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合黎山,又名要涂山、人祖山,属天山余脉河西走廊北山山系。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北部。属低山,最高大青山,海拔2084米。面积 4515平方公里。南隔走廊平原与祁连山相望,山北侧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是走廊平原与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

据传,合黎山即是古代的昆仑山,为上古汉族传说中神话人物生活的仙境。是上古燧人氏观测星象,拜祭上天的三大处所之一。禹曾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人于流沙,属禹贡雍州之域。西汉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夏,霍去病在合黎山一带歼匈奴主力3万余人,擒获2000余人,基本上击溃了匈奴在河西的力量。临泽县板桥乡壕洼即霍去病破匈奴处。

位置境域

合黎山,山名最早出现于古代名著《书·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后 《隋书·地理志》载,张掖县有合黎山,《元和郡县图志》张掖县:“合黎山,俗名要涂山,在县西北二百里。”

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临泽县甘州区西北部,海拔1350~1800米之间,最高大青山,海拔2084米,面积451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0.9%。山北侧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山北是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山南和祁连山遥相呼应,两山之间是著名的河西走廊。西至黑河岸,高台县罗城镇正义峡。东到甘州区平山湖乡东小口,延伸,与龙首山相接。与龙首山合称走廊北山

主要山峰

高台县境内有黑山、盘头山、大青山。大青山,位于规模最大,也最高,其东段的最高峰达2084米。黑山,位于合黎山近西端高台县罗城镇正北,主峰1816米,相对高差200-250米。丘陵低山有方架山、小孤山(1641)和慕少梁等。小孤山,位于高台、临泽交界西小口子附近,海拔1641米。慕少梁,位于罗成镇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边界处。

临泽县内主要有:半截山、小黑山、大山头子、鸡冠山、大孤山、小孤山、泉富墩山、马鞍山(1516)等,海拔大都在2000米以下,最高峰大青山,海拔2084.6米,但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其他山峰皆低矮,相对高度50米左右。大孤山,位于临泽县西小口子南,海拔1611米。小黑山,位于大孤山东,穿心河口附近,海拔1518米。半截山,位于小黑山北,临泽、甘州边界附近。大墩坡,位于临泽县黑河北岸附近,海拔1418米。扬台山,海拔1666,位于板桥镇东北方向,簸箕口南。正北山,海拔1563米,位于板桥镇北壕洼村。

合黎山主要山峰梁峁信息
名称经纬度行政区域海拔高度(米)
大青山100.11,39.64临泽县2084.6
小青山100.20,39.61临泽县
方架山99.81,39.59高台县
盘头山99.82,39.72高台县
卧牛山99.86,39.59临泽县
小孤山99.97,39.56临泽县1611
大孤山99.98,39.49临泽县1518
馒头山99.89,39.49临泽县
大墩坡100.02,39.41临泽县
牛心山99.76,39.74临泽县
照背山99.70,39.74高台县
合黎山99.64,39.79高台县
黑山99.61,39.81高台县
慕少梁99.79,39.87高台县
芦泉山100.10,39.74临泽县
小黑山100.12,39.48临泽县
半截山100.14,39.54临泽县
鸡冠山100.04,39.49临泽县
正北山100.25,39.38甘州区1563
阿拉格努如99.89,39.86阿右旗
东小口子100.29,39.53临泽县
马鞍山100.02,39.41临泽县1516
大墩坡100.02,39.41临泽县1418

地质地貌

地质特点

山体由前震旦系变质岩及海西期花岗岩构成,沿北西西方向延伸。震旦纪早期的晋宁运动使合黎山隆起,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遭受强烈风化和剥蚀,基岩裸露,呈现童山秃岭,一片岩漠景观。由于大风的长期吹蚀,岩石表面均覆盖一层黑色沙漠穰。

山前丘陵由古生界震旦系变质岩、加里东期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及自垩系和第三系砂岩、泥岩砾岩等组成.第四纪以来,在内外应力作用下,形成梯状高平原和丘陵地形。

山前高平原是合黎山区的低山和丘陵区岩石经长期风化和水流搬运,在山前地带堆积而成。表面为洪积和坡洪积的含砾砂及含砾亚砂土、砂砾石组成,长期在风力吹扬作用下,细粒物质被风搬运,砾石遗弃地表,呈现表面坚硬,下部松软的砾漠景观,故称“软戈壁”。 在山岭之间或山前地带是由第三系砂岩和第四系堆积物形成的洼地和洪积扇。

山形特点

合黎山地,是走廊平原与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

合黎山系山势大部低矮,南陡北缓,岩石裸露,植被稀疏。山体呈带状分布,沿西北、东南向分布,山体低矮,属剥蚀中山,岩石裸露,山间比较平坦。

合黎山山地由剥蚀低山、丘陵和山前高平原组成。低山区由黑山、盘头山、大青山等组成,统称合黎山。山地海拔一般1600-1800米,相对高差200-250米。半截山、小黑山、大山头子、鸡冠山、大孤山、小孤山、泉富墩山等,海拔大都在2000米以下。大青山海拔2084米,黑山1816米,盘头山1769米。其他山峰皆低矮,相对高度50米左右。大青山规模最大,也最高,其东段的最高峰达2084米。南坡受断裂构造影响,山坡较陡,坡角20度-27度,北坡平缓,坡角10度-15度。

丘陵地形分布在井子沟、方架山、平易、北大山、杨台山及小孤山和慕少梁等地。除小孤山为独立丘陵外,其余均沿北西或北西西方向呈梁状分布,海拔一般1400-1800米,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山顶平坦,山脊圆滑,山坡平缓。沟谷切割深度60-100米,宽200-500米,为箱型谷,两岸阶地发青。

黑河穿越丘陵区,形成长达10公里的峡谷——正义峡。另外,在北大山(界于合黎山、龙首山之间的独立山体)和合黎山之间东小口子,古代为游牧民族侵入走廊中段的要道,巴丹吉林沙漠的部分流沙亦由此南侵至张掖、临泽以北。 受于旱气候影响,降水较少,植被稀疏,呈岩漠和砾漠景观。

山前高平原主要分布在大青山南部临泽、高台北部的正北山、方架山和石泉子等地,海拔一般1400-1500米左右,高于河西走廊100-250米。地势平坦,由北向南倾斜。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植被稀疏,沙丘和丛草沙堆遍布。偶有丛草沙堆形成于上,仅为季节牧场。

由于北临巴丹吉林沙漠,从1999年到2009年,高台县北部荒漠无人区沙漠化面积有所增加,主要有向南和东扩的趋势,逐渐吞噬青华山、黑山和盘头山。

合黎山北麓为阿拉善右旗辖地,地形属巴丹吉林沙漠,在山地与沙漠之间有戈壁、丘陵、滩地纵横交错。

山区植被

合黎山地势较低,海拔1400-1900米,多呈残丘,植被大体与走廊区荒漠植被融为一体。

红泉墩山、红沙窝北山、靖安东山、北大山等低山地区,海拔1670-2381米,其沟谷两岸阶地为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以合头草、珍珠、红砂为主,其次是泡泡刺、沙生针茅;大红河、大红岩、碱槽子、石门子一带梯状高平原,海拔1800-2100米,生长珍珠、盐爪爪、合头草,覆盖度20%左右;在黑山头、小红岩、夹道河一带,海拔1700-1800米,为珍珠、红砂、合头草组成的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植被,覆盖度为30%左右;合黎山前坡地,海拔1500-2000米,生长珍珠、木紫菀、泡泡刺,覆盖度5%;平山湖乡的北板洼滩和腰泉一带,为红砂、珍珠、合头草,覆盖度15%左右;张掖盆地南部的石岗墩滩、干柴墩滩,安阳滩、沿河墩滩、西洞滩、甘浚滩等广大地区,海拔1450-2300米,大部分地面为戈壁砂卵石,植被为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海拔1700米以下的地段生长红砂、木紫菀、泡泡刺;海拔1700米以上的地段生长珍珠、合头草、盐爪爪,覆盖度10-15%,地表有地衣着生。

气候特点

合黎山北麓,地处内陆高原,属暖温带荒漠干旱区,为典型的干燥大陆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年均气温8.4℃,1月平均气温-7.8℃,7月平均气温25.4℃。无霜期150天。年平均降水量11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310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3104.6小时,日照百分率70%。年平均大风78天。光、热、风能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广泛应用于农牧民生产生活中,成为照明、家用电器等的动力来源。水资源贫乏,无长年性河流,地表水缺,山区有少量泉水。无论是城镇供水、牧区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主要靠地下水,地下水位一般较深、量少。

合黎山南麓,属大陆性温带气候。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燥缺雨。 年太阳总辐射量为9.4万千瓦/平方米 ,年日照总时数2702-3118小时。 年平均气温3.0℃-7.7℃,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33.3℃,最高气温为39.1℃,年均大于等于10℃积温为1611℃-3078℃。川区气温较高,沿山和浅山地区较凉。 年均降水量104-495毫米,川区较少,山区较多 ,70%的降水集中在6-9月。 年蒸发量1625-2280毫米,无霜期110-170 天。春季多风。

资源状况

水资源

地表水

张掖市境内,合黎山季节性小沟小河南坡7条,北坡2条,总流域面积973平方公里。属于浅山地带,其流域因干旱、植被稀疏,遇暴雨山洪大发,时间短,流量大,夹带大量泥沙,淹没或冲毁农田。

合黎山区河沟情况表
地理位置河名流域面积 ( 平方公里)河长 ( 公里)径流量 ( 万立方米)
南麓小口子沟9.24
南麓人宗口河27433101
南麓东山寺口沟621860.4
南麓小盘道口沟6.44.55.9
南麓大盘道口沟126.311.7
南麓牛角山口沟8.47.18.08
南麓烟墩口沟15.27.115.2
北麓井井河34.811.59.6
北麓北中沙河56.779.6

正义湖,位于高台县罗城镇罗城、下庄村北。明代为官府和匠户牧马割草的专场,故称局匠湖。该湖为古河道,自罗城乡下桥儿湾至下庄村西北,延长10.5公里,呈条状,均属沼泽地。自家明塘湖位于罗城乡河西村西北,建有水库,水域面积0.2平方公里。

地下水

合黎山区的前震旦系、震旦系及中晚古生代的侵入岩,经过多次构造变动和长期分化,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发育,为地下水的补给、储存和运移创造了良好条件,单泉流量每秒小于1升。合黎山区有东山寺口子、大盘道口子、烟墩沟、东乐大口子以及台沟、三岔河、人宗口、黑山头沟、头道沟等。此地区沟谷第四系堆积物为卵块石、砂砾,厚度为3-6米,最厚16米。地下水位埋深为1-10米,含水层厚度为1-3米,最厚达5米。合黎山沟谷潜流量187.1升/秒。 由于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地下水补给来源少,矿化度高,贮量小。多为裂隙水,含氟量最高达每升7.4毫克。在一些低平的河谷和沙丘分布地区,有潜水分布,但矿化度高。地下水分布集中的地区,有矿化度较低的裂隙水或潜水分布,如腰泉、梧桐井、当中井、芨芨井、马跑泉、黑石头井、南芦泉井等。河流冲积平原一带则存在中深层承压水,水质较好。

野生动物

合黎山区境内野生动物有50多种。兽类雪豹、岩羊、马鹿、猞猁、石貂、狐狸、旱獭、野兔、水獭、黄羊、野猪、刺猬、黄鼠狼、跳鼠、老鼠、蝙蝠。禽类天鹅、野鸭子、老鹳、野鹤、雪鸡、沙鸡、大雁、猫头鹰、野雉、野鸽、老鹰、白鹭、鹞子、斑鸠。鸟类啄木鸟、黄鹂、燕子、麻雀、白肚鸦、百灵、伯劳、戴胜、山雀、布谷鸟、红尾鸲、白顶鹦、乌鸦、苇莺、山雀。昆虫类蜜蜂、蚂蚁、蝴蝶、蛇、蜻蜓、蟋蟀、蜥蜴、蚯蚓、甲虫、蝗虫、蜘蛛等。

草场资源

甘州区合黎山区荒漠化草原草场主要分布在北部东大山以西,南部花寨、安阳以北,面积34.63万亩,占全市草场总面积的11.36%,可利用面积26.94万亩,占全市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4%,土壤为山地棕钙土、灰钙土和淡栗钙土,植被以真旱生、多年生丛生草本占优势,其次为旱生、超旱生的小灌木和一年生草本,主要有短花针茅、驴驴蒿、珍珠、合头草、盐爪爪、黄蒿、灌木状小甘菊、扁穗冰草、猪毛菜等,群落覆盖度4.7%,可食鲜草量每亩55.9公斤,载畜量为1.10万个羊单位,这类草场地势平缓,可作细毛羊的冬春场,山羊、骆驼的四季草场。

高台县合黎山荒漠区可利用草场面积70.77万亩,平均亩产鲜草52公斤,属下等的八级草场。按40%的利用率计算,每175亩可载畜1个羊单位。因缺人畜饮水,无固定畜群,只有附近村民放牧少量骆驼和山羊。

林木资源

历史上合黎山林木丛生,覆盖面广。《甘州府志》载,合黎山生奇林木箭,是汉匈奴偶佘王所居地。诸侯做穹庐及车,皆仰此木材。到了现代,均为童山秃岭。

文物遗迹

明长城

明嘉靖、隆庆、万历时,民夫和守军续修长城,称边墙。利用陡峭的合黎山地形,山巅置墩台,山日做栅柞,要隘设关卡。遗迹尚存。

明代甘州有堡52座,其中12座驻军防守,40座游兵防守。清代、民国大部分堡寨尚存,建国后拆毁。

合黎山烽燧

东山寺烽燧,位于红泉堡东北山顶,高9米,底宽9米,顶宽6米。

孤儿山烽燧,在马圈沟烽燧东北山顶上,残高7米,底宽8米,顶宽5米,顶部倒塌严重。

沿河烽燧,在孤儿山烽燧东北山顶上,残高8米,底宽8米,顶宽4米,顶部坍塌。

平易二号烽燧,在平易1号烽燧南5公里处,全用长方形片石垒筑,中间夹有蒿草和黄土,高6米,底宽9米,顶部3面严重倒塌,呈锥形,其上存一根直径约12厘米的木柱。

孤山烽燧,在张掖至平山湖公路33公里处,孤山河西岸的山上。保存较完整,外用长方形片石垒筑,内为黄土夯筑,高9米,底宽12米,顶宽8米,北面有一小障,建筑已毁,仅存部分断垣,为当年防守士卒住所,墩上留有守墩士卒上下磨出的绳槽。

砚瓦烽燧,北距孤山烽燧3公里,墩建在山坡上,全用片石垒筑,现已自然倒塌,残高7米,底宽11米。

馒头山烽燧,在靖阳堡东山的小山上,黄土夯筑,高6米,底宽7米,顶宽4米,保存较完整。

锯条山烽燧,在靖阳堡东山顶上,顶部稍有坍塌,残高5米,底宽7米,顶宽5米,南面留有守墩士卒上下磨出的绳槽。

小口子烽燧,在靖阳堡东小口子东侧的山顶上,位置险要,保存完整,底部为黄土夹卵石夯筑,顶部以土坯砌起,高9米,底宽8米,顶宽5米。在墩南面有8个小燧,顶部已倒塌。

小口子西烽燧,在靖阳堡东山小口子西侧的山坡上,此墩为张掖与临泽的分界烽燧,为黄土夯筑,高6米,底宽7米,顶宽4米,顶部已倒塌,呈圆锥形。

甘州区遗迹有:

东山寺,在张掖城东三十余华里的合黎山中,是晋代著名学者郭荷的隐居处。出张掖城,经过红沙窝、草湖、羊桥庙滩,就是两峰耸立,峭壁对峙的峡口。

高台县汉长城,位于合黎山南麓、黑河以北之荒漠戈壁及起伏山崖间,曲折蜿蜒,气势磅礴。东自五坝堡西至镇夷峡山嘴墩,全长70余公里,筑于西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县境内现残存16.9公里。明长城位于黑河南岸,有山壕一道,西自盐池乡双丰村胶泥滩,东至红寺亦流山,盘旋蜿蜒,高低起伏,长42公里,筑于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基本完整。县内残存的烽燧有85座,高者12.5米,低者1.3米。罗城乡天城村以北山头尚存汉烽燧1处,高2.8米,当地群众俗称荒墩。以上长城及烽燧,于1962年、1981年先后两次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矿产资源

合黎山蕴藏丰富的石灰石,早在西汉时期已进行开采,其后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采量急剧增长。

合黎山区一带,属含铜石英脉型,有一定的铜储藏量。

萤石矿分布在高台县合黎乡一带。已探明的有高台县七坝泉,为两个大型矿床,矿床成因类型属中温石英-萤石脉型。成矿期为华力西期,矿体围岩为震旦系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或华力西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岩北祁连山东段为寒武系变质砂岩。矿体形态复杂,矿脉长几米-500米,最长1100米,厚0.25-6米。矿石类型为萤石型和石英萤石型两种,具粗晶和细晶结构。

临泽县大红沟一带,含金砂砾层之底部岩层大部为泥盆以下古生代地层,砂砾岩层沉积于第三纪蓬蒂期岩层上。砂砾成份有玛瑙石英、变质石灰岩、变质泥土岩等。金为粒状,质地较佳。

临泽县正北山一带,石膏储量达1亿吨以上,多为透明和雪花石膏,硫酸钙含量高达97%,是甘肃最大的石膏矿床。凹凸棒石粘土储量50万吨以上。

石英石:分布于临泽县大、小孤山,锯条山,鸡冠山一带,储量1亿吨以上。

石棉:分布于临泽县穿心河一带。

石灰岩:分布于临泽县正北山猴心头一带,储量5000万吨以上。

钠基膨润土:分布于临泽县锯条山一带。

锰铁矿:分布于临泽县板凳河,东小口子及黑峡一带。

旅游资源

张掖丹霞地貌,主要有南、北两处群体,北群在平原绿洲之北的合黎山及其以北的张掖市平山湖蒙古族乡境内.以南群为广,北群较狭。主要分布在南北宽1-5公里、东西长20多公里的红泉材。以“险、奇、秀、美”的著称。

社会经济

远古传说

据传,合黎山即是古代的昆仑山,为上古汉族传说中神话人物生活的仙境。有史料说明,合黎山是上古燧人氏观测星象,拜祭上天的三大处所之一(另两处分别为湟中拉脊山、六盘山)。燧人弇兹氏在发明编织结绳,织皮卉服,合黎山开天辟地,结绳纪历,以合黎山为渐台辟雍,立挺木方牙,仰观北斗九星,以织女星为北天极极星,以日月遮蔽为太阳回归年周期,创立日月大山天齐昆仑文明,创立《河图》、《洛书》历法。从此“一划开天”,以日、月、星纪历,天下文明。

历史事件

帝尧陶唐氏八十六年禹导弱水至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禹西巡至流沙,声教布于四海。

东晋太元十一年后凉吕光大安元年(386年)后凉张掖太守彭晃与徐灵(吕光将)谋叛,吕光率兵3万,围张掖城二旬,寇颧(彭晃将)斩关迎吕光入城,彭、徐被杀。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夏,霍去病率兵万骑征匈奴。霍命副将公孙敖从正面佯攻,自己率骑绕道从背后进攻。公孙敖部迷路,未能配合作战。霍部翻山越岭,穿越沙漠瀚海到居延,逆弱水疾进,在合黎山一带与匈奴主力开战,歼敌3万余人,擒获2000余人,基本上击溃了匈奴在河西的力量。据称,板桥乡壕洼即霍去病破匈奴处。

沮渠蒙逊、吕篡合黎之战东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三月,沮渠蒙逊叛吕光,杀中田护军马邃,攻陷临松,屯兵金山。蒙逊从兄男成守晋昌,闻讯奔赀虏,攻福禄、建安,退乐涫。光子篡败蒙逊于忽谷,酒泉太守讨男成于乐涫。男成攻建康,与蒙逊逼建康太守段业叛,据张掖。光命篡讨业,蒙逊进屯临池,为业声势;战于合黎,大败篡师。

东晋安帝隆安元年后凉龙飞二年北凉段业神玺元年(397年)五月吕光遣将吕纂攻沮渠蒙逊,战于合黎,吕纂败而还。蒙逊从兄沮渠男成起兵,推.段业为主,称凉州牧,建元神玺,史称北凉。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十月十三日,陕西回民军白彦虎率部与宽沟堡民勇交战后西走围攻七坝堡(高台合黎七坝村〉,遇乡勇坚守,连攻10日方下。回民军、乡勇死伤惨重.

人口分布

合黎山低山区,干旱少水,生存条件很差,很少有人居住,例如:高台县合黎山区面积1570.9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36.43%。该区除县乡办萤石矿、萤石选矿厂居住少量人口,基本无常驻人口。

行政管辖

合黎山地区,古为雍州属地,商、西周时期,高台一带有羌人部落活动。周、秦时期乌孙、月氏驻牧,始皇置北地郡,汉时属北地、张掖、酒泉郡,西汉时期为匈奴牧地。汉武帝时,河西走廊纳入汉朝版图,合黎山属光漠北,一起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更替统治。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建河西四郡,其中西为表是县,属酒泉郡;中为昭武县,合黎山南隶于张掖郡。这里遂成为军事战略要地,丝绸之路重镇,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三国属魏,后属晋。十六国时期,高台一带先后为前凉、前秦、后凉、北凉、西凉等割据政权统治,并连年争战、政权不停更迭。隋、唐统一此地。“安史之乱”后河西空虚,吐蕃乘虚而入占领河西。大中二年(848),张议潮收复河西四郡,县境归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为回鹘所有。宋时为西夏地。元代属甘州路。明为甘肃卫、甘州右卫地。清末,蒙古分裂整合成四个拥众部落,合黎山北属元和硕特部统治。雍正三年(1725),高台、镇夷二所合并为高台县,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山北蒙古地区设置阿拉善和硕特旗。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置甘州府抚彝分府(称抚彝厅),民国2年(公元1913年)改厅为县,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改抚彝县为临泽县。1961年阿拉善右旗在合黎山、龙首山地区北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合黎山区,主要在以下乡镇区域内:

高台县罗城镇,古称红寺堡,西北至合黎山西端镇夷峡(正义峡)罗城乡,地处合黎山丘陵及山前平原地带,经济以农为主,水利条件较为优越。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胡麻、甜菜等。

合黎乡,古称六坝堡,因黑河北岸渠系序数得名。地处合黎山山前平原地带,北至合黎公滩。地势北高南低,北部系沙漠戈壁和山岭。耕地和居民点集中分布在黑河沿岸,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光热充足,宜农宜林。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北靠合黎山改称合黎公社。合黎乡经济以农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胡麻、瓜果等,特产辣椒干。乡办企业有萤石矿、酿造厂、采石厂、农具厂、蔬菜脱水厂、面粉加工厂、汽车队、建筑队等。

黑泉乡,为古代通驿要道,元、明、清均设驿站。因堡东南刘家深湖有泉,底呈黑色故名。辖境东至合黎公滩,地势南北高,倾向黑河,外围多沙漠,耕地和居民点分布在黑河两岸沿线。土地面积大,草地湖塘多,水利条件好,宜林宜牧地多。总面积160842亩,耕地31241亩。

临泽县平川镇,北沿大、小青山北麓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接壤。平川乡总面积835平方公里,其中低山丘陵及荒漠戈壁占总面积的44.9%。北部合黎山脉横亘,虽有西乱山,大、小孤山,大、小青山等构成西北屏障,但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沿山前戈壁侵入,形成大片荒漠。由于荒漠戈壁辽阔,畜牧业相应发展,1990年,大牲畜饲养量8100余头(匹),羊只存栏量9700余只,年出栏肉猪7000余口。该乡五里墩村北缘的临泽治沙试验站,与一工城开发区相连,形成一片秀丽的自然风景区。地处沙丘间的芦芽泉(锁龙潭),更以其独特的沙漠奇观吸引着游人墨客。1990年,已将治沙站一带辟为旅游开发区。

临泽县板桥镇,北邻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北部合黎山脉连绵横亘,马鬃山、正北山、北大山三峰鼎立,巴丹吉林沙漠南缘侵入广阔,低山丘陵及荒漠占总面积的41.5%。丝绸古道、古长城缘山麓贯境;北有古要塞阳台口(张掖塞),南有若厚坞(汉平虏,后称平夷)。西部荒漠戈壁向北、东北向延伸,地势较平坦,以壕洼为中心,形成灌耕区。历史上曾以水利条件优异、多沼泽,盛产优质稻米著称。发展畜牧业的前景广阔,1990年,大牲畜饲养量6400余头(匹),羊只存栏量1.1万余只,出栏肉猪7000口。板桥浅山区石膏和凹凸棒岩储量丰富。

甘州区平山湖乡,位于张掖市东北60公里处,东、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相邻,西接临泽县板桥乡,南与靖安三闸乡相连。南北长46.9公里,东西宽35.5公里,面积约1665平方公里。有居民209户,850人。汉、蒙古、回族杂居。乡政府驻地平山湖。平山湖因合黎山下有湖而得名。全乡地处合黎山北麓高平原上,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880米,干旱少雨,缺乏水源,遍地沙石戈壁,植被稀疏,只有12条季节性时令小河。境内荒漠草原面积大,由于水草不丰,载畜量不多,粮食生产只种植少量小麦和青稞,1990年全乡耕地面积600亩,总产17.6万公斤,平均亩产300公斤,人均产粮207公斤。

合黎山北麓为阿右旗阿拉腾朝格苏木辖地,地形地貌以山地、沙漠戈壁为主。总人口923户2330人(包含城镇户459人)。其中少数民族1066人。辖区内的主要农业区有3个,系查干通格、陆家井、沙口,总耕地面积8050亩,可利用草场面积6721平方公里。2013年12月末牲畜头数达41210头(只),其中羊33715只,骆驼7180峰,猪245头,牛70只,年出栏率达到45%,免疫率达100%。201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3144元,同比增长14%。阿拉腾朝格苏木地广人稀,资源较为丰富,除白山羊绒、驼绒等畜产资源外,还有煤、铁、金、铜、铌、钽、冰洲石、金红石、石灰石、云母、镍、石榴石、白云岩、铅锌、石墨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苁蓉、甘草、锁阳、麻黄等野生药材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还有大鸨、金雕、岩羊、黄羊、雪鸡、猞猁等国家一级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海森楚鲁怪石林、阿拉腾特布希庙等自然、人文景观极具特色,发展旅游业前景广阔。

经济发展

采矿

1971年,高台县在合黎北山七坝泉建成县属国营萤石矿,占地25419平方米,辖矿点7处,其中已探明3处,储量114万吨。1988年形成固定资产230万元,机械总动力1205千瓦,年产萤石1.54万吨,产值115.5万元,盈利33.6万元。1995年职工130人,形成固定资产原值229.6万元,主要设备48台〈件),生产萤石1.71万吨,完成工业产值147万元,销售收入307.3万元,上缴税金44.8万元,实现利润19.4万元。同期新坝、红崖等4个乡办萤石矿,年开采萤石4.5万吨左右。1984年,高台县建成集体所有制萤石选矿厂,年产氟石粉2万吨,产品获“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萤石、氟石粉除供应省内外宿金、建材企业外,还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

1975年临泽县组织社队恢复北山石膏开采,推销矿石。1977年石膏产量1.43万吨,1978年增至3.93万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期间,社队集体开采基本终止。1985年后,矿石主要用于县内加工,外销量年仅万余吨,由、新华、沙河等乡的石膏经销站经营销售。

临泽县石灰石为季节性开采,1970年代由社队组织专业性开采,年产量最高2000余吨。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后由个体开采。

农牧业

合黎山地区内为荒漠和草原化荒漠地带,历代以牧为主。因干旱缺水,畜牧业生产落后,牲畜数量少,牧民收入低。草场类型单一,产草量少、草质差,超载过牧、草场退化,牲畜数量减少。1983年张掖市平山湖乡干旱缺草,羊只死亡1237只,死亡率11.8%;大家畜死亡443头,死亡率13%;1985年又遇近30年来的最早年份,牲畜乏弱死亡20%以上。

交通孔道

高台地处河西走廊天然孔道,历来是东西往来的必经之地。境内丝路古道位于黑河南岸,东接昭武,经表氏(黑泉附近)、绥弥(盐池、酒泉临水间)、乐涫(酒泉下河清附近)达酒泉郡。张骞出使西域,法显、玄奘取经,均行此道。甘漠大道傍黑河北岸西北行,出合黎山正义峡口,为去匈奴龙庭的必经之道,故又称龙城古道。汉王朝在居延大兴屯垦,沿途筑长城,设亭障,确保畅通。两晋时期,建康(骆驼城)成为丝绸之路的一个重镇。延至唐武则天时期,设建康军,驻军设防,以保道路畅通。宋代以后,建康一带因水源不足而荒废,丝绸之路又循黑河而行。

另外,在北大山(界于合黎山、龙首山之间的独立山体)和合黎山之间有东小口子,古代为游牧民族侵入走廊中段的要道,巴丹吉林沙漠的部分流沙亦由此南侵至张掖、临泽以北。

灾害治理

合黎山东段一带夏季易出现的洪水灾害。易遭暴雨洪灾的原因,一是植被破坏、山体裸露,山势陡峻,一遇暴雨难以人渗,遂成洪流直泻而下,难以防范。二是修建铁路、公路、渠道、建房等过程,疏于防洪。

1950至1970年代,先后在易遭水患的高台南滩,张掖南滩、西洞滩、甘搜滩、兔儿坝滩、人祖口(人宗口、人祖口,),临泽板桥、平川北山口等地段,修建数10处防洪砂、石土坝,进行洪水分流或导流。1980年年代,国家投资、群众投劳,有重点地修建山洪沟道防洪堤30多条,长40公里,多为干砌石护面,关键部位用浆砌石护坡,兴建必要的渠道防洪泄洪工程。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地形地貌 山脉 天山 走廊北山 张掖市 甘州区 临泽县 高台县 张掖市 高台县 临泽县 甘州区 巴丹吉林沙漠 走廊北山 阿拉善右旗 正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