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功利,一指功名利禄;二指功业所带来的利益;三指眼前物质上的功效和利益,中性。功利与道义相对,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有进取心,期望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可一定以道义制约自己不要产生功利心,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万事万物,唯有如此才能自发产生动力去不断努力,激发个人潜能,注重于过程的学习积累而不过分执着于结果,切记,一定要淡泊名利,决不可使自己违背道义,一旦取得成功定要多为社会造福。

基本解释

1.[utility]∶功名利禄

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庄子·天地》

2.[material gain]∶功业所带来的利益。

民知诛罚之皆起于身也,故疾功利于业,而不受赐于君。——《韩非子·难三》

故当时享其功利,后世赖于美声。——《何晏·景福殿赋》

3.它指眼前物质上的功效和利益,贬义

隆势诈,尚功利。——《荀子·议兵》

公孙弘以汉相,布被,食不重味,为天下先,然无益于俗,稍鹜于功利矣。——《史记·平淮书》

4.与“功利主义”区别:

功利主义,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s)。

引证解释

1、它指眼前的功效和利益,贬义。

①《庄子·天地》:“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

②宋苏轼《太常少卿赵瞻可户部侍郎制》:“自顷功利之臣,言政而不及化,言利而不及义。”

③艾青《我的父亲》诗:“我曾用无数功利的话语,骗取我父亲的同情。”

2. 功业所带来的利益。

①三国 魏何晏《景福殿赋》:“故当享其功利,后世赖其英声。”

②宋梅尧臣《读司马季主传赠何山人》诗:“筮占聊助上,功利傥及民。”

3. 它指功名和利禄。

①《儒林外史》第一回:“孤是一个粗卤汉子,今得见先生儒者气象,不觉功利之见顿消。”

②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辞章之靡滥,功利之驰逐。”

4.与“功利主义”加以区别: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 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和密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而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

中文中的“功利”与伦理学中的“功利主义”所指不同,中文中的“功利”常用于贬义。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功名利禄 道义 淡泊名利 功名 利禄 于业 何晏 贬义 食不重味 骗取 功业 景福殿赋 梅尧臣 粗卤 靡滥 驰逐 人类行为 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