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佛教用语。梵语的意译;音译作“般涅槃”或“涅槃”。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故后称僧尼死为圆寂。

虹化就是得道高僧在圆寂时出现的一种神秘现象。据说,修炼大圆满到很高境界的高僧在圆寂时,其肉身会化作一道彩虹而去,进入佛教所说的空行净土的无量宫中。在西藏历史上,虹身成就的事例非常之多。

圆寂其实是佛界语,指僧人死后升天。

详细解释

佛教语。梵语的意译;音译作“般涅槃”或“涅槃”。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最初,这是可以称为一种境界的。后来婉言僧尼死为圆寂。

唐 义净 《大宝积经》卷五六:“我求圆寂,而除欲染。”

唐 李白 《地藏菩萨赞》:“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王琦注:“ 贤首云:‘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称寂。’”

《水浒传》第一一九回:“你是出家人,还不省得佛门中圆寂便是死?”

《红楼梦》第十七回:“他师父精演先天神数,於去冬圆寂了。”参见“ 涅槃 ”。

所谓圆寂,具足一切功德为圆,远离一切烦恼为寂,德无不圆,患无不寂。

梵语Parinirva^n!a 之意译。旧译灭度入灭。音译般涅槃。谓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佛陀之死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圆满诸德,寂灭诸恶,故称圆寂,后世转而称僧徒之死。又作归寂、示寂、入寂。与涅槃、迁化、顺世、归真同义。即舍去有漏杂染之境,归入无漏寂静涅槃界之谓。亦指离生死之苦,全静妙之乐,穷至极之果德。其中,就离生死之苦而言,贤圣命终即入于涅槃,为圆寂。大宝积经卷五十六(大一一·三二七下):‘我求圆寂而除欲染。’贤首心经略疏(大三三·五五四中):‘涅槃,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称寂。’

涅槃

涅槃是梵语,正音为波利匿缚男,旧云涅槃,今顺古亦云涅槃。又名泥洹,或云涅槃那,皆音之讹略,或楚夏不同。旧译为灭度,或云寂灭、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等,名虽异其义则同。今单举灭度和寂灭二义释之:灭度,即‘灭’除烦恼,‘度’脱生死的意思。寂灭,寂谓理性‘寂’静,灭谓烦恼‘灭’除。亦可说,证得‘寂’静之体性,自然烦恼‘灭’除;烦恼灭除,自然证得寂静体性。“智论”云:涅名为出,盘名为趣,谓永出诸趣生死,则亦可译为出趣也。

若据新译——玄奘法师则译为‘圆寂’,此义比较来得完善,因为寂灭、灭度、解脱等译,不过仅约断德方面,言断灭生死烦恼。圆寂则统明智断二德。今略释之: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简单的说:即德无不‘圆’,患无不‘寂’。详细的说:即福慧二严做到圆满无缺(圆),三惑烦恼彻底清除,二种生死完全度脱(寂),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扰,回复‘圆’明‘寂’照的本有心体,而获到一种纯善纯美的庄严解脱。这就是涅槃的境界——圆寂。圆约进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约灭恶方面言(断惑灭苦)。据此研究起来,圆寂似大乘无为的涅槃,寂静、灭度等为小乘涅槃。

要之,圆寂也就是指得‘圆明寂照之真心’。因为它——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圆),永离一切烦恼(寂)故。成佛即证此真心,故涅槃并非诸佛的专有品,不过凡夫一向为梦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证得。所谓迷则颠倒梦想,悟则究竟涅槃。

当知梦想,根本是由本觉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灭一分梦想,即证一分真觉(如镜子去一分尘埃,即现一分光明),乃至全灭全证。至此则一切功德无不复归‘圆’满,一切烦恼生死无不毕竟空‘寂’,是证到大乘究竟涅槃的境界。

圆寂相关介绍

九华山高僧圆寂,肉身三年不朽

在佛教看来,万物因缘而生,因缘而灭,身体形骸皆为梦幻泡影,逝去的人是不需要将其存留在世间的。然而,为什么九华山那些修行圆满的“肉身菩萨”却要将不朽的身体留给世人呢?

在九华山中,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殡葬习俗:凡有僧人圆寂,必将其盘坐装于陶缸之中,并在遗体四周添充木炭、柴草等物品,密封后放于室外,保存七日。

七日之后,人们将陶缸下面一个预先置留的小孔掏开,引燃缸内的柴草木炭,将遗体火化。

但是,也有极少数生前有特别交待的僧人没有火化,他们的缸继续存放下去。三年之后,当陶缸开启之时,曾经有这样的奇迹发生:缸内的僧侣竟然颜面如生,肉身不腐。他们就是被人供奉膜拜的“肉身菩萨”。

万稼祥,九华山管理处宗教科科长,他曾亲身见证肉身菩萨的开缸,对此现象始终迷惑不解。这是九华山一个叫普文的和尚去世三年之后开缸时的影像。令人震惊的不仅仅是普文和尚的肉身三年不腐,而且人们注意到,他的头部居然长出了两寸长的头发。

这是九华山的一个高僧圆寂后装缸时的影像资料。人们正把许多纸包填充在缸里,那是什么?难道九华肉身的形成,也和埃及木乃伊一样,经过特别的药物处理吗?那一个个纸包里,究竟装的是什么东西呢?

这是九华山中的一个特殊行当——轿子行,他们整天抬人上山下山,以此为生。闲暇时,轿夫们就在山脚下聊天。坐在中间的人名叫焦小弟,除了抬轿子,他还有一个祖传的副业,那就是专门负责把圆寂的僧人装殓入缸。

焦小弟为我们演示了一遍装缸的程序,首先把柴草铺在缸底。这是生石灰,也就是在影像资料中我们看到的那些纸包里装的东西,用草纸包装,主要是为了摆放方便。最后,他们拿来一整袋木炭倒入缸中,这就是他们所用的全部材料。

在佛教看来,人的生命历程就像一个升华自我的阶梯,通过刻苦的修行,在戒律、禅定、智慧各方面达到最高境界,就可以突破自身的肉体局限,凝结成物质结晶——肉身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火化的遗骨凝结成一种坚硬的颗粒物质——舍利。佛经记载,舍利有全身和碎身的区别。而九华肉身则是全身舍利,相比碎身舍利更为难得。九华山上最早出现的肉身,正是今天被人们供奉为地藏菩萨的金乔觉。传说,他圆寂后三年依然颜面如生,骨节能发出金锁般的声音,人们将之供奉在三层石塔中,不料,那里在夜间竟能发出“神光异彩”,这就是后来人们称之为“神光岭”的地方。

九华山的摩天岭,第一位肉身菩萨就供奉在这高山之巅。百岁宫,一座有600年历史的古寺。这位就是“百岁菩萨”,一位曾活了126岁的老僧。明代的崇祯皇帝正是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才下圣旨钦赐建造了这座寺院。关于这位肉身菩萨,九华山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传说,清朝初年百岁宫曾经多次失火,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大火竟要把整个寺院烧塌。这时,肉身菩萨的双手忽然抬起,由打坐的姿势变成遮火的姿势,一场大雨随即从天而降。火扑灭了,寺院保住了,但从此以后,这位肉身菩萨的胳膊就没有放下,始终保持着当年遮火的姿态。

寺院内的石碑记录了这位高僧的生平。他本名海玉,字无暇,24岁出家于五台山。明朝末年,他仰慕金地藏“普渡众生”的精神,不远万里来到九华山。可连年的战乱已使这里满目疮痍,香火衰微。无暇决心重振九华道场,沿着艰险的山路向摩天岭攀登。

在今天百岁宫寺院后面的房基下,人们依然可以找到一个小小的石洞,这就是无暇和尚当年的居所。据说,当年他在洞中修行的时候,山上少有人烟,无处化缘。他渴了就喝山涧清泉,饿了就吃一种叫黄精的植物维持生命。

在这个山洞中,他发下了一个宏大的誓愿:要用自己的鲜血书抄写一部佛经。这就是被九华山历代僧人奉为珍宝的国家一级文物——无暇和尚刺取舌血拌金粉抄写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全书81册,共计42万字。

人们不禁感叹,是何等巨大的毅力,何等虔诚的信念,支撑这位僧人完成这样的壮举!据说,为了抄写这部经书,当年无暇和尚每隔二十天,刺取舌血一次,前后共用了二十八年时间。期间,他几次因为失血过多,体力不支,昏厥过去。

明代天启三年,无暇126岁时,终于抄完了全部经文。大愿已了,他用石头封上洞门,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世。无暇和尚曾留下这样一首诗:“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客来问我归何处?腊尽春回又见梅。”

传说三年后,崇祯皇帝于梦中见九华山有菩萨转世,就派钦差上山找寻。当人们打开那个石洞时,发现这位高僧竟然颜面如生,肉身不腐。崇祯颁圣旨修建百岁宫,将无暇肉身贴金供奉,敕封为“应身菩萨”。按照佛教的说法,一些修行圆满的菩萨本来有能力、有资格成为佛,但是,为了救度众生,暂不成佛,再度转世到人间,教化众生,这就是所谓的应身菩萨。

圆霖大师圆寂

圆霖,(1916---2008),号山僧,书画家。2008年5月6日圆寂于兜率寺,是一位有学行的当代著名高僧。

当代佛教界高僧金陵兜率寺主持圆霖大和尚,号大雄山人,安徽濉溪人也,生于民国五年,自幼好书能画,少长即遁入空门,一心向佛,负芨曾作万里游,得名山大川之灵气,归来以笔墨写心境。作品一派真气弥漫,法由心出,删繁就简,笔墨线条凝重古拙灵动相溶,干枯浓淡皆率意自然,色彩朴实无华而境幽意远,直逼宋元明清。

圆霖师为方外高人,淡泊名利不涉尘俗,所做山水,人物,花鸟作品亦能表现出那中大方无象的深邃. 非朝夕之士可领悟其妙哉。

散老在江浦时,每夏必至狮子岭避暑,切磋书画心得。曾在圆霖大师给自己画像上有诗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苦行岁年,一无所得,幻此色身,归诸乐国。一念因缘,依依选择。老婆心切,光阴日迫,由旬万千,徒劳跋涉。” 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曾在圆霖大师为林散老写的肖像题诗曰“其容寂.其颡炯,凄然而似秋,媛然似春”。

圆霖大师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皆臻妙品,尤以画观音而名世,在当今流传有“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圆霖法师的观音菩萨”足见其艺之精,其名之大,其学问、人品如大海广阔,难以度量,令人服赝。

林散老赠圆林大师诗为证“万里我归来,诗稿携满袖,口口阿弥陀,佛光照大地”。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书法家家协会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大学美术系教授尉天池先生对圆霖师推崇备至曾云“圆霖大师的书画当为中国一绝也”。

圆霖大师的书画作品已越来越被海内外各界人士、及艺术机构所关注并争相收藏。

如今,吾师上圆下霖法师虽已西去,但是,他教大家一定要一心念佛的教诲,相信会让我们坚持终生,阿弥陀佛!

弘一大师圆寂

李叔同(1880—1942)中国现代画家、书法家、音乐家、戏剧家。名文涛,别号广候、漱同。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法师。

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1942年10月13日卒于福建省泉州市。原籍浙江平湖,从祖辈起移居天津。父李筱楼(字小楼),道光甲辰(1884)进士,官吏部尚书,曾经是盐商,后从事银行业。母亲姓王,为李筱楼侧室,能诗文。李叔同5岁丧父,在母亲的抚养下成长。1901年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并与留日的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创办《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等,是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

1910年李叔同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翌年任上海城东女学音乐教员。1912年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兼管副刊及广告,并同柳亚子发起组织文美会,主编《文美杂志》。同年10月《太平洋报》停刊,应聘任浙江两级师范美术主任教习。在教学中他提倡写生,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儿,并在学生中组织洋画研究会,乐石社、宁社,倡导美育。

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云游温州、新城贝山、普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讲律,并从事佛学南山律的撰著。抗日战争的爆发后,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表现了浓厚的爱国情怀。

李叔同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他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他的绘画创作主要在出家以前;其后多作书法。由于战乱,作品大多散失。从留存的《自画像》、《素描头像》、《裸女》以及《水彩》、《佛画》等可窥见一斑。《自画像》估计是出国前所绘,画风细腻缜密,表情描写细致入微,类似清末融合中西的官廷肖像画,有较高写实能力。《素描头像》是木炭画,手法简练而泼辣。《裸女》受其师黑田清辉影响,造型准确,色彩鲜明丰富,有些接近于印象主义,近看似不经意,远远看晶莹明澈。书法是李叔同毕生的爱好,青年时致力于临碑。出家前的书体秀丽、挺健而潇洒;出家后则渐变为超逸,淡冶,晚年之作,愈加谨严、明净,平易、安详。李叔同的篆刻艺术,上追秦汉、近学皖派、浙派、西泠八家和吴熙载等,气息古厚,冲淡质朴,自辟蹊径。有《李庐印谱》、《晚清空印聚》存世。

弘一法师是重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师。他对日军侵华极为愤慨,说道:“吾人吃的是中华之粟,所饮的是温陵之水,身为佛子,于此时不能共纾国难于万一,自揣不如一只狗子!”曾书写“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字幅,还加跋语云:“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是故,救国必须念佛。”

自1918年7月出家后,李叔同即以法号“弘一”行世。他发愿弘扬律学。在佛教诸多宗派中,律宗是最重修持的。弘一身体力行,持戒甚严,每日只吃早午二餐,且过午不食;衣无过三件,寒冬亦如是。他遗下的一件百衲衣,有224个补丁,皆亲手自补,马一浮曾挽诗云:“苦行头陀重,遗风艺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为师。”他著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并创办“南山律学院”。僧腊二十五年始,他行踪如浮云,遍及浙江、福建诸地和上海、青岛,三次大病,生死置之度外,一息尚存,颠沛风雨如故。为之追慕,夏丐尊、丰子恺等执弟子礼,终身护法。

中秋过后,弘一大师自感病势已重,手书二偈与诸友告别,偈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1942年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日),弘一大师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晚晴室,弥留之际,书“悲欣交集”四字,是为绝笔。

1942年10月13日,弘一大师圆寂。

相关字谜

圆寂。打一成语

--坐以待毙

相关小说

《圆寂》作者:笛安

《圆寂》:喜了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专业术语 梵语 涅槃 大宝积经 地藏菩萨赞 灭度 入灭 入寂 梵语 玄奘法师  肉身 佛祖释迦牟尼 地藏菩萨 百岁宫 崇祯 应身菩萨 濉溪 赵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