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天寿山有多个,如位于昌平县北部的天寿山、洪洞县天寿山、临汾市天寿山等。以昌平县天寿山最为著名,其中昌平天寿山原本有一个普通名字叫黄土山。

概述

天寿山有多个,如位于昌平县北部的天寿山、洪洞县天寿山、临汾市天寿山等。其中以明朝皇帝墓陵昌平县天寿山最为著名。

昌平

昌平天寿山原本有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名字—— 黄土山。因为朱元璋所定下的帝后合葬制度,朱棣为徐皇后选择陵地,同样也是他百年后的长眠之地。后来陵寝选在昌平黄土山,黄土山也因此改名为天寿山。

明朝十三陵

明朝皇帝墓陵陵墓地方
明成祖长陵北京市昌平天寿山
明仁宗献陵北京市昌平天寿山
明宣宗景陵北京市昌平天寿山
明英宗裕陵北京市昌平天寿山
明宪宗茂陵北京市昌平天寿山
明孝宗泰陵北京市昌平天寿山
明武宗康陵北京市昌平天寿山
明世宗永陵北京市昌平天寿山
明穆宗昭陵北京市昌平天寿山
明神宗定陵北京市昌平天寿山
明光宗庆陵北京市昌平天寿山
明熹宗德陵北京市昌平天寿山
明思宗思陵北京市昌平天寿山

简介

清晨我们踏上了前往天寿山的行程,由于前几天这一地区刚下过一场雨,所以山路泥泞,还有到处滚落的山石时不时挡住我们的去路,使得弯曲狭窄的山路变得更加艰险,我们不得不时 常下车清理路面。越是快到达山顶,道路越是陡峭难行。10点左右我们的车终于艰难地爬上了山顶。

眼前的景色迅速把我在路上被颠簸出窍的魂魄收了回来,“啊!这不是布达拉宫吗?”我发至内心的感叹道。只见高耸入云的山脊上坐落着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的遗址,从它那残垣断壁上足以看得出它那往日的辉煌。于是我拿起照相机“咔嚓、咔嚓”拍照起来。然而,取景框里的景色却无法容纳整个山体和古建筑群的壮美,于是我收起相机打开速写本狂画了起来。

我们此行的目的是用计算机3D技术恢复古建筑群的本来面目,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希望通过各界的共同努力修缮这一珍贵的宏伟壮观的古文化遗址,恢复其往日的辉煌,这将又是山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山西特色的布达拉宫。

洪洞

天寿山游记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桃红柳绿,莺飞草长,或携友结伴,或举家出行,到公园、郊野、海滨、山谷去,走进大自然,一定会心旷神怡,倍添生活情趣。

2006年3月31日这天也就是农历的三月三。我参加了 由临汾民俗摄影家协会组织的野外踏青暨天寿山世尊庙民俗采风活动,现略记如下:

天寿山位于洪洞县境内的魏村镇西北,俗称南老爷顶 与洪洞县的北老爷顶遥相呼应,山顶海拔1080米,登上峰顶环顾四野,三面环山,群岭逶迤, 唯东面山下,沃野染碧。汾河如银带,阡陌间村落棋布。

老爷顶有一历史悠久的古庙。据清乾隆二十一年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东汉初年,相传西汉末年王莽新朝被农民起义推翻。刘秀到河北河东招兵买马。经途天寿山,一时迷路有一老汉指明正途,刘秀十分感激,自相许愿,如取得天下.定在此建庙祭祀神灵,建武元年刘秀称帝不久就诏令.在天寿山建庙。

临汾

临汾最高峰 (以第一人称录入)

临汾市尧都区魏村镇西北耸立着一座山,名叫天寿山。俗称南老爷顶,与洪洞县的北老爷顶遥相呼应。山顶海拔1080米,传说是东汉刘秀下诏所建。清康熙年间1695年平阳大地震寺宇尽毁,僧众死难,康熙60年由临汾洪洞赵城三县协力民众配合重建了寺庙,1939年的农历4月22日晋军六十一军四三四团在该院驻扎,刚占领临汾的日军,分四路围攻老爷顶,该团失利战败,日军攻下老爷顶后开始防火焚烧寺院,使数百间殿宇毁于一旦。现存的残垣断壁,好像在诉说着日军的滔天罪行……

如今天下太平盛世,当地群众在每年的三月三,九月九,都会来此上香还愿.......

我梦寐向往的天寿山,有过两次登临,第一回是在读中学期间约同学而游,这次是圆梦,是怀旧,是拾趣。天寿山位于秦岭山地成县西垂的最边缘,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海拔1919米,比成县名胜鸡峰山主峰高出2米,是成县境内第二高峰。之所以叫“天寿”,有三种说法,其一是隋末宇文化及皇帝下令文武百官四处寻找和采挖一种珍贵名药,据说吃了长生不老,当时,凡是生长有长寿草(灵芝草)的山,一律命名为天寿山,并实施了禁猎禁牧,当地人终年不准上山从事任何活动。沿袭这一说法,至今保留着朝拜这座山峰可以增寿的风俗;其二是尽享天年的意思,寄托着老百姓对于健康长寿的向往;其三是天乃无极、最大之意。天乃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说的世界的精神的本原,《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泛指客观的、物质的自然,《荀子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是之谓天”。这里有佛,为朝觐的我指引迷途、化解烦恼;这里有山,为身处闹市的我安顿解乏;这里有水,洗去我心灵的微尘和浮躁;这里有洞,开启我智慧的思想和境界;这里有林,让我尽情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歇息、放歌。

我的故乡小川镇,地处成县西部六乡镇之腹地,全镇人口密集,山地覆盖面大。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是商贸互市的集镇、客栈,南来北往的马队和商人向这里聚来,又从这里离去。所以,山乡小川犹如一个聚宝盆,吸收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流传下来了朴实、热情的民风。(一路向西,沿着南山下的河谷前行,顺黄城路直上,抵达天山村)。大家亲自感受了乡村田野的朴茂之气,领略了蜿蜒山路的九曲难行,这就是当年蜀道中的部分,想想屈原,也曾芒鞋竹仗走过这里的路吧,还有后来的李白,曾否游览过此地?

沿山路慢行,我融入到了生动的民间生活图景之中,采摘野果、徜徉山坡。山上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风洞、响水洞和这里流传最久的一些释、道、儒寺院。天寿山还流传着自然现象“四怪”:说风即雨、云雾生花、山水交响、牛羊不同坡;民俗“五怪”:进门就往炕上拽、撞迎的婚事换铺盖(多换手绢以代之)、儿找干大碰着拜、烙下的火烧(端午节准备的小锅盔)手腕上戴、风水不利把亡灵寄埋(阙的方式,死者暂时不入土)。

关于佛教的传播,这里有碑刻明确记载。据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高伟编写的有关史料记载,公元60年,佛教即在成县一带地区传播。天寿山有记载可考的年代是公元69年。据碑刻所记载的姓氏族考,清光绪年间这里曾鼎盛一时、大兴寺院。这也印证了佛教演变的规律。元明清三代,汉地精英佛教停滞衰退,而大众佛教取得长足发展,出现“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的局面,从教派上说,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净土宗以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修行方式,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宗旨,是最简便的法门,在民间影响最大。

民间主要信奉的神有观世音菩萨、大肚弥勒佛和护法天神。观世音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因其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广大灵感,人称大悲菩萨。为普济众生可以示现三十三身。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还有千手千眼观音,有两种:一种为四十只手,每只手上有一只眼睛,每只手和眼睛有二十五种功能,相乘后得千手千眼;一种为一面二百五十只手,四面则一千只手,每只手上有一只眼睛,则为实际的千手千眼。大肚弥勒两耳垂肩、开口常笑、袒胸露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袋,终日奔走,劝化人信佛。此像一般置于天王殿,面对山门,他的表法意义是:学佛者要生平等心、呈喜悦貌。对待任何人和事物都要平心静气、欢欢喜喜,不跟任何人计较,具备这样的条件,才有资格入佛门。护法天神除了四大天王、伽蓝神关羽以外,还有保护出家人、手持金刚杵,巡游东西南三洲护法,身穿盔甲的少年武将韦驮;有释迦牟尼五百执金刚卫队的卫队长,开口、持杵的密迹金刚和大力之印度古神,合口、持棒的那罗延天,二王尊专门把守山门,俗称“哼哈二将”。以上这些都曾先后在天寿山被人供奉,多在历史的漩涡里或被破坏、或遭劫难。

寺院的布局大多居于山林,整体有三门(山门),因有空门(中)、无相门(东)、无作门(西),象征三解脱。伽蓝(僧院)七堂指山门、佛殿、法堂、僧堂、厨库、浴室、西净。由数进式的四合院组成,另外还有偏殿、廊院。

当地人民最为崇奉的主宰百姓生产生活幸福的还有关羽神。在老百姓看来,那些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佛祖和神灵离自己太远,他们无暇顾及一个苍生百姓的微小苦难,于是信奉红脸关公(关羽神)的人特别的多。关羽,即关云长,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解州),东汉末年投奔刘备,后在湖北当阳战败被杀,且身首异处。关羽在宋代以后才名声四迭,因其为忠孝节义的楷模而屡受皇帝褒封。儒家尊其为武圣人,佛家尊其为伽蓝神,道教则尊其为关圣帝君。关公遂成为唯一受到儒、佛、道三教共同尊崇的偶像。当地至今流传着农历5月13日的关羽(关老爷)的磨刀会,每逢此天,天必阴雨,人们敲锣打鼓,祈福祈雨,共同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地形地貌 山脉 昌平县 洪洞县 临汾市 墓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