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大体分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分为特警,内卫等,属于维护祖国内部稳定的中坚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大体分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六种。每个兵种旗下又分出很多分支,例如陆军又分为步兵,野战,坦克,装甲,生化,陆军航空兵等等。

组成

兵种在其组成上,依据主要武器 装备、作战任务和技术战术特性所划分的基本种类。现代兵种多达几十个,每个军种都由五个以上的兵种组成。

有些国家将兵种接任务性质区分为战斗兵种、战斗支援兵种和战斗勤务支援兵种。有些国家将兵种区分为作战兵种和勤务保障兵种。

现代陆军

战斗兵种

步兵(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装甲兵(坦克兵)、炮兵(防空炮兵、野战炮兵)、工程兵、通信兵、导弹兵(火箭兵)、陆军防空兵、陆军航空兵等。

战斗支援兵

通信兵、宪兵(警备纠察)、化学兵(防化兵)、军事情报兵、电子对抗兵

我国当前并没有设置宪兵这一兵种,但在港澳地区,为符合当地居民的习惯,把驻军部队的警备纠察改称“宪兵”,这种临时意义上的“宪兵”并不是做为一个兵种而存在于人民解放军军队序列中。

战斗勤务支援兵

副官(人事行政)、财务、军法、军械、军需、卫生、卫生勤务、陆军护士、陆军医疗

工程兵、铁道兵、化学兵(防化兵)、通信兵、电子对抗部队、侦察部队和反侦察部队等,可直接参加作战,也执行保障其他兵种战斗行动和日常活动的任务,因此,有些国家将他们作为兵种,有些国家则将他们作为专业兵或技术勤务部队。备兵种一般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部队、分队及院校和科研机构。

特殊兵种

铁道兵

基本建设工程兵,或苏联的军事建筑部队

火箭军,实际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独立兵种

军事航天兵

内务部队或武装警察部队中的内卫警种

国家安全部队

紧急情况部队

边防部队

现代海军

现代海军的主要兵种有: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专业部队等。

美国的—海军陆战队

兵种有点多,但是时下来讲都是诸多兵种联合,并且多个兵种集成于一个士兵身上也不少见了,原来的坦克兵和战车步兵是分开战斗,而眼下的装甲兵就是他们的集成了,其真正的意义在于整体规划有序,不容易混乱,并且易于单线联络,因此,对于当前的复合型兵种发展是重中之重。

现代空军

现代空军的兵种主要有: 航空兵(包括歼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歼击轰炸航空兵、侦察航空兵、运输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空降兵等。

有些国家将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列为防空军的兵种。空降兵,有的国家作为陆军的一个兵种,有的国家作为空军的一个兵种,有的国家则作为独立的兵种。

新兵种

随着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还将出现新的兵种。如:俄罗斯已于1994年组建了军事航天兵。该兵种系从战略火箭军中划分出来,直接归国防部指挥。其具体任务是遂行战略侦察、气象、测绘和监督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的履行等。军事航天兵的地面装备和设施包括计算机中心、控制与接收航天器的高技术器材,轨道参数测量设备,以及通信、电视及光学观察器材等。

兵种符号

佩带在领章、肩章、臂章上,用以表明军人所属兵种的识别标志。图案由单一或多种象征性图形组成,一般用金属或塑料制作。现代世界各国军队多有兵种符号,其种类多样,规格不一,造型能反映兵种的特点。如以降落伞和飞机图案表示空降兵,以坦克图案表示装甲兵,以古代火炮、现代火箭表示炮兵,以两支步枪交叉构成的图案表示步兵等。

古代兵种

古代军种侧重于陆军,水军。特别是陆军,兵种最多。从世界现今兵种分类也可见一斑。

中国古代兵种

步兵:轻步兵,重步兵,弓弩兵,器械兵(攻城时使用投石机巨弩的) ,弓箭手(长弓、短弓),盾牌手,朴刀手,斧兵,长枪兵

骑兵:轻骑兵,重骑兵,弓弩骑兵,异种骑兵(骑兵,骆驼骑兵),骑射手

战车兵:轻车兵,重车兵

水兵:普通水兵(水手,瞭望,攻击,操舵),特殊水兵(蛙人)

(水兵和步兵能够相结合,水兵随时能够转为步兵)

古代军队不象现代军队那样有完整的军兵种划分。随着作战武器以及作战方式、作战地域的变化,才逐渐分离出一些专业化的部队,具有一定的兵种性质。一般有车、步、骑、舟四大兵种。两汉以后车兵消亡,主要是步、骑、水军三大兵种。不过中国古代军队主要不是按照兵种来编制和指挥的,而且也从来没有形成陆、海并列的两大军种体制。

车兵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早期军队的主力是战车兵。商周时主要由贵族组成的战车兵,是当时最重要的兵种,在漫长的5个多世纪中,战车驰骋在中原大地上,而步兵配属于战车,在战车冲破敌人队形时进行格斗厮杀。由平民或者奴隶充当的“徒役”则在车后护卫战车、提供后勤,实际上只不过战车兵的侍从。军队的编制以战车为核心,一国的军事实力以多少“乘”为标志。当时的一辆战车乘员3人,左侧的“车左”持弓箭射击,是主要的攻击力量,为一车之长,号为甲首;右侧的“车右”持戈矛,以勾刺杀敌,又称“骖乘”;中间的甲士为驭手,驾驶战车。春秋时期步兵逐渐成为独立的兵种,与车兵并列。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仍有战车兵,与步兵混编,依旧是作战兵种。西汉也仍然有“车士”的编制,以及在直属朝廷的北军中有专门的“虎贲校尉”,有“车骑将军”名号。后世车兵没落,东汉后车兵不再是独立的兵种。直到约1500年以后,随着火器的发展,明代军队又出现“车兵”兵种。嘉靖(1522—1565)后直属朝廷的“三大营”全都有车兵编制。戚继光在组建边防军时,也专门组织了用于战斗的车兵。这时候的车兵使用的是一种两轮车,两侧装有护板,号为正厢车(仅一侧有护板的称“偏箱车”,没有护板的为“轻车”),平时用两头骡子拉动,战时*车兵人力推进至发射阵地。车上装有火炮(大将军1座或或佛郎机2座)。每辆战车,车兵定额24人,有佛郎机手、鸟铳手、火箭手、藤牌手等。作战时以战车为依托施放火器,扎营时将战车围绕营盘一圈,首尾相连,护卫营盘。因此这种车兵实际上具有一定炮兵的性质。清朝入关后不再采用这种战车作战方式,车兵被废除。

步兵

公元前541年,晋国统帅荀吴率领晋军与北方少数民族狄人作战,作战地点在太原北面的山区一个叫“大卤”的地方,地势险要,战车难以行使。部将魏舒提出建议:“敌人都是步兵,在这山区里我们的战车无法发挥作用,步兵困在战车旁边也没有用。不如自我以下所有甲士全都下车徒步作战。”荀吴同意这个计划,委派魏舒为前敌指挥。魏舒下令拆毁战车,将所有的甲士和原来跟随战车的“徒兵”混编列阵。自认为出身高贵的战车兵不愿下车和徒兵混在一起,魏舒就把荀吴的一个亲信当场斩首示众,这才逼迫甲士下车排阵。魏舒用一支小部队在前面诱敌,将主力排列在阵势后部的两侧。狄人没见过华夏族军队徒步作战,大声嘲笑,也不列阵就一涌而上,想不到正中了魏舒的诱敌之计,晋军从两侧合击,狄人大败。这是首次在战场上临时组编步兵,但步兵作为华夏族军队一个独立的兵种却是由此发端。

春秋时期步兵迅速兴起,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平民(国人以及庶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战国时期步兵已经是军队作战的主力。从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的步兵俑来看,有的步兵是穿甲的,有的是不穿甲的,前者大多手持各类格斗兵器,后者大多手持弓弩做发射姿势。说明当时步兵也已有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之分。不过这两种步兵是混编的,并非是独立的两个兵种。只是在某些战斗需要的情况下会集中起某一类步兵,如孙膑集中万名弩手伏击庞涓。

以后历代步兵一直占了军队的绝大部分编制。建制步兵种类繁多,但一般依然保持着秦代这两大类区分,也仍旧实行混编。如汉代步兵总称“材官”,其中的弩手称“蹶张”,勇健善斗的有“奔命”、“勇敢”等名号。西汉时设置的北军“八校尉”中有“步兵校尉”,但实际上八校尉大多数都是步兵编制,这支部队守卫上林苑,是一支长于格斗的步兵。另有“射声校尉”,是专门的弓弩部队。

唐代的步兵也有以格斗见长的“奇兵”(机动队)和“跳荡兵”(突击队)以及发射武器为主的“弓弩兵”。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步兵往往主要是依靠发射类武器进行战斗的,尤其是宋代军队中发射武器的步兵要比格斗步兵多得多,平均每100名马军(并非完全是骑兵)士兵中,枪手和旗手加起来只有13人,余下的全都是弓箭手;每100名步军士兵中,刀手8人,枪手16人,弓箭手有76人。

元代开始军队装备火器,自然也就有专门的*作火器的步兵。如明代步兵编制中都有“铳手”,负责发射火炮、火枪。戚继光组建军队,无论骑兵、步兵,都有专门的鸟铳手、快枪手、火箭手、藤牌手,以及挑选“有杀气者”为近战时的刀棍手,混编为战斗基本单位。

清代绿营兵主体是步兵,但其中也混编有鸟铳手、抬枪手、炮手。

骑兵

战国时期一般讲到国家军事实力时往往“车骑”并提,足可见当时的骑兵已和车兵并列为重要的技术兵种。《战国策》提到苏秦游说秦王,说秦国有“战车万乘,奋击百万”,“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范睢也说“秦卒之勇,车骑之多”,所向无敌。与“车骑”对称的“奋击”、“秦卒”应该就是步兵,看来这就是当时军队的三大兵种了。《史记》记载苏秦的话,说是燕国有“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赵国“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魏国“武士二十万,奋击二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南方的楚国则步兵比重大,“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总的来说各国的骑兵只占全部军力的5%都不到。

公元前307年,北方的赵国在长期与游牧民族的冲突中痛感骑兵的重要性,国王赵武灵王毅然推行“胡服骑射”,将骑兵的服装改为与游牧民族相同的窄袖短衣,终于建立起可以与游牧民族作战的骑兵。后来任用李牧为统帅,训练士兵骑射,并精选战车1300乘,骑兵13000人,“百金之士”5万,弓箭手10万,组成主力部队与匈奴作战,接连打败或降伏匈奴的附属国如东胡、林胡等,使得匈奴在以后的十几年里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赵国这支特编的部队步骑比例还是要超过10:1。

战国时期的骑兵仍然还没有马镫,难以进行马上格斗,在野战中一般不在正面进行突击,主要用于包抄、迂回、追击。如李牧以骑兵两翼包抄战术击败匈奴大军。秦赵长平之战,白起以15000骑兵截断赵军与营垒之间的联系。骑兵的编制还不大,并不独立遂行战役任务。

秦汉时期骑兵已有很多的独立建制部队。比如楚汉相争时,两军有很多称为“骑将”的军官。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决战,项羽最后失败,带领800名骑兵突围。刘邦命令骑将灌婴率5000骑兵猛追,一直追过淮河。

西汉为与匈奴作战,逐步组建起大规模的骑兵部队。征兵时专门有“骑士”的兵役,朝廷任命专门的“车骑将军”,以后又设立“骠骑将军”、“骁骑将军”等名号。朝廷直属的北军中也有“屯骑校尉”和“越骑校尉”、“胡骑校尉”。汉武帝时期发动多次进攻匈奴的战争,出动的骑兵动辄数以十万计,可见当时军队中骑兵的比重加大,在边境地区已经超过了步兵。

东汉保留了西汉时的制度,但军队中骑兵的比重明显下降。几次边境战争中,由内附的南匈奴或羌族部落骑兵起到重要作用,汉族骑兵出动数量不多。如73年窦固等出击西域,89年窦宪等出击北匈奴,汉族骑兵都不到“万骑”规模。在中原地区的战争中往往“步骑”并提,在作战时仍然采用混编,骑兵起辅助作用。

东汉末年的战乱中,曹操集团的军事实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有一支较精锐的骑兵。比如在200年官渡之战中,曹操亲自率5000骑兵突袭袁绍军后勤基地乌巢,获得决定性胜利。又如211年曹军进攻关中,以步兵诱敌,而以“虎骑”为主力夹击,大败马超、韩遂。这种“虎骑”很可能就是人马都披甲的重装骑兵,说明汉族军队骑兵开始有重装与轻装区别,而且这种重装骑兵已具有野战强攻突击能力。

十六国混战时期(304—439)是重装骑兵全面登上军事舞台的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大批内迁,畜牧业的发展有可能使骑兵用马大量增加;马镫等更为完善的乘马具的发明,大大增加了骑兵在马上的格斗能力;手工业的发展也能够为骑兵提供更完善的防护甲。因此重装骑兵已具有强大的突击能力,成为战场上令人生畏的决定性力量。军队中骑兵的比重也大大增加。如312年汉族军阀王浚组织5万军队进攻盘踞襄国的军阀石勒,石勒先败后胜,在最后的追击战中缴获“铠马”5000匹。可见在王浚军队中重装骑兵至少要占到十分之一以上。328年石勒进攻洛阳,出动的军队中“步卒六万,骑二万七千”,骑兵达到全军近三分之一。383年前秦苻坚以百万大军进攻东晋,据说步兵有60万,骑兵有27万。可见步骑之比为2:1似乎是当时的惯例。而后来北魏军队动辄出动数以十万计的骑兵大兵团作战,甚至在450年大举进攻南朝刘宋时,出动的骑兵居然达到了60万,营寨绵延3000里。

北朝极端重视骑兵的传统也影响到隋唐。唐太宗是一位轻骑兵(指人披甲、马不披甲的骑兵,人披的甲是两当铠为主,主要遮蔽胸部,或者也叫胸甲骑兵)奔袭战术的积极实践者。他在建立唐朝过程中东征西讨,很多战役都是他亲自率轻骑兵奔袭、突击而获胜。唐代也是古代汉族皇朝军队骑兵的鼎盛时期。按照《通典》所载唐初大将李靖的说法,唐代军队的标准编成是骑兵要占到战斗部队的30%。而盛唐时期全部57万常备军中有16万是骑兵,差不多也占到30%。

唐代中叶起中原汉族皇朝逐渐丧失对于主要马匹产区的控制,军队编成中的骑兵比重也随之逐渐降低。到北宋建立,军队编成中尽管有相当比重的“马军”,但却大部分是没有马匹的步兵。北宋皇朝千方百计促进马匹的养育,而在农业地区难以放牧大批马群,马匹生产长期萎缩,“马军”也就只能名不副实。这种局面到南宋时更为严重,骑兵补充马匹只能依靠广西等地出产的矮种马,骑兵的比重不到5%。而与北宋对峙的辽、西夏、金、元等游牧少数民族皇朝却以骑兵为主力军,屡屡打败宋军。南宋能够与之一战的部队往往装备有较多骑兵。比如著名的岳家军,以俘获的马匹编练8000骑兵,号“背嵬军”,又编练“游奕马军”,1140年颖昌大战,这两支骑兵与金骑兵进行大规模骑兵会战,获得胜利。

明代初期为与蒙古作战,极力加强骑兵实力。尤其是在明永乐年间(1403—1425),永乐帝亲自多次远征漠北,每次都出动大量骑兵。1409年邱福率10万骑兵奔袭鞑靼本雅失里,结果是全军覆没,邱福阵亡。明朝廷立即动员建立30万骑兵,也只用了半年多时间。可见当时有强大的骑兵后备力量。但1449年“土木之变”后,朝廷直接掌握的京军几乎被全部消灭,尤其是骑兵损失后再也没有能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战马的供应更加困难,从此明军逐步倒退到两宋时期的那种状况,骑兵在军队编成中所占比例不到十分之一。

清代八旗兵的主体是骑兵,而绿营兵则基本是步兵为主。入关前八旗兵的骑、步比为1:1,入关后仍然基本保持这一比例。而从制度上来看,朝廷规定绿营兵部队一般原则是“马三步七”,但实际上各地均不相同。由于清代“马兵”是指级别最高、薪俸最多的士兵,因此“马兵”并不一定是备有马匹的骑兵,连水师的士兵也有相当比例的“马兵”。

欧洲中世纪兵种

主要是建立在骑士制度下的各类不脱产的武装。

骑士:大致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校官,以骑士领为依托(后期出现了无封地骑士),如同地主,战时则武装并带领雇农组成或加入由国王组建的军团。主要战备有:马匹(主要为短腿种马)、甲胄、佩剑(近战使用)、长短矛各一(用于骑马冲锋),之后还出现了步行骑士,著名的有圣殿骑士、条顿骑士、法兰西骑士、德意志骑士等;

骑兵:配有马匹的士兵,轻骑一般不配甲胄,作战武器为长矛。一般有重骑兵与轻骑兵之分。重骑兵多用于冲锋,轻骑兵多用于侦察,著名的有龙骑兵,哥萨克,拜占庭重骑兵等;

步兵:分为轻重两种,重步兵配有厚重板甲,行动不便,一般只用于双方对峙作战,使用重剑,矛,斧等杀伤敌人;轻步兵属于最常见的兵种,武器配置不一。著名的有 瑞士卫队,法兰克武士、瓦良格卫队等。

射手:使用弓或者弩远距离杀伤敌人,一般不配备近战武器,因此常需要其他兵种保护,著名的有长弓兵,十字弩兵等。

其他兵种:大多为各类投掷武器兵种,如投矛手、投斧手等。

欧洲古典时期兵种

步兵:一般配备长矛和短剑,也有配备标枪和短剑的,许多蛮族的步兵配备砍刀或长剑,一般穿戴锁子甲,精锐部队配备有板甲,著名的有马其顿方阵、古罗马近卫军。

骑兵:一般配备长矛和短剑,也有辅助骑兵配备标枪的,一般不配备弓箭,马匹一般不披甲,利用凶猛的冲锋袭击敌人。著名的有波斯铁骑、哥特骑兵。

射手:分为弓箭手和弩手,弓箭手更为普及,弩手的箭矢威力更大,但是发射不便,所以以弓箭手为主,一般只配备锁子甲。著名的有波斯弓箭手等。

兵种之最

最累的兵——武警消防(别的兵种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们可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而且和水火无情打交道)

最苦的兵—— 工程兵 (天天在哪都得干活)

最穷的兵—— 武警黄金 (为国家没命的找金子,却没有一克是自己的)

最帅的兵——飞行员(没结婚的一出来屁股后面能跟一个排)

最靓的兵—— 文艺兵(不漂亮的上不了台)

最甜的兵—— 女通讯兵 (来几个粗嗓门的那首长们不都要疯了)

最无奈的兵—— 边防官兵 (条件差、离家远、离心爱的人更远,失恋率高)

最寂寞的兵—— 海军守岛 (睁开眼是蓝天大海,闭眼后听到的是波涛滚滚)

最倒霉的兵—— 饲养员 (成天就和猪等动物打交道)

最能打的兵—— 武警(内卫嘛,没有几手歹徒看都不看你)

最危险的兵—— 空降兵 (因为他们跳伞,从天而降,不小心就会面临死亡)

最能跑的兵—— 侦察兵 (到了敌后获得情报不跑快点还等着敌人把你俘虏了咋地)

最特别的兵——— 侦察兵(是常规部队中的“特种部队”)

最神秘的兵——公安部警卫 (他们肩扛着重大的使命)

最舒服的兵—— 机关兵 (除了吃就是睡,几乎什么也不干)

最有钱的兵——司务长(不用说,管着发工资,发之前肯定就属人家)

最有意义的兵——炊事员(会做饭,以后肯定会是居家好男人)

最有前途的兵——国防生和军校毕业生(军官) (那文化水平是相当高了)

最伤眼睛的兵——雷达兵(天天瞪着屏幕不伤眼睛才怪呢)

最让人敬佩的兵——特种兵、空降兵(他们的超负荷训练可不是一般人能受的)

陆军最多牺牲在西藏(高原气候难以适应)

海军最多牺牲在南沙 (守岛战友经常失踪)

武警最多牺牲在新疆(反恐压力大)

边防军最多牺牲在云南(缉毒任务重大)

无论什么兵种,我们都要为他们以一个深深的致敬!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专业术语 摩托化步兵 机械化步兵 装甲兵 陆军航空兵 宪兵 电子对抗兵 铁道兵 专业兵 火箭军 边防部队 水面舰艇部队 海军航空兵 海军岸防兵 轰炸航空兵 侦察航空兵 高射炮兵 地空导弹兵 防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