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动)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大多按照原韵)。

1.歌唱时此唱彼和。2.指音律相合。3.互相呼应、配合。多含贬义。4.以诗词相酬答。 5.比喻彼此和谐融洽,多指夫妇关系。

基本信息

唱和:chàng hè

(1) [write and reply in poems, using the same rhyme sequence]∶以原韵律答和他人的诗或词

(2) [one singing a song and the others joining in the chorus]∶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翻译:指歌唱时此唱彼和·

近义词:附和

简介

chànghè

诗词术语。亦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唱和本是指唱歌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后来“唱和”也作为彼此以诗词赠答的代词。

唱和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甲方赠乙方的诗词,乙方根据甲方所内外交赠诗词的原韵写来回答,唐代白居易元稹二人这种依韵唱和的诗颇多。另一种是乙方回答甲方所赠的诗词,只根据原作的意思而另自用韵,唐代柳宗元与刘禹锡之间的唱和诗就属这一类。

引证详解

(1).歌唱时此唱彼和。

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陆德明释文:“本又作‘唱’。”

荀子·乐论》:“唱和有应,善恶相象。”

左思吴都赋》:“荆艳楚舞,吴愉越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若此者,与夫唱和之隆响,动钟鼓之铿耾有殷坻颓於前,曲度难胜,皆与谣俗汁协律吕相应。”

《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陪侍游宴,与宫女杂坐,或为艳歌相唱和,或谈嘲谑浪。”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七回:“弄玉自誓曰:‘必得善笙人,能与我唱和者,方是我夫,他非所愿也。’”

(2).指音律相合。

《汉书·律历志上》:“律吕唱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

(3).互相呼应、配合。多含贬义

《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

《新唐书·李宗闵传》:“时德裕自浙西召,欲以相,而宗闵中助多,先得进,即引僧孺同秉政,相唱和,去异己者,德裕所善皆逐之。”

(4).以诗词相酬答

张籍《哭元九少府》诗:“闲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妾虽不敏,颇解吟咏。今遇知音,不敢爱丑,当与郎君赏鉴文墨,唱和词章。”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崔宗之﹞继又移官金陵,与李白相遇,诗酒唱和。”

(5).比喻彼此和谐融洽,多指夫妇关系。

南朝 宋谢灵运《鞠歌行》:“德不孤兮必有邻,唱和之契冥相因。”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唱和之礼,或尔汝之。”唱,一本作“ 倡 ”。

相关词语

一唱一和

祭品唱和

年终岁末,民间祭天、祭神、祭祖活动多,祭祀时的祭品对唱(一唱一和)饶有趣味,算是兴化特有的草根文化,今整理抄录于下,以飨读者。

一献香茗(茶)二献佳果(五果)三献刚鬣(猪脚)四献玉燕(冬粉)五献角芝(筋)六献德禽(鸡)七献长发(发粿八献文鲤(鱼)九献红霞(虾)十献肺腑(肺)十一献金鸟(鸭)十二献肝胆(肝)十三献龙须(目鱼)十四献玉兔(猪肚)十五献食报(米包)十六献肋肉(猪排)十七献竹笋(笋)十八献玉粒(米饭)十九献玉胎(馔)二十献角黍(粽)二十一献玉珠(红丸)二十二献登高(枣灯)二十三献金帛(金帛)二十四献银光(银纸)馨香奕世子孙满堂刚鬣齐家玉燕齐飞角芝呈秀德禽报晓长发其祥鲤跳龙门红光焕采肺全维新金鸟西迎肝胆相照龙发卷水玉兔东升食报美净肋肉蒸尝衍传永世玉粒珍馐玉胎吉品角黍报江金玉满堂添丁进财金帛遗风银光焕采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此唱彼和 附和 唱酬 酬唱 酬和 原韵 依韵 诗韵 白居易 元稹 荀子·乐论 左思 吴都赋 容裔 愔愔 铿耾 有殷 汁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