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冥界,佛教语。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总称。苏曼殊 《遁迹记》:“摄化顽愚,尽超冥界。”冥界指阴间。

王以仁《流浪》:“我冷清清的靠在铁门的外面,心疑我自己已经被鬼魂钩捉到冥界中去了。”

理论

中国人把人类生存的空间分为天(阳)、地(阴);人分男(阳)、女(阴);时分昼(阳)、夜(阴);天分日(阳)、月(阴);在中国有三界之说,就是天上、人间、地狱;认为人是有灵魂的,每个人有三魂七魄,至少在周朝以前,人们就认为人分魂魄,作为阳气的魂和作为阴形的魄结合形成人,人死以后,神魂灵气归于天,精魄形骸归于地,以魂气形魄来解释人前世、现世和来世的演化,并将精灵世界分为三界:地上的人间,天上的神与仙居住的的天界,地下精魄的地府。

黄泉可能是中国宗教信仰中最早出现的阴间地府的概念。后来,汉代出现了道教中的阴曹地府,佛教传入后受其影响在道教原有的恶曹地狱基础上发展出了系统的地狱体系,即十八层地狱。地府的概念大于地狱,阴间的概念又大于地府。阴间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间,因而不局限于地府,甚或可能和地上人间在空间上重合而人无法感知;地狱特指囚禁和惩罚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说是阴间地府的监狱和刑场;而一般人死后在地府仍可能含笑九泉,像在人间生活一样,上善之人死后甚至成仙成神荣入天界。

酆都大帝(酆都北阴大帝)以及五方鬼帝中的其他四鬼帝、阎王(阎罗王)或分立的十殿阎罗等则是冥界的主宰者,后土神(后土皇地祗)、泰山神天齐王(东岳大帝)、地藏王、城隍等也是掌管人生死的神。所以有道是:莫言不报应,神鬼有安排。这里的“三界”就是指的道家说的三界,虽然佛教扩充了三界为六道但是还是不全面,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还有草木成精的说法“藤精树怪”,这个道理也出于道家的阳神可以 “聚则成形,散则为零“。甚至可以成精的包括石头,有灵气的任何物都可以变化成形。并不拘泥于六道。但是始终包含在阴阳的理论中。

地府是掌管万物生灵生命的地方。凡天地万物,死后其灵魂都在被黑白二常拘到阴界,其在阳间的一切善恶都要在此了结。正所谓是活人在阳间,死人在阴间,阳间一个世界,阴间一个世界。世人都说阴间阴森恐怖,到处是孤魂野鬼。其实,又有谁亲眼见过呢,称为一个世界,就有美有丑,阳间是这样,阴间也是如此。

魂与魄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人是由阴阳二气结合而成,阳气是魂阴气是魄,魂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构成人的感觉形体。人活着时魂魄协调,等人死后,魂魄就会分离,而且魂和魄会朝着不同的方向离去,因为魂是阳气,所以人死后的魂会离开身体而飞升到天上,而魄是阴气,和人的身体联系紧密,因此当尸体被埋葬时,它也随之入地。这就是说,人死后的魂飞升上了天界,而人的魄却进入了地狱。人死后的魂魄分别去了不同的地方,魂去了梁父,魄到了蒿里,形成了两个地府系统,但魂魄最后统一为灵魂后。泰山地狱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魂去梁父

以前人们认为人死后的魂由归天改为去了泰山地府,具体是什么地方?就是梁父山。因为天上住的是神仙,所以

魂再也回不去了,泰山是想象中最高的地方,仅次于天,魂也不能上升到顶峰,因为它是皇帝和仙人会面的地方,魂只能到梁父山了,因为梁父山是皇帝向最高的地祗献祭的地方,于是人们就认为那里是地下主的所在地,也就是泰山府君管理中央行政的地府。这种信仰在汉代时流传开来,人们都认为,人死后的魂会到梁父山报到,接受泰山府君的管理。

魄到蒿里

人的魂去了梁父山,那人的魄到了哪里?一般认为是到了蒿里山。蒿里山是泰山对近的一个小山,比梁父山要低许多,汉武帝曾在此举行祭祀地祗的仪式。掌管魄的神的级别比掌管魂的神泰山府君的级别低一级,大约在汉代以后,民间文学里就开始把蒿里山和下里、黄泉都看成是死者的永久居住地。所以,人们认为人死后的魄会到蒿里报到,受那里昀神管理。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正是基于人有魂和魄,所以最初人们就认为阴间里有两个不同的地方收容亡灵

魂魄合一

从以上可以得知,人死以后,魂去了梁父山,魄到了蒿里山,人们一般将死后的魂称为“灵”,将死后的魄称为“鬼”,后来,人们就用灵魂来替代魂魄,认为人死后的灵魂进地狱受惩罚,就渐渐简化了魂和魄分别到不同的地方的观点。佛教“地狱”观念传人中国后,人们就认为灵魂在泰山地狱中受惩罚,不再提什么粱父和蒿里,而是统称为泰山地狱,因为这时人死后只有灵魂,而不再提魂魄。

综上所述,阴曹地府原来有两个,一个是魂去的梁父山,一个是魄去的蒿里山,但随着魂魄被灵魂所代替后,人们便用泰山地狱来代替梁父山和蒿里山这两个地府。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苏曼殊 王以仁 鬼魂 形魄 酆都大帝 后土皇地祗 梁父山 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