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张康达,男,1952年从浙江工业干部学校毕业留校任教,并于当年受学校推荐赴大连工学院师从苏联专家进修学习化工机械专业的。

人物经历

1956年,回到浙江工业干部学校,开始着手筹建了化工机械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前身)。 从此,张康达的命运与这个学科紧紧相连。在他的带领下,化工机械专业逐步从中专发展成为大专、本科,化机学科也成为学校首批省重点学科之一。1979年,张康达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被评为教授的张康达赴英国布列斯托尔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高温断裂力学合作研究。回国后,他一直在机电学院化工机械设计研究所从事着化工过程机械的研究与开发、压力容器的疲劳与断裂、机械的可靠性与安全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几十年来,他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机械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张康达一直参与我国“八五”、“九五”、“十五”计划中的压力容器设计分析、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和铝钛制焊接容器等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由于他对高应变区的应力分析、应力强度因子的分析计算、疲劳裂纹扩展的形貌和计算等方面取得重要的成果,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个人成就

2006年,他参与的《GB/T19624-2004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项目获首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虽然这之前他已荣获过国家机械电子部、国家劳动人事部、国家教委等各类科技进步奖10余项;他独著、编写的《化工容器及设备》、《全国制压力容器设计规定》、《锅炉压力容器的疲劳失效》、《可靠性工程》等10余册书籍中,有3册也是在退休后完成。2007年3月,张康达又被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聘为“第一届设计计算方法专业委员会顾问”。

退休后的张康达虽然不再负责科研项目,但因他声名在外,慕名找上门来要求合作的单位不在少数。新加坡石化公司、秦山核电站、镇海石化、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等单位遇到诸如大型设备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评定、核反应堆压力壳内部构件和不锈钢、高强度钢管道焊接接头出现裂缝后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判定等问题,都会找到张康达寻求合作。8年来,他先后为研究所的教师争取到各类科研和技术合作项目10余项,合同经费达600万元之多。

为了加速国家核电事业的发展,最近我国不仅引进了国外的AP1000等技术,而且还决定自主开发出新一代具有知识产权的AP1400大型核电站。为此,国家提出许多重大课题。这其中,冷却系统的主循环管道是关键的制造难点。1米多的直径、超过100mm的壁厚,主循环管道作为核电站的主动脉,需要长期承受高温和高压,其焊接部制造技术要求极高,焊接部制造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核电站的安全运行问题。如何在焊接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控制微裂缝和缺陷的产生和扩展,并合理地确定它们的容限和缺陷评定方法,是工程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而此前,尽管国内多家单位甚至法方研究人员曾受委托试图攻关,但都未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由于张康达等人曾为秦山核电站做过大量类似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2007年7月,国家核电总公司派人找到张康达,希望能尽快帮助解决此难题。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人物 行业人物 大连工学院 苏联 九五 秦山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