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李白在池州写了许多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但以《宿清溪主人》为特别。这是因为,它是一首著名的禅诗。在冯学成居士《千首禅诗品析》巨著中,从“若欲修行、在家亦得”的角度,选析了李白的三首诗,其中就有这首《宿清溪主人》。

作品原文

宿清溪主人

  夜到清溪宿,主家碧岩里①。

檐楹挂星斗,枕席响风水②。

  日落西山时,啾啾夜猿起③。

作品注释

  ①碧岩:地名,今清溪乡五岭村。

  ②楹:堂前的柱子,也指屋内天井四周的柱子。 响风水:听到风声水声。

  ③啾啾:象声词。此处形容猿声凄历。

作品鉴赏

  “夜到清溪宿,主人碧岩里”。《一统志》记载:“清溪在池州府,源出氵考溪山,与石人岭水合北流,汇为玉镜潭。又东流经府门外,复折而北,至清溪口入大江。”这里的“碧岩”,就是五岭的“碧岩”,村庄四周全是陡峭的石山,故名。李白如同一位高级的“游方俗人”,在山中游到天黑,方才找到投宿之处;好在“清溪主人”是位雅士,家住清溪河畔山谷中的“碧岩里”。

  “檐楹挂星斗,枕席响风水”。李白躺在床上,目光透过门窗,掠过“檐楹”,可以欣赏那满天的星斗。枕席之上,诗人还可以欣赏清风和溪水琴鸣般的协奏。真是心中怡悦,无处不成雅趣。

  “月落西山时,啾啾夜猿起”。月落鸟啼时,李白方才欲睡,但又睡不着。因为有“啾啾”的“猿啼”,尤其是在夜里,可以看作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禅是生活,生活离不开诗。历代诗歌里,有禅境或受禅的浸染,带些禅味的,不啻漫无涯际,简直是浩如烟海。唐宋以来的诗人,往往出入于儒道佛之间,几乎没有不沾上一点禅味的。从本性上说,禅是出世,诗是入世,二者原可分离。但自唐以来,二者却如怨偶情鸳,彼此交融,结下了不解之缘。诗人与“清溪主人”因交谊往还而更唱迭和,互相影响,因禅境氤氲而生禅悦,就是一例。这首著名的禅诗,反映了李白从宦海、尘俗中解脱出来而倾心于艺的一种禅悦心态。诗人虽号“青莲居士”,其实并非佞佛或皈依佛门,而是向往于佛禅之境界、陶醉于佛禅之意趣、所谓士大夫之流的“自耽禅悦”耳。仅从只有六句的诗篇里,就流淌出李白血性中佛禅的一脉灵源,呈现出一种恬淡空灵的禅意悟境。

  李白对佛门禅意,只止于“禅悦”而已,并非是虔诚的信仰崇拜者。他的《宿清溪主人》之所以选入禅诗集,除了与佛门禅意情趣相类之原因外,还在于诗人向社会表示扫除尘氛、洗尽凡心、天机泄露、纵横自如之心境,还在于诗人摆脱了有无得失的滞累、宠辱名利的羁束,姿情地借笔墨传达出他心灵的解脱自在,体现出一种空灵、洒脱、疏淡的禅悦境界。

作者简介

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诗千余首,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李白 诗篇 在家 檐楹 一统志 石人岭 更唱迭和 青莲居士 耽禅 滞累 屈原 诗仙 杜甫 李杜 李太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