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99+条结果
《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是一本木斋著作的古诗集,以丰富翔实的资料、新颖独到的方法论证了五言诗成立于建安十六年之后,“穷情写物”是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的共同审美风范。内容简介本书既是汉魏五言诗发生演变史,又是对古诗十九首产生时间、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论证。作者以丰富翔实的资料、新颖独到的方法论证了五言诗成立于建安十六年之后,“穷情写物”是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的共同审美风范,以及古诗十九首应为曹植等曹魏诗人的作品。海峡两岸著名学者傅璇琮、陈怡良、龚斌、宁稼雨、张法为本书作序、跋,他们或认为此书是古诗十九首研究的“首次系统梳理和突破”;或评价其为“开天辟地,呕心沥血,破解锁钥,业已初启”,“广搜文献...
更新于: --
建安诗歌一方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加以发展、改造。就继承方面来说,从汉乐府民歌中兴起的五言诗形式,被建安诗人普遍使用,加以发展,并成为整个魏晋南北朝诗歌最基本的形式。乐府民歌的语言风格,对文人诗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而且,采用乐府诗题,沿袭乐府民歌中常见题材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的文人诗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正文概述就发展和改造方面来说,首先,过去作为诗歌主体的 乐府民歌,是一种社会性的集体创作。它们由某些无名作者最初写成以后,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加以改造,很少能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征。而建安时代,就不大有作品无主名的现象。这些与作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作品,常常也和作者个人的特殊经历、情感和...
更新于: --
建安诗歌便是社会由分裂动荡趋向统一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特征,建安文人开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远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度,直抒胸臆、质朴刚健的抒情风格,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有的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风貌。为中国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风范。基本信息汉献帝建安年间形成的一种诗体。代表作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孔融、陈琳、王粲、徐斡、阮瑀、应瑒、刘桢,即所谓“三曹七子”。宋严羽《沧浪诗话》:“建安体,汉末年号。曹子建父子及邺中七子之诗”。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观其时文(建安诗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
更新于: --
建安诗传》是2000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景华。正文建安诗传 内容简介本书目录简介:一、薤露行;二、蒿里行;三、苦寒行;四、步出夏门行;五、却东西门行;六、短歌行;七、度关山等。
更新于: --
为中国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风范。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期,建安文学中所反映的人在社会角色义务之外,还有个人的情趣,爱好,公共的社会生活之外还有私人的日常生活。建安文学是充分展示个体生命的文学,它充分展示着伟大的生命精神,具有恒久的魅力和价值。内容介绍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从黄巾起义到魏明帝景初末年,大约五十年时间。在东汉末群雄并峙逐鹿中原的争夺兼并中,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并吸引大批文士,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建安诗歌便是社会由分裂动荡趋向统一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时代特征,建安文人开阔博大...
更新于: --
建安诗传》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出版信息《建安诗传》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部书籍。
更新于: --
建安诗歌成了继《诗经》、《楚辞》之后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峰,许多人把它和盛唐诗歌相媲美。
更新于: --
建安时期是汉末历史中最精彩的一个时期,许多著名战役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渭南之战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纪年建安元年:196年(丙子)建安二年:197年(丁丑)建安三年:198年(戊寅)建安四年:199年(己卯)建安五年:200年(庚辰)建安六年:201年(辛巳)建安七年:202年(壬午)建安八年:203年(癸未)建安九年:204年(甲申)建安十年:205年(乙酉)建安十一年:206年(丙戌)建安十二年:207年(丁亥)建安十三年:208年(戊子)建安十四年:209年(己丑)建安十五年:210年(庚寅)建安十六年:211年(辛卯)建安十七年:212年(壬辰)建安十八年:213年(癸巳)建安十九年:...
更新于: --
建安文学全书:曹丕集校注》主要讲述了,谈到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一般只提三曹、七子,其实三曹、七子之外还有一些重要作家的创作成就在七子之上,只谈三曹、七子难窥建安文学之全貌。《建安文学全书:曹丕集校注》尽可能将建安时期作家作品搜集齐全,以“全”取胜,一套在手,研究资料不用他求。《建安文学全书:曹丕集校注》全面搜集曹操各个时期的作品,并加以校勘和注释。内容上,突出其可靠性,遴选有理有据,不妄下结论。注释力求通俗易懂,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对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特别是推动河北地方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具备出版价值。内容简介《建安文学全书:曹丕集校注》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图书目录论曹丕(代序)诗集黎...
更新于: --
建安骨,出自唐代李白的《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指东汉建安年间(193-220)的诗文创作。解释指 汉魏 之际 曹操 父子和 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刚健遒劲的风格。建安 , 汉献帝 年号。建安骨,曹操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所写诗文内容充实,语言质朴,风格刚健俊爽,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出处唐·李白 《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王琦 注:“ 东汉建安之末,有孔融 、王粲 、陈琳、徐干、刘桢、应瑒、阮瑀 及 曹氏父子所作之诗,世谓之建安体。风骨遒上,最饶古气。”亦称“ 建安风骨 ”。宋·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黄初 之后,惟 阮籍 《咏怀》之作极...
更新于: --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