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小江为金沙江右岸支流,,上段称响水河,,。源出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湖(车湖、清水海)。

流域介绍

西湖长约5公里、宽约1公里、水深约20米、最大水深达30米。小江北流响水东川市,至小河口注入金沙江。小江长134公里,流域面积约3120平方公里,天然落差约1510米,多年平均流量约51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25.6万千瓦。流域内植被稀少,有50多条泥石流冲沟,是著名的泥石流频繁暴发地区。

小江河谷谷底宽15至50米,两岸悬崖陡峭,相对高差1000米~2000米,水流落差909米。由于江两岸岩层结构松散,加之河谷两岸植被稀疏,再加上深切割的沟谷十分发育,因而这里极容易形成规模巨大的泥石流。只要一到洪水季节,泥石流来势凶猛,达到每秒钟1000多立方米的流量,大大小小的石头被淤泥夹带着,伴随着粗粗细细的残枝断根而形成了一条巨大的泥和石的“河流”。这是生态失去平衡所带来的恶果,又是大自然的一大景观。龙头山以下90公里范围内共有泥石流沟51条,其中蒋家沟、大小白泥沟、芋头塘沟和老干沟等为发育旺盛期泥石流沟。

地震活动

这里还是云南八大地震带之一,近南北向(350°~10°)的小江活动断裂带位于滇东。按其几何结构可大致分为三段:北段起于巧家以北,向南延伸至蒙姑东南,总体走向355°,长约50千米;中段分东西两支:中段东支自蒙姑西向南东延伸,经东川、功山、寻甸小新街宜良等地,直达徐家渡一带,其走向由350°逐渐变为10°左右,长约200千米;中段西支由达朵以北向南延伸,经乌龙、沧溪、甸沙、杨林和汤池等地,直达澄江,走向0°~5°,长约180千米;小江活动断裂带南段自徐家渡和宜良盆地南端继续向南延伸,经华宁、盘溪和建水等地,止于建水东南的山花一带,走向0°~5°,长约150千米。小江活动断裂带的构造发展和演化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但是,现今所见的小江活动走滑断裂带是在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初才基本形成的。据最新的活动断裂填图所获资料,断裂带中段的东、西两支,自中更新世以来单条断裂带的左旋位移速度为45~86毫米/年;晚更新世晚期以来东、西两支部分断裂的左旋位移速率大致为4~13毫米/年;全新世中晚期以来的左旋位移速率也大致相近。小江活动断裂带的垂直位移速率相对于水平位移速率要小得多,分布也不均匀。自公元1500年以来,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显示,小江活动断裂带是一条重要的发震断裂带。沿带共发生破坏性地震50多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3次,6级地震约10次。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1833年9月6日嵩明8级地震,它造成了巨大的地震地表破裂变形带。沿带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丛集性,时疏时密。小江活动断裂带的北端与北北西向的则木河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相接,而则木河断裂西北端在西昌附近与南北走向的安宁河活动断裂带相接,后者的北端又与鲜水河活动断裂带相接。这样就构成了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左旋走滑活动断裂系统;这个断裂系统乃是“康滇菱形块体”的东北部边界,而红河右旋走滑活动断裂带则是“康滇菱形块体”的西南边界。在印度洋板块向北楔入和青藏高原隆起的过程中,这种断裂边界条件使得“康滇菱形块体”得以向南东方向“挤出”。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地形地貌 江河 金沙江 响水河 西湖 北流 响水 东川市 蒋家沟 地震带 巧家 寻甸 小新街 宜良 沧溪 盘溪 断裂 嵩明 西昌 鲜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