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再生稻即种一茬收获两回,即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的水稻。

植物概念

再生稻是水稻种植的一种模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其特点是在一季稻成熟之 后,大约只割下稻株的上2/3的部位,收取稻穗,留下下面的1/3植株和根系,施肥和培育,让其再长出一季稻子。

第一季水稻成熟的时候会有一些腋芽,第一季收割之后它们得到保留,在原有的根系的基础上,这批腋芽再次生长、抽穗,大约2个月后它们再次成熟,可以收割。通常第二季的稻的颗粒要比第一季小一些,但是稻穗数要比一季的多(原来的一棵稻穗割完的地方一般会长出2棵以上的穗),因而产量也不少。两季总计通常比其一季稻的产量要增加50%(福建省尤溪县近些年的数据是每年种植再生稻近10万亩,头季平均亩产600kg,再生季平均亩产300kg)对粮食增产有重要意义。

适合种植再生稻的地区主要是那些阳光和热度不够种植两季稻,但是种植一季稻又有多的地区。由于在原有的根系上再次生长,相当于省去了二季稻种植地区从收割完第一季稻到第二季季稻生长中期的这段时间(因此它叫再生稻,而不是两季水稻)。这样这些一季有多的地区就可以种再生稻,从而增加产量。统计表明,我国如今种植水稻的面积约为2亿亩,其中有5000万亩的地区适合推广再生稻。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如四川、福建等正在试验推广该品种。按照前述福建的数据来计算的话,我国每年可增产稻谷2000万吨,发展再生稻是确保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举措。

药用价值

中草药 再生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异名】怀胎草(《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收割后的再生苗的全株。植物形态像"粳米"条。

【采集】秋季采收。

【功用主治】化积除湿,宽肠消胀。

①《分类草药性》:"治肉、痰积,分消气胀。"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养胃气,消虚肿,除湿宽肠。"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

特产地

福建省尤溪县再生稻

2011年12月7日,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超级稻、再生稻产业院士工作站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尤溪县农业局举行 。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民间,父母教育调皮的孩子有一句俗话:“你若有出息,割过的稻桩也会长谷子。”而伴随现代农业技术而生的再生稻,就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的腋芽萌发成稻

穗再长一季,实现“让割过的稻桩长谷子”。

尤溪县是全省、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其再生稻在全省、全国均有一定的知名度,自1988年开始试种再生稻至今已有23年的历史,期间面积由小变大、单产由低到高,尤其是2000年以来,在谢华安院士率领团队的精心指导下,着力于再生稻超高产栽培生理、生化深层次的研究,在组合上不断更新,在技术上不断完善配套,实现了大面积推广年亩产超吨粮 ,千亩、百亩示范片年亩产跨“三纲”的目标,创头季稻971.9kg、再生季601.8kg的世界 纪录,培育出最大穗粒数头季606粒、再生季198粒,栽培获得单丛母茎21个再生穗69穗、茎穗比达1比3.29的最高水平。筛选出汕优明86、Ⅱ优明86、Ⅱ优航1号、Ⅱ优航2号、天优673等强再生力新组合和探索总结出“活力强而持久的发达根系、母茎多而健壮、茎穗比大”三个高产指标措施,均优先在我县推广应用。

再生稻尤其适合,在尤溪的山区生产,特别是福建最美梯田的-联合梯田。由于再生稻的营养和产量,从而成为最美梯田联合梯田人民的主要粮食。

四川省富顺再生稻

2009年,四川省 富顺再生稻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获得成功,成为全国再生稻第一例登记保护产品。

富顺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丘陵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特点。全年无霜期351天,日照时数1200小时,年均温18℃,年均降水1100毫米,7至8月高温多雨,雨热同季,9月气温高,光照较好;沱江、釜溪河贯穿全境,水库、塘堰、沟渠配套,储水丰富;境内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黄壤土四大土类结构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特别适合水稻——再生稻生长,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富顺再生稻独特的品质。

富顺自北周元和2年(公元567年)设县以来,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2007年,被联合国地名专 家组授予“千年古县”称号。历史上由于盐业发达,带动了手工业、商业和农业的发展,明洪武期间,随着大批湖广农民迁入富顺,先进的耕作技术和优良作物品种随之引进,水稻、小麦普遍种植,成为当时重要的水稻、小麦产区,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广泛发展,使富顺享有“银富顺”和“才子之乡”的美誉。在长期的水稻种植过程中,富顺人民根据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水稻生产规律,不断探索和研究再生稻种植技术,逐渐形成了富顺再生稻完整的配套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富顺在黄葛、井河、清河、河北等乡镇推广种植再生稻72.7公顷,最高产量达1200公斤/公顷,1941年发展到赵化、屏新、双鹿、安溪、怀德、琵杜、长滩等乡镇,面积达1186.6公顷,但由于受当时品种、技术和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每公顷产量仅315公斤,再生稻生产曾一度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富顺再生稻生产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再次起步,80年代中期得到长足发展,90年代以后,富顺再生稻因其省工、省种、省投入、操作简便,产量高、效益明显等优点,逐步为全县农民群众所接受,取代了双季稻生产模式,再生稻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杂交中稻——再生稻”成为富顺稳固的稻田耕作制度。据统计,2009年,富顺再生稻面积26773公顷,比1986年(3600公顷)增长6.44倍;单产2475公斤/公顷,比1986年(1416.7公斤/公顷)提高了74.8%;总产66000吨,比1986年(5100吨)增 长11.9倍,总产量已占全县水稻的22.6%,占小春总产的116.4%。再生稻面积已占全省再生稻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产量约占全省再生稻产量的八分之一,是全国唯一的年总量超过6万吨的再生稻生产大县。1989、2007、2009年,富顺县三次荣获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富顺再生稻经加工而成的再生稻米,外形细长偏小,色泽洁净鲜亮,腹白较小,具有胶稠度高,垩白米率低,直链淀粉(干基)和脂肪含量较高,矿质营养元素丰富的特点,其米饭清香、洁白、油亮,饭粒结构紧密,软硬适中而略带粘性,口感细腻舒适,深受大众喜爱。在富顺举办的“富顺豆花”文化节上,一批批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文娱界人士光临富顺,吃着香喷喷的再生稻米饭、品味色鲜味美的蘸水和又白又嫩的“富顺豆花”,欣赏富顺独有的饮食文化和“千年古县”文明,心情舒畅,赞口不绝。

最新消息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与来自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和湖北省农业厅的多名专家验收了湖北水稻一种两收产业技术体系。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自然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