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古地图主要是按照政治史的划分,指清朝灭亡之前的地图,是当时人绘制的“当代”地图,属于文物或准文物。

现存最古的地图

中国绘制地图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周礼》、《管子》等古籍中,就有关于地图的记载。不过那时的地图都已失传了。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古地图是1973年年底,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中发掘出的三幅画在帛上极其珍贵的地图。现经故宫博物院等有关单位考证鉴定和修复的已有二幅,即:《地形图》、《驻军图》。据墓葬中出土的木牍所记年代,马王堆三号汉墓下葬的时间应为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而这三幅地图绘制完成的年代还应当在这以前,它们离现在已经有二千一百多年了。比南宋时候的那两幅石刻地图(即“禹迹图”、“华夷图”、这两幅合刻在一石的正反两面,要早一千三百多年。)

《地形图》系长宽各96厘米的正方形图。比例尺约为十八万分之一。图上绘有:山川、河流、居民住地、道路等现代地形图的基本项目。其表现手法与现代地图相近似。水系分支舒展自然,居民住地分级表示。山脉绘法采用山形线法并结合鱼鳞状和柱状符号,用以表示山体的延伸范围以及耸立于平地的峰峦。它跟现代等高线法相似。它的发现表明中国古代劳动人员不仅具有较精确的测算技术,丰富的地理知识,而且也拥有科学的绘图表现技巧。

《驻军图》长98厘米,宽78厘米,是一张采用黑、红、蓝三色彩绘的军事要图。反映了当时诸侯军队的驻地设防情况。它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地图。

长沙马王堆古地图的发现,为中国地图学史和历史地理增添了新的光辉篇章。国外许多著名学者都给以高度的评价,誉之为“世界上惊人的发现。”这三幅图比之认为世界上最早的罗马帝国时,埃及人托勒密的《地理学》中的地图还早三百多年。

1977年文物出版社曾将此二图影印出版。

历史地图研究

对历史地图的研究,一般是作为对古地图研究的一部分而进行的。历史地图是反映人类历史时期自然和人文景观及其变化的地图,是专题地图的一种。历史地图的研究编绘主要根据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作为定位依据的现今地图。按内容可分为两类:

①普通历史地图或通用历史地图,以疆域政区为主,综合反映历史时期多种地理要素;

②专门历史地图或专用历史地图,反映某一特定地理要素,或以反映某一特定地理要素为主。历史地图是对现代或当代地图而言的,其内容、分类、编绘原则和方法与现代或当代地图并无二致。

中国历史地图研究编制有悠久的传统。公元3世纪西晋裴秀用 “制图六体” 编成的《禹贡地域图》,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北宋税安礼绘成的 《历代地理指掌图》44幅,始于帝喾,迄于北宋,至今尚有宋、明刊本流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地图集。此后直到19世纪末的晚清,传世的历史地图和历史地图集虽有一定的数量,但其质量并无明显进步。

20世纪初,杨守敬在其门人协助下编绘刊行的《历代舆地图》共34册,分44组,以《大清一统舆图》为当代底图,收录了自春秋至明的主要地名,全部采用朱墨套印,古今对照,比以往的历史地图集更精确、详细、实用,是一项空前的成就。杨守敬的 《水经注图》(刊于1905年),也采用朱墨套印,古今对照,是专门历史地图集中最重要的一种。

至少已流传了1700多年的中国历史地图,与世界上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相比,数量更多,质量更高,但缺乏较精确的今 (当代)地图作底图,影响了古内容的精确性;政区范围只有中原王朝的边疆地区极其简略或完全空白;除个别地图外,比例尺都太小,容量有限; 内容以疆域政区为主,自然地理和其他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很少; 它们仅据历史文献编绘,实地测绘调查极少。近代西方学者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采用了较精确的今地图作为底图,内容有所扩大,如20纪世30年代出版的A.赫乐曼编绘的《中国的历史地图集》,除历代政区外,还增加了先史时期的遗址分布图和一些重要城市图,但内容也很简略。

1982~1988年出版了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该图集共分8册,有304幅地图,全部采用古今对照,收入古地名约7万个。它主要显示了在历史上中国范围内各个政权、民族的疆域或大致活动范围、相互间的界线以及内部的行政区划和各类地名,同时也描绘了一些主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如河流、山脉、山峰、岛屿、湖泊、海岸线等。该图集在编绘过程中虽以历史文献考证为主,但也充分吸收了近代地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相当一部分点线的确定是以实际观察或测绘为基础的,集中反映中国历史地理学、地理制图学和其他相关学科至80年代初的研究水平和学术成就。

1988年出版了侯仁之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图集涵地图80余幅,其主要内容除北京市域历代政区沿革图外,还有北京城市变迁图和园林陵寝图。除以历史文献和考古成果作编制依据外,还做了大量实地考察。图集系统形象地反映了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独特古都风貌及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重大收获和特点,开中国历史城市地图集编绘的先河,对中国其他历史名城历史地图集的编绘起了示范的作用。

1996年出版了史念海主编的《西安历史地图集》。该图集共收地图89幅,主要内容包括关中地区历史时期自然环境的演变,新旧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的主要遗址和周部族的迁移,历代政区的设置及乡里分布,周、秦、西汉、隋、唐都城的城市布局及重要宫苑、陵墓的分布,五代以后迄止民国时期之城区、郊区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政区的演变等,在编绘过程中采用历史文献与野外考察相结合,并利用考古、遥感等学科成果。该图集对西安历史地理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是一部杰出的区域历史地图集。

对历史地图的研究,一般是作为对古地图研究的一部分而进行的。如宋人王应麟所辑类书 《玉海》 的 “地图” 一类中,就包括有历史地图的内容。王庸所著 《中国地理学史》(中华书局,1938)一书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主编的 《中国古代地理学史》 (科学出版社,1984),都将古代的历史地图包括于古代其他地图之中。对其他的图集或图幅,如税安礼的 《历代地理指掌图》等也有单篇的研究论文问世。但总的来说,对历史地图的专门研究还是相当薄弱的。

商朝地图

商朝:(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商王朝由部落首领汤建立。一开始定都毫(今河地商丘),后盘庚在位时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亦叫殷商。

商朝的势力范围

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东北达到辽宁省,南至江南一带(不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为当时世界上一个大国,但主要治理区域还是中原一带。始都亳,曾多次迁移,后盘庚迁都殷(今河南省安阳小屯村),因而商也被称为殷。

《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商朝疆域“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 先商时期,商族为 夏后氏的诸侯,商族首领称作“商侯”有封地七十至一百里。

远古时代,中原的华夏民族与外族部落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晚商的北界在易水流域,西达太行山麓,西南界在沁水流域,南界在商丘之南,东界在曲阜之西。

都城称作“邑”或“商邑”,其外七十至一百里内属于商王直接控制的区域,称作“蒿”(郊)、“鄙”、“奠”(甸)。邑、郊、鄙、甸此四地相当于商王朝的王畿地区,在《尚书·酒诰》中称为“内服”

汉朝地图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六月定都长安。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参加反抗王莽政权的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南北朝地图

南北朝(420年-589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一次大分裂时期,亦是北方少数民族融于我中华文明的一次历史时期。东晋末年,天下大乱。刘裕取代东晋后,建立宋政权。当时,先后有很多政权建立。

隋朝地图

隋朝(581年-618年)公元589年,隋灭最后一个南北朝时期的陈国。中国重新获得统一。隋帝王次序:文帝杨坚、炀帝杨广、恭帝杨侑。隋朝短命,炀帝杨广暴政,后被唐朝取而代之。

唐朝地图

唐朝(618年-907年),唐王李渊太原起兵,反抗隋炀帝暴政。灭隋后,唐中期武后后改国号为周,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则天皇帝。后经中宗李显二次继位,复唐国号。

宋朝地图

宋朝(960年-1279年)宋朝结束了五代的分裂局面。宋朝为两段,前朝北宋,定都京(今河南开封)。后经靖康之耻,为金国所灭,迁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金朝地图

金朝(1115年-1234年),由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政权,由金太祖完颜旻建于1115年。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天兴三年(1234年)时灭于蒙古与南宋联合进攻。

元朝地图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1279年统一全国。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灭亡。

明朝地图

明朝(1368年-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国祚276年。明朝初期定都于应天府(今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朝灭亡。

清朝地图

清朝(1616年-1911年)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中国古地图》

刘鸿允编,科学出版社1955年出版。这是供地质矿产普查和勘探工作者以及从事地质科学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了解中国古地理轮廓及其变化过程的一部远古地图集。共收录从中国震旦纪、古生代各纪到中生代三叠纪的古地理图20幅,用图案和简明色调将中国各地质时代的海陆范围、海浸道路、生物分布、地壳折皱、矿产沉积、火山与冰川活动等作了简明扼要的表示。每幅地图均有叙述地层范围、主要岩石、古地理状况和古生物界等内容的文字说明。书前刊有目录,书后附参考文献。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