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1、大庙,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的一个地名,是乡级行政区划。湖北省竹山县大庙乡位于鄂陕交界,地处两省三县八乡镇结合部,双边群众毗邻而居,一脚跨两省,乡政府距离竹山县城101公里,距离旬阳县城77公里,自古就有朝秦暮楚的传说。全乡版土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2.1万亩,下辖12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13个乡直机关、总户数3575户、总人口13660人。 2、大庙,黄河南岸一个古老的村庄,地处靖远县北部的兴隆乡境内,位居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之上,背山面河,物产富足,是重要的黄河渡口之一。

大庙简介

湖北省竹山县大庙乡位于鄂陕交界,地处两省三县八乡镇结合部,双边群众毗邻而居,一脚跨两省,乡政府距离竹山县城101公里,距离旬阳县城77公里,自古就有朝秦暮楚的传说。全乡版土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2.1万亩,下辖12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13个乡直机关、总户数3575户、总人口13660人。

行政代码 :420323202行政级别 :乡
长途区号 :0719车牌号码 :鄂C
人口 :约1.37万人人口密度 :110人/km
面积 :125km邮政编码 :442000
身份证前六位 :420323隶属政区 : 竹山县

大庙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渊源流长。秦楚古长城、唐代著名将领吴琦、马赞兵营遗址、建于清末的张家大院、高家大院、集镇戏楼等古建筑,为人类文明留下了灿烂的艺术瑰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又一批贫寒子弟勤学苦练,考入了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2001年竹山文理科“状元”均被大庙籍学生双双夺冠。1992年,勤劳智慧的人民发明了地膜水稻,这被誉为“神膜”技术,很快在荆楚大地乃至全国广泛推广。

该乡山场面积大、矿石资源丰富,林地面积18万亩,境内县乡联营天堂林场,其原始森林复盖面积4.4万亩,起伏连绵、绿树丛荫的山脉,既是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又是一座天然赠赐的资然宝库,山上有蕨菜、薇菜等山野菜,有银杏、红豆、樟榔等珍贵林木,有大鲵、野猪、羚羊、梅花鹿等国家保护动物;地下有石英石、硫铁、煤炭等二十多种矿藏,乡政府对面七宝寨就因该山蕴藏有绿松石、铁、煤、锑土等七种矿石而得名,黄土梁铁矿带长达6公里,天堂石英石二氧化硅含量达96%,储量在百万吨以上,丰富矿藏,“遍地是金”。

发展才是硬道理。多年来,大庙干群不为乡情所困,致力于振兴经济,发展社会事业。2009年,全乡以烤烟、黄姜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到8000亩,退耕还林8000亩,是“全县烤烟生产先进乡镇”、“全县退耕还林先进乡镇”、“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2003年,全乡农村社会总产值3855万元,财政收入144.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4元;电视光纤线路和手机移动基站开通,人畜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公路通到村组,乡集镇初具规模,大庙至陕西过境道打开,加之得大路、大竹路,以大庙为中心,辐射周边八乡镇交通架构逐步形成,时下,全乡干群正朝着全面建设社会的目标奋斗。

大庙泛指

大庙堡

历史沿革

大庙古称孛罗口,又叫大庙堡,明朝时期曾是屯兵戍边的军事关隘,清代至民国时期则是当地经济文化的中心,成为与外界交流沟通的门户和纽带,远近闻名。由于西北地区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民国时期兰州运往银川、包头等地的货物,有一半以上通过筏子进行水上漂流运输,而大庙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优越的经济生活条件,正好成为筏子客们的歇脚之地,这里因此而变得繁华兴隆。

风物特产

大庙是一个盛产果品的地方,这里出产有杏、大枣、冬果梨、香水梨等,以肉质独特、味道精美而享有盛誉,特别是香水梨,栽植历史悠久,个大质优,香味精纯,对人体具有奇特的保健作用,成为靖远地方特产同类中的上等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优势,是人们食用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文化特征

经济的发达必然带来文化的兴盛,文化的繁荣又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历史上的大庙,又是一块滋育地方文化的土壤,人杰地灵,学风蔚然,一度成为靖远北部的文化中心,与靖远黄河上游的平堡一起,被誉为靖远南北的两个文化之乡。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素来遵从耕读传家的古训,崇文修德,民风淳厚,重视读书育人,有着浓郁的文化情结。因此,大庙又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晚清到民国期间,这里涌现出不少的读书人,其中不乏造诣精到者,被誉为靖远地方文化的代表人物。

往事名人

谈及大庙的文化人物,土生土长的大庙人无不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并引以为自豪。那个时期出名的大庙人物,有潜心学问为民治病的路尧阶,创办书院并以培育人才为己任的威武烈,开馆授徒甘做人梯的书法名家冯德明,学问精深悬壶济世的王继志,清廉从政隐退归田的王清海,教书育人研习医着的党俊杰,以及辞官不就回乡从教的王守身等,人才众多,远近闻名。

路尧阶字晓峰,游学全国各地,醉心于黄帝歧伯之学,医术精湛,泽及乡里。光绪八年,魏武烈在大庙白衣寺创办文峰书院,后改为“靖北高等小学堂”,为靖远乡村自办的第一所学堂,聘请地方名儒任教,治学严谨,周边百里之遥的景泰、中卫等地学生也慕名而来求学,于右任曾题写“耕读传家”匾额大为称赞。冯德明字子昭,担任文峰书院首任学长,学识渊博,书法造诣精深,育才有方,培养出不少优秀学生,光绪二十六年,有十一名学生赴宁夏参加乡试,全部中举,而且前七名皆为冯先生之徒,第一名学生宋邦彦后来留学日本,结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王清海辞官归里后,寄情诗书,手不释卷,着有《治堂诗》、《归田诗草》及《杂集》约数万言。党俊杰字宣三,曾任靖远敷文学校教员、校长,选任甘肃省议会议员,着有《忍性斋》诗文及《伤寒便览》《本草分类便读》等医学手稿近十余部。王守身字本斋,终生从教,五十年代初被聘为县城俄语翻译。

王继志自号雪山道人,清光绪十五年以靖远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秀才,二十九年中癸卯科举人,后选派陕西为候补县丞,继任《陕西通志》总纂,兼任《秦凤报》主编。1898年戊戌变法时,曾以《宪法学案十三篇》上书两江总督端方,拟改体制,主张君主立宪,洋洋洒洒达数万之言,文笔酣畅,为端方所赏识。民国二年后被选为甘肃省第一、二届议会议员,八年派为金塔县知县,坚辞不就。一生淡泊明志,酷爱中医,嗜好金石书法,曾师从冯德明、刘尔炘等人。辞官归里后,潜心医学,凡《内经》、《难经》方剂,均运用于临床实践,总结经验,辩证施治,时称名医。并精心研读《伤寒论》,考稽《金匮玉函经》、《素问》等中医学名着,证药170余味,撰写《经证证药录》12集16卷,约40万字,1985年经王克万、李正英校注出版发行,受到中医界知名人士高度评价。此外,还与刘可尊等地方人士续修《靖远县志》,存留后世。

大庙虽然是一个小地方,但自古以来声名远播,不愧为黄河岸边一方风水宝地,犹如它的名字一样,大气不俗,名副其实。

南岳大庙

南岳大庙是中国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有“江南第一庙”“南国故宫”之称,始建于唐,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形成今98500平方米的规模。南岳大庙分为九进四重院落,四周围以红墙,李大庙角楼高耸,寿涧山泉,绕墙流注,颇似北京故宫风貌。南岳大庙佛道共存,东侧为八个道观,西侧为八个佛寺,堪称我国寺庙一绝,每年八月十五,这里都要举行盛大规模的庙会,不少东南亚的佛国华侨,日本佛教界人士,以及回乡的善男信女,都不惜长途跋涉来此朝拜,因此这里常年香火不息。

七曲山大庙

四川出绵阳市北49公里,便是因“东依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早在秦昭王二十二年(公元285年)就置郡设县的梓潼城。然而,真正让此地声名远播蜚声海外的,却是一座距城北9公里的庙宇:梓潼七曲山大庙。姊妹请点击 李大庙(有惊喜)李大庙

安徽李大庙

李大庙有“大庙”之称的西贡佛堂门天后庙,是香港最古老且规模最大的天后庙,2009年六月进行重修,完成后焕然一新,举行过“天后圣驾崇升仪式”,将天后像由临时的偏厅迎回主殿供奉。大庙始建于南宋咸淳二年(一二六六年),距今七百多年,期间经历多次修葺,今天所见的外貌重建于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古风犹存。

大庙是香港有碑刻可考的最早一间庙宇,据庙后一面刻凿于一二七四年的摩崖石刻记载,佛堂门天后庙是福建林氏家族移居香港的第三代林道义扩建。因此它一直以来被林氏家族视为祖庙,过去一直由他们掌管,直至一九三九年才由华人庙宇委员会接管。

经过多次的重修,今之神像和装饰大都是近代所造,现存的古物则有清嘉庆四年的香炉和道光二十年的铜钟,重修后已没有摆放出来。华人庙宇委员会计划把“天后寝宫”对面的偏厅改为展览厅,展示有关历史文物。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景观景点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