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士气是维持意志行为的具有积极主动性(积极性)的动机。士气就内在来源来讲,可分为自觉性、凝聚力和自我实现心理三种;士气就外在表现来讲,可分为勇气、忍性与操心三种。

士气的作用在激发个体精力、体力、能力等潜在能量于一定的职责、任务乃至个人的人生目标。士气的根基在于由对自我本性本能的觉悟而形成的信念,影响士气的因素在于由信念分化出来的态度和信心,态度从低到高可分为利已心理、归属心理、荣誉心理三个层次,而信心从低到高可分为自我效能感、集体效能感、业绩经验感三个层次。

利己心理与自我效能感在职责任务目标上的对立统一会形成自觉性这一士气状态,归属心理与集体效能感在职责任务目标上的对立统一会形成凝聚力这一士气状态,荣誉心理与业绩经验感在职责任务目标上的对立统一会形成自我实现心理这一士气状态。自觉性在行为作用程度上最低层次的士气状态,凝聚力在行为作用程度上是中等层次的士气状态,自我实现心理在行为作用程度上是最高层次的士气状态。

词语介绍

词语读音

词目:士气

拼音:shì qì

基本解释

1. [morale]∶士兵的战斗意志,也指群众的斗争精神

全体教员士气高涨

2. [style]∶指读书人的气势、作风

士气为之一新

引证解释

1、军队的斗志

《汉书·李陵传》:“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陵 曰:‘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

《宋书·刘怀肃传》:“流矢伤 怀肃 额,众惧欲奔, 怀肃 瞋目奋战,士气益壮。於是士卒争先,临阵斩 振 首。”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是时先公中流矢,得归朝人参议 马观国 万金良剂,即裹创巡城,士气鼓作,卒保一城生聚。”

高攀龙《答袁节寰中丞》:“今天下难联者人心,难得者人才,难鼓者士气,得老公祖袁可立)一点真精神不难矣。”

黄钧宰《金壶浪墨·汉奸》:“公鼓励兵民,士气方锐。”

徐迟《牡丹》:“后来 李印光 指挥了八月攻势,直捣 徐 蚌。几员赫赫名将都上了阵,士气又旺盛。”

2、读书人的节操

宋 陆游 《送芮国器司业》诗:“人材衰靡方当虑,士气峥嵘未可非。”

宋陆游《寄别李德远》诗:“中原乱后儒风替,党禁兴来士气孱。”

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谢启昆﹞出为 扬州 太守,扶养士气,主持风雅者数年。”

3、读书人的风气

明刘基《诸暨州重修州学记》:“於是庙益邃以清,学益隆以严,弦诵蔼然,士气为之一新。”

4、士人作品的风格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其标格高下,犹画之有匠作,有士气。”

心理学理论

定义

士气是指维持意志行为的具有积极主动性的动机。士气为什么要在心理学上这样定义?

第一、因为绝大部分日常用语及心理学界对士气定义中可以看出:士气对于个体执行整体长远目标任务具有驱动力作用,是一种服从于整体长远目标且具有驱动力作用的心理活动。

第二、因为士气在一定目标任务上它支持维护的既不可能是娱乐休养行为也不可能是潜意识行为,反倒只可能是需要克服相应娱乐休养心理和潜意识心理的有意志过程支持(有目标任务引导和行为过程自我心理监查监督)的意志行为。

第三、因为现代心理现象分类中,士气可表现于其中的所有心理现象中,而若单一采用某心理现象类别几乎也都可以用来解释士气,但却只有以动机作为”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的概念,才能地实质性地指出所有的与士气相应的心理现象作为士气性行为动力的特征。

士气在心理活动中表现为很多方面,但无论那种表现,都必须具备心理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即心理活动的整体长远性)和意志性(即行为的坚强果断性)两个特征,才可能属于士气的范畴。

作用

士气的根本作用在于能激发出人们进行意志性行为的潜在的精力、体力与能力,个人在群体活动中精力体力发挥出的大小也是与这个人士气的强弱成正比的。士气强的个人在群体活动中总是能付出较多较大的精力体力,而不知疲倦;相反士气弱的个人即使在群体活动中付出较少的精力体力,他们也可能会感觉到异常的紧张和疲劳。

士气在在实际的指导指挥应用中会影响人们在行为行动的战略、战术、策略、谋略上的选择,群体士气愈高则指挥者在选择策略、谋略等方面的自由度就能愈大。譬如在战争中士气愈高的军队就越宜担任埋伏、穿插、巷战、运动作战、游击作战等体力精力消耗大,危险性或风险性较高的任务,而士气愈低的军队战役战术行动就大受限止。

表现

士气是一种动机,而由于动机是属于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相互影响转化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所以士气的内在和外在表现就是士气从产生的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这两个不同角度呈现出的心理状态。士气是意志过程和相应的具有积极主动性的心理特征相结合的结果。士气从不同意志过程触发角度进行分类可分为勇气、忍性和操心三种,这是士气的外在表现;而从积极主动性不同的人格个性引发士气心态角度进行分类,从低到高又可分为自觉性、凝聚力和竞争心理三个层次,这是士气的内在表现。

士气公式

士气产生总公式:行动信心×行动态度【责权意识》士气(其中:行动信心值=行动态度值)。

这一公式表现出三个方面的内容与结论:第一、行动信心、行动态度两者强度通过责权意识的激发演变,会导致士气强度的正比例反应;第二、行动信心强度与行动态度强度之间的反比例对应关系;第三、在行动信心强度和行动态度强度于职责任务目标上相应相等的情况下,会形成标准的士气。

影响士气各因素表现

信心的表现构成

信心是指对行为成功及其相应事物的发展演化犹如预盼的信念程度。信心表现为对实现行为任务目标成败的外在感知、情绪反应、外在意识。

信心的外在感知强度,与其情绪反应强度、外在意识强度表现是呈反向的。信心构成要素中的外在感知是指人们对行为必定成功的认识过程。

信心中的情绪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中国古人将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而现代心理学按情绪反应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分为心境、激情、应激状态三种。情绪的外在反应强度与信心的外在感知强度表现是相反的,只是其中的喜悦高兴情绪则是内在信心由不稳定到稳定状态的过渡性表现。

信心中的外在意识是指人们大脑觉察行为过程的清醒程度和反应灵敏程度,可通过个体的言语清晰度和动作准确度表现出来。外在意识是人脑对行为过程的反映,在对行为的形容中外在意识从高到低包括应激、警觉、清醒、冷静、疲倦、恍惚、催眠状态、睡眠状态。除了昏迷等无意识状态以外,正常情况下人们在睡眠时外在意识水平最低,在应激状态时外在意识水平最高。信心中的外在意识与信心中外在感知的区别,在于外在感知是一种对行为成败的思维判断,而外在意识则是对行为成败的注意关注。外在意识反应的灵敏程度与信心的坚定强度是相反的。

态度的表现构成

态度是指对事物稳定的评价和相应的行为倾向。态度包括对行为实现意义的内在知觉(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好-坏”、“满意-不满意”、“喜欢-厌恶”、“爱-恨”等等)和意向(谋虑、企图、愿望、欲望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

态度中的内在知觉是指人们对行为必要性的认识,它包括与职责相关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态度中的道德价值观与信念中的道德价值观的区别在于:信念中的道德价值观都是随环境而发生的自然反应,有天生的或由后天经验学习等培养出来的;而态度中的道德价值观则是要依一定职责任务目标才存在,在心理上需要有职责目标意识的监督控制。态度中的内在知觉和信心中的外在感知的区别在于态度中的内在知觉是对行为目标目的的必要性的思维判断,而信心中的外在感知是对行为过程难度的思维判断。由激发外在感知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意向,表明了各态度各要素间在表现上的相互统一性。

态度中的情感是和人的内在需求感受、意图意向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情感和价值情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喜欢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满意或不满意、友爱或敌视等等方面。态度中的情感和信心中的情绪、信念中的尊严尊崇心理这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在于:情绪情感是分化于信念中的尊严尊崇心理,信念是情绪情感的根本;情感是对行为目标目的的生理评价反应,情绪是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

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意向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的行为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目标任务对象作出一定的反应,表现为意图、意动、计划、欲望、愿望、企望、谋虑等等。态度中的意向和信心中的外在意识的区别在于:意向是对满足需求愿望的行为目标目的的注意关注(包括对吃、穿、住、用、行、金钱、权力等等相联系的具体目标事物及其相应环境的内在意愿欲望),表现为内在满足或痛苦等;而外在意识是对满足需求愿望所涉及的行为过程的注意关注(包括对外神志感应上的应激、警觉、清醒、冷静、疲倦、恍惚、催眠状态、睡眠状态等等),主要表现为一种由外在意识依目标目的对思想行为的调控。

态度和信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态度和信心因相互置疑的关系因而是相互对立的。当人们的态度太强时,即对目标目的过于奢求时,则会使人们内心有心理压力,间接导使人们的信心减弱,从而形成焦躁心态;相反,当人们的信心太高时,即自以为排除行动障碍的信心过大时,则就会使人们对当前行动的价值产生怀疑,行为亦会趋于松弛,从而形成骄傲心态。

士气是一种意志行为,而意志行为是具有目标目的性的。骄傲与焦躁心态的产生源于态度和信心的不平衡,态度和信心的不平衡造成非目标目的性的骄傲心理或焦躁心理,态度和信心在职责任务目标上的平衡才是士气产生的前提条件。所以,要保障士气的产生、延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做到“戒骄戒躁”。

士气的根基-信念

信念的心理学概念

信念是士气作用于行为的根本,而信念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想法观念及其意识行为倾向,强烈的坚定不疑的确信与信任。信念就其产生过程来讲,实际上是指个体自我对最基本的需求欲望等本能本性的意识。

信念在认识过程上的反映

信念在认识过程上反映为个体基本的信仰与世界观。人们的信奉信仰必须与其志向相互统一,才可能产生完整的具有信念的行为。人们信奉信仰与行为志向是考察人们信念的重心,但考察一个人的信念,关键是观察其在相应关键时刻所具有的忍耐力、勇气、操心程度,而不能将被考察人在日常的表现状况与其信仰与世界观简单地一致化。

信念在感情过程上的反映

信念在感情过程上的反映为尊严尊崇意识。

自尊按个体所获得尊重的来源方式可分为尊严与荣誉心理两种,自尊所包括的尊严与荣誉心理都是在追求他人的尊重,只是尊严是以强制他(她)人的方式去追求,而荣誉心理满足则是由他(她)人自然的内心尊重所带来的个体自我的心理感受。

信念在心理生理的评价体验除表现为自尊中的尊严外,还表现为尊崇意识。尊崇则是个体对他(她)人以及某外界事物所具有的真正发自内心的高度的敬重。高度的尊崇即为崇拜,崇拜外在可表现为狂热、迷信、崇尚、敬奉、佩服、钦佩,乃至其衍生出的对崇拜对象生活事业经历和其它细节的追捧、崇拜对象的榜样化、“一好百好”的晕轮效应、对崇拜对象的敬畏感和神秘感等等。

信念在意识过程上的反映

信念在意识过程上的反映为个体的人格倾向。人格倾向若按心理过程来源产生过程不同可分为志向与志趣两种,在个体信仰世界观等理性观念基础上形成的人格倾向称为志向,而在个体嗜好与趣味等感性基础上形成的人格倾向称为志趣。人格倾向是个体判断事物善恶、美丑、好坏的根本标准。人格倾向若按由人类整体性到个性化演化的区别,又可分为人性、人格特质和性格素养三个层次。

先天的人性

人性就日常用语上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上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属性;广义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其中包括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这里所述人性就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人性由于是人所共有甚至能与动物所共有的属性,那么这种属性也就不可能是后天的结果,只能是人类天性,属于无条件反射。

人性按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性可分为自我类人性与社会类人性两部分。自我类人性是指与个体需求相关的人类共有的个人意向,包括相应的好奇心、食欲、解暑去寒的欲望、情爱的追求等;社会类人性则是指个体在与他(她)人乃至各社会群体间互动中相关的人类共有的社会意向,包括相应的同情心与正义感等。

从自我类人性的自我控制角度来讲,自我类人性则主要体现为人类以趋利避害的天性为核心的各种本能。主要表现在于个体在相应社会群体内对自由或权势的追求,人类趋利避害的天性,是个体欲望需求与自我潜能这两方面推动力量相结合的结果。

社会类人性从自我控制角度来讲,是指人在处理社会关系中与生具有的以真、善、美为标准的心理本能。社会类人性是人之所以会形成社会道德的潜质与根本。孟子认为人有四善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些也都是人类原始的社会本能。

先天的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是指经遗传或身体生理变化而使个体或相应群体特有的人格个性特征,包括其先天特有的气质、智力、体能等等。无论从性别、生长成长阶段、种族乃至同种族的个体间,在气质上都是会有差别的。所以,在人的天性中不仅包含有人类共同的人格特性,还具有人类内部相互之间的人格个性差别。

后天的性格素养

后天的性格素养即条件反射。先天的人性、人格特质和后天的性格素养都是人类及其个体的自然反应,只是先天的人性、气质特质属于无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性格素养特别是一些能力(如许多习惯化的工作生活技能)是条件反射。个体性格素养的发展与演变取决于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与生俱来的遗传特性与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学习、训练等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天性的人性、气质与后天的性格素养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先天的人性与人格特质从内在意识上是不可调控的,而后天的性格素养从内在意识上则是可接受外来意识的调控。

信念的觉悟

信念按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性亦可分为自我类信念与社会类信念。信念的觉悟是指个体通过对自我本能的意识,并进而对意识到的自我本能积极主动化的过程。对信念觉悟的前提在于对本能的意识,所谓“意识是指个体对环境刺激及自身感受、记忆和思维的觉知以及对自身的行为和认知活动产生、维持和终止的监控。”被意识到的本能本性还必须与相应的机遇机会、任务、目标联系起来,才可能在行为中起作用,而这也就是个体信念的觉悟过程。

对自我类信念的意识

自我类信念包括个体趋利避害的天性以及推动其演变发展的人性、人格特质与性格素养。有些天性是不用外界环境的激发就能够意识到的,但人的大部分天性还受后天环境与教养的影响。而自我类信念要积极主动化就要被意识到,有意识才能有相应的积极主动性。自我类信念的积极主动化就社会环境给其提供的条件来讲,是在于个体所能享有的就其基本道德观与价值观相关的思想言行的自由度与权利,也就是社会所能给予的个体尊严及其相关本能实现的机会。而自我类信念的积极主动化就单纯的个体素养来讲,则在于个体自己在思想行为上,对自我尊严及其思想观点的坚守与追求。

对社会类信念的意识

社会类信念是指个体意识到的自我的社会类人性、社会类人格特质及其在它们基础上建立的性格素养。 社会类信念这个框架是以人类求真求实的社会本能为编织材料进行建构,由个体对人的诚信信任意识和个体内心的公平意识纵横交织形成,并由诚信信任意识和公平意识这两个的交叉共同点作为相应行为规范容纳选择的标准。道德信任和公平意识由交织而共同存在时,才能成为相应社会规范的选择接纳标准,进而才能形成对社会信念的意识。但是,交织共存的公平公正与诚信信任又是根基于人们追求真理的社会本能,所以在群体组织内建立起相互交流的沟通渠道、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习惯、言论开放等等的民主透明的环境又是更加重要的。

对具体职责目标的意识

对职责目标的意识,是指个体在自我志向的基础上对职责目标任务的主观接受及其理解过程。对职责目标的意识是一种选择与确立目标任务的意志过程,缺乏目标目的或目标目的不清晰都会影响人们积极主动性的形成与发挥。事物标准是目标任务确定与设置的常用工具,同时亦是目标任务确定与设置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除了事物标准的准确,目标任务的细化及其目标任务完成进程的及时反馈,也是达成目标任务清晰度的良好手段。

自觉性的来源与产生

自觉性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执行或追求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的程度。在工作学习乃至个人生活上的积极认知、热心、热情、投入,是相应人员具有相应自觉性的表现;而在工作学习乃至个人生活上的消极认知、冷淡、厌倦、懒散、逃避应付,则是相应人员不具有相应自觉性的表现。就其产生过程来讲,个体的自觉性是在信念的基础上,由个体责任与权利义务意识引发下,所形成的自我效能感与利已心理的对立统一体。这一过程可推演为以下自觉性公式:

自觉性产生公式:自我效能感×利已心理【个体责权意识》自觉性

(其中:自我效能感值=利益心理值)

自觉性公式中自我效能感源于信念中对自我效能的觉悟;利已心理源于信念中对自我基本的生理需求、生存要求、社会规则规范要求,以及对他人的道德信任度等等的要利已性与可利已性方面的觉悟;个体的责权意识则源于信念中可与其人生追求或志向相统一的职责目标的意识。

自觉性的来源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及行为能否产生预期结果所抱的信念。自我效能感产生于基础信念中对自我效能的觉悟,信念相关本能中的自我效能包括个体自身的禀赋、知识、经验、技能、习惯习性等,当自我效能与一定的目标任务相联系时就会唤醒自我的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依赖于行为行动中体现出来的行动实力,而由于一切物质条件必须由人掌控才可能体现出行动实力,所以所谓行动实力最重要关键的是人员人才的问题。在敌对或竞争状况下,个体对本群体行动实力的理解受两个条件的限制:一是个体对敌我情况或竞争双方情况的理解;二是个体对达成群体所要使用的战略战术或说是策略方法的理解。

利已心理

利已心理是指个体在自我生理需求、习性、嗜好、喜好基础上,对相应的自我利益的追求及其趋利避害的意识。利已心理的信念来源基础不但包括已被唤醒的自我类信念中对个体自我本能的需求与嗜好的意识,还包括已被唤醒的社会类信念中个体对目标任务相关的其他(她)社会成员的诚信要求、公平要求、隐私要求等等在社会规范上与在社会道德上的需求。

自觉性的产生

自觉性是信念基础上产生的相互对立的自我效能感、利已心理,在“责权意识”的统一谐调下而形成的,是一种尚处于最低级层次的士气状态。所谓“责权意识”是个体在行为行动中对赋予其的目标、责任、权利等的意识,责权意识中的“目标责任意识”源于个体信念中因志向、志愿、志趣等而对职责目标的意识,责权意识中的“权利意识”来源于个体信念中利已范畴内的社会规范意识。

个体权利和目标责任的统一

权利是个体通过法律、道德、秩序或其他形式所获得的有利于实现自我意愿的权力。而个人权力是在众人权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个体支配、影响以及控制自我与他人及其相关事物的社会资格、势力与地位。权力与权利关系被称为公权与私权,但强权与权利的关系则被表现为专制与自由的矛盾。

个体本身有多大的责任,就应该使其手中掌握有多大的权利,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出其履行责任所必须的自觉性。相反,相对于一定的责任目标,如果个体对自已能力以及赋予其的相应利益有相应的认可度的状况下,也就是能、责、利已经相统一的情况下,如果再去限止和阻止个体履行责任所需的权利,则往往会使他们难以自觉积极地执行和完成相应的职责任务。但是,就如过度的集权会产生腐败一样,过度的权利对群众的社会信念也会是有侵蚀作用的,所以个体的权利还应受整体目标责任的制约与限止。

个体能力和目标责任的统一

体实际能力实力是自我效能感的基础,对个体能力实力和责任的衡量和委托,是在招募、安置和使用执行目标责任的人员时,最可见也是最便于去考虑并着手实施的角度。如果个体的能力低于工作的要求,就会表现出“无法胜任”;而个体的能力若高于实际工作的要求,则由于本人不满足现状,工作效率也不佳。

个体利益与目标责任的统一

在能、责、权统一的情况下,个体履行责任的自觉性则就决定于个体能够获得或要保障足够的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利益补充程序也就是以利益给予与补充为核心,以能够放心授予个体各种权力去执行完成群体目标任务,使个体能够产生完成任务所需的自觉性为目的,而建立的程序系统。

利益补充程序分为“现有应保障利益的补充”和“未来完成任务后可得到利益的补充”两种。现有应保障利益的补充是指先给予个体利益,或者先解除个体的后顾之忧,从而激发其完成任务的自觉性的程序。对个体未来利益的补充是指群体在个体完成群体目标任务后,所给予的奖励。

凝聚力的来源与产生

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职责目标任务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概念中的群体是指人或动物的集合,包括家庭、朋友、伙伴、单位、集体、阶级、民族、国家等等。凝聚力外在呈现为执行群体目标任务,各个体与团队相互配合所具有的默契、信赖性、依赖性乃至服从性上。

群体的凝聚力从内在来源角度及其产生过程上来讲,是在行为增力作用上相互矛盾对立的集体效能感与归属心理,由意志过程中的“共同责任权利意识”的作用下相互平衡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士气状态。可用公式表示为:

凝聚力产生公式:集体效能感×归属心理【群体共同责权意识》凝聚力

(其中:集体效能感值=归属心理值)

凝聚力来源中的集体效能感是以最基础的信心——自我效能感为基础形成的,归属心理是以最基础的态度——利已心理为基础形成的。凝聚力在士气来源与能量激发强度上高于自觉性,而又低于自我实现心理,属于中层次级别的士气状态。

凝聚力来源

集体效能感

集体效能感是指个体在认同群体内自我角色的基础上,对群体实施整体协同配合后的效率和能力的自信。表现为个体对群体及其群体具体成员在协同效能上的信任感,乃至相反的怀疑感、猜疑感等等。同时,由于集体效能感是建立在自我效能感的基础之上,所以集体效能感亦包括自我效能感的内容与表现。

群体成员的集体效能是在群体成员整体配合能力的基础上,通过首脑机关的组织控制和组织调节而实现的。同时,在这一组织控制和组织调节中,由于必须有相应的物质文化条件作为保障,才能使首脑机关和群体中各部分真正实施和完成其整体配合的企图。所以,集体效能感可分为整体配合能力感、组织控制效能感、物质文化条件完备效能感三个方面。

归属心理

归属心理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某一群体的认同程度。归属心理就其内在认知,表现为个体对群体及其群体具体成员在需求相同、需求互补以及遵守相应行为规范上的信任感,乃至相反的怀疑感、猜疑感等等;归属心理就其情感反应,表现为个体对群体人际间的理解、认可、尊敬、尊重、关心、亲情、友情、爱情、义气、忠诚乃至相反的孤独感、被抛弃感、被拒绝感等等;归属心理就其内在意向,表现为个体对其所愿归属人群的主动接触、亲近、结交、爱护、保护,并对群体所受外来侵害所给予的争执、抗争、反抗等。

归属心理的直接源泉在于个体的利已心理。首先,利益在那里,人们就会趋向于那里;其次,生存环境也会造成人们相应的归属心理,很多归属心理是情愿的,但也有很多归属心理是不得已或被迫的;再次,外来压力也会形成人们相应的归属心理。

归属心理按群体的大小和种类依次可分为:对亲属朋友的归属心理、对政治群体的归属心理、对国家民族的归属心理等等。群体成员的归属心理是群体成员将群体所属的群体利益,以及群体内其他成员的利益当做自己的利益;或者是使自己较狭窄的个体或群体利益,服从于自己所属的更广大的群体利益的结果。

凝聚力的产生

凝聚力的来源,在于集体效能感、权利的分配、归属心理在共同责任目标上的统一,也就是在于群体成员的集体效能感与归属心理在共同责任权利意识上的对应一致。所谓“共同责任权利意识”是指群体成员在群体行动中,对群体内需要协同配合的目标、责任、权利、义务,以及责任目标与权利义务相互统一的意识。

权力的配置在共同目标责任上的统一

凝聚力的产生的关键在于权利的合理配置,特别是通过权利的集中以形成权力。自觉性的放权与凝聚力的集权,使得自觉性与凝聚力在各自形成以后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乃至对立性。但如果在一定的责任目标任务上,没有群体成员自觉自愿执行群体任务相应的自觉性的形成,则群体成员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这种凝聚力的形成又会是很困难的。而群体目标任务义务化机制,就是指将目标任务执行者的个体权益与群体整体及其各部分的权益统一起来,从而使责任任务的具体执行者以群体责任任务为义务的机制。

归属心理在共同责任目标上的统一

归属心理在共同责任目标上的统一,可通过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内部的谈判与协调仲裁机制、行为榜样的作用等予以实现。首先,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可通过招募招集具有共同利益与愿望的成员、进行共同利益思想教育等方式以达成。其次,归属心理的根基在于群体对个体利已心理的满足程度,但对群体成员的利已心理还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才会使一个组织在相应活动中能够有相互协同配合的有效性。如此,也就需要群体成员乃至各组织机构交付出自己相应的自由与权益,而这往往就需要有一些内部的谈判、协调乃至仲裁机制去完成。再次,有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正面性的行为榜样来说,它是传达了一种不仅应该做到,而且是能够做到的信息。

集体效能感在共同责任目标上的统一

集体效能感与共同责任目标的统一,其根本在于安排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处于合适的位置去办合适的事。人员合理安排后,还要尽量做到分工细致、责任到位、责任到人,避免责任分散乃至相互推诿。

在合理安排人员并定岗定责的基础上,集体效能感的实现除了依靠相应的学习、培训与训练等前期工作以外,在具体的现实场景中则就要依靠具有强制与半强制性的利益制约程序的安排与实施。激发凝聚力的利益制约程序和激发自觉性的利益补充程序,共称为利益调节体系。利益制约程序应该建立在主体必有的必须的利益基础之上,只有在利益上能拴着人的身乃至拴着人的心,利益制约程序才能从根本上起到效果。

所谓利益制约程序是指:如果在个体或群体成员现有的实际需要已不能满足或无法满足或不需要给予满足的情况下,若单纯利用利益补充系统,则就很难使个人产生执行目标任务所需要的自觉性,这样则就只有通过压制或破坏群体成员产生越轨愿望的既有利益,从而迫使其产生与其责任任务相应的服从性、依赖性等协同配合精神。

利益制约程序包括利益压制和利益破坏两种。利益制约程序从个体利益受到压力的利己心理出发,是一个利已心理服从于共同责任目标的过程,但从利益制约程序对个体实施协同配合的整体有效性的观察者角度,则就是一个集体配合效能与共同责任目标相统一的过程。利益压制是指通过对群体成员已有权益予以管控或惩戒等手段,逼使群体成员产生与完成群体任务相应的协同配合精神。

利益破坏是指对个人易于产生越轨愿望的既有的利益基础给予破坏,只给个人留下以规定途径完成相应的新的愿望的途径,从而逼使其不得不产生与完成一定的群体任务相应的协同配合精神。

向心力的来源与产生

凝聚力按群体成员实施团结协作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合聚力和向心力。合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以及群体各单位相互之间团结协作的程度,而向心力是指群体成员以群体领导为中心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

群体领导的向心力来源于群体领导的指挥权威和待下态度在目标任务上相结合,而形成的对立统一体。群体领导的指挥权威和良好待下态度在目标任务上的结合,以群体领导意志过程中的“行为榜样”作为中介与反映。由此向心力产生形成以公式表示即:

向心力产生公式:指挥权威×待下态度感 【领导行为榜样》向心力

(其中:指挥权威值=待下态度值)

公式中指挥权威感是从属于集体效能感中的一种,待下态度感是从属于归属心理中的一种。

群体领导的的指挥权威

指挥权威是指群体领导在指挥能力与指挥声望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指挥赏罚权力而使群体成员信服的程度。指挥权威感也就是指下属人员的这种信服感。群体领导指挥权威的重心在于 “赏罚权” 掌握的程度,而高度的指挥权威是群体领导将其指挥权与赏罚权适当结合运用的结果,这一结合与运用可体现在以下六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群体领导的指挥能力来赋予其相应的指挥权力。群体领导的指挥能力与指挥权威应该统一,而这种统一的途径有三种:一是群体领导凭借其能力获得在群体中绝对的指挥权力;二是群体领导的指挥权由上级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三是群体领导的指挥由其下属进行一定程度的参与,即实行军事民主。

第二步:群体领导从部下手中获取尽量大的赏罚权力。群体成员要形成一定的向心力则需要群体领导有相应的赏罚权力,如果群体领导不能因时因地地为完成一定的群体行动,而从部下手中获取相应的指挥赏罚权力,则对群体行动来说是会很被动危险的。

第三步:制订对群体成员行为进行赏罚的范围。赏罚的范围在为群体行动服务的基础上,还应该是有所标准与限制的,这个标准与限制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群体成员的行为实施命令赏罚的范围,不应该损害群体长远根本的目标与利益;第二方面是命令赏罚毋强人之所不能;第三方面是对群体成员行为命令赏罚的范围,应考虑群体成员所持的道德言论处境。

第四步:制订赏罚的方式方法。赏罚制定的基本原则有质与量两条:一是从质方面讲赏要为众人所需,罚要为众人所惧;二是从量方面讲赏应不要使群体成员产生志得意满,而罚则应大于群体成员在违纪行为中获得的利益。

第五步:完善群体领导本身的赏罚素质。赏罚的实施对于群体领导素质要求有两个:一是群体领导本身必须具有明辨是非,明察秋毫的能力;二是赏罚政策必须稳定统一,不能政出多门,朝令夕改。

第六步:赏罚政策的实施。赏罚政策在各项实施条件得以确定完善后,则就应该以诚实守信、公正平等的原则来给予执行与实施。

总之,群体领导高度的指挥权威也就是群体领导能够遵照以上六个步骤及其要求,正确实施指挥与实施赏罚的结果。

群体领导的的待下态度

群体领导真诚的待下态度包括对群体成员真诚的宽厚仁慈态度、真诚的严明守信的精神等道德精神力量。待下态度感也就是指群体人员对群体领导良好待下态度的感受。

群体领导的行为榜样:领导的行为榜样是触发群体向心力形成的意志过程。就群体领导是否真正做到待下真诚来讲,不在于其平常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宽仁厚道,而在于其关键时刻是否能做出行为榜样。

群体领导在纪律规范面前的行为模范:法纪规范制定出来以后,领导干部的言行就是示范和表率,若领导头脑中缺乏法纪法规意识,自己执行制度就不力,团体成员就会效仿,群体就会失去约束。

群体领导与成员间的同甘共苦:群体领导的行为是最好的命令,其有好的行为能够促使其部下向其学习,而其有坏的品质和榜样,也就挡不住其部下不愿恪守其职责。而群体行动越是艰难困苦,也就越需要群体领导,以平等待人的态度来坚持与群体成员的同甘共苦。

群体领导不畏难险的示范精神:群体领导在任何艰难困苦下的行动都应该是坚强有力的,他不仅必须有非凡的忍耐力,而且还要有大无畏的精神和超人的勇气。这样,才能使其部下在艰难危险中能始终保持镇静并受到鼓舞。

总之,一个群体领导若要求群体成员主动地吃苦耐劳,您首先自己就要能做到上下平等;若要求群体成员主动勇敢地参与群体行动,甚至不怕牺牲,那您首先自己就要能做到无所畏惧而身先士卒。这也就是群体领导的行为榜样对群体成员的向心力的带动作用。

自我实现心理的来源与产生

自我实现心理是指个体或集体所具有的,意欲卓越完成工作职责任务乃至自我人生目标的心理状态,或称之为成就动机。表现为追求功名的心理。自我实现心理从其产生过程上来讲,是行为增力作用上相互矛盾对立的业绩经验感与荣誉心理,由意识过程中的“优越责权意识”的作用下得以相互平衡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士气状态。用公式表示即:

业绩经验感×荣誉心理【优越责权意识》自我实现心理

(其中:业绩经验值=荣誉心理值)

优越责权意识是指个体所意识到的,对社会群体成员对一定任务目标及其相应的思想行为,会地位受到尊重认可与推崇的程度。自我实现心理是据于最高水平程度的一种士气状态。信心和态度根源于意识到的本能所达成的信念,信心与态度在目标责任上的对立统一会产生士气,而士气中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心理的演变乃至最后稳固,最终又会促使士气返回于原后天已达成的信念之中,即形成或修正原已在后天形成的性情、嗜好等等。

自我实现心理的来源

业绩经验感

业绩经验感是指个体通过人生生活经历、学习、工作与执行群体任务,所获得的成功与失败的知识与经验。包括自负感、自豪感、成就感,乃至相反的挫折感、气馁感等等。同时,由于业绩经验感是建立在自我效能感与集体效能感的基础之上,所以业绩经验感亦包括自我效能感与集体效能感的内容与表现。

从士气的内在表现来讲,业绩经验感是士气来源方最高度的信心状态,它表现为个体在行动过程中借鉴自己本身的阅历、学习过的知识以及实际的成败经验,而对现实及未来行动成败所形成的,相互之间具有随生共存的统一协调性的外在感知、情绪反应和外在意识。而除了知识、生活阅历和见闻以外,业绩经验感还突出表现为任务执行业绩和群体生活业绩两个方面。出色的完成任务的业绩可以起到稳定群体成员的行动情绪,从而坚定群体成员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信心的作用。很多群体行动特别是军事行动往往需要群体成员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艰难困苦,而这种艰难困苦对于初次接触到的人来说,往往难以理解并难以忍受的。但是,当他经过几次这种生活或训练,这种生活就会成为他们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而促使他们敢于面对以后更多更艰难的生活生存状况。

荣誉心理

荣誉心理是指个体在职责任务执行与实现个体人生目标中,为保有或追求他人对自己自发的尊重,以及为保有或追求自己对自己的自发的尊重,所具有的态度。荣誉心理俗称为“要面子”、“要脸面”,荣誉心理内在知觉上会表现为对相应事物及其观念的信任、信奉与信仰等,情感上会表现为羡慕心理、好胜心理、虚荣心、羞怯心理、嫉妒心理、愧疚心理等,意向上则会表现为理想与抱负。个体由于他人的尊重以及自己对自己的尊重,所带来的尊荣程度的内在知觉、情感和意向,这些心理过程的相互之间具有随生共存的协调一致性。

同时,由于荣誉心理是建立在利益心理与归属心理的基础之上,所以荣誉心理亦包括利益心理与归属心理的内容与表现。只是利已心理上的思想道德及其行为上要求是对外对他人的,而荣誉心理中的思想道德及其行为上的要求还包括对内对自已。首先,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荣誉心理,往往是在利益心理感到满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次,人的荣誉心理更是在归属心理获得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人没有一个友好亲切的社会交往环境,也就更谈不上“面子”。

荣誉心理若仅就其内在意向上的表现,可分为理想与抱负两种,其中抱负又分为竞争心理和兴趣爱好两种。抱负中的竞争心理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最多见的一种心理状态,竞争心理是在与人相比相较中产生的,如果个体或集体想在成绩成就上超越别人,那么这一个体或集体就是有竞争心理的。竞争心理体现为喜欢与他人竞赛竞争、喜欢观望研究他人的竞赛竞争等好胜心理以及相应的嫉妒心理上。兴趣爱好也会体现为好胜心,但由此会对较强竞争对手有羡慕心理,而不会有嫉妒心理。兴趣爱好在行为中虽会追求对他人的超越,但更多的是着力于对自我的超越。而自我实现心理中的理想,在行为中既不会着意追求对他人的超越,也不会着意追求对自己的超越,却又能体现为个体或集体成员情愿为实现一定的任务目标,无功利地付出甚至是自我牺牲的过程。某些个体的理想不仅有个体对现实所受到的实际尊荣的需求,而且还来自于对将来的甚至是死后的尊荣的坚信及其向往。更有甚者,有些个体的理想所追求的不仅是单纯的荣誉或说他人在现实中对自我的尊重,而还有个体自认为的“正义”,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体就自我理想信念要自己能够接受自己,这就使得这种理想所带来的荣誉感有时又可脱离他人在现实中对个体的尊重而独立地存在。个体的理想、兴趣爱好、竞争心理也许会是相互分别的,但也有可能会是相互一致、相互统一的。

自我实现心理的产生

自我实现心理表现为功名心等,而就产生自我实现心理的荣誉心理的意向来源又可分为竞争型自我实现心理、兴趣型自我实现心理与理想型自我实现心理。自我实现心理的达成会形成人们的幸福感乃至炫耀心理,而且自我实现心理的达成还会影响乃至改变人们原本已形成的各种性情、嗜好等条件反射的内容,从而又会成为未来行为士气演变的信念基础。

卓越任务的赋予与优越的地位的统一

自我实现心理亦可理解为对功名的追求心理。自我实现心理激发中卓越的目标责任与优越的地位的统一,采用的是个性自由及其发展机遇按等级享有的机制,这包括由公平的考试、比赛、评比、晋级等,还有部分的具有相应效用的法律制度、社会道德、社会风气等等,所形成的权力地位按等级享有的机制。而由社会及其群体内自然形成的道德规范或社会风气乃至法规纪律的执行,也会体现为社会权利地位按等级享有的公平机制。

激将法

竞争型自我实现心理就其激励方式与角度的不同,又可分为进取型的、保守型的和败辱型的三种,这三种自我实现心理统称之为“激将法”。激将法的使用实际上又是一个趋利避害、权衡利弊的激励手段的采用问题。当使用这些方法不会起到激励人们上进的作用时,它就反倒会起到破坏人们内聚力、向心力、执行力、服从性的作用。

相关书籍文献

《士气与管理——士气心理学》

由于本书内容是章章相扣、承上启下的关系,下一章的内容总是以上一章的结论为基础的,所以大家最好逐章去看,这样才会有最大的实用收益。

《士气内涵及其研究概述》

李春苗(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广州 510631)心理科学进展 2006,14(2):193~198士气内涵及其研究概述

游戏名称

士气是游族网络出品的网页游戏《大将军》中的特色系统。

两军对阵作战,在实力旗鼓相当的情况下,谁的士气更高昂,谁就占有作战的优势。《大将军》还原最真实的古代战场,在国战中玩家的部队士气会随着战斗中的胜败而不断变化,灵活利用士气设定,能够让你百战不殆。

在《大将军》国战中,玩家每次进入战场的初始士气为60点,每战胜一次就会增加5点士气,每战败一次会减少10点士气,如果你的士气降为0,你的部队则会被退会首都。想要在战场上保持自己的士气不掉,就要掌握合适作战时机,做到时胜时败,如此方能在战场上潇洒杀敌。

在《大将军》的国战中,有进攻方,就有防守方,众将士辛苦打下的城池营地,会为防守将士提供一些战斗力加成,不要小看这些加成,它或许就是你军守下城池的关键。

在《大将军》国战规则中,玩家占领一个营地后,所有己方部队的攻击、防御、生命都会增加3%,另外驻守在关卡中的部队还可以额外增加5%的攻击、防御、生命。所以在国战中,无论是攻防还是守方,占领更多的营地是制胜敌军的关键步骤。

万人国战,高手云集,遇到实力强劲的敌军,如何才能战胜对方?《大将军》首创战场BUFF玩法,让你瞬间攻击力大提升,攻破敌军不再困难!

当玩家在国战过程中,每隔2分钟在游戏界面右下角会随机出现2个BUFF,点击BUFF即可获得效果加成,BUFF的种类也分各种,比如:恢复20点体力、下次战斗时攻击力提升50%、一次性获得10000银两、一次性获得500功勋等等。在战场上应对不同的情况,吃掉合适的BUFF就能帮你成功的扭转战局。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意志行为 积极性 自觉性 作风 赵彦卫 云麓漫钞 高攀龙 老公祖 袁可立 黄钧宰 方锐 徐迟 李斗 谢启昆 姜斋诗话 心理特征 条件反射 游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