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的有关数据用绝对数和百分数对比分析以测定其发展趋势,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纵向分析属于静态分析,它将同一期间的财务报表的不同项目间的关系加以对比分析,从而确定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主要原因,并根据以往所发生的事实,推断企业的发展趋势。此外,还有纵向分析的变型──同型报表。它与纵向分析的区别是只列明百分比而不列入金额,而纵向分析报表各项目则同时列明金额与百分比。

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资信评估必须把静态比率分析与动态趋势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及时。

发展

企业资信评估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已有很长的历史。尤其是在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广泛兴起后,企业资信评估业务逐步达到社会化、专业化和正规化。在西方国家,一些投资咨询公司、征信所和证券公司等都专门从事此类业务。其评估的重点对象是那些证券上市的企业。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也逐步展开了这项业务。

如何获得企业信用评级证书

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各个经济主体在社会活动中都离不开信用,借、贷,购、销等经济交往均与信用密切相关。信用评级是对各类市场参与主体履行相应经济契约的能力及其可信程度进行的一种综合分析和测定,对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用评级有助于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通常会面对签订购销合同、参加招投标、申请资质、参加项目评审等机会,如果拥有一份良好的信用登记报告,就能取得对方的信任,从而赢得商机。由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资信评估,能客观、公正地提供企业的信用信息,有利于增进企业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毫无疑问,那些拥有良好信用等级的企业,能吸引有关方面放心地与之合作,从而使业务伙伴越来越多,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

信用评级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从间接融资来看,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需要经过信用评级,尤其是那些达到一定贷款规模的重点大户,必须经过第三方专业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估,才能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从直接融资来看,信用等级是债券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企业在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可转换债券债务性融资工具之前,也需接受专业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良好的信用有利于降低发债企业的融资成本。另外,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企业的信用等级将与其申请贷款的利率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良好的信用等级不仅有助于企业获得融资支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筹资成本。

信用评级有助于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信用评级对参评企业的经营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履约情况、发展前景,以及企业内部控制、信用风险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能使企业进一步明确自身优势和发展方向,有助于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不断完善自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从而得到全面、快速、健康的发展。另外,信用评级不仅有助于企业增强信用意识,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还有利于企业通过信用品牌展示积累无形资产,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有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要加快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提高信用评级效率,优化评级工作流程,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更加重视信用管理工作,提高参与信用评级的积极性,进而推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工作,还应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评级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征信监管协调机制,促进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

企业信用评级的概述

信用评级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信用评级的要素和指标、信用评级的等级和标准、信用评级的方法和模型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信用评级指标和信用评级方法是信用评级体系中最核心的两个内容,同时又是信用评价体系中联系最紧密、影响最深刻的两个内容。

而企业信用评级是指信用评级机构对工商企业、制造业企业和流通企业、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与旅游企业金融企业等进行信用评级。企业主体信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企业素质、经营管理、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等方面。在企业信用评级中,比较重视企业素质,特别是企业素质中的企业综合情况评级,包括对企业领导群体的素质的评级,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评级,以及企业竞争能力的评级。

企业信用评级的必要性

目前,由于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因此会形成两个问题:第一是逆向选择;第二是道德风险。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信用评级。信用评级不但为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缺口开辟通道,使资本市场不至于收敛于因信息不对称而无法发挥资金中介的功能,使资金需求者能取得所需资金从事其各项牛产经营活动,使资金供给者的投资拥有适合其风险偏好的标的,也使金融机构的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从而增强了资本市场的整体效率。然而,信用评级是否合理,评级结果是否准确,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级方法的科学性。

目前企业信用评级的主要障碍

(一)企业信用评级尚未得到全社会的认可。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原有计划经济的观念和旧的习惯依然存在,有的还根深蒂固,一些人还停留于过去国家财政统配资金,不拿白不拿 ,甚至“赖债”、“逃债”得益的陈腐观念中。信用评级又起步较晚,近两三年来在部分省市开始, 也还是处于“点”的状况。目前企业,也包括政府对信用评级不了解,或知之甚少,或存有种种偏见, 尚处于十分艰难的推动阶段。

(二)法律依据不足。企业信用贫农国际行业管理与业务规则基本空白,法律责任条款也不完善。目前只有1999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已经存在的中国人民银行《企业信用评级管理办法》等规章体制。中国人民银行的企业评级还停留在部门规章的层面上。贷款人的管理、评级过程及评级结果还未提出规范。信用评级的业务规则、从业人员的资质相应的法律责任等都都尚未纳入立法范围,理发层次较低,内容过于单薄,达不到强制性效果。

(三)信用评级的基本职能与社会“需求”存在差异,特别是市场推动之初矛盾尤均突出。信用评级是揭示市场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 其基本职能是通过综合考察分析受评经济组织的信用状况,揭示风险,公开发布,为社会提供公众信息, 满足投资者和监管部门需求的中介服务, 其评级结果和质量,也就是第一位的经营目标,是投资者和监管都门对评级结果的使用和信任,为其提供决策参考。目前的状况是受评企业对级别期望值很高,大有“没有AAA不罢休”之势。究其原因,一是受评企业的错误认识;二是存在客观原因:目前全国评级业务没有全面铺开,走正门的反而成了“低级别”,一旦进入招投标市场,没有“高级别”甭想入围,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

(四)出介机构自身素质不高,尤其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自律性更差,甚至提级压价,存在道德风险

企业信用评级方法

1.判别分析法

判别分析法是根据已知的违约和非违约的企业进行分类构成符于个总体,由这若干个总体的特征找出一个判别函数,用于判别任意已观察的向量应判属于哪一个总体,以及检验两个或多个母体,在所测量的指标变量上,是否有显著差异,如有则指出为哪些指标。

1968年奥特曼(Altman)率先将判别分析法应用于财务分析、公司破产及信用风险的分析,建立了如下著名的线性判别分析模 :

Z=0.012X1+0.014X2+0.033X3 +0.006X4+0.999X5,

其中,X1为流动资金/总资产,X2为留存收益/总资产,X3为息税的收益/总资产,X4为股权市值/总负债账面值,X5为销售收入/总资产。临界值为2.675,如果z小于临界值,借款人被划入违约组,信用级别较低;反之被划人正常组,信用级别较高。当分值在1.81和2.99之间时,Altman发现判断失误较大,该重复区域为灰色区域。

以Z模型为代表的线性判别分析模型虽然很适用于信用评级,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问题:(1)限制条件过于严格,如要求样本数据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协方差矩阵相同等;(2)模型主要考虑的是财务因素,没有考虑行业特征、企业规模、管理水平等非财务因素的影响;(2)模型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不够。

2.综合评判法

综合评判法就是对多种因素所影响的事物或现象做出总的评价,即对评判对象的全体,根据所给的条件,给每一个对象赋予一个实数,通过总分法或加权平均等其他计算方法得到综合评分,再据此进行优序评价。

从信用评级本身的属性来看,企业信用评级属于一种不确定性的模糊问题,因此,综合评价法的发展趋势足与模糊理论相结合来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从而使评级结果更科学、更准确。

3,人工神经网络法

所谓的人工神经网络,就是基于模仿生物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而构成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或计算机,简称神经网络,简写为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构架是模仿生物的神经细胞,分为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二层。每一层色括若干代表处理单元的点。输入层的节点负责接收外在信息(如图1) 不同于人脑的输入,人工神经网络所接收的输入信息是各种变量的数量化信息,一个输人变量对应一个输入节点。隐藏层的节点负责处理输入层传来的信息,并转化为中间结果传递给输出层。而输出层的节点就以隐藏层传来的信息与门槛值比较后,得到系统的最后结果,并将结果输出。

与传统的统计方法相比,人工神经网络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自我组织与学习的能 ;(2)可以描述输人资料中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3)可以依据样本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的调整 由于企业铒项财务指标信用风险之 往往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因此人工神经网络比较适用于企业的信用评价

4.模糊分析法

传统的数学或统计方法都足建立在精确的观点假设基础之上,但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存在着很多模糊或不确定性;人类的认知模式、思考方式、甚至推理逻辑也涉及许多非确定性。因此利用传统的方法无法解决这样的不确定性问题,而模糊数学是将数学的应用范围,从精确扩大到模糊现象的领域,提出了隶属函数理论,确定了某一事物在多人程度上属于所讲的概念,或者不属于所讲的慨念,这样描述模糊性问题比精确数学更为合理。

同样,企业信用评级也属于模糊性问题,其信用状态如何,用精确数学“是”或“非”的概念很难做出判断,因此,应用模糊分析法对信用状况做出综合评价比较科学。

但是,学术界对于模糊数学的正当性仍然存在怀疑,因为:首先,模糊逻辑缺乏学习能力,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次,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很难获得理论上的保证。第二,模糊逻辑不是建立在传统数学的基础上,很难对此逻辑系统的正确性加以验证。

企业信用评级的基本特点

1、综合性。企业信用评级的内容比较广泛,它是对企业资信状况的一次全面评价,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通常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不实行独立核算或未得到国家法律认可的社会经济组织,都不能称为企业。企业信用评级要对借款企业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和营利性等作出判断,并要承担调查失误和评估失实的责任,必须对企业进行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包括领导素质、经济实力、资金结构、履约情况、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等各方面因素。

2、时效性。证券评估通常是在发行前评估,叫做“一债一评”,或“一票一评”,目的是为投资人或债权人提供信息,要以证券有效期为准。而企业信用评级不同,在资信等级评出以后,一般有效期为两年,两年以后要重新评级,它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3、复杂性。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有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外贸企业、建筑安装企业等等;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行业特点和资金结构,信用评级的重点和要求都不相同,因而企业信用评级要比证券信用评级复杂得多。

4、信息性。企业信用评级将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比较完整的有关企业资信状况的信息,由于信用评级内容全面,方法科学,而且评估人员多为专业人才,因而评估结论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不仅可以为贷款银行作为贷款依据,而且还可为各个方面的投资者提供资信信息,有助于对金融市场的宏观管理。

5、简洁性。信用评级以简洁的字母数字组合符号揭示企业的信用状况,是一种对企业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简明的工具。

6、可比性。各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体系使同行业受评企业处于同样的标准之下,从而揭示受评企业在同行业中的信用地位。

7、服务对象的广泛性。除了给评估对象自身对照加强改善经营管理外,主要服务对象有:(1)投资者;(2)商业银行;证券承销机构;(3)社会公众与大众媒体;(4)与受评对象有经济往来的商业客户;(5)金融监管机构

8、全面性。信用评级就受评企业的经营管理素质、财务结构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经营效益、发展前景等方面全面揭示企业的发展状况,综合反映企业的整体状况,非其他单一的中介服务所能做到。

9、公正性。信用评级由独立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作出,评级机构秉持客观、独立的原则,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能向社会提供客观、公正的信用信息

10、监督性。一是投资者对其投资对象的选择与监督,二是大众媒体的舆论监督,三是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

11、形象性。信用评级是企业在资本市场的通行证,一个企业信用级别的高低,不但影响到其融资渠道、规模和成本,更反映了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和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是企业综合经济实力的反映,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身份证。

12、社会信用的基础性。当今社会信用基础较为薄弱,通过信用评级,使社会逐步重视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的信用状况,从而带动个人、其他经济主体和政府的信用价值观的确立,进而建立起有效的社会信用管理体制。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企业投资 信用 经济活动 生产经营活动 周转率 资产结构 股东权益 长期偿债能力 企业资本结构 负债经营 利润率 财务状况 流动性 清偿能力 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 酸性比率 速动资产 投资报酬率 水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