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在桥梁工地上》 报告文学。作家刘宾雁著。1956年发表。围绕桥梁工程队三分队队长兼主管工程师曾刚与工程队队长罗立正尖锐的矛盾冲突,鞭挞了官僚主义、保守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刻画了真实可信的官僚主义者形象——罗立正。揭示了干部制度与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深刻矛盾。是50年代“干预生活”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者简介

基本资料

刘宾雁(1925-2005)现代散文作家、著名记者。曾用笔名刘浏、刘克、申明、刘子安、金大白。吉林长春人。1956年,刘宾雁在《人民文学》上相继发表了《在桥梁工地上》和《本报内部消息》两篇特写,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1979年,发表了报告文学《人妖之间》,它和作者所写的另一篇作品《一个人和他的影子》,同获1977~1980全国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奖。此后,他所写的《艰难的起飞》一文,又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奖。1985年,在《开拓》杂志创刊号发表了报告文学《第二种忠诚》,他通过作品中的两个人物,表达自己的忠诚观。所谓“第二种忠诚”,即是作为有头脑、有是非、有热血的党员,对党应该抱实事求是的理性的态度,对它的方针政策,也要分析,不能盲从;支持它的正确的主张是爱护它,揭露和纠正它的错误同样是对它的真诚的爱护。这种赤子般的真诚,正是刘宾雁自己的人生理念和行为准则。

许知远说:“在八十年代,他是中国最有名的记者,你甚至可以说他是中国最著名的知识分子,他的影响力或许只有方励之能与作比。他是《人民日报》的记者,撰写揭露官僚黑暗与社会现状的报道。在中国国内他是“社会的良心”,而在中国之外,他则是这个国家最值得尊敬的人物。“中国最好的调查性记者,或许也是全世界最好的”,写过《长征》一书的哈里兹伯格这样说。“他在中国的地位和东欧知识分子相似,比如哈维尔式对于捷克,他没有权力,却对社会具有深刻的影响”,Merle Goldman在《纽约书评》上这样评价。

生平介绍

1942年初中毕业。

1943年曾参与抗日活动。

1945年在中国天津耀华中学任教

1946年至1950年从事青年组织工作。

1951年至1957年在北京《中国青年报》担任记者,发表文学作品,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1958年至1977年,在农村劳动改造。

1978年至1988年,先后在《哲学译文》、《人民日报》担任编辑工作。

1988年至2005年,长期驻留美国。

2005年12月,因直肠癌在美国新泽西州去世。

内容简介

作品评价

是“干预生活”小说的代表作之一。1956年.毛泽东和陆定一等领导人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的科学与文化事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这一方针为中国文学接受苏联“干预生活”文学思潮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气氛。从《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暴露黑暗面"的禁止与批判到”双百方针"的出笼,意味着中共文艺政策的调整:从为夺取政权服务的文学到建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的转换。它本身也是”双百方针"的一项积极的成果,是现实主义对写真实的本质要求所驱使的艺术冲动在长期压抑之后得到一次爆发的契机。本文正是应时而生的佳作。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官僚主义 个人主义 任教 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