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华夷,汉语词汇。

拼音:huá yí

释义:1、指 汉 族与少数民族。后亦指 中国 和外国。2、宋 元 时指国家的疆域。

引证解释

1、指 汉 族与少数民族。后亦指 中国 和外国。

《晋书·元帝纪》:“天地之际既美,华夷之情允洽。”

《南齐书·乐志》:“元正肇始,典章徽明。万方来贺,华夷充庭。”

唐 杜甫 《严公厅宴咏蜀道画图》:“华夷山不断, 吴 蜀 水相通。”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生日礼物口宣》:“卿勋在庙社,名闻华夷。”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二十四》:“又译字之人,必 华 夷两通而后能之。”

2、宋 元 时指国家的疆域。

元 关汉卿 《一枝花·杭州景》套曲:“大 元 朝新附国,亡 宋 家旧华夷。” 王季思 注:“ 宋 元 时称国家的疆域为华夷,因为它包括了少数民族地区。”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二折:“则俺那仁慈的明圣主,掌一统锦华夷,可则是平安了十万里。”

明 《杀狗记·看书苦谏》:“再整旧华夷,重覩江山丽。”

相关链接

作为族类范畴的华、夷,最初没有褒贬的含义。朱子学派、古学派的儒学家们根据孔孟学说,分析指出了华、夷概念的相对性,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夷夏之辨、夷夏对立的学风,依据孔孟关于圣人之道具有普遍性的学说,认为“华夷”的概念是相对的,主张凡是遵照儒家礼义道德,提倡大义名分之地,不分国度地域,则都可以成为“华”。

1959年陕西蓝田发现的青铜器《询簋》铭文始出现“华夷”一词:“王若曰:询丕显文武受命,则乃祖奠周邦,今余令汝啻官司邑人、先虎臣、后庸、西门夷、秦夷、京夷、毚夷、师苓侧新囗、华夷、由囗夷、囗夷、成周走亚、戍秦人、降人、服夷”。秦夷、西门夷、华夷、京夷等可能是周初被迫迁至京畿附近的东夷族,地位卑微,所以“华”、“秦”和“夷”无疑是同种同族,虽然是姬周统治之下的夷民,但这恰好证明华夷一族、华出自夷。从考古学角度,结合《清华战国竹简》证实了秦人本来是自东方迁来的商奄之民。秦人嬴姓,出自于东夷少昊氏。

根据考证,周人属于西羌一支,羌人是商朝对于西部牧羊人的泛称。周人先祖当年在这里大概是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也有学者认为这时的周族先民原属游牧民族,在游牧军事方面占有优势,自称有夏和区夏,成功入主中原后,分封了姬姓诸侯国,统称夏族集团。当初东方诸国因与姬周存在着矛盾冲突,被贬称为华夷。但因东方经济文化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周室被迫采取和亲措施,全面接受农业文明,建立礼乐制度,获得东方诸国的广泛认同。东方非姬姓诸国虽是出自于商代,由于归顺周王室而获得封爵,统称华族集团,但当时东方另一些部族,由于拒绝承认周王室的天下共主,被称为东夷。到春秋时期,随着华夏两族的融合与形成,东夷渐渐融入了华夏,便成为华夏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根据考古资料,结合古代典故,可以追踪华族起源。

虔舜之名重华,固与其属华族有关,华族的渊源则与“昊”字密切相连。太昊、少昊之名源起于太阳崇拜,大汶口文化有与太阳有关的陶文。从字形上看“昊”字就是“天”上有一个“日”字。大汶口陶尊符号上面是太阳的影像,底是弧形的,有尖,最底下是五个山峰,是一座山。按照我国古代祭太阳的习惯,都是在山顶上,架着柴火燃烧祭祀太阳。符号上面是太阳的影像,底是弧形的,有尖,最底下是五个山峰,是一座山。按照我国古代祭太阳的习惯,都是在山顶上,架着柴火燃烧祭祀太阳。

东夷首领太昊和少昊,都被尊为太阳神,他们的名字昊字,就是天顶着红日,泰山位于最早看到日出的东方,于是东夷人由太阳崇拜、东方崇拜,逐步演化为泰山崇拜。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泰山作为中国五岳之首和华族发源地,不仅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并且是古代华夏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已故优秀学者庄春波先生于1996年率先提出《华夏东西说》。他认为:华与夏原本不是一回事,华为族名,得之于虞舜之名重华。从文字学上讲,“昊”字声纽字义本与“华”同,为双声音转,字义相同,华族即昊族。华族初在东方,后逐渐西迁,主要表现在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向西传播的过程,太昊、少昊分别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代表。龙山文化无疑是继承大汶口文化而发展出来的,少昊与太昊是继承关系,少昊部落是从太昊部落分出来的。在太昊的旗帜下,多民族团结和合,统一为中华一家。太昊因此而成为中华民族血缘和文化的广泛代表。

华族文化的发展孕育,是在大汶口文化早期开始的。至大汶口文化晚期,由于太昊集团的崛起,,华族文化成为中华历史舞台上的一面旗帜;其发达的生产技术水平,先进的思想文化意识,严密的礼仪规范制度,都对中原及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龙山文化早期阶段,长江、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均相继进入龙山时代,华族文化的主要因素,基本上已与中原文化融为一体,并进一步孕育发展新的文化群体,到龙山文化中后期已经形成新的文化集团。所以,龙山文化早期阶段,可以视为华、夏文化的融合期,也是华夏文化东西分野的结束期。

随着华族文化的西迁,华夏文化融合为一,完全可以认为中华历史文明已基本形成。

孟子曾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虞舜被尊称为中国先圣。显而易见,这里的“中国”应该包含“东夷之人”和“西夷之人”。早在尧舜禹时代,就形成了“天下一体”、“华夷一体”(中华一体)的观念。尧舜分天下为九州,将东至海、西至流沙,形成“九州”、“五服”的“天下一体”体系。其中所反映的“华夷一体”、“天下一体”、“中华一体”的观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种“用夏变夷”和“用夷变夏”的互相转换中,加深了双方的了解和民族之间的认同,并在双方联系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逐渐凝聚到一起,为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华”和“夷”字在山东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4600至3300年)的东夷骨刻文字中已经出现。引(丁再献、丁蕾著《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文稿总编审:丁再斌)第十九章第二节,“华”在第778页,“夷”在709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附:“华”、“”二字之骨刻文演变。

相传大舜作为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历来被列入“五帝”之中,奉为中华至圣。考古出土的战国简牍《清华简·保训》曰:虞舜传承“中道”:“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即得中”。舜名重华,传承中道,即得中华。因此,大舜作为著名的东夷族首领,为了统一部落并共同治水而做出很大的努力,“天下一体”、“华夷一体”,推出民主议会禅让制,公天下,不仅是现代民主文明的先驱者,并且是中华多元一体化的先驱者,表现出大中华主义精神。

“中华”一词,见于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其源可溯自“中国诸华”。“中国诸华”一语见于汉朝高诱注《吕氏春秋·简选》。意思是“中国诸圣人的后代”。“中华”一词作为一个超越当时汉族、兼容当时内迁边疆各族的概念被响亮提出。能否居中华正统,在当时成为一个政权是否能在社会舆论面前取得合法存在资格的潜在标准。因此,内迁各族所建政权均从血统、地缘及文化制度方面找到自己是圣人后代、理当居中华正统的根据。居中华之地,居先王之国,理所当然为中华正统。

中华民族内部结构来看,数千年来,内部各族族称在不断变化,大约数百年一易。族称的演变显示出其中历史内涵的变化;一些族兴起了,一些族衰亡了,一些族迁徙了,一些族与别的族融合后改换族称了。尽管中华民族的内部结构在不断变化,特别是中原政权的更迭,常常导致一些族群向边疆乃至海外迁徙;而另一些边疆族则向中原汇聚,并建立政权。但不管其内部怎样变化,中华民族本身始终是一个数千年以来包容中国境内民族共同发展的恒久的主体。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允洽 肇始 庙社 周人 姬姓 太阳崇拜 虞舜 大汶口 太昊 丁再献 东夷文化 骨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