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尼玛县是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下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那曲市西北部,南与日喀则市相接,东与双湖县、申扎县相连,西与改则县相邻。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性气候和高原寒带干旱气候。空气稀薄,多风雪,年平均气温-4℃,年降水量150毫米。总面积72499.41平方千米,人口31161人(2014年底),下辖1个镇、13个乡,77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尼玛镇。尼玛藏语语意为“太阳”。 尼玛县经济以牧业为主,是纯牧业县。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48286万元。

建制沿革

尼玛县原属纳仓部落。

17世纪末,归西藏噶厦管辖。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噶厦设申扎宗。

1976年前现尼玛县所属地为申扎县管辖。

1976年12月24日,经自治区党委批准,建立申扎县西五区办事处,为申扎县办事机构。

1977年析申扎县所辖6区、1公社,成立文部办事处、双湖办事处,那曲地区派出机构。

1979年1月正式建立县级建制的文部办事处。

1983年班戈县也划出部分地,合并成立尼玛县。

1983年8月1日正式成立尼玛县,隶属那曲地区,县府驻地设在文布乡。

1997年,面积13万平方千米,人口3万。均为藏族。辖22个乡:阿索乡、巴岭乡、北措乡、多玛乡、达果乡、俄久乡、岗龙乡、嘎措乡、和平乡、吉瓦乡、甲谷乡、军仓乡、来多乡、美玛乡、南措折乡、荣玛乡、申亚乡、吴尔多乡、文部乡、中仓乡、卓尼乡、卓瓦乡。县政府驻四部地,距行政公署740千米。(根据《政区大典》整理)

2011年,尼玛县下辖1个特别区(双湖特别区,副县级)、1个镇、13个乡,77个行政村。面积189136.59平方千米,人口3.40万人。县政府驻尼玛镇,距行政公署740千米。尼玛县双湖特别区(副县级)辖1个镇、6个乡:措折罗玛镇、协德乡、雅曲乡、嘎措乡、措折强玛乡、多玛乡、巴岭乡,共32个行政村,驻索嘎鲁玛,面积116637.18平方千米。

2012年11月15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双湖县,将尼玛县的措折罗玛镇、协德乡、雅曲乡、嘎措乡、措折强玛乡、多玛乡、巴岭乡划归双湖县管辖。

2017年,国务院批复西藏那曲撤地设市,尼玛县属那曲市管辖。

注:图册资料来源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尼玛县下辖1个镇、13个乡,77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尼玛镇。

尼玛县下辖行政区划
尼玛镇辖11个村罗尔盖村、玉加村、康录村、热色村、吉尔木村、洞布亚解村、踪球村、果忙村、扎那村、摇尔村、地步俄热村。
文布乡辖4个村吉龙村、兴龙村、拉努村、乃加村。
中仓乡辖9个村贡玛村、南那村、虾龙村、曲玛尔村、那来村、乃仁达果村、日玛村、下龙村、索俄部村。
卓瓦乡辖7个村那贡觉村、顿日村、扎列村、亚加村、俄琼村、曲但村、宫喜村。
卓尼乡辖7个村松多村、改玛尔村、来茶村、卡果村、色那村、恰噶村、果县村。
吉瓦乡辖7个村南空村、南踪村、色列村、罗康村、念塔村、卡确村、玛来村。
甲谷乡辖7个村果扎村、甲果村、独龙村、层果村、扎相村、自南村、吉松村。
阿索乡辖4个村押容村、穷前村、扎果茶旺村、多层村。
俄久乡辖4个村推雄恰村、吴噶村、俄索村、玛亲村。
荣玛乡辖2个村藏曲村、加东村。
达谷乡辖3个村达热村、懂玛尔村、巴聂村。
申亚乡辖7个村噶亲村、石噶村、色果村、改玛尔村、加龙村、康穷村、比巴村。
来多乡辖6个村喊达村、涂那村、多康巴村、来吴久村、懂才村、边松村。
军仓乡辖5个村国灾村、鲁玛那容村、尼玛按容村、色列村、尼龙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尼玛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那曲市西北部,地处羌塘高原大湖盆地带,北有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南有冈底斯山;南与日喀则市交界,东与双湖县、申扎县相连,西与改则县相邻。东经85°19′-87°76′、北纬30°58′-35°52′。总面积72499.4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尼玛县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高原、丘陵、平地为主,全县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北部为幅员辽阔的“无人区”。

尼玛县境内主要山峰有藏色岗日、江爱达日那、角木日、岗日伯鲁等,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最高峰藏色岗日,海拔6460米。还有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冈底斯山。

气候特征

尼玛县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和高原寒带干旱气候,其特点为空气稀薄、降雨量少、日照充足、气温低、多风雪,年平均气温-4℃,年降水量为150毫米。自然灾害主要有风、雪、旱灾。

水文

尼玛县的河流主要有江爱藏布、波仓藏布、达热藏布,均为内陆河。

主要湖泊有当惹雍错、昂孜错、布若错、依布茶卡、当穹错等,湖面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其中布若错湖面海拔5158米。

自然资源

气候资源

尼玛县内有太阳光伏电站1座,装机容量15千瓦。

水资源

尼玛县水电站属调节坝后式水电站,水库总容量3430万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260千瓦。

生物资源

尼玛县是国家级羌塘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玛 依雪山位于自然保护区的中心,野生动物资源丰富而珍贵,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雪豹、黑颈鹤、棕熊、雪鸡、藏原羚、岩羊、盘羊、斑头雁、灰鸭、黄鸭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达20余种。

注:图册资料来源

矿藏资源

尼玛县矿产资源有金、硼砂、碱、盐、水晶石、铜、铁等。

人口民族

1997年该县人口3万。

2002年该县总人口3.50万,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99.7%。

2009年底该县总人口为27375人(其中牧业人口26141人)。

2014年底该县共有8635户31161人,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

经济概况

综述

尼玛县经济以牧业为主。仅南部零星种植青稞、油菜、无根,其余地区均为纯牧业区。主要饲养牦牛、山羊、绵羊等。 手工业以加工卡垫和金银手饰品为主。

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072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5895万元,第二产业2219万元,第三产业2606万元。

2003年尼玛县农牧民人均收入达2357元,其中仅养殖白绒山羊的收入就占60%。

2012年,尼玛县生产总值完成38287.10万元,同2011年比增长8.2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9091.00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21 .66%;第二产业完成6340.10万元,同2011年比增长2.25%;第三产业完成22856.00万元,同2011年比增长17%。农牧民人均纯收人实现5725.98元,同2011年比增长17%。财政完成本级组织收人902多万元。2012年度,全县牲畜存栏数1007886(头、只、匹),全县牧业总产值达1300多万元。

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5811万元,同2012年比增长19.7%。 公共财政预算收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75万元,同2012年比增长25.8%。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人均纯收人达到6535.86元,同2012年比增长14.13%。农牧民银行储蓄存款稳步增加,达到7327万元,年未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1亿元。第一产业完成9439万元,同2012年比增长3.83%, 第二产业完成1.05亿元,同2012年比增长65.9%,第三产业完成2.58亿元, 同2012年比增长13.12%,产业比为21:23:56,第三产业规模首次超过第一、二产业。

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8286万元,同2013年比增长12.6%,牲畜存栏总数达99.65万头(只、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02元。

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55233万元,同2013年比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10433万元、第二产业11286万元、第三产业33515万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2.8%、29.17%、15%;本级财政收入1372万元,比2013年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4.76亿元,比2013年增长25%;农牧民人均收入8477元,比2013年增长13%。

第一产业

200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19万元,其中农业50万元,牧业6969万元。2002年末粮食总产量0.02万吨,牲畜存栏130.68万头(只),肉类总产量4633.37吨,奶类产量2404.31吨,羊毛产量631.58吨。

2002年全县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5895万元。

2008年尼玛县国土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草场总面积为1.8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1.01亿亩,草场承包面积为7756.09万亩,县辖13个乡1个镇77个村(居)委会,全县总人口6029户27375人(其中牧业人口26141人)。

截至2008年底全县总牲畜达117.87万头(只、匹),其中牛90917头,绵羊636574只,山羊437984只,马7954匹,是一个牲畜超百万头(只、匹)的甲级牧业大县。

2012年尼玛县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9091.00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21 .66%。2012年度,全县牲畜存栏数1007886(头、只、匹),全县牧业总产值达1300多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人实现5725.98元,同2011年比增长17%。

2013年全县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9439万元,同2012年比增长3.83%。

2014年全县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10433万元,比2013年增长2.8%。

2015年第二季度尼玛县接羔育幼中应生461041头、只(匹),已生338550只,成活302171只,成活率89.25﹪,与2014年同期相比成活率上升13.25﹪。2015年二季度全县年初牲畜存栏共951009头只(匹),二季度成畜死亡总数为12883头只(匹),死亡率1.35﹪,死亡率比2014年同期下降1.86﹪。

第二产业

2002年全县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2219万元,工业总产值1747万元。该县贸易公司主要经营副食、百货、五金、交电、畜产品等300余种,年销售额1924.4万元。

2012年全县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6340.10万元,同2011年比增长 2.25%。

2013年全县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1.05亿元,同2012年比增长65.9%。

2014年全县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共11286万元,比2013年增长29.17%。

第三产业

2002年全县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2606万元。

2012年全县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22856.00万元,同2011年比增长17%。

2013年全县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2.58亿元, 同2012年比增长13.12%。

2014年全县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共33515万元,比2013年增长15%。

社会事业

文化生活

2010年村村通电视、通广播的目标已全面实现,尼玛县城有广播电视转播台1个,14个乡(镇)77个村(居)委会均建立有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站,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建设的文化活动中心、尼玛县广电中心丰富了该县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教育事业

截至1998年,该县有小学16所,其中公办小学6所,希望小学1所,民办小学9所。在校生1195人。

截至2010年底,该县共有17所学校,其中小学15所,初中1所,幼儿园1所,小学在校生293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6%,初中在校生1464 人,入学率达到96%。初级职业学校在校生180人,幼儿园入园孩子50人。全县教师人数达到284人,其中,中学教师107人,小学教师159人,职校教师6人,幼儿园教师12人。

医疗卫生

截至1998年,尼玛县医疗机构有人民医院、藏医院及15个乡卫生所。各种疫苗接种率99%。

截至2010年底,尼玛县有医院16所,其中14个乡级卫生院,医务人员163人(其中乡级医生49人,村医务人员92人),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乡(镇)覆盖率达100%,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8%以上,农牧区医疗乡村覆盖率为100%,农牧民参合率预计为99%。五项保险参保人数为2573人,参保率为100%。

交通

尼玛县境内在1951年前无公路。2013年全县乡乡均通公路。黑(那曲)阿(狮泉河)公路贯穿县境。

境内主要干线公路区道301线(安狮公路)由安多经尼玛县、洞措、改则、革吉至狮泉河镇,全长1338千米,其中洞措、改则、革吉至狮泉河镇的633千米为“国狮公路”的西段。

1980年安狮公路建成通车,长期以来未投入资金进行整治改造,但四季能基本通车。该路段为砂石路面,等外公路。

区道205线全线基本为自然路,能保持季节性通车,由那曲市尼玛县至日喀则与那曲交界的桑桑镇,全长512千米,途径尼玛县、当若雍措湖、甲果乡、桑桑镇。全线平均海拔约4700米,多处于平原微丘区,地质状况十分复杂,公路大部分分布在唐古拉山脉下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岛状冻土区和季节冻土区,是那曲市与日喀则市人员、物资输送的主要通道之一。

历史文化

古象雄文明

象雄是青藏高原在吐蕃还未崛起之前的名称,它分为里、中、外象雄三部分,分别为以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穹隆银城、那曲市尼玛县当惹琼宗、昌都市丁青县琼波孜珠山为中心的历史疆域。

象雄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十字枢纽和交通要塞,其创造的古象雄文明,既是青藏高原古代文明的根源,更是中华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远古起源之一。

象雄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发祥地,有着独特的象雄文。

古象雄文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

古象雄佛法

起源

一万八千多年前,王宫位于尼玛县文布乡穷宗的古象雄王朝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释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的师父),为了救度众生而慈悲传教了“古象雄佛法”,也就是“雍仲本波佛法”(简称“本教”)。

古象雄佛法是幸饶弥沃如来佛祖在尼玛县文布乡穷宗所传的如来正法,尼玛县成了古象雄佛法的发祥地。雍仲本教的《甘珠尔》是藏族一切历史、宗教和文化的滥觞与源头。

“雍仲本教” 创造了很多个藏文化的最初,例如生活民俗、礼仪规范、天文历算、藏医、藏文、宗教信仰、政教制度,以及歌舞绘画艺术等。

辉煌鼎盛的古象雄文明就是以“雍仲本教” 的传播为主线而发展起来的。

历史

考古发现,本教远在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早已在雪域高原广泛传播,是尼玛人民乃至西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信仰,也是尼玛乃至西藏最古老的佛法,至今已有一万八千年的历史。

研究

2013年7月,发源于尼玛县文布乡穷宗的“古象雄佛法”大藏经汉译工程已经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科研课题。

民风习俗

祈福方式

尼玛县藏民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本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使用转经筒等本教遗俗。

磕长头

磕长头,是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信徒与教徒们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尼玛县藏民磕长头形式主要有如下三种:

1、于行进中磕长头

尼玛信徒们遵循这样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真言,读作“啊嘛呢叭咪哞”,是印度佛教密宗的“真宝言”(似汉地佛教徒常诵的“南无阿弥陀佛”)。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在此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

2、原地磕长头

于殿堂之内或外围,尼玛教徒们与信徒们身前铺一毯,原地不断磕长头,只是不行步,余者与行进中的磕长头一样,或还愿,或祈求保佑,赐福免灾因不同心理意愿,而犹入无人之境;教徒们认为在修行中,一个人至少要磕一万次。叩头时赤脚,这样才表示虔诚。

3、朝拜

尼玛教徒们与信徒们围绕着寺庙,依顺时针方向自寺院正门开始,面向寺庙侧向行进磕头,亦是三步一磕,绕寺而行;或侧向寺庙,向前叩进,亦为三步一磕,口诵六字真言。

赛马节

赛马节,藏语叫“达穷”,是藏北规模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公历8月1日 举行,为期5至15天不等。

赛马节之前,尼玛县方圆几百千米各乡各地的牧民们便带着帐篷,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佩戴齐各自最值得炫耀的珠宝饰物,从草原上踏歌而来,在赛马会场四周搭起帐篷,举行物资交流、文艺汇演和各种民间体育如拔河、跳远、抱石头等以及与宗教有关的活动。

尼玛县赛马节赛程长短不一,多在十千米左右。按选手年龄还分有儿童、成人等种类,按比赛内容则分为马上射箭、打靶、竞技,短道冲刺,马上拾哈达、献青稞酒等,有时还包括有类似于盛装舞步的走马赛。赛马活动名目繁多、新颖有趣。赛马没有严格划一的裁判制度,形式较为自由,带有浓厚的表演意味。但夺冠马的名字却会迅速传遍草原,名声甚至远远超出其主人。

注:图册资料来源

特色特产

雪莲花

尼玛雪莲花生长在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的雪山雪线附近,耐低温抗风寒,花像莲蓬座子,顶形似莲花,故得名雪莲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除寒化痰、壮阳补血、温暖子宫等功能。

雪鸡

雪鸡鸡形目,雉科,鸟类,多栖息活动于海拔4000~6000米的高山“雪线”附近,故称“雪鸡”。肉可食用、入药,有极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

金银器

金银器是西藏传统的工艺品,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金银器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装饰品,如镯子、戒指、项链、头饰、胸饰、刀鞘及鼻烟壶上的装饰等;一类是生活用品,如酒壶、酒杯、勺、筷、碗、盘等。有的以纯金、银制作,有的以金、银镶嵌、包裹。尼玛县技艺精湛的手工艺人,在金银器上做出各种图案,玲珑剔透,精致细腻,龙凤虎狮,维妙维肖。

风景名胜

达果雪山

尼玛县境内的达果雪山,传说是古象雄诸神的的聚集处,也是 象雄地三百六十座山峰的主脉,达果雪山下的当惹雍又是藏区三大雍湖之一,被人们奉为神山圣湖。依附于此湖的湖仙名叫错门列吉旺姆切,是一百八十条江河、一百八十个湖泊的主仙。该湖上圆中细下部长,四面群山,溪流注入湖中,四边有四口泉池。东边的当惹琼宗传说是古象雄王国立木国王的王宫遗址,也是修持明咒的塔米太格大师的静修地,还是北藏伏经掘出地,在岩上有许多字母和掌印等天然痕迹。

常以“上部的岗底斯和玛旁雍湖,中部的达果雪山和当惹雍错湖,下部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和纳木错”相称,并列为西藏的三大名山圣湖。

注:图册资料来源

当惹雍错

当惹雍错是雍仲本教徒心目中的神湖,位于西藏自治区 那曲市尼玛县文布乡一个深陷的湖盆底部,与当穷错毗邻。当穷错与当惹雍错是在同一个湖盆之内,湖水未枯以前本是同一湖泊。这正是当穷错名字的来历,藏语里当穷错即小的当惹雍错之意。据说此湖在一天之中能变换三种颜色。湖东岸是连绵不断的褚红色山壁,清晰地记录了当惹雍错湖水一次次下降的历史,被湖水冲刷而成的阶梯从湖畔山顶一圈又一圈地一直环绕到湖滨。

当惹雍错为南北走向,形如鞋底的大湖泊,三面环山。唯南岸达尔果山东侧有一缺口。达尔果山一列七峰,山体黝黑,顶覆白雪,形状酷似7座整齐排列的金字塔。它和当惹雍错一起被本教徒奉为神的圣地。湖边的玉本寺是一座建于悬崖山洞的寺庙,据说为本教最古老的寺庙。

注:图册资料来源

荣玛温泉

荣玛在藏语里是“红色峡谷”的意思。荣玛温泉地处那曲市尼玛县 荣玛乡,离荣玛乡政府约5千米,处在一条峡谷里,峡谷两边的山体呈绛红色。

温泉有三层:

第一层是一片平整的沙地,旁边有一个近200平米的浅水塘,里面有数不清的泉眼“咕咕”往外冒。水塘靠里的山脚下,有两个碎石堆成的经塔,上面挂有经幡。水塘右边,钟乳石积成如山,有泉眼外溢泉水,水塘右上角,有一个地洞,水塘多余的水就是从这里溢进了地道,流进下面的小河里。

第二层有一些泉眼,每一处泉眼也足够聚水成池。这些泉眼比起上面的泉塘来,明显要久远一些,钟乳石结实而高大,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第三层在小河边,高大的钟乳石形成了假山。河水在假山洞里穿进穿出,在洞口河水中有两处泉眼喷涌而出。

注:图册资料来源

古象雄王国遗址

象雄王国是吐蕃之前在西藏高原雄霸一方的部落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一万八千年前。

古象雄王国的疆域西起今阿里地区的冈仁波齐(上象雄),横贯藏北的尼玛、申扎一带(中象雄),东至今昌都、丁青一带(下象雄)。

象雄王宫建在当惹雍错湖东岸边,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文布乡穷宗。

加林山岩画

尼玛境内的绒玛一带的山上有很多远古时代留存下来的岩画, 尤以荣玛乡的加林山上的岩画最为著名,岩画内容以牛、羊、马、野牛等为主,画风简朴,色彩明快鲜艳 。随着季节及时间的变化,许多石头会呈现出不同的图画。此地还有一个数百平方米的温泉,热气终年蒸发不息,泉水高低错落,汩汩热流可以治疗关节炎和皮肤病。

注:加林山岩画图册资料来源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行政区划 城市