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北灰鹟(学名:Muscicapa dauurica):体重9-16克;体长103-143毫米。是一种体型略小的灰褐色鹟。上体灰褐,下体偏白,胸侧及两胁褐灰,眼圈白色,冬季眼先偏白色。嘴比乌鹟棕尾褐鹟长且无半颈环。新羽的鸟具狭窄白色翼斑,翼尖延至尾的中部。虹膜褐色,嘴黑色,下嘴基黄色,脚黑色。

主要栖息于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尤其是山地溪流沿岸的混交林和针叶林较常见。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见成3-5只的小群,从栖处捕食昆虫,回至栖处后尾作独特的颤动。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繁殖于东北亚及喜马拉雅山脉,边缘分布于东南;冬季南迁至印度、东南亚、菲律宾、苏拉威西岛大巽他群岛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形态特征

北灰鹟雌雄羽色相似,额基、眼先、眼圈白色或污白色,头顶至后颈、背、肩、腰、尾上覆羽和翅上覆羽概为灰褐色,飞羽和尾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羽缘棕白色,尤以三级飞羽羽缘棕白色较显著,翅上大覆羽具窄的黄白色端缘。下体白色或污白色,胸和两胁苍灰色。

虹膜暗褐色和黑褐色,嘴黑色,下嘴基部较淡,多呈黄白色,嘴较宽阔,脚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7-16克,♀9-13克;体长♂103-143毫米,♀106-130毫米;嘴峰♂9-12毫米,♀10-11.5毫米;翅♂60-77毫米,♀63-75毫米;尾♂44-57毫米,♀46-61毫米;跗蹠♂12-15毫米,♀12-14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尤其是山地溪流沿岸的混交林和针叶林较常见。迁徙季节和越冬期间也见于山脚和平原地带的次生林、林缘疏林灌丛和农田地边小树丛与竹丛中。

生活习性

北灰鹟在中国东北地区为夏候鸟,广东、广西、香港、云南南部为冬候鸟,其余广大地区为旅鸟。每年多在5月初迁来东北繁殖地,9月中下旬开始南迁。迁来时零散不成群,南迁时多呈家族群或10只左右的小群,迁徙后期亦多呈零散迁徙者。迁徙时常飞飞停停,边飞边觅食休息。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见成3-5只的小群,停息在树冠层中下部侧枝或枝杈上,当有昆虫飞来,则迅速飞起捕捉,然后又飞落到原处。性机警,善藏匿,鸣声低层而微弱,似“shi-shi-shi-”声非繁殖期很少鸣叫。

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所吃昆虫主要有叶蜂、蚂蚁、姬蜂、叩头虫、象鼻虫、泡沫虫、蝇、蛾类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幼虫。此外偶尔吃少量蜘蛛和花等其他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性食物。

分布范围

原产地:不丹、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尼、日本、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大韩民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澳门、马来西亚、蒙古、缅甸、尼泊尔、菲律宾、俄罗斯联邦(中亚区,东亚区)、新加坡、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泰国、越南。

游荡:丹麦、芬兰、希腊、阿曼、瑞典、美国。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5月下旬即开始见成对活动和开始营巢。通常营巢于森林中乔木树枝杈上,尤其在水平侧枝枝杈上较多,一般离主干1-2米,距地高3-10米。巢呈碗状,主要主枯草茎、草叶、树木韧皮纤维和大量苔藓、地衣等编织而成,内垫兽毛、细草茎等细软物质。巢外面常常粘以与树木相同的树皮和苔藓,看上去和树长的节包一样,伪装得很好,不容易发现。巢的大小外径为7-8厘米,内径为5-6厘米,高5-6厘米,深3-4厘米。每窝产卵4-6枚,卵灰白色、微缀灰绿色,也有呈橄榄灰色或淡蓝绿色的,有时钝端具有不显著的淡褐色或淡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6.2-17.6毫米×12.3-14.0毫米。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雏鸟晚成性。

亚种分化

北灰鹟(3亚种)
中文名称学 名命名者及年代
1北灰鹟指名亚种Muscicapa dauurica dauuricaRaffles, 1822
2北灰鹟东南亚亚种Muscicapa dauurica poonensisSykes, 1832
3北灰鹟泰国亚种Muscicapa dauurica siamensisGyldenstolpe, 1916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自然 生物 乌鹟 棕尾褐鹟 苏拉威西岛 大巽他群岛 覆羽 次级飞羽 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